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鄰家有女初長成(1)
- 農家四姑娘之寒梅飄香
- 蒼松子
- 1102字
- 2016-01-29 16:42:21
李梅在服裝廠上班,漸漸的熟悉環境后才知道:原來這里的老鄉這么多。
五六十年代,出門尋個本本分分的工作堪比如今的考上重點大學;七八十年代出門打工的鳳毛麟角,堅持下來的幾乎都成為了成功人士!后來九十年代初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出現了打工潮。誰都不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離鄉背井,長年累月的在外奔波。這時候的新一代農民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于是“農民工”一詞出現了!
歐陽菲菲就是這個時期離開家鄉的。和李梅一樣二八佳人,豆蔻年華。二女有太多的相似之處,所以很投緣。
歐陽菲菲本來姓陳,是從小過繼給一戶姓氏歐陽的人家長大的。歐陽家是武術世家,和李梅祖上有過命的交情。歐陽菲菲爺爺的爺爺曾經參加過義和團運動,和李梅的曾祖父在祖籍四川就是稱兄道弟的發小。所以倆家淵源很深,幾代人都是在清末民初家道中落。不管怎么說,個人的命運總是和時代緊緊相連的。
所以熟悉歐陽菲菲的,也有叫她陳菲菲。不過不用糾結這個問題,陳菲菲沒有那個能夠上學路上一直走下去,是因為歐陽老爹是個行走江湖的賣藝人。
那時候奉行的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歐陽菲菲從小就跟著爸爸媽媽走南闖北。能夠在八十年代讀書到小學畢業,已經很不錯了!何況歐陽菲菲還是初中畢業!
雖然沒有能夠繼續深造是遺憾,可是養父母總算仁至義盡對吧。
別看歐陽菲菲總是夸贊李梅怎么怎么厲害,其實菲菲更是深藏不露,文武雙全的才女。平時勁裝裹身,尤其凸顯颯爽英姿。歐陽菲菲本家姓陳,長大成人后理解了親身父母的難處,又回到家徒四壁的那個出生的地方,悉心照料年邁的陳氏母親,因為菲菲的生父不幸已經因病早逝。
李梅小時候也差一點送給另一家人,過繼后就不會再有李梅這個名字了。李梅和歐陽菲菲可以說是同病相憐,童年的不幸和苦澀生活讓大家學會了堅強。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獨立自主乃是他們的立足之本。從一九八九年算起,陳菲菲來深圳足足七年有余。
經過艱苦的打拼,總算是在這座城市立足。實屬不易啊!好多一起來的,同時離家的早已返鄉成家立業。也有一部分繼續將打工作為職業,也有回家后務農的。看自己的選擇,也要看個人的能力。
李梅讀書那幾年,正是改革開放熱火朝天的時候。于是家鄉出現讀書無用,金錢至上的觀念。和李梅一起讀書的好幾個小伙伴小學畢業就不再讀書,蹲在家里悶得慌。于是就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出門,相信那些年的童子軍還是隨處可見的。一起考上初中同學也不喜歡讀書,偷偷摸摸跑出去掙“大錢”。
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選擇了外出打工。許多沿海地區經濟蓬勃發展,正是用人之際,于是大批的鄉下人蜂擁而至。這打工一族無論是打工仔還是打工妹,只要是鄉下來的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農民工”。千萬別小看這個群體,全國不完全統計至少上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