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留學,頭三個月是家長最焦慮的時間,原因不言而喻。減少焦慮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如何跟學校保持交流通暢。那么學校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方式有哪些呢?對于各種溝通方式,中國家長都應該知道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呢?如果英文能力有限,家長又該如何有效地與學校溝通呢?
美國學校同家長保持聯系的方式大概分為四種:電子郵件、電話交流、紙質信件和官方網站。
1.電子郵件
美國學校最常用的交流工具是電子郵件,因為它速度快、成本低,又相對保險。從學生開始申請學校到收到錄取通知書,再到登記入學,校方的不少信息都是通過電子郵件傳達的,而且大學也是如此。一位老師在一個工作日內,會收發40封左右電子郵件,很重要的有10~15封。如果是行政人員,一天處理的郵件量很可能是教職人員的兩三倍,可見,電子郵件在美國私立學校中的作用遠超過平時我們生活上的用處。那么,學校是如何利用電子郵件同家長保持聯系的呢?
校方或者任課老師發給家長的電子郵件,內容的涉及面很廣,可以是年度幾次的家長會邀請,也可以是指導老師報告孩子最近的狀況,或者是升學指導辦公室提前通知家長關于大學申請的一些重要信息。電子郵件是學校與家長之間最普遍,也是最基礎的交流方式。
由此衍生出來的一種高性能溝通方式,就是把電子郵件、學校內部信息網和家長手機捆綁在一起。舉一個具體例子:今天某個同學沒按時完成作業,任課老師就可以登錄學校的內部信息網,記錄該同學的作業完成情況。一旦載入內部信息網,該學生的指導老師和其他任課老師也會立刻看見。
為什么其他老師也需要知道這么平常的事情呢?因為學生的任何問題都不是孤立的。不交作業,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懶惰,可能是課業太重,也有可能是夜間玩游戲,誤了時間。生活在寄宿學校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學校對學生的了觸是全面的。只要老師之間信息共享,那么學生的問題都能找出根源。
在老師們收到信息的同時,同一條記錄也已經發到家長的電子郵箱里。如果家長的電子郵箱和手機是同步的,那么老師這邊剛完成記錄,那邊學生家長的手機就收到了關于自己孩子今天沒完成作業的信息,多么及時啊!這種電子郵件同手機的綁定用途無限,除了匯報孩子的情況外,還可以用來發布一些比較緊迫的消息,比如由于天氣原因,學校提前放學等。
事實上,這種實時的信息更新也是學校負責任態度的體現。學生在學業上的磕磕碰碰總是有的,但是學校有責任及時通知家長,并及時做出補救措施。當遇見吹毛求疵的家長時,平時的郵件記錄就能夠起到保護學校的作用。曾經有位學生的祖父不滿意孩子的成績,責怪學校沒有及時把孫子學習成績下滑的狀況反饋給自己。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要學校負責,必須重新評估他孫子的年終成績。面對我們從數據庫里找到的三次郵件通知記錄,那位祖父就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疏忽了。
2.電話交流
這種方式更多是用來應對緊急情況。比如某個同學在體育比賽里受傷了,必須馬上送醫院治療,就屬于緊急事件,校方不會通過電子郵件或者短信,而是會直接打電話通知家長。對于國際學生來說,最好在美國有一個固定的合法監護人。如果學生被送到醫院了,那么從法律角度來講,監護人可以代表父母。
3.紙質信件
學校給家長發紙質信件,一般是針對時間上不緊急,但是內容上較正式的事情。比如,雖然學期的成績報告家長在學校網站上都可以查得到,但是學校還會把紙質的報告郵寄到家里。還有其他不是很急的正式文件,學校都會郵寄到家里,比如錄取通知書、學生的紀律處分以及校友的捐贈邀請函等等。反過來,如果家長要向老師或學校交涉某件事,那么紙質的信件最能體現你對事情的重視,學校也必然會嚴肅對待你的要求。
4.官方網站
學校的官方網站一般都會公布一些靜態的信息,如招生政策、教職工介紹、學校課程安排等。那么學校又如何通過網站跟家長溝通一些動態的信息呢?雖然靜態信息占大部分,但學校很會巧妙地運用官方網站的首頁。
在新英格蘭地區上學的學生都知道,美國東北部的冬天經常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惡劣的天氣狀況會影響到上課。若預報說第二天有大風雪,學校就會在第二天凌晨做出調整上課的決定,并在官方網站的首頁通知所有的學生和家長。校方的決定大概有兩類:要么是推遲早上的上課時間,等到政府的掃雪車把重要的交通要道都清理干凈了再上課;要么就直接停課一天。如果我們早上醒來,看到窗外白雪皚皚,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手機,看是否收到學校的短信通知;第二件事就是看學校的官網,通知都放在首頁。
中國家長與美國學校溝通的主要障礙并不是不知道這些交流媒介,而是中美之間媒介的運用習慣有所不同。由于不少家庭申請美國高中都是依賴第三方辦理的,因此在學校的數據庫里記錄的要么是中介公司的聯系方式,要么是一個臨時申請的郵箱,孩子錄取之后,郵箱也就棄之不用了。我強烈建議中國家長首先要熟悉電子郵件。在孩子開學之際,家長一定要確保校方存有自己常用的電子郵箱。此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固定的指導老師,如果家長要做得更具體,就應該把自己的郵箱地址直接留給那位指導老師。在我擔任指導老師的時候,就曾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了幾位中國家長的郵箱地址。當中國家長配合美國人的做事方式的同時,不妨也向他們提出自己的一些創意。美國學校并不能為國際學生考慮得面面俱到,但是他們是非常愿意聽到建議和意見的。
還有一種有效的聯系方式:我建議大家向學校爭取為中國家庭建立中文博客,并定期更新信息。對于中國家庭來講,這樣的博客簡直就是一扇窗戶,讓遠在東方的父母能夠看得見發生在美國的事情。當我初次嘗試為幾十個中國家庭推出學校官方的中文博客之后,不少家長主動給我回饋,并給予了我工作最大的支持。
林老師,您好!
非常高興收到您的郵件。我們這些家長對遠在異國他鄉的孩子有太多的牽掛,太想知道他們在國外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了,再次感謝!
楊羅瑩的媽媽
林老師,您好!
學校所做的一切可謂細致入微,真誠感謝!
剛才在博客的照片中似乎看到了孩子的身影,那種感覺酸酸甜
甜的。
一眼望去感覺亞洲孩子不少,這恐怕也是不少寄宿學校的共同
之處。
非常感謝能有這樣一扇窗,讓我們一窺孩子們在校的種種,心安了許多,同時也感覺要讓這樣一個多種族的大家庭很好地融合,對于學校來說,確實不是件容易事兒,你們的工作是非常細致和辛苦的。我們一起努力吧!
再次致謝!
卜梵洲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