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地理未解之謎 中國地理未解之謎(彩圖精裝)
- 文娟
- 1260字
- 2019-01-02 18:19:54
氧氣是否會被耗盡
在空氣中氧氣占21 %,我們和其他生物呼吸空氣中的氧,釋放出二氧化碳,即體內廢氣。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大約需吸入500升的氧氣,呼出約400升的二氧化碳;除人類外大部分其他生物同樣也吸收氧而釋放二氧化碳。通常,大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變的。一般二氧化碳含量為百萬分之三,但是生產的發展使煤、石油、天然氣等含碳燃料被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逐年增加。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報告統計,100年前全世界每年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碳僅為9600萬噸,而目前則達到50億噸,預計在最近10年將遞增到80億噸,增長速度驚人。

植物吸收陽光、水分和其他生物呼出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而氧氣又為其他生物體吸收利用。
早在100多年前,就已有人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擔心了。1898年,英國物理學家凱爾文曾指出,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多,這種情況十分讓人擔心。地球上的氧氣500年后將全部被消耗光,只剩下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增多的直接后果是地球的“溫室效應”。同時,它還使地球的溫度上升,冰川融化。據科學家預測,如果南極大陸的冰川因高溫而融化,其增加的水量則可使美國的摩天大樓淹沒20層,并淹沒掉荷蘭等一些地勢較低的國家,使它們不復存在。那時的陸地面積很可能只占地表面積的5%~10%。在更為狹小的陸地上將生存全世界60億~70億的人口,人類恐怕也會逐漸滅絕。

科學研究發現,每年由于巖石風化耗掉大約40億~70億噸二氧化碳,這些風化的巖石隨江河流入大海,然后再與石灰化合并重新形成石灰石。
那些和凱爾文一樣擔心氧氣將會被耗盡的人們,只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事實上,除了綠色植物在消耗二氧化碳外,科學家們還發現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巖石中所含的碳酸鈣會變成酸式碳酸鈣,這種形式的碳酸鈣可以溶解在水中。據分析,每年由于巖石風化耗掉大約40億~70億噸二氧化碳,這些風化的巖石隨著江河流入大海,它再與石灰化合并重新形成石灰石,并以新的巖石的形式沉入海底。
當然不必擔心氧氣會被耗盡的主要理由是,地球上生長著種類豐富、數量眾多的綠色植物。世界上大量的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會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排出氧氣。據科學家們實驗分析,三棵大桉樹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于一個人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一些人樂觀地認為,地球不會變成二氧化碳的世界,但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會略有增加。各國科學家積極探索一些新途徑,希望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盡可能將其再生利用,但是卻沒有更好的方法增加氧氣的生成。專家們認為,減少森林面積的流失、保護綠色植物就是人類最好的保護氧氣的方法。這些大量的綠色植物生產了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氧氣被消耗殆盡的話,將會出現多么恐怖的場景。而地球上的氧氣是否真的會耗盡,則取決于人類的努力程度。如果人類不加克制地亂砍亂伐林木,破壞生態平衡,勢必會造成氧氣生成機制的阻礙,那么人類真的可能會在某一天面臨缺乏氧氣的危機。反之,若人類能未雨綢繆,盡早地采取相應措施,就有可能避免氧氣被耗盡的窘境。一切都取決于我們人類自身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