- 人類神秘現象(彩圖精裝)
- 段曉蕾
- 1232字
- 2019-01-02 17:33:05
太陽系是怎樣起源的
目前,人類的活動還沒能突破太陽系之外,而太陽同人類的關系是如此密切,離開了太陽,人類將永遠處于黑暗之中,所以兩個多世紀以來,許多杰出的思想家都在積極探討太陽系的起源。關于太陽系是如何起源的,200年來還沒有一種權威說法,人們提出了一種又一種假說,這些假說已經有40多種了,但其中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高倍太空望遠鏡下拍攝到的太陽
災變學說。法國的布封首先提出了這個學說。20世紀前50年,又有一些人相繼提出這個假說。這個學說認為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先形成的星體。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一顆恒星(或彗星)經過太陽附近(或撞到太陽上),太陽上的物質被其吸引出(或撞出)一部分。這部分物質就形成了后來的行星。根據這個學說,行星物質和太陽物質應來源于一個共同體。它們有“血緣”關系,或者說太陽和行星是母親和子女關系。他們認為一次偶然撞擊事件形成了今天的太陽系,而沒有從演化的必然規律去客觀地探討太陽系的起源問題,因為行星系在銀河系中是比較普遍的,銀河系中絕不只有太陽系這個行星系。只有從演化的角度去探求才有普遍意義。就撞擊來說,如果撞擊到太陽上的是小的天體,它的質量太小,不可能把太陽上的物質撞出來,太陽必定會吞噬掉這個小天體。1994年彗星撞擊木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對木星發起連續攻擊的21塊彗核,在木星表面僅引起小小一點漣漪,結果彗星被消化掉了。如果說恒星與太陽相撞,這種可能性就更小了。因此,曾提出災變學說的一些人,后來也紛紛放棄了原有的觀點。

在2015年左右,歐洲宇航局的“達爾文”號空間探測器將利用蓋亞假說的觀點去尋找遙遠行星上的生命。因為生命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改變著行星的大氣的化學成分,這些化學物質能夠揭示數光年遠的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
星云說。德國偉大哲學家康德首先提出了這種觀點,幾十年以后,法國著名數學家拉普拉斯也提出了這一問題。他們認為,一個原始星云形成了整個太陽系的物質,太陽是由星云的中心部分形成的,行星則是由星云的外圍部分形成的。然而康德和拉普拉斯他們的觀點也存在差異,康德認為太陽系是由冷的塵埃星云經過進化性演變,首先形成太陽,然后形成行星。拉普拉斯則相反,認為十分灼熱的氣態原始星云迅速旋轉后,先分離成圓環,行星由這些圓環凝聚而成,稍晚一些后才形成了太陽。盡管他們的觀點差別很大,但是假說的前提是一致的,因此人們把他們的假說合稱為“康德—拉普拉斯假說”。
俘獲說。此種學說則認為,太陽在星際空間運動中與一團星際物質相撞后,太陽靠自己的引力捕獲了這團星際物質。后來,在太陽引力作用下這些物質加速運動漸漸地由小變大,最終形成了行星。這個學說的基本前提也認為太陽是最早形成的星體。但是,行星物質不是來源于太陽,而是由太陽捕獲而來。它們與太陽物質沒有“血緣”關系,只是“收養”關系。
目前,各種假說都有自己的計算和理論根據,但都存在著不足之處,至今仍沒有哪一種假說得到科學界的普遍承認。也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理論和方法會最終告訴我們太陽系起源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