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東漢文化巨人·
張衡

公元78年,張衡出生于一個官僚家庭。他熟讀儒家經典,十七歲時就開始到外地游學,“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終成一代文化偉人。

張衡一生為官清廉公正,不與權奸同流合污,所以仕途并不順利。他曾因上書建議裁抑宦官權臣,而遭到奸佞聯合彈劾,被貶為河間太守。111年,張衡被調回京師擔任尚書一職,他因此接觸到更多的黑暗與腐敗,對社會深感悲憤與失望。于是,他專心致志,從事科學研究,取得了累累碩果。

名人檔案

姓名 字平子

生卒年 78~139年

祖籍 河南南陽

性格 公正廉潔/勤奮好學/勇于創造

身份 東漢時期著名科學家

張衡最杰出的成就是在天文方面,他繼承和發展了渾天說,撰寫了兩部重要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和《渾天儀圖注》,在論著中他首次提出宇宙無限的觀點,闡述了天地的形成、結構和日月星辰的運動本質,對月亮的盈缺和月食做出了科學的解釋。117年,張衡根據渾天學說制成了世界上最早使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張衡創制的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架能夠比較準確地觀測天象的渾天儀,是劃時代的偉大創造,推動了中國天文事業的發展。1092年,蘇頌和韓公廉在他的啟發下,創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這是中國古代最雄偉、最復雜的水運儀象臺。

張衡塑像

地動儀(模型)

在地震學上,張衡發明了世界第一臺地震儀——候風地動儀,這是張衡在渾天儀之外的另一個不朽的創造。地動儀全由青銅鑄成,像一個大酒壇。周圍鑄有8條龍,頭下尾上,按照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的方向排列著。龍頭和儀器內部的機關相連,每條龍嘴里都含著一顆銅球。8個龍頭下,蹲著8只張著嘴的銅蟾蜍。地動儀內部有一根大銅柱,叫做都柱,都柱上粗下細,能夠搖擺。都柱旁有8條通道,通道內安有機關,叫做牙機。一旦發生地震,都柱就會向地震的方向傾斜,觸動通道中的牙機,而那個方向的龍頭,就會張開嘴巴,吐出銅球,落在下面的蟾蜍嘴中,發出聲響。據此,人們就可以知道地震的時間和方位。138年,張衡利用地動儀準確測出發生在距洛陽千里外甘南地區發生的地震,證實了地動儀的科學性。

《西京賦》書影

張衡的《二京賦》在結構謀篇方面完全模仿《兩都賦》,以《西京賦》和《東京賦》構成上下篇。作者有意和班固的《兩都賦》及司馬相如的《子虛篇》一比高下,所以內容力求豐富完備,文中生動地描繪了宮室的輝煌,官署宿衛的嚴整,后宮的侈糜,其間又穿插了商賈、游俠、解抵百戲、嬪妃邀寵的描寫,展現了漢代的城市生活和風俗民情。文章的氣勢波瀾壯闊,成為漢代“京都大賦”的代表之作。

張衡的地動儀,在當時是一項遙遙領先于世界的偉大發明,直到1700年后,歐洲才制造出原理基本相似的地震儀器。

在氣象領域,張衡還發明了類似國外的風信雞的氣象儀器——候風儀,比西方的風信雞要早1000多年。

除了天文,在其他很多領域張衡都頗有建樹,他發明過指南車、會飛的木雕、水力推動的活動日歷等機械儀器;寫過一部數學專著《算罔論》,還計算出圓周率是3.4466和3.1625兩個近似值,在1800年前,能有這樣精密的計算,著實讓人驚嘆;張衡還研究過地理學,他繪制的地圖流傳了幾百年;他還是東漢六大畫家之一;在文學領域,他創作的《二京賦》把漢大賦推向了一個高峰,被譽為“長編之極軌”,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寫的抒情小賦《溫泉賦》、《歸田賦》等也極富文采。張衡的新體七言詩《四愁詩》,也是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

中國科學院第一任院長郭沫若先生評價張衡:“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迭部县| 惠东县| 文登市| 肥乡县| 遂宁市| 沾化县| 同德县| 临汾市| 册亨县| 峨边| 什邡市| 长汀县| 开平市| 江川县| 纳雍县| 永安市| 泸溪县| 延边| 新兴县| 襄汾县| 庆元县| 织金县| 顺平县| 方山县| 拉萨市| 新昌县| 靖远县| 上林县| 青岛市| 睢宁县| 彭州市| 琼海市| 荥阳市| 柘城县| 内乡县| 通江县| 安平县| 浦县| 北碚区|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