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科學人文藝術通識大全(彩圖精裝)
- 魯中石
- 1558字
- 2019-01-02 19:30:14
大發明家愛迪生

▲ 愛迪生
愛迪生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他的1000多項發明幾乎每一項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的發明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今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每一種電器幾乎都有愛迪生的影子。
托馬斯·愛迪生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一個人有1000多項發明在人類歷史上實屬罕見。
愛迪生,1847年2月11日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在家中是最小的孩子。父親是木匠,母親是教師,家境很差。他只受過3個月的學校教育。就這些背景,無論如何與他1000多項發明成果都是不相稱的,但這是鐵的事實。于是有人說,那是因為他有一位好母親,她教子有方,才使愛迪生日后有所成就。
確實,愛迪生在小學當了3個月的笨孩子之后,就被母親帶回家,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即白天跟父親做木工活,晚上跟母親學文化。愛迪生聰明勤奮。這樣的培養方式一方面使他有一定的知識功底,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動手能力。愛迪生小小年紀,就在自己家中的地窖里搞起各種小實驗。后來由于家庭經濟條件惡化,他出去為人趕過馬車、當過報童,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有幸成為一位火車電報員。不幸的是由于他在車上做實驗引起大火,又被解雇。但任何艱難困苦也不會使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有絲毫退縮。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已經展開。各種發明創造層出不窮,但如何記錄人類的聲音呢?最后愛迪生回答了這個問題。

▲ 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
啟發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的靈感源于他發明碳粒電話受話器的實驗過程。在實驗中,他偶爾發現隨著人說話聲的高低錯落,接觸在膜片上的金屬針也跟著有規則地振顫。這時他突然想到,若把這一過程倒過來,就可以復制聲音。于是愛迪生把錫箔紙卷在帶螺蚊的圓筒上,圓筒下有一層薄鐵皮,鐵皮中央裝上一根短針。當他用鋼針滑動錫箔紙,果然就發出了聲音。愛迪生按這一原理設計制造了世界第一臺“會說話的機器”,后來人們稱之為留聲機。經過改進,留聲機廣泛傳播開來,傳到中國,老百姓叫它“洋喇叭”。
科學家是不容易滿足的,愛迪生更是如此。就在留聲機于博覽會上展出時,他又開始對另一問題著了迷:用電照明。
雖說當時已出現了電弧燈,但它需要2000塊伏打電池作電源,而且光線灼眼,照明時間也很短,不適于家用。于是,愛迪生開始了新一輪的攻堅戰:他幾乎把家搬到實驗室,吃飯、睡覺都在那里。他有時連續幾天做實驗,不斷地查閱資料,總結前人的成果,探索自己的道路。最后,他把注意力鎖定在燈絲上。他先后試著用鉻等金屬和碳化的棉線作燈絲,由于氧化作用,這些燈絲均被燒斷。愛迪生又實驗了1600多種材料做燈絲,都歸于失敗。最后,他發現抽凈燈泡中的空氣以后,再用碳化棉絲作燈絲可以維持40個小時。愛迪生終于在1879年10月21日發明了家用電燈。最終,電燈取代了煤氣為廣大民眾所接受。

▲ 愛迪生發明的燈泡
愛迪生發明電燈以后,一時名聲鵲起,成了公眾人物。他卻不為所動,又開始考慮如何利用人的視覺暫留現象設計一種可以迅速連續拍照的攝影機,然后把這些照片依次迅速地展現在人的面前,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在看運動的景物。
在這一思路指導下,愛迪生又利用他人發明的感光軟片,很快制成了攝影機。之后,他又制成了可以連續出現膠片的放映機。至此,愛迪生又完成了他的另一發明“錄影機”。
1869年,愛迪生來到了紐約,靠自己嫻熟的技術在一家通訊所找到一份工作,不久他就發明了一種新式電報機。1876年,他又改進了貝爾的電話,使之投入了實際應用。
愛迪生一生發明成果極其豐富,除了留聲機、電燈、錄影機之外,還有1300多項專利。從他的第一項發明起,以后每10天左右就有一項發明問世。愛迪生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在發明領域作出巨大成就,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 通電的燈泡及燈泡中發光的燈絲
導體通電后會發光發熱這一現象人們很早就知道,但如何讓這一現象持久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愛迪生解決了這個難題,他發明了實用而且耐久的電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