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全世界100種動物的彩色圖鑒(彩圖精裝)
- 劉曉菲
- 6004字
- 2019-01-02 16:05:13
海狗與海獅

在一片鋪滿了沙子的海灘上,一頭體型龐大、長滿鬃毛的雄性海豹露出了它黑色的頭顱,張開嘴大聲地吼叫,這一幕充滿了神秘色彩。在它的周圍聚集了80只雌性海豹,都是它的“妻妾”;在離它們不遠的地方是另一群,也有一頭體魄健壯的雄性充當“登陸指揮官”。這就是有耳海豹,現在世界上共有14種,全部都是群居性的、在一塊兒撫養幼崽的鰭足目動物。
現在幸存下來的有耳海豹包括兩大類:海狗(又稱“皮毛海豹”)和海獅,同屬海獅科,它們與真海豹不同,主要是用前鰭在水中推動身體前進。通常來說,大多數海獅的體型大于海狗,口鼻部也比較寬,而海狗的口鼻部較為尖細。然而兩者最為明顯的不同之處在于,海狗的下層絨毛很濃密,而海獅的則比較稀疏。海狗可以分成比較明顯的兩個屬——北海狗屬與南海狗屬,然而南北兩屬之間的親緣關系比南海狗與海獅的關系還遠,因此,盡管大多數科學家把海獅科分為海狗亞科和海獅亞科兩個亞科,但由于這個原因這種分類還沒有被最終確定。
巨大的雌雄體型差異
體型和官能
盡管有耳海豹在水里的時候,后鰭肢極不靈活,沒有什么用處,但是在地面上的時候,后鰭肢卻保留了運動的功能,而且相對也比較靈活。馬戲團里的海獅能被訓練上梯子,比這更厲害的是,雄海狗在布滿巖石的海灘上“奔跑”的時候鮮有對手,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海狗甚至比人“跑”得還要快。
有耳海豹比真海豹在外表和行為上更為一致。所有種類的有耳海豹在體型上都是雄性比雌性大,甚至北海狗的雄性體重能達雌性的5倍。這種雌雄的巨大差異在哺乳動物中只有一種真海豹能和它差不多,那就是南象海豹--雄性體重是雌性的4倍。一只在繁殖季節獲得成功的雄海狗,往往能占有多只雌海狗,這種生育策略可以稱之為“一雄多雌制”。

這是一只雄性新西蘭海狗,它正在全力放開喉嚨大吼。在交配季節里,許多只海狗會集中在一處,每只雄性都要盡量占據一小片領地,并防止其他雄性對手進入。大群海狗集中在繁殖地內,雄性之間會為小片領地進行激烈的競爭,而且,為了保護領地,雄性甚至忍受饑餓不去覓食最長達70天。
知識檔案
有耳海豹類
目 鰭足目
科 海獅科
現存共7屬14種,包括:南海狗屬,有8種;北海狗屬,只有1種;南美海獅;斯氏海獅;加州海獅;新西蘭海獅;澳洲海獅。
分布 北太平洋沿岸,從日本到墨西哥;加拉帕戈斯群島;南美洲西海岸,從秘魯北部繞過南美最南端的合恩角到南大西洋東海岸巴西南部;澳大利亞南海岸;新西蘭南島海岸;環南極洲沿海群島海域。

棲息地 通常在海岸附近離岸的巖石、小島上以及海灘上,偶爾棲息在河口附近或淡水河內。
體型 頭尾長最短的為加島海狗,大約1.2米,最長的為斯氏海獅,2.8米,其他的在兩者之間;體重最小的大約30千克,出現在加島海狗里,最大的為556千克,出現在斯氏海獅內;在同一種內,雄性常常比雌性重。

皮毛 下層絨毛與真海豹明顯不同,海狗的下層絨毛很濃密,海獅的則比較稀疏。
食性 大多數有耳海豹捕食的物種很多,有魚類、磷蝦、龍蝦等無脊椎動物,偶爾還有恒溫動物(主要是企鵝),海獅有時還捕食海狗的幼崽。
繁殖 懷孕期為11~12個月,其中包括3~4個月的延遲著床期(澳洲海獅懷孕期為18個月,有5~6個月的延遲著床期);哺乳期一般為4個月到3年。
壽命 大約20歲。
大多數有耳海豹捕食的種類比較單一,而大多數真海豹的捕食種類卻很繁多;有耳海豹中沒有種群生活在淡水中,而真海豹中卻有幾種可以生活在淡水中,如貝加爾環斑海豹和環斑海豹、港海豹的幾個亞種。
在進化過程中,現在已知最早的海獅科動物就是皮氏美洲海獅,這種動物的化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外海的幾處地點已經被發現,出現的時期大約是在1200萬~1300萬年前。這種動物體型比較小,只有1.5米長,大約是現代加島海狗的一半,而現代加島海狗又是現存的體型最小的海狗。遠古的皮氏美洲海獅的牙齒較為統一,眼窩的骨頭比較多,這兩點也是現代海獅科動物的顯著特征。
大約在800萬年前,北太平洋海域出現的海獅科動物體型已經變得比較大,雌雄之間在體型上也明顯不同,雄性比雌性大。除此之外,鰭肢的骨頭和每顆切齒都保留了“雙根”與頜骨相連,這些特征在雌雄兩性上稍有不同,而且現代海獅也有這些特征。大約在600萬年前,北海狗從海獅科主干上分化出來,之后不久就向南進入到了南半球?,F在還沒有證據表明曾經有任何一種海獅科動物跟著其他早期的鰭足目動物從中美水道進入北大西洋。
從600萬年前到200萬或300萬年前的這一段時間里,海獅科動物的“主干”上幾乎沒有出現什么分化,那時的海獅科主干物種與現代的南海狗物種幾乎相同。但是在200萬年前,它們體型增大的趨勢突然加快,切齒也發展成“單根”,種屬出現分化。在最近的300萬年內,現存5個屬的海獅從海狗亞科的主干上分化出來。
現存的14種有耳海豹在北太平洋沿岸都能找到,從日本沿岸到墨西哥沿岸,從南美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向南到南美西海岸,從秘魯北部太平洋沿岸繞過南美最南端的合恩角到巴西南大西洋沿岸,在澳大利亞的南海岸和新西蘭的南島,以及環南極洲的島群等,都能找到有耳海豹。這些海域的海水比較涼爽而不是冰冷,但是北海狗、斯氏海獅,特別是南極海狗都出現在接近冰點的海域里。所有的有耳海豹都不在冰面上而是在海邊陸地上生育幼崽。
海洋獵食者
食性
有耳海豹常常聚集在有上升洋流的海域里,那里的海水把海底的營養物質帶到了表層海水中,養育了各種各樣的海洋上層及海底生物,包括魚類和無脊椎動物類,這給有耳海豹提供了豐盛的、易捕捉的食物。它們有的時候也到海底捕捉食物,如龍蝦和章魚等。澳洲海狗曾經被海面以下120米的捕魚拖網或捕魚箱無意捕捉到,但是一般情況下,有耳海豹只在淺海中捕食,而真海豹則在深海中覓食。
有的時候,有耳海豹會轉而捕捉恒溫動物。在麥夸里島海域,新西蘭海狗會捕捉體型很大的企鵝;有些南海狗而且常常是未成年的雄性南海狗也會捕捉這種大鳥;斯氏海獅偶爾會捕捉年幼的小北海狗。人們也曾經觀察到南美海獅對南美海狗進行攻擊,而且這些攻擊的動機看起來未成年的與成年的不同:未成年的雄性南美海獅會捕捉母海狗并與之交配,而成年雄海獅捕捉海狗只是作為食物,用來填飽肚子。
南極海狗是少數的專門化捕食者之一,基本上只捕食南極磷蝦。
到底有耳海豹每天消耗的食物量有多少,目前人們還無法計算。當然,不同種類的有耳海豹消耗的食物量是不同的,而且,體型比較小的有耳海豹消耗的食物量占自身體重的比例要大于體型比較大的有耳海豹。
既群集又競爭
社會行為
有耳海豹大都是一些社會性的動物,往往傾向于群居,尤其是在繁殖季節,大群中的個體數量更多。棲息在白令海域普里比洛夫群島的北海狗在繁殖季節登岸的高峰期,聚集起的數量十分龐大,可以說那個時節會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哺乳動物群。我們在上文曾經提到過,有耳海豹在繁殖季節實行“一雄多雌”制,一只雄性有耳海豹可以占有很多只雌性,其他一些種類的鰭足目動物也實行這一制度,尤其是象海豹(一種真海豹)。為何有耳海豹和真海豹在生育行為上如此相似?許多科學家認為這跟它們的基本生活方式相同有關,如都在水面以上產崽,都在海洋里覓食等。
由于鰭足目動物在陸地上的行動能力有限,所以,它們在選擇生育地點上會盡量避開陸地上的掠食者,充分利用某些特殊的地點,以便獲得生育上的成功。這些地點相對來說必須是偏僻、空曠的,其他動物很少進入,而且有利于將要分娩的雌性聚集在一起。雄性相對來說占領的空間要大些,因為它們之間會發生激烈的競爭。這種雌性密集而雄性比較分散的方式意味著某些雄性會被排除在雌性之外,很難獲得交配機會,而雌性則更傾向于聚集在較為成功的雄性周圍,與之交配。
這種交配行為表明體型更大的雄性占有明顯的優勢,有兩個原因可以說明這一點。第一,雄性必須有強大的力量保護自己的領地,必須展示出讓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才能對其他雄性產生威懾,贏得雌性的“歡心”,這樣,其體型必須足夠大才行。第二,一只獲得成功的雄性必須在與盡可能多的雌性交配完之前不去水下覓食,因為它們一旦離開其領地就會被其他雄性占去,雌性就可能被奪走。而且,為了占有盡可能多的雌性,需要更長的“禁食期”,因而它們必須事先在體內儲存更多的脂肪,以維持“禁食期”體內能量的需要(體型大的動物每單位體重所需要的能量比體型小的動物少)。因此,體型更大的雄性有耳海豹更容易獲得成功,比體型較小的會有更多的后代。

與真海豹相比,有耳海豹的后鰭肢比較不適于游泳,與陸生哺乳動物的后肢更為接近,但在陸地上行進的時候相對更容易,因為后鰭肢能夠支撐住其體重。

這是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海獅和海狗。所有種類的海獅和海狗在體型等方面都表現出了雌雄二態性,與雌性比起來,雄性的體型更大,一般來說皮毛顏色也更深。另外,海獅的口鼻部比海狗的寬,但是下層絨毛比海狗的要稀疏。海狗往往由于毛發太多太厚而導致在陸地上時體溫過高。標號為“1”的是一只雄性加州海獅;標號為“2”的是一只雌性斯氏海獅;標號為“3”的是一只雌性南美海獅;標號為“4”的是一只雄性新西蘭海獅。標號為“5”的是一只雌性南美海狗;標號為“6”的是一只雄性北海狗。
經過一系列進化,鰭足目動物在海灘上形成了“生機勃勃”的繁育情景。一只只雄性有耳海豹在各自領地的邊界上走來走去,頻繁地向其“鄰居”炫耀“武力”。當兩只雄性相遇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示威炫耀,但肢體上的沖突也并不鮮見,尤其是新來者試圖在海灘上建立領地的時候。雄性有耳海豹的皮毛特別厚實堅韌,而且有厚厚的鬃毛,因此爆發戰爭的時候,可以減少受傷。盡管如此,嚴重的傷害還是時常發生,由于受傷而導致死亡的情況也不是沒有,而且許多剛出生的幼崽還會在這些沖突中無辜地被踩踏而死。由于雄性有耳海豹在繁殖季節精神高度緊張,會在其領地內頻頻發生激烈的沖突,而且很長時間內無法進食,因此很少有雄性能在兩三個連續的繁殖季節成功地占有領地并取得支配地位。
在繁殖地的海灘上,高亢的咆哮聲和低沉的咕噥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其實,有耳海豹們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代表著不同的意思。成年雄性南美海獅至少會發出4種聲音:短促尖利的叫喊聲、高亢的咆哮聲是在建立領地的過程中或在戰斗中發出的,表示攻擊或者撤退;低吼聲是在遇見雌性時發出的;呼呼聲是在競爭性的相遇后發出的。雌性也會發出叫聲,例如剛分娩或是幼崽離自己比較遠時就會發出喊聲。幼崽回應母親或是饑餓或是尋找母親的時候,也會發出某種聲音。有些種類的聲音特別復雜,每只發出的都不相同,例如每只海獅的嗓音就各有特色。
不管是有耳海豹還是真海豹,每年的活動時間安排都是固定的,南極海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南極地區的5~10月份(冬季),成年南極海狗在海洋里活動,人們幾乎不了解這段時間它們的具體生活是怎樣的。從10月下旬開始,處于生殖期的雄海狗會逐漸上岸建立它們的領地,這個時候,雄海狗之間幾乎沒有什么沖突,因為海灘上的空間很充足,不必爭搶。但是之后不久,海灘開始變得越來越擁擠,領地沖突隨之就會增多。約2~3個星期后,第1批雌性海狗懷著上一年交配時形成的胎兒逐漸登陸海灘,匯集于此地。在12月份頭一個星期結束之前,會有50%的幼崽降生,在接下來的3個星期里,累計有90%的幼崽降生。雌海狗一般在分娩的前2天才登陸,分娩后的前6天里,雌海狗會與自己的幼崽待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幼崽喂奶一次。分娩8天后,雌海狗又會進入發情期,這個時候,雄海狗是最忙碌的,因為它們既要為保護自己的領地而與鄰居戰斗,又要努力爭取更多的雌海狗進入自己的領地。盡管雄海狗不會主動把雌海狗弄到自己的領地,但是會盡最大的努力防止已經進入自己領地的雌海狗離開。當進入一只雄海狗領地的多只雌海狗同時到達發情期的時候,由于這只雄海狗無法應付,這群雌海狗就會變得“坐臥不安”,想辦法離開去尋找其他雄海狗。這個時候,該領地的雄海狗就會與雌海狗發生矛盾,雄海狗會在雌海狗逃跑的中途攔截它們。平靜下來之后它們會開始交配,交配后不久,雌海狗便離開海灘,去海中覓食。

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岸上,一位加州海獅“媽媽”正在用力嗅剛出生的海獅“寶寶”。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氣味會在母子之間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海獅“媽媽”主要靠氣味在一大群小海獅中辨認出自己的“寶寶”。小海獅一生下來就會游泳,也能夠在地面上走大約30分鐘。
南極海狗的哺乳期大約為117天,在此期間,雌海狗來來回回往返于海洋與海灘之間,在海中吃飽后,上岸給幼崽喂奶。平均起來,雌海狗大約總共上岸喂奶17次,在這117天內,海中覓食的總時間是上岸喂奶總時間的兩倍。當雌海狗們離開海灘去海中覓食的時候,那些暫時無“人”照料的幼崽會在繁殖海灘上找個地方集中在一起。當雌海狗從海中覓食返回后,就會用各自獨特的叫聲呼喚幼崽,它自己的幼崽聽見后也用叫聲作為回應。每只雌海狗都能在一堆幼崽中認出自己的幼崽,它會去嗅自己的幼崽,以進行最后的確認。一旦確定這就是自己的幼崽,雌海狗就把它單獨帶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通常是海灘巖石頂部一處雜草叢生的地方),然后給它哺乳。

一大群南美海獅在交配季節聚集在秘魯海岸的繁殖地內。盡管有的時候一只雄海獅領地內會有多達18只的雌海獅,但平均來說不會超過3只。
有意思的是,南極海狗的幼崽總是在海里斷奶,因為這樣雌海狗就省去了最后一次登陸的麻煩。幼崽是成群地由雌海狗帶到海里去的,因此幼崽的斷奶時間幾乎是同時的。這樣,出生比較晚的幼崽,其哺乳期就較短,斷奶時的體重也比出生較早的幼崽小。也許雌海狗們把它們的幼崽同時帶到海里是一種反獵殺的手段,因為一些海豹常常捕食海狗的幼崽,當成群的海狗幼崽在一起時,每只都能減小被捕食的幾率。
這種比較突然地結束哺乳期的行為不僅僅發生在南極海狗身上,北海狗也有這種傾向,它們冬天時常常會突然地、徹底地離開繁殖地而遷走。其他大多數種類的有耳海豹會繼續給它們的幼崽喂奶,直到下一胎幼崽出生。也就是說,大約在1年內,雌性有耳海豹會往返于海洋和海灘之間,忙碌于覓食和喂奶。實際上,有些種類會把它們的幼崽喂養到1歲以上甚至2歲,例如斯氏海獅的北方種群會把它們的幼崽喂養到2歲,加島海狗則把幼崽喂養到2~3歲,這表明那些1歲或2歲的年長幼崽會和它們的“弟弟或妹妹”待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哥哥或姐姐”是1歲的話,那些剛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幾乎全部在出生后頭一個月里死去;如果“哥哥或姐姐”是2歲的話,那些剛出生的“弟弟或妹妹”的死亡率會降到50%。這說明頭一胎和第2胎的“兄弟姐妹”之間存在嚴重的競爭。
澳洲海獅從交配到分娩有18個月長,科學家根據對96只游弋在澳大利亞南部海域的澳洲海獅的研究,發現它們的受精卵在子宮里會停止發育3.5~5個月。之后,由于某種荷爾蒙的刺激,胚泡會被激活并著床,然后再懷孕14個月,最后才分娩。這是有記錄的所有鰭足目動物中胚泡著床后繼續發育時間最長的。
根據線粒體DNA分析,棲息在加利福尼亞灣里的加州海獅不常常與太平洋沿岸的加州海獅種群交配,這說明那些雌性加州海獅記得自己的出生地,每到交配季節都會返回到出生的海灘上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