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5章

復有說者。此二俱擁護生身法身。作威勢緣勝。擁護生身者如上說。擁護法身者。眼根親近善知識。作威勢緣勝。耳根從其聞法。作威勢緣勝。親近善知識。從其聞法。能生內正思惟。如法修行。以是事故。經作是說。梵摩喻婆羅門。二根不壞。謂眼根耳根。問曰。何故于諸根聚中。說二根不壞。答曰。以此二根。佛出世時。能入佛法門故。復次以此二根。能解知佛法。如說比丘當知。若不能如實知他心者。應以二處觀察如來。一以眼觀色。二以耳聽聲。鼻舌身根。于四處作威勢緣勝。一莊嚴自身。二護自身。三能為鼻識舌識身識及相應法作所依。四鼻獨能嗅香。舌獨能知味。身獨能覺觸。莊嚴自身者。雖有妙身一切肢體具足。若于此三根。無一一根者則無威勢。護自身者。以此三根故。能食揣食。令身久住。所以者何。以揣食是香味觸入故。為三識及相應法作所依者。依此三根。能生三識。鼻根獨能嗅香者。鼻根能嗅香。余二十一根所不能。舌根獨能知味者。舌根獨能知味。余二十一根所不能。身根獨能覺觸者。身根獨能覺觸。余二十一根所不能。意根于二處。作威勢緣勝。一令未來有相續。二自在令他隨順。令未來有相續者。如說佛告阿難。若識不在母身。名色成迦羅羅不。答言不也。自在令他隨順者。如說比丘當知。心能將世間。能生世間。若心生處。皆得自在。復有說者。意根于煩惱出要二處。作威勢緣勝。煩惱處勝者。如說心煩惱故。眾生煩惱。出要處勝者。如說心出要故。眾生出要。男根。女根。于二處作威勢緣勝。一異眾生。二分別眾生。古昔時人。無有男女。以少造色生故。便有男女。廣長形異。顏色語言。衣服飲食。皆悉有異。復有說者。男根女根。于煩惱出要二處。作威勢緣勝。煩惱處勝者。不以淫欲合會故勝。所以者何。此處應爾。不足生疑。若有男根女根者。能受惡戒。能斷善根。令此身中無善種子。能作五無間業。如是等事。黃門般吒。無形二形所不能作。出要處勝者。若此二根不壞。能受逮解脫戒。能生禪戒無漏戒。能離欲愛色無色愛。能生佛種子及聲聞辟支佛種子。如是等事。黃門般吒。無形二形。所不能作。命根于二處。作威勢緣勝。一言有根。二令諸根不斷。隨幾時活言有根。死已言無根。隨幾時活諸根相續。死已諸根不相續。復有說者。命根于四處。作威勢緣勝。一令此生相續。二擁護此生。三能持此生。四令此生不斷。五受根于煩惱分中。作威勢緣勝。眾生以受故。四方追求。行鐵鎖道及鉤道索道上。登越高山。入于大海。有無量畏難。所謂波浪洄澓難。失獸摩羅難。黑風旋風難。水中伏山難。沒水難。漂在沙上難。墮惡龍宮難。墮羅剎國難。如是等種種追求。皆為受因。問曰。無漏受。云何于煩惱分。作威勢緣勝。答曰。無漏受。以方便初生時。于煩惱分。作威勢緣勝。行者欲生無漏受時。亦須追求衣服飲食資生之物。是故亦于煩惱分中。作威勢緣。復有說者。受根于煩惱出要分。作威勢緣勝。樂受于煩惱分。作威勢緣勝者。如說樂受為愛所使。出要分中作威勢緣勝者。如說心樂則定。苦受于煩惱分中作威勢緣者。如說恚使使苦受。苦受于出要分中。作威勢緣勝者。如說苦能生信。不苦不樂受。于煩惱分中作威勢緣勝者。如說無明使使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于出要分中作威勢緣勝者。如說依六出要舍觀行。信等五根。于出要分中作威勢緣勝者。如說有信者。能親近善人。亦如偈說。

能信度流  越放逸海  精進除苦

慧到彼岸

復如說若我弟子以信為障板則能障不善外敵。修行善法。如佛告阿難。精進能生菩提。若我弟子具足精進身者。能舍不善法。修行善法。如說念是遍法。若我弟子以念守門者。能舍惡法。修行善法。如說定是正道。不定是邪道。定心得清凈。非不定心。定能知諸陰生滅。若我弟子能具足三三昧花鬘者。則能舍惡法修行善法。如偈說。

慧為世間上  能趣厭離者

亦能如實知  能盡老死苦

亦說慧于一切法中。為無有上。亦說姊妹當知。我諸弟子以慧力斷一切結系使垢纏。復說若我弟子具足智慧城者。能舍惡法修行善法。未知欲知根。于未曾見而見法。作威勢緣勝知根。于已曾見法。能除過患。作威勢緣勝。知已根。于已除過患。得現法樂。作威勢緣勝。如是等諸根。于如是等諸法。作威勢緣勝。尊者瞿沙跋摩。作如是說。實義應說一根謂意根。所以者何。意根有三事。一在內。二遍一切處。三能有所緣。在內者。內入所攝。遍一切處者。從阿毗地獄。上至有頂??傻媚苡兴壵呔壱磺蟹?。余根不具三事。眼耳鼻舌身根。雖是內入攝。不遍一切處。不能有所緣。命根雖遍一切處。亦不內入攝。不能有所緣。除舍根余受根。雖能有所緣。非內入攝。不能遍一切處。舍根信等五根。雖遍一切處能有所緣。非內入所攝。三無漏根。更無別體。諸根合聚。立此三根如上說。問曰。若然者其余諸根。以何事故。得名為根。答曰。為意根作所依作依作煩惱作出要作出要處。誰作所依。答曰。眼耳鼻舌身根。誰作依。答曰。命根。誰作煩惱。答曰。諸受根。誰作出要。答曰。信等五根。誰作出要處。答曰。見道修道無學道。問曰。男根女根。以何事故。得名為根。答曰。以四事故。一能有所生。二能生欲樂。三能制煩惱。四能為染污識及相應法作所依。能有所生者。生胎生卵生。能生欲樂者。行欲之人。此處生樂遍身中。如圣人眉間生圣樂遍在身中。彼亦如是。制煩惱者。須臾間斷。能為染污識及相應作所依者。余所依生三種識。或善不善無記。此二所依。唯生染污。愛相應相親近識。尊者僧伽婆修說曰。命等六根。是實義根。命等六根者。謂眼耳鼻舌身命根。所以者何。此六是眾生根本。問曰。若然者。余根以何事故。得名為根。答曰。此六是眾生根本。根本以何為種子。識為種子。誰令其煩惱。謂五受根。誰令其出要。謂信等五根。何處得出要。謂見道修道無學道。男根女根。以何事故。得名為根。答曰。欲界眾生。以欲為苗稼種子。從何處而有。皆從男根女根。尊者瞿沙說曰。命等八根。是實義根。命等八根者。謂眼耳鼻舌身男根女根命根。所以者何。此是眾生根本。問曰。若然者余根以何事故。得名為根。答曰。此八是眾生根本。根本以何為種子。誰令其煩惱。謂五受根。誰令其出要。謂信等五根。何處得出要。謂見道修道無學道。問曰。如身根微塵。從足至頂盡遍。何故此處所身根。名男根女根。非余處所耶。尊者和須蜜說曰。以此處所故。分別是男是女。問曰。若然者二形人亦名男亦名女耶。答曰。此不名男亦不名女。復次此處所。能生增長人寂靜人。增長人者。如富蘭那等六師。寂靜人者。謂佛辟支佛聲聞。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此處所能生諸仙。能生牟尼。能生善調伏者。能生善共住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蕲春县| 新平| 西充县| 丰原市| 柳河县| 承德县| 旌德县| 宜城市| 济宁市| 即墨市| 从江县| 永德县| 双流县| 大余县| 奉节县| 文水县| 高碑店市| 海晏县| 息烽县| 通榆县| 包头市| 余干县| 汕头市| 宜章县| 文山县| 团风县| 板桥市| 洪江市| 鲁山县| 平罗县| 南郑县| 沅江市| 莱芜市| 皮山县| 普安县| 绥德县| 临汾市| 十堰市| 陕西省|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