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百科(彩圖精裝)
- 文娟
- 979字
- 2019-01-02 20:10:01
地球的轉動
地球不是靜止地懸掛在空中,而是一刻不停地轉動著,地球自轉的平均時速為1600千米,同時地球還繞著太陽公轉,其時速為10萬千米。由于萬有引力的作用,人們被牢牢吸在地球上,因此無法感知到地球的這種運動,但是人們可以在地球上觀測到太陽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正是地球的這種運動產生了晝夜更替和四季變化的現象。
地球繞太陽一周需要365天,而地球自轉一周僅需1天。這樣就使得地球上總有一面向著太陽而另一面背著太陽:向著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繞著相對靜止的太陽轉動,因此世界各地都在進行著晝夜的更替,每個地方都有白天和黑夜。地球自西向東轉動,由于相對運動的結果,人們看到的太陽是東升西落的。地球自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是24小時,因而我們平時所說的一天也是指24小時。
由于地球自轉軸不是垂直的,而是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黃道面有一個夾角,叫做地球自轉傾角。太陽在地球繞其公轉的一年中會直射地球的不同地方,相應地造成南北半球接受的太陽輻射不同,所以在這兩個區域就會出現四季。當地球的北半球(赤道以北的區域)面向太陽時,北半球接受的太陽輻射增加,就逐漸進入夏季;此時南半球是背向太陽的,所受太陽輻射減少,就逐漸進入冬季。相反,當地球位于太陽的另一側、北半球背向太陽時,北半球就會逐漸進入冬季,南半球則逐漸進入夏季。地球在繞太陽轉動過程中,當兩個半球都不能獲得更多的太陽輻射時,就產生了春季和秋季。

這張衛星圖片顯示:在任何時候總有一半的地球表面是暴露在太陽下的。太陽的輻射能是地球主要的能量來源,為地球提供了充足的光和熱,沒有太陽就不會有地球上的生命存在。
知識檔案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極地地區的轉動幾乎為零,赤道的轉動時速可達1600千米。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叫做1年,1年長365日5時48分46秒。而公歷1年長365日,比地球公轉周期短0.242日,故每4年增加1日,把這1日加在這一年2月的最后一天,這一年有366日,稱為閏年。
地球總是自西向東自轉,因而東邊總比西邊先看到日出,東邊的時間也總比西邊的早。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人們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正好是一小時。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慢1小時;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倫敦正午12點時,正是紐約上午7點或東京晚上9點。

24時區劃分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