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個實習生
如果你作為實習生嘗試學習運營入門,那么和所有入門工作一樣,運營入門大多先從非常基礎甚至看似毫無價值的事情開始,其中一些工作甚至可以稱之為體力活,很多人并不喜歡這樣的工作。
比如,內容運營要做一些內容準備,具體工作很可能是非常基礎的上傳圖片、編輯文本的工作,繁重而且很乏味。再比如,活動運營要做活動的前期調研,產品運營要做產品的前期調研,找各種人要各種數據和表格,打各種電話去研究用戶的反饋信息,你會覺得自己像個客服,嘮嘮叨叨但是無從下手。
但是如果你用心,絕對可以有收獲。譬如,內容準備。你拿到兩張Excel表單,里面各有20萬條數據,需要你先對數據進行匹配篩選,那么你是手工一條一條核對,還是用公式來減少工作量呢?這可以鍛煉你做事的能力——先思考后動手,效率更高,而熟練度可以提升你的軟件使用水平,等等。
譬如,產品運營的前期調研。你需要每天打100個電話,獲得各種談話內容,然后你要如何從這些內容中提取相似的需求,并且分門別類交給產品經理呢?這種工作可以鍛煉你總結歸納的能力,以及你的思維方式等。
臺塑集團是臺灣最大的民營制造業集團之一,創始人王永慶被稱為“經營之神”。
15歲那年,王永慶小學畢業,在臺灣南部嘉義縣的一家小米店做學徒,做一些打雜的工作。第二年,他托父親找人借了200元舊臺幣,開了一家米店。1942年,王永慶結束賣米的生意,用10年的積蓄在老家買了50畝土地,做起了小地主。1943年,他轉向木材生意,賺到5000萬元舊臺幣。1954年,王永慶成立福懋塑料公司。1957年4月,福懋塑料公司更名為臺灣塑料公司,簡稱臺塑。
王永慶從送大米這種雜活做起,一步一步成為臺灣塑料大王。所以說,打雜沒有那么簡單,王永慶一定不是當年米鋪里唯一一個送大米的學徒,為什么其他學徒沒成為商業巨擘,而他做到了?
同樣,運營的工作也是循序漸進的,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正因為此,一個好的運營實際上比一個好的產品經理更加稀有。
請思考
1. 盛大內部有一句名言:“產品不足運營補。”請問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2. 如果你認為有道理,那么什么樣的產品適用于這句話,什么樣的產品不適用于這句話?
3. 如果你認為沒有道理,請問為什么沒有道理,你認為這句話的問題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