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均線銀山谷、金山谷
股票下跌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后,短期均線由下往上穿過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中期均線由下往上穿過長期均線,從而形成了一個尖頭朝上的不規則三角形。尖頭朝上的不規則三角形的出現,表明多方已積累了相當大的上攻能量,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買進信號,所以人們形象地稱為“銀山谷”。銀山谷是股價見底信號,是激進型投資者的買進點。
出現銀山谷之后,即經過前期一段時間上漲后,股價又回落下來,然后股價重新上漲,短期均線由下向上穿過中期和長期均線,中期均線由下向上穿過長期均線,再次形成一個尖頭向上不規則的“三角形”,如果這個三角形所處的位置與銀山谷的位置相近或高于銀山谷,那么這個三角形叫“金山谷”。金山谷可作為穩健型投資者的買進點,并且金山谷和銀山谷相隔時間越長,所處的位置越高,日后股價上升的潛力越大。
圖1-34中的山谷形態是指5日均線分別向上穿越10日、20日均線,見圖上點1和點2,隨后10日均線也向上穿越了20日均線,見圖上點3。點1、點2、點3所圍成一個尖頭向上不規則三角型形狀,這個三角形狀就被稱為“山谷”形態。
股價在均線空頭排列后,首次出現的均線山谷形態,又稱為“銀山谷”,如之后股價上漲一段后又下跌回調,然后出現一個相近或相對更高的“山谷”形態時,這時的山谷形態被稱為“金山谷”。(如圖1-35)
如圖點1、點2、點3初次形成的山谷形態,稱為“銀山谷”。點4、點5、點6也形成了山谷形態,較之前點1、點2、點3的位置更高,代表更好的買入機會已經到來,所以凡是在銀山谷之后再出現一個更高的山谷形態,就被稱為“金山谷”,投資價值比銀山谷更高,故以金銀類比命名。

圖1-34 均線的“銀山谷”形態

圖1-35 均線的“金山谷”形態

圖1-36 均線的“銀山谷”“金山谷”和“二次金山谷”形態
銀山谷雖然能買到低的價格點位,但趨勢是否真的會反轉向上還不好判斷,在股價上漲了一段,代表多頭力量在加大,再回調時又跌得不多,表現出多頭開始強于空頭的態勢。所以,第二次出現較高位置的山谷形態時,才是較穩妥的買入點。見上圖,兩次金山谷形態之后股價都隨之大漲。(如圖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