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名人全知道(彩圖精裝)
- 文娟
- 1466字
- 2020-08-13 19:26:09
·虎頭“三絕”·
顧愷之
顧愷之是東晉著名的畫家,他博學且富有才氣,詩賦、書法、繪畫都很有一手,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才絕、畫絕、癡絕”,虎頭“三絕”的名稱即由此而來。他的父親顧悅之,曾經擔任過無錫的縣令、揚州別駕,最高官至尚書右丞。所以,出生在江東名門望族的顧愷之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雖然出身門閥士族,他并沒有成為一個大官,而是在盛行“玄談清議”的時代中作了一位并不富有的“清客”(即幕僚或食客)。
他拜衛協作為自己的老師,并且接受了漢代畫像石的影響。他的作品大多是關于人物的,其他主體的作品,像關于山水、花草蟲魚,野獸猛虎,也是各有各的特點,自有自己的精妙之處。他刻畫的人物,突破了漢朝和魏國時期的古拙風氣,著重刻畫人物神情心態。畫人物的時候,注重畫龍點睛之筆。按照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他作畫時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他和陸探微并稱“顧陸”,號為“密體”,同南朝梁張僧繇、唐吳道子的“疏體”相區別。顧愷之傳世作品有文獻可考的60余件。現存《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均為唐宋人摹本?!杜敷饒D》唐摹本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國聯軍掠走,現收藏在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他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個有繪畫遺跡可考的大畫家和最早的繪畫理論家。人們之所以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畫家而不是一個高明的畫匠,就是因為他不但有高超的繪畫技法,而且還有先進的繪畫理論。
名人檔案
姓名 字長康/小字虎頭
生卒年 348~409年
祖籍 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
性格 詼諧癡黠/率真通脫
身份 著名書畫家

顧愷之像
作為一代宗師,顧愷之對中國古代的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繼承了秦漢以來的傳統畫法,集中地體現了魏晉的畫風及時代特色,并開啟了隋唐繪畫高潮,是一個承前啟后的人物。南朝宋時著名畫家陸探微就學習他的畫法,此后六朝的張僧繇、鄭法士、董伯仁、展子虔,甚至到了唐代的閻立本、吳道子等大名鼎鼎的畫家也都臨摹顧愷之的畫,研習他的技法。他極大極深地影響了中國古代繪畫的發展。
多才多藝的顧愷之非常自信。他曾經拿自己的《箏賦》與鼎鼎大名的嵇康的《琴賦》作比,認為自己毫不遜色。這是他的才絕的特點——自負。顧愷之很有幽默感,而且活潑,率真,灑脫。他的畫曾經被人偷走了,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得意洋洋地說,是他的畫,太靈通了,化成神仙了,飛上天了。他甚至還天真地相信一些騙人的小把戲,“癡絕”的雅稱由此而來?;笢爻3Uf顧愷之身上是癡黠各半。其實,他的癡呆是假的,他的狡猾是真的。這是魏晉的名人超脫凡事的表現,更是他在權貴之間周旋中得到了一條真理,一條明哲保身的真理。顧愷之的畫自然就不用多說了,“畫絕”的美譽實在是不為過的。
傳世名言
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
名人逸事
顧愷之非常愛吃甘蔗。他每次吃甘蔗,都是先從甘蔗的尾巴開始吃起,慢慢才吃到甘蔗頭。這正好和一般人的吃法相反。有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吃,顧愷之回答說:“這樣吃才能漸至佳境呀!”這里的“漸至佳境”,是指“越來越有味道”。我們現在常常用“倒吃甘蔗”來形容事物“漸漸進入美好的狀況”,就是從顧愷之這件趣事開始的。
他能夠集“三絕”于一身,而且還淡泊名利,傾心于藝術,這種獻身藝術的精神才是超人的。如今,他的畫已遠傳歐美及日本,成為人類共同擁有的藝術珍寶,這不僅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驕傲,而且是人類藝術史上的光榮。
在社會生活上,他先后成為大司馬桓溫和荊州都督殷仲堪的參軍,后來又成為桓玄的門客。他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在當時的豪貴名流之間周旋,只是到了晚年才得到了一個閑職,任職沒有多長時間就去世了,終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