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禮儀之邦的建制人·
周公旦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魯國的始祖。因為他原來的封地是周地,所以世人稱他為周公。周公一生歷經文王、武王、成王三代,在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的過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武王去世后,因成王年幼,周公沒有到魯國就封,而是留在鎬京代替成王執掌朝政,成了周王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周公代替成王執掌政權,引起了朝廷中很多人的不滿,還引發了負責監視紂王之子武庚的管叔、蔡叔和霍叔與武庚聯合發動的“三監之亂”,周公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

值得慶幸的是,周公對周王朝的忠誠很快感動了成王及大臣們,得到了成王及大臣們的信任和支持。內部問題解決以后,周公就開始著手平定叛亂。他內弭父兄,然后,又親自領兵東征,經過三年苦戰,終于平定了“三監之亂”,還一舉消滅了參加叛亂的17個東方小國。

周公像

平定“三監之亂”后,周朝的統治更加鞏固了,疆域不斷擴大。當時的周王朝東到海濱,南到淮水,西到甘肅,北到河北、遼西,成為一個泱泱大國。

為了加強對東方各國以及殷商貴族的控制,周公建議成王營建東都洛邑,把殷商貴族遷徙到那里。同時,周公歸政成王,自己退居輔臣地位,留居東都洛邑,幫成王管理東方各國。

名人檔案

姓名 姓姬/名旦/被稱為周公

生卒年 不詳

原籍 周原(今陜西岐山)

性格 忠誠/大度/高瞻遠矚/高尚

身份 西周初年政治家/禮樂制度的創始人

家庭 父親/周文王/兄長/周武王

《周禮》書影

所謂周禮,一是指周代的禮法、政法制度,其中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及與其相對的政法、禮法制度,它們有力地維護了周的統治。另一層意思是禮俗,包括周代的各種文化制度、風俗,后代各種禮法制度的制定多參照周禮。

周公具有卓越的政治遠見,他大力推行和完善了分封制,在各個戰略要地和經濟文化中心封邦建國,派姬姓王族的子弟或者功臣貴族去統治,實現了對東方各國以及殷商貴族的有效管理。周公還確立了同姓的諸侯和周天子的宗法關系,異姓諸侯和周天子的姻親關系。同姓諸侯是周天子的叔伯兄弟,異姓諸侯是周天子的甥舅表親。周公確立的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制度和封邦建國為基礎的國家機構,使得周王朝的政令暢通,大大加強了周天子對各地的統治。

“以德配天”“天命無常”是周公維護周朝統治的基本思想,他用這些思想解釋周朝為什么能夠替代原來受天之命的商朝,使周王朝的統治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周公對周朝的統治者也提出警戒,既然天命無常,便不可擁有永久的統治,只有“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勵精圖治,才能保證統治的長久。周公的思想成為歷代封建帝王統治思想的基礎,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周公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就是在周朝開始形成的。他嚴格區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以及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以確保周天子至高無上的地位,平衡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分配。

傳世名言

舜之為政,好生而惡殺;湯開三面之網,澤及禽獸。

在周公的輔佐下,周成王開創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景象,使周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文明大國。

周公晚年是在周族的發祥地度過的。周公死后,成王以最隆重的天子之禮將他安葬,還特許魯國用祭祀天子的禮樂來祭祀周公。

名人逸事

周公禮賢下士,堪稱世人楷模。他唯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發;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賢士。這就是成語“握發吐哺”的由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海口市| 高台县| 东丽区| 德令哈市| 张家界市| 久治县| 灵宝市| 通辽市| 唐河县| 铜川市| 繁峙县| 买车| 绥中县| 吉安县| 彝良县| 永平县| 汽车| 白河县| 昌宁县| 资兴市| 新建县| 嘉禾县| 重庆市| 鸡东县| 许昌市| 南平市| 南投县| 琼结县| 洪湖市| 翁牛特旗| 定南县| 林甸县| 紫阳县| 四子王旗| 安龙县| 长岭县| 景洪市| 溧阳市| 久治县| 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