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節(jié)DNA的復制

學習導讀

學習準備

1.概念:以________為模板合成________的過程。

2.時間: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________。

3.條件:①模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過程:①解旋:解旋酶打破________,兩條母鏈逐漸分離;

②合成子鏈:以________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各自合成互補的子鏈;

③形成子代DNA:子鏈與相對應的________結(jié)合并螺旋化,構(gòu)成子代DNA分子。

5.特點:①邊解旋邊復制(能提高復制速度);

②半保留復制(雙鏈中一條是模板鏈,也叫母鏈,一條是新合成的子鏈)。

6.意義:通過復制傳遞遺傳信息,使親子代保持一定________。

破疑解難

1.DNA的復制。

(1)概念: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

(2)時間: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

(3)場所:主要在細胞核中,其次是在線粒體、葉綠體、原核生物的擬核和質(zhì)粒。

(4)條件:模板、原料、能量、酶、一定的溫度和適宜的pH值等。

(5)復制的“精確性”:DNA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6)過程:解旋→合成→延伸和盤旋。

(7)特點:邊解旋邊復制,半保留復制。

(8)意義:使遺傳信息從親代傳遞給子代,從而保持遺傳信息的連續(xù)性。

2.有關(guān)DNA復制的計算。

(1)一個DNA分子復制n次后得到2n個子代DNA。

(2)其中有2個DNA分子各含一條母鏈(即有2個DNA分子的兩條鏈是混合鏈)。

(3)0個DNA分子的兩條鏈都是母鏈。

(4)若一個DNA分子中有X個某種脫氧核苷酸,則完成n次復制需準備游離的該種脫氧核苷酸原料是(2n-1)X。

例題精講

例1:Brdu是一種嘧啶類似物,能替代胸腺嘧啶與腺嘌呤配對,摻入到新合成的DNA鏈中。將植物的根尖分生組織放在含有Brdu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待細胞培養(yǎng)兩個分裂周期后,取出根尖,染色后觀察一條染色體的兩個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現(xiàn)一個染色單體中的DNA分子的兩條脫氧核苷酸中,只有一條鏈含有Brdu。

預測:另一個染色單體的DNA分子中有________條鏈含有Brdu,該實驗能證明DNA分子復制的特點是________。

解析:題中根尖分生組織在含Brdu的培養(yǎng)基中復制兩次(經(jīng)歷兩個細胞周期)后形成4個DNA分子、8條脫氧核苷酸鏈,不含Brdu的鏈只有2條,分別在兩個染色體的染色單體上。因此,如果一個染色單體上的DNA的兩條鏈中一條含有Brdu,則另一條染色單體的兩條鏈中都含有Brdu。

答案:2 半保留復制

例2:一個用 15N標記的DNA分子,放在沒有標記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復制5次后含有 15N標記的DNA分子占DNA分子總數(shù)的()

A.1/4

B.1/8

C.1/16

D.1/32

解析:一個DNA分子復制n次后產(chǎn)生的DNA分子數(shù)為2n。而DNA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其特點是:新形成的DNA雙鏈,一條來自親代DNA分子的母鏈,另一條是新形成的子鏈。這樣最初15N標記的DNA分子復制后,其標記的兩條鏈就分別進入兩個子代DNA分子中,這樣兩個子代DNA分子被標記了。以后均是在沒有標記的環(huán)境中復制,不論經(jīng)過多少次復制,最初標記的兩條鏈始終存在于兩個DNA分子中,經(jīng)n次復制后,被 15N標記的DNA分子占2/2n,即1/2n-1

答案:C

隨堂精練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guān)DNA復制的敘述,正確的()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為脫氧核苷酸

B.在復制過程中,復制和解旋是同時進行的

C.解旋后以一條母鏈為模板合成兩條新的子鏈

D.兩條新的子鏈通過氫鍵形成一個新的DNA分子

2.假設(shè)某生物體細胞有四條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前期,細胞內(nèi)的染色單體、DNA分子和脫氧核苷酸鏈的數(shù)目依次是()

A.4、4、4

B.4、8、16

C.8、8、16

D.8、16、32

3.一個DNA分子復制完畢后,新形成的DNA子鏈()

A.是DNA母鏈的片段

B.和DNA母鏈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鏈相同,但T為U所代替

D.和DNA母鏈稍有不同

4.一個DNA分子中有100個堿基對,其中有腺嘌呤40個,若該DNA連續(xù)復制兩次,將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A.60個

B.120個

C.180個

D.240個

5.保證準確無誤地進行DNA復制的關(guān)鍵步驟是()

A.解旋酶促使DNA的兩條互補鏈分離

B.游離的脫氧核苷酸與母鏈堿基進行互補配對

C.配對的脫氧核苷酸之間連接成與母鏈互補的子鏈

D.模板母鏈與互補子鏈盤繞成雙螺旋結(jié)構(gòu)

二、非選擇題

6.右圖為DNA分子復制的圖解,請據(jù)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1”所示的過程叫做________。

(2)“2”所示的過程叫做________。其中,相應兩個堿基之間通過________連接成堿基對。這一過程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比如,母鏈上的堿基是胸腺嘧啶,則與此相配對的堿基一定是。

(3)“3”所示的過程叫做________。

(4)圖中作為模板的母鏈是________鏈。

(5)由上述DNA復制圖解可知DNA的復制方式是________。

達標測評

一、選擇題

1.用同位素 32P標記某一噬菌體的雙鏈DNA分子,讓其侵入大腸桿菌繁殖,最后釋放出200個后代,則后代中有 32P的噬菌體占總數(shù)的()

A.2%

B.1%

C.0.5%

D.50%

2.某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200個,該DNA復制數(shù)次后,消耗了周圍環(huán)境中3000個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則該DNA分子已經(jīng)復制的次數(shù)是()

A.3

B.4

C.5

D.6

3.若將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中的一個DNA分子用 15N進行標記,正常情況下在該細胞形成的精子中,含 15N的精子數(shù)占()

A. B. C.

D.1

4. 某DNA分子中含A的數(shù)量為M,占堿基總數(shù)的比例為a,若此DNA分子連續(xù)復制n次,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shù)為()

A.(2n-1)M

B.M/2a-M

C.(2n-1)/2n×M/a

D.M(2n-1)(1-2a)/2a

5.一個DNA分子經(jīng)n次復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不含最初DNA母鏈的分子數(shù)為()

A.2n-1個

B.2n-1個

C.2n-2個

D.2n-2個

6.用 15N同位素標記細菌的DNA分子,再將它們放入含 14N的培養(yǎng)基上連續(xù)繁殖4代,a、b、c為三種DNA分子:a只含 15N,b同時含 15N和 14N,c只含 14N。下圖中這三種DNA分子的比例正確的是()

7.在一個密閉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 13C的脫氧核苷酸合成一個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 12C的脫氧核苷酸,經(jīng)n次復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 12C的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與含 13C的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之比()

A.2n/1

B.(2n-2)/n

C.(2n-2)/2

D.(2n-1)/1

8.假設(shè)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的一個精原細胞的DNA分子用 15N標記,并供給 14N的原料,該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4個精子中,含有 15N標記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為()

A.0

B.25%

C.50%

D.100%

二、非選擇題

9. 含有 32P和 31P的磷酸,兩者化學性質(zhì)幾乎相同,都可參與DNA分子的組成,但 32P比 31P質(zhì)量大。現(xiàn)將某哺乳動物的細胞放在含有 31P的磷酸的培養(yǎng)基中,連續(xù)培養(yǎng)數(shù)代后得到G0代細胞。然后將G0代細胞移至含有 32P的磷酸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經(jīng)過第1、第2次細胞分裂后,分別得到G1、G2代細胞。再從G0、G1、G2代細胞中提取出DNA,經(jīng)密度梯度離心后得到結(jié)果如右圖。由于DNA分子質(zhì)量不同,因此在離心管內(nèi)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別表示輕、中、重三種DNA分子的位置,請回答:

(1)G0、G1、G2三代離心后的試管分別是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2代在①、②、③三條帶中DNA數(shù)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①、②兩條帶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實驗結(jié)果證明DNA的復制方式是________,DNA的自我復制能使生物的________保持相對穩(wěn)定。

10. 從DNA分子復制過程可以看出DNA分子的________結(jié)構(gòu)能夠為復制DNA提供________;通過________保證了復制的準確無誤,在生物體細胞中DNA復制需要的條件是。

拓展延伸

科學家在研究DNA分子復制方式時進行了如下的實驗研究(已知培養(yǎng)用的細菌大約每20min分裂一次,實驗結(jié)果見相關(guān)圖示):

(1)復制過程除需要模板DNA、脫氧核苷酸外,還需要________等條件(至少答兩點)。

(2)為了證明DNA復制的特點為半保留復制,請設(shè)計實驗三(用圖示和有關(guān)文字補充在上圖中),并畫出結(jié)果C。

(3)該過程中,實驗一、實驗二起________作用。

若用 15N標記的DNA作為模板,用含 14N標記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在右面坐標圖上畫出連續(xù)培養(yǎng)細菌60分鐘過程中,15N標記DNA分子含量變化的曲線圖。

趣味閱讀

DNA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起源

眾所周知,人類起源于非洲。現(xiàn)在,科學家通過DNA分析指出,人類起源于南非—納米比亞邊境,而幾千年來一直在納米比亞狩獵采集的San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類。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科學》雜志上。該研究同時也表明,整個非洲大陸人群中存在著巨大的遺傳差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遺傳學家薩拉·提史科夫領(lǐng)導了此項歷時10年的研究。該國際研究團隊收集了121個非洲群落共3000多個現(xiàn)代非洲人、4個非洲裔美國人的DNA樣本,并對樣本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表明,121個非洲群落都來自14個先祖群落。

科學研究顯示,大約5萬年前,150個非洲人首次離開非洲大陸,并自此分散到世界各地。研究人員在蘇丹人的DNA中發(fā)現(xiàn)的遺傳標記顯示,蘇丹人同這些非洲人密切相關(guān)。研究還發(fā)現(xiàn),大約71%的非洲裔美國人、13%~15%的歐洲人和少量亞洲人的祖先都來自西非。加州大學的克里斯托弗·埃雷說,只有20%的非洲人直接去了北美,其他非洲人則先去了西印度群島。

美國科學家表示,該研究可以幫助遺傳學家找到最能說明問題的人群來做“病例對照相關(guān)性”研究,并建立疾病變異的模式,找出哪個基因容易讓某個群體患上特定的疾病,以設(shè)計出對抗某些疾病的最佳辦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四子王旗| 南华县| 兰西县| 繁峙县| 朝阳区| 黎平县| 铜陵市| 满洲里市| 疏勒县| 崇阳县| 图片| 泰宁县| 克拉玛依市| 祥云县| 乐东| 农安县| 陆丰市| 南宫市| 宁陵县| 陇川县| 西畴县| 大港区| 若尔盖县| 蛟河市| 衢州市| 定西市| 太白县| 韩城市| 景泰县| 搜索| 攀枝花市| 伊宁县| 白水县| 拉孜县| 井研县| 浠水县| 遵义市| 平果县| 隆化县|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