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科學人文藝術通識大全(彩圖精裝)
- 魯中石
- 2035字
- 2019-01-02 19:30:20
行星探測器
幾個世紀以來,伴隨著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最多也只能從天文望遠鏡中看到這些行星模糊的輪廓。進入太空時代,天文學家終于迎來了新的契機:人類可以發射各種儀器到其他行星上,并向地球反饋相關數據。
20世紀60年代,蘇聯和美國都向火星和金星發射了無人駕駛探測器,這也是登陸其他行星的第一次嘗試。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1962年發射的“水手2號”探測衛星飛過金星,首先取得成功。接著,1967年,蘇聯“金星4號”空間探測器飛抵金星,在墜毀前向地球發回了一些關于金星大氣層的數據。盡管發回的數據比較混亂,但是“金星4號”表明空間探測器攝影技術已經開始走向成熟。“金星7號”探測器于1970年安全著陸于金星,并且成為第一個從其他行星表面向地球傳送數據的空間探測器。5年后,“金星9號”探測器進入環繞金星的軌道,然后向金星發射了一臺登陸車,向地球發回了金星巖石質表面的照片。“金星15號”和“金星16號”繪制了金星表面的雷達探測地圖。1985年,蘇聯雙子太空船“維加1號”和“維加2號”向金星投放了裝在氣球上的探測儀,探測儀緩緩穿過金星大氣層降落到金星表面。
大事記
1962年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水手2號”探測器抵達金星
1964年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水手4號”拍攝了火星照片
1970年 蘇聯發射的“金星7號”登陸金星表面
1971年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水手9號”進入繞火星軌道
1972年 蘇聯“金星8號”軟著陸于金星
1973年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先鋒10號”掠過木星
1975年 蘇聯發射的“金星9號”進入繞金星軌道
1976年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海盜1號”和“海盜2號”軟著陸于火星
1986年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旅行者2”抵達海王星

蘇聯“金星10號”探測器于1975年10月在金星表面實現了軟著陸,并發回了金星表面的照片。圖中是“金星10號”探測器的全尺寸模型。

這是一幅藝術家想象的畫面:“伽利略號”軌道探測器正在接近土星,它距土星的衛星——艾奧的表面只有965千米,艾奧環繞木星的運動受到木星火山活動的影響。
就在蘇聯進行金星探測的同時,美國太空總署則更關注火星以及更外層的行星的探測。“水手4號”于1964年、“水手6號”和“水手7號”于1969年分別拍下了火星表面的照片。1971年,“水手9號”探測器環繞火星軌道運行,利用電視攝像機拍攝了關于火星表面景觀的細節照片并拍攝了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火星表面類似貧瘠的紅石巖沙漠。1974年,蘇聯的“火星5號”進入火星軌道運行了幾天,并在電視攝像機損壞之前向地球發回了圖像。美國太空總署的“海盜任務”雄心勃勃,“海盜1號”和“海盜2號”在1976年飛抵火星。這兩艘探測器均由繞火星運行的軌道飛行器和能夠軟著陸于火星表面并分析其土壤的登陸車組成。
知識鏈接
“海盜號”登陸車
登陸車專為太空船設計,使其在所探測行星表面能實現軟著陸并傳回數據。美國太空總署探測火星的“海盜任務”用火箭成功發射了兩個由軌道飛行器和登陸車組成的空間探測器。“海盜1號”于1975年8月發射升空并在1976年7月到達火星,它圍繞火星軌道飛行了一個月,為登陸車尋找合適著陸地點。1975年,“海盜2號”發射出的登陸車也在1976年安全著陸于火星。軌道飛行器繪制了火星表面的細節情況。兩輛登陸車總共向地球發回了5.5萬張火星表面照片。每一輛登陸車上都安裝了挖掘臂,能提取火星土壤標本來研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但是尚未發現上面有生命的跡象。氣象分析儀監控火星表面的天氣和季節變化狀況。

1972年,美國太空總署發射的“先鋒10號”探測器是首個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1973年,它掠過木星。1973年發射的“先鋒11號”探測器在1979年實現了繞土星環的運行。兩個探測器都發回了關于木星和土星奇觀的照片。1977年,美國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也把木星和土星作為探測對象,1979年,它們到達木星。“旅行者1號”在1980年到達土星;1年后,“旅行者2號”掠過土星并于1986年“訪問”了天王星,接著在1989年飛抵海王星,發現了圍繞海王星的一個環狀系統和6顆衛星。

1985年7月,歐洲太空局在法屬圭亞那用“阿里亞娜1號”火箭將空間飛行器“喬托號”送入太空,并于1986年3月直到哈雷彗星內核附近。接著在1992年,它又與周期彗星格利格-斯科耶勒魯普彗星相遇。“旅行者2號”在1982年掠過土星并于1986年“訪問”了太陽系外層的四顆行星。“先鋒11號”在1979年也到達過土星。
不久,美國太空總署在1989年利用“亞特蘭蒂斯號”宇宙飛船發射了包括“麥哲倫號”在內的多個行星探測器。“麥哲倫號”探測器于1990年進入繞金星軌道,“伽利略號”則在1995年拍攝了關于木星的照片。來自“麥哲倫號”探測器的數據表明,金星表面遍布隕石坑和山脈火山噴發后的熔巖流平原。但“麥哲倫號”在1994年與美國太空總署失去了無線電聯系。“伽利略號”是第一個繞木星運行的空間探測器,并探測了木星的多個衛星。1992年,美國發射的“火星觀察者號”在即將抵達火星時沒能進入軌道,并在1993年與地球失去了聯系。但在1997年,“火星探路者號”成功登陸了火星,并放出一臺小型的火星漫游車,拍攝了1.65萬張照片,并向地球發回了火星的地質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