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業起兵,宰相裴炎為內應,并聯合了邊關名將程務挺。這個計劃看來天衣無縫,然而女強人就是女強人,不過用了五十多天就搞定了這場叛亂。接著,女強人找群臣訓話:“我奉侍先帝二十多年,為天下操勞憂慮可謂至忠至勤!各位公卿的富貴,都是我給的;天下安定,百姓康樂,也是我的功勞。先帝去世時,把天下大事托付于我,我不愛惜自己而愛惜百姓。現在叛亂的人,都是出自將相,這些人為什么如此忘恩負義呢?在你們中間,倔強難制有超過裴炎的嗎?糾結亡命之徒率眾征戰有超過徐敬業的嗎?在握兵的宿將之中,攻戰必勝有超過程務挺的嗎?這三個人,都是素有威望的,我還是把他們殺了。你們當中,如果有人在能力上超過了這三個人,想反叛就試一試。如果自認為超不過,那就洗心革面,老老實實地做人,免得貽笑天下了!”結果是所有的男人們都做了她的粉絲,俯首貼耳,三呼萬歲。后來李氏宗族又有若干起兵事件,不過這些都只是給女強人撓癢癢而已。
鑒于女強人太過強悍,沒有人敢公開反對了,都自覺地轉入地下活動。不過這一切都沒有瞞過武則天的眼睛,她連下三劑猛藥:任用酷吏嚴加防范;鼓勵告密制造恐怖氣氛;嚴刑逼供寧可妄殺,絕不允許漏網。這三記猛藥的藥性相當猛烈,不管是真的心懷二心還是有可能心懷二心的人都被毒死了,接下來就是籌劃登基了。
這個登基儀式也沒什么新意。先是侄子武承嗣暗地里派人把“圣母臨人,永圣帝業”八個字鑿刻在一塊白石上,接著“無意中”被雍州人唐同泰在洛水中發現了。這么大的事,當然不敢隱瞞,于是趕緊寫了一篇報告詳細地報道了這一重大新聞,武則天一聽,這可是神的旨意啊,當即下詔把這塊石頭稱之為“寶石圖”,并選個好日子親臨洛水拜受寶石,按法定程序燒香磕頭,然后正式加尊號曰“圣母神皇”。
再接下來就是改國號稱帝號了。這次先是經過幾個和尚的嚴密考證,發現“圣母神皇”竟然是彌勒佛投胎轉世,不作天子天理難容;侍御史傅游藝接著跑第二棒,他率領關中百姓九百多人的粉絲團來到長安的宮門外,苦苦請求武則天把大唐的國號改為周,武則天似乎卻很不愿意,說自己只是一個小女子,沒德行,沒能力的,不敢當皇帝。沒辦法,傅游藝又組織了一個更龐大的粉絲團,這個粉絲團不僅有朝中官員、遠近百姓,還有各少數民族的酋長,還有和尚、道士等一共六萬多人,請求武則天改國號進帝位。沒辦法,“民意難違”啊,只有順從了。于是在眾粉絲的歡呼聲中,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帝號為“圣神皇帝”。
就這樣,武則天終于從量變達到了質變,以女子之身做上了皇帝。此刻,心愿已足,需要挽回民心了。于是她果斷禁錮了當年濫告濫殺的27名酷吏,處決了來俊臣、周興、索元禮等人,又主動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錯案。這一招大棒加胡蘿卜的手段玩得相當華麗,滿朝文武無不服服帖帖,女皇的江山一片光明。
自古英雄配美女。女皇如此英明,養幾個小白臉也是無可厚非的。在女皇的眾多男寵中,以張宗昌、張易之兄弟二人最為著名,一度權傾朝野,連武三思、武承嗣這樣權貴成了他們兩個的擁躉,甜蜜地稱張易之為“五郎”,張宗昌為“六郎”。不過這兩個兄弟顯然猖狂過頭了,竟然隨意殺害了李顯的長子和永泰郡主、妹夫武承嗣之子武延基。不斷有人告狀,然而女皇大人太需要他們了,不忍心他們受一點傷害。
宰相張柬之是一位正直的老頭,對二張切齒痛恨,見用法律制裁不了二張,就聯絡羽林軍將領以及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一大群勢力,準備用武力將二張殺掉。此時,武則天正臥病在床,羽林軍攻占了玄武門,突入宮中,在武則天的迎仙宮搜出二張,就地處死。政變的目的并非為了推翻武則天,僅是為了殺掉張氏兄弟。宰相張柬之等五位朝廷的重要人物見武則天病重不能理事,就順便把武則天請下皇位,迎立中宗,武周政權即告結束。
82歲的武則天病逝在洛陽上陽宮,或許是感到了女人的無助吧,又或許還是留戀著和高宗的愛情,她在死前要求:“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翌年,中宗不顧眾人的強烈反對,為武則天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運靈柩回長安,與高宗合葬乾陵。這是中國歷史上任何女人都不曾有過的最高榮譽,與皇帝合葬,或許象征著她有著同皇帝平等的女皇地位。
5.蕭太后:美女無敵
這個女人不但搞政治是一把好手,打起仗來也絲毫不含糊,可以說比一般的男人還強多了。雖說在她之前有花木蘭的先例,不過那到底傳說的成分居多,再說也只是在戰場上沖殺,談不上什么指揮藝術,與她比起來,蕭太后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巾幗英雄。而之所以能被為女將,還因為她戰勝的對手也是屬于一流兒的,其中就包括大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和聞名一時的人氣武將楊繼業,這個楊繼業也就是后來楊家將的老祖宗。
(1)智慧穩時局
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女人的名字相當有女人味,她叫做蕭燕燕,漢名叫蕭綽。蕭氏,本來是契丹貴族乙氏、拔里氏。自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仰慕西漢高祖劉邦及其布衣將相之局,遂將耶律氏稱劉氏,而將乙氏、拔里氏比為蕭何,遂為蕭氏。蕭氏是契丹的大姓,參與處理國事,而且耶律阿保機還把蕭氏定為皇后家族,所以遼國自耶律阿保機以后的皇后,幾乎無例外地姓蕭,故蕭氏號稱“國舅丈”。所以在天龍八部里,喬峰作為契丹貴族,本名蕭峰是完全合理的。
蕭燕燕的出身是相當顯赫,老爸叫蕭思溫,乃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駙馬都尉,老媽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長女。也就是說,蕭燕燕的外公乃是被史家譽為“威德兼具,英略兼見”的遼國名君,顯然,這種身份想不進入皇宮,想不在政治舞臺上扮演角色都難。更何況蕭燕燕自幼便聰明過人,難得的是還喜愛讀書,個性又十分冷酷。有一次,老爸蕭思溫頗有興致地觀察幾個女兒掃地,有幾個馬馬虎虎,僅灑掃一遍,就草草了事,只有蕭燕燕認認真真,打掃得干干凈凈。他禁不住高興地說:“看來燕燕一定會有出息。”因此,他對這位小女兒格外寵愛。
蕭燕燕長到十五六歲時,已是一個美女加才女了。老爸蕭思溫準備把這個寶貝女兒嫁給韓德讓為妻。這個叫韓德讓的當然也并非等閑之輩,要知道,老韓家可是世代在軍隊里混的。韓德讓的曾祖、祖父都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開國之勛。韓德讓呢,自幼也是喜讀漢文典籍,文化修養深厚,文韜武略,均名冠一時,更難得的是這個人志向遠大,長得還特別帥,是典型的偶像派加實力派。對于這門親事,蕭燕燕暗中高興了好一陣子。誰知,她與韓德讓才剛剛訂婚不久,就發生了一場大的變故,把她推向了大遼皇后的位置。
原來,遼穆宗繼位以來,荒淫無度,不理政事,而且殘忍暴戾,好嗜殺,身邊的人個個朝不保夕,于是在他行獵途中,被侍從殺害了,蕭思溫等人立即擁立世宗次子耶律賢為帝,這就是遼景宗。這一年,蕭燕燕17歲。遼景宗登基后,為了報答蕭思溫的擁立之功,特別提出要選他那位裊裊婷婷、獨具豐韻的女兒蕭燕燕為貴妃。這樣,蕭燕燕沒有成為韓德讓的妻子,反倒入宮成了遼景宗的妃子。事隔不久,就被冊封為皇后。
也是歷史給了蕭燕燕施展才華、表露個性的機會。遼景宗即位時,大遼國已享國五十余年。一度成為東西橫行、威震萬里的強大王朝,然而由于近年來皇族內部爭權奪利的傾軋和各種矛盾的日趨激烈,已走上了敗落。遼景宗一心想整振朝綱,無奈因病魔纏身,心有余而力不足。遼景宗遂不得不開始倚重于皇后蕭燕燕,讓她協助自己處理政務,于是蕭燕燕身上潛藏的政治天賦得以挖掘并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