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米諾斯迷宮何以保存得如此完整

相傳遠古希臘克利特島上有個富裕強盛的米諾斯國,國王米諾斯是最高天神宙斯的兒子。王后與一頭公牛怪私通,生下一個牛首人身的怪物。牛首怪不食人間煙火,只愛吃人,刀斧不入,橫行宮廷,國王對它毫無辦法,又怕丟丑,于是就命人建了座迷宮。這就是米諾斯迷宮。迷宮有無數通道和房間,牛首怪關進去以后出不來,而外人也難以進去。牛首怪每9年要吃7對童男童女,由臣服于米諾斯的雅典城邦國進貢。

這種情形直到雅典第三次進貢時才得以改變。雅典王子提修斯自愿充當犧牲品。王子來到米諾斯迷宮,米諾斯公主對他一見鐘情,兩人相愛了。公主送他一團線球和一柄魔劍,叫他將線頭系在入口,邊走邊放線。王子在王宮深處找到了牛首怪,經過一場殊死搏斗,終于用魔劍刺死了它。然后順原線走出王宮,攜公主返回雅典,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米諾斯宮殿

米諾斯王及其大臣居住的宮殿,不只是政治權力的中心,它們還主宰全國經濟。宮殿里充滿了濃厚的宗教氣氛,猶如令人敬畏的神廟。

這個故事出自荷馬史詩《奧德賽》和古希臘的神話。世上真的有米諾斯迷宮嗎?直到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在經過了25年的考古工作以后,終于發掘出了23300平方米的米諾斯迷宮遺址。在清理出無數浮土后,古王宮墻基重現于世人眼前。

米諾斯迷宮建于什么年代,為什么能夠保存得這樣完整?

古希臘文明源于愛琴海。克里特文化是愛琴海文化的代表。早在前3640年,克里特島居民就懂得使用青銅器。按歷史分期,公元前3000~前2100年為早期米諾斯文化。克里特島面積8336平方千米,是愛琴海最大島嶼。中期米諾斯文化時以島北克諾索斯城為中心建立了統治全島的奴隸制國家,并控制了愛琴海大部分島嶼和希臘南部沿海地區,是當時歐洲第一海上強國,因而有雅典進行活人犧牲祭祀之說。公元前1700年前后的一次大地震使島上建筑大部分被毀壞。公元前1700年開始復建的米諾斯王宮更加雄偉壯麗。可是200年后,王宮忽然銷聲匿跡,米諾斯文化也突然中斷。

人們苦苦思索:早期克里特人有能力復建被毀的建筑物,晚期反而棄之而去,當時的人到哪里去了呢?從遺址出土的2000塊線形文字泥板,被鑒定為前1500年左右的遺物。1952年,英國學者破譯其內容,確認那是希臘半島邁錫尼人的希臘文字。這證明米諾斯的主人已經換成邁錫尼人,米諾斯王國已經不復存在了。既然邁錫尼人統治了克里特,為何不享用這宏麗的宮殿,卻忍心把它毀了呢?

提修斯激斗“米諾牛”

對此,美國人威斯、穆恩、韋倫3人在合撰的《世界史》中這樣說:“約在前1400年,克里特發生了一個突然而神秘的悲劇。米諾斯的偉大王宮被劫掠了,被焚毀了,克里特的其他城市也遭到了同樣殘酷的命運。”是叛亂嗎?是地震嗎?

有人說,公元前1450年克里特再次發生的地震毀了米諾斯的文明。但通過查證災害地理檔案,人們發現這一年并沒有發生足以毀滅米諾斯的地震。倒是公元前1470年前后,發生過一次駭人聽聞的火山災害。

克利特島北方130千米處有個78平方千米的桑托林島,島上有座海拔584米的桑托林活火山。公元前1470年前后,這里發生了人類歷史上傷亡十分慘重的一次火山大噴發。桑托林火山噴出625億立方米的熔巖、碎石、灰塵,僅次于人類有史以來噴出物最多的坦博拉火山(1815年,印度尼西亞,噴出物1517億立方米)。火山灰覆蓋了附近的島嶼,50米高的巨浪席卷地中海的島嶼和海岸,造成數以十萬計的人口死亡,同時毀滅了克里特島的一切。

持上述觀點的學者認為,米諾斯迷宮除了頂蓋外,地基、墻體、壁畫保存得那樣完整,只能用一霎時的天降之災來解釋了。若是人為破壞,必然有搗掘、剝離的痕跡。火山之災毀滅克里特文明,可能更為接近實際。

米諾斯迷宮留給人們太多的謎,也許根本就找不到什么真實的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阿拉尔市| 富民县| 罗定市| 高碑店市| 合川市| 大理市| 南投市| 邯郸县| 巨鹿县| 乌兰浩特市| 富裕县| 山阴县| 邳州市| 丽水市| 盐城市| 本溪| 南澳县| 利辛县| 盐津县| 太仓市| 嘉黎县| 安义县| 朝阳区| 雷州市| 灵台县| 色达县| 平昌县| 绥棱县| 萨嘎县| 宽甸| 洮南市| 邓州市| 淮滨县| 罗甸县| 左权县| 甘南县| 阳新县| 江川县| 怀柔区|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