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發明活字印刷術·
畢昇

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是印刷史上劃時代的偉大創造,它不僅促進了中國文化事業的傳播發展,而且也推動了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科學文化的交流,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比較完整地記錄了畢昇創造活字印刷的事跡。

名人檔案

姓名 畢昇

生卒年 ?~1051年

祖籍 安徽徽州

性格 聰明/勤奮

身份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

在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前,中國一直在使用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雖然比用手抄寫進步了許多,但是仍然極為不便。一部卷帙繁多的著作往往要雕刻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且雕版耗費原材料極多,又不能在印刷不同的著作時重復使用,還不易修改和存放。雕版印刷越來越不能適應科學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人們開始尋求一種更加簡便的印刷方法。畢昇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反復琢磨研究,先后試驗過多種制作活字的材料。他曾經制成木活字,可是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同,沾水之后,就會膨脹,使版面高低不平。木活字還容易被印刷用的蠟和松香等黏在一起,不便拿取,而且印刷次數一多,字的筆畫就容易膨脹模糊。畢昇經過多次實驗,不斷改進,終于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使印刷技術發生了重大突破。這種膠泥活字印刷術,比起以前的雕版印刷,制版迅速,印刷質量好,還可以重復多次使用,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快了印刷周期,是印刷史上劃時代的技術突破。

傳世名言

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為精神發展創造巨大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

泥活字版模型

活字版的發明是印刷史上的偉大創舉,它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更為快速排印書籍的技術。自北宋畢昇發明泥活字版后,又出現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等。

畢昇的偉大發明,雖然并沒有引起當時政府和社會的重視,但是卻開了后世一系列其他材料活字的先河。后來,元代的王禎用木活字進行印刷,那時還出現了錫活字。明朝時又出現了銅活字和鉛活字。清代康熙年間,山東徐志定還用瓷活字印刷《周易說略》。這些活字都是在畢昇的膠泥活字印刷基礎上進行的改進。

畢昇像

活字印刷術不僅推動了中國印刷事業的發展,還傳往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名人逸事

聽說師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幾十倍,師弟們紛紛向師兄取經。

一位小師弟說:“《大藏經》5000多卷,雕了13萬塊木板,一間屋子都裝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師兄的辦法,幾個月就能完成。師兄,你是怎么想出這個辦法的?”

“是我的兩個兒子教我的!”畢昇說。

“你兒子?”

“對!”畢昇笑著說,“去年清明前,我帶著妻兒回鄉祭祖。有一天,兩個兒子玩過家家,用泥做成了鍋、碗、桌、椅、豬、人,隨心所欲地排來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當時我就想,我何不用泥刻成單字印章,不就可以隨意排列,排成文章嗎?”

師兄弟們聽了大笑起來。

“但是為什么偏偏只有你發明了活字印刷呢?”還是那位小師弟問道。

好一會兒,師傅開口說:“那是因為畢昇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公元13世紀,印刷術從中國傳入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等地,并經過絲綢之路,向西經由中亞傳入埃及和歐洲各國。歐洲在14世紀末年出現了雕版印刷,在此基礎上,德國的谷登堡在1440年到1480年之間,發明了鉛活字印刷,并制成了一種簡單的印刷機械,開創了近代機械印刷的先河。但他發明的活字卻比畢昇晚了400多年。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給人類文化知識的傳播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對推動中國和世界文明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作用,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刻巨大而且久遠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京山县| 修文县| 峨眉山市| 文山县| 儋州市| 鄂托克前旗| 太康县| 元朗区| 遂川县| 南宁市| 普安县| 新源县| 天镇县| 牡丹江市| 秭归县| 水城县| 达孜县| 三台县| 察隅县| 阿巴嘎旗| 乐清市| 翁源县| 渝中区| 略阳县| 塔河县| 钟山县| 峨眉山市| 长武县| 万盛区| 祁门县| 锡林浩特市| 新干县| 临夏市| 谷城县| 磴口县| 高陵县| 日照市| 同江市| 雷州市|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