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19世紀自然主義及其他文學流派(6)
- 新編外國文學教程
- 亢西民 李家寶主編
- 4977字
- 2016-04-05 17:37:47
第二,他提出了通感論或應和論。在《通感》一詩中,他將詩人視為自然界與人之間的媒介者。詩人能理解自然,因為自然與人相似,樹木是活的柱子,發出朦朦朧朧的喃喃的聲音。詩人可由各種感覺看到宇宙的可感反映。在他看來,現實有兩種:只是表面的自然現實,即物質的現實;作為宇宙起源的基因的精神現實,即內在的現實。由此他指出不同感覺之間有通感:“香味、色彩、聲音紛紛互相呼應。”詩歌同別的藝術也是相通的,可用色彩和聲音...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推薦閱讀
- 程守洙《普通物理學》(第5版)(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房屋建筑學
- 新媒體技術與應用(全彩慕課版·第2版)
- 服飾配件藝術(第4版)
- 李廉錕《結構力學》(第5版)(上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657行政學原理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5小時高清視頻】
- 膠體與表面化學(第四版)
- 企業信息化管理導論
- 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
- 大學生情商口才
-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652自然地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第2版)
- 廣東開放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指南(本科)
-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9版)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 過程檢測技術及儀表(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