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小行星會不會撞擊地球

1908年6月,一個來自太空的火球拖著長達800千米的尾巴在通古斯河谷上空爆炸。這一事件被稱為“通古斯事件”,它被認為是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

事實上地球從誕生伊始,便在漫長的年代里不斷受到撞擊。說起來人類應感謝這些撞擊,因為正是由于這些撞擊,地球才會有水和其他生命出現所需的有機物質,從而使地球生命的產生和進化成為可能。然而,這些不速之客的光臨也造成了像恐龍這種龐然大物的滅絕。

偌大的宇宙太空,天體運行中的“交通事故”經常發生。經研究,彗星和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最大。太陽系的外部邊緣是彗星的活動范圍,這種活動范圍急劇地傾向地球的軌道。不過與彗星相比,太陽系小行星對地球人類的威脅要大得多,畢竟彗星的物質構成還很稀薄。

小行星的構成成分通常是石頭、金屬或石頭與金屬的結合物。按所在的空間區域分,主要有以下3類:1.位于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在該區域中,小行星圍繞太陽運行,軌跡近似圓形。多數小行星,尤其是最大的小行星都位于這一區域。2.特洛伊小行星群,包括2個小行星群。它們與木星在同一軌道上運行,其中一個小行星群在木星之前60度,另一個小行星群在木星之后60度。這些小行星被以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的名字而命名。3.繞太陽運行時穿過地球軌道且自身軌道明顯伸長的一群小行星,它們的軌道不規則。這類小行星以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中的阿波羅太陽神命名。

在上述小行星中,只有阿波羅型的小行星對地球構成危險。這些小行星通常每隔若干年穿越地球軌道一次,它們穿過地球運行軌道時,雖說距離地球相對比較遠,但少數的近地小行星仍有可能與地球碰撞。迄今已發現近200顆阿波羅型小行星,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它們主要是平均直徑略超過0.8千米的石質小行星,直徑從6米到約39千米不等。

天文學家認為,可以排除直徑數十米的近地小行星對地球構成的威脅,因為它們往往在與大氣摩擦時產生巨大熱量,在到達地面之前已經被燃燒殆盡。直徑超過100米甚至1千米以上的小行星對地球構成了較大的威脅。直徑1千米以上的中等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最大。情況如果發生,會釋放出極其巨大的能量。假定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它的密度為3克/厘米 3、平均速度為每秒20千米、直徑為1千米,那么它所造成的沖擊相當于數十億噸炸藥的爆炸力。

100年間,天文學家發現過許多次近地小行星與地球近距離“照面”的情形,真是“險象環生”。1932年首次發現阿波羅型小行星離地球最近時只有2200萬千米。1989年,在“1989FC”小行星遠離地球半年之后,曾引起一場轟動世界的風波。人人都認為小行星可能會撞擊地球,后來證實這只不過是新聞報道的失誤,讓人虛驚一場。1991年1月,人們發現“1991BA”小行星離地球的距離只是月球到地球距離的一半,僅17萬千米,堪稱“近地之冠”。“1997BR”是中國天文學家發現的一顆距地球距離小于7.5萬千米的近地小行星,其運行軌道與地球軌道相切。像這樣與地球軌道相切的近地小行星,是已知的對地球潛在威脅最大的小行星。據科學家預測,在21世紀里小行星與地球“照面”的機會將有7次,這7次都發生在距離小于300萬千米的情況下。

隕星撞擊地球示意圖

小行星撞擊地球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如果這種撞擊發生在人口稠密區,則產生的破壞力甚至比一顆小型原子彈爆炸產生的威力還要大。人們正加緊科學研究,力爭想辦法避開體積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

美國亞利桑那隕星坑

這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最好例子。從理論上說,會有許多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但能對地球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并不多。

我們只有提前探測到潛在的有巨大殺傷力的小行星并對之進行攔截,或使其偏離原來的軌道從而遠離地球,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各種各樣的方案隨之被提了出來。如利用太陽能讓小行星“光榮妥協”:安置一面巨大的由超薄片制成的凹面鏡在小行星活動區域附近來搜集太陽能,然后利用第二面鏡子將能量聚集到小行星上的某個區域,使其發熱,在受熱不均勻的情況下,小行星會自動轉向。甚至有人提出,干脆利用地球上發射的超高能激光,直接推動小行星偏離其軌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油尖旺区| 喀什市| 通许县| 大庆市| 五峰| 旌德县| 五寨县| 思南县| 元朗区| 营口市| 古丈县| 改则县| 英吉沙县| 逊克县| 海丰县| 宁蒗| 社会| 东乌珠穆沁旗| 建平县| 铁岭市| 合川市| 濮阳市| 林州市| 磐安县| 安徽省| 绥芬河市| 龙井市| 通化县| 山东省| 梁山县| 铜梁县| 庐江县| 丹东市| 遂溪县| 青浦区| 赞皇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永吉县| 炉霍县|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