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諷刺笑聲
- 大唐周國公
- 虛月01
- 2120字
- 2016-03-26 17:50:08
“哦?不知你選的是哪篇?”
“《史記,留侯張良傳》”
婁師德眼睛一瞇,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光芒。然后漫不經心的說道:“你可是對漢史更感興趣?”
賀蘭敏之心中一動,昨日在楊家,雖然是為了打斷自己的問題,但是楊祭酒是真的說過,讓婁師德來指導回答自己關于漢史的問題。難不成已經知會過來了?
“回先生,正是。縱觀我華夏歷史,除我大唐外,還沒有哪個朝代能夠與大漢比肩。所以學生向往,欣喜,自然也就對漢史更加感興趣。”
“很好啊,少年人往往不會對史學有什么興趣。你能夠對史學有興趣,我還是很高興啊,今天咱們就講講漢史。”婁師德臉上掛著笑容對賀蘭敏之說道。但是說完之后,并不見他繼續說話。正當賀蘭敏之想要繼續問的時候,他開口了。
“你今天進來,可曾發現屋中有什么變化嗎?”
賀蘭敏之很是疑惑,不是說好了講漢史的嗎?您這個思維還真是夠跳躍的。但是也不敢不回答,畢竟這個手板還在人家手里攥著呢。環視了一下四周,然后說道:“學生今日進門確實感覺有所不對,但是具體是哪里不對,我找不出來。”
搖了搖頭:“敏之啊,你聰慧有余,卻細心不夠。敏捷有余,卻不喜吃苦。這是你的短處,將來要仔細改正才是啊。”
驟然間聽到他這么語重心長的話,賀蘭敏之還真是不太適應:“學生謹記在心。”
“這屋中書架之上,你不覺得少了很多書?”
聽到他這么一說,賀蘭敏之才驟然反映過來。一進門就看到了書架,現在被他這么一說,回頭一看,才發現。書架之上果然少了很多書。幾乎在一瞬間,他就反應過來了:“先生,您要走了?”
婁師德眼神閃過錯愕之意:“要不說你小子聰慧,敏捷有余呢。是,我要走了。”
猛然聽到這個消息,賀蘭敏之還真是不適應。畢竟在太學之中婁師德已經教授自己課業有幾年了,要說是沒感情那絕對是瞎說。這是自己來到唐朝后的第一個老師啊,對自己也是盡心盡力的培養。他要離開自己還真是有點兒舍不得。
“不必做那小女兒姿態,我此去也算是好事,高升了。”
雖然不記得婁師德的官運到底是怎么樣的,但是從直覺上來說,這幾年應該是自己影響了他,要不然他應該很早就外放為官了。這幾年,應該是被楊祭酒扣下了。
“那學生就恭喜先生了。不知可曾打聽是何職位?”
“這些都是吏部的事情,為師我在吏部可沒有認識的人,聽著上邊的安排也就是了。在太學熬了這么多年,想來也不會很差吧。”
他到真是豁達,不過猜的也和賀蘭敏之猜的八九不離十。楊祭酒即將告老,婁師德又是他很看中的后生晚輩。壓了他這么幾年,自然會為他準備一個相對來說還是挺好的職位。如今他是從七品,估計這次應該能上一個大檔次。
“行啦,不必擔心為師。我此去也算是遠離世事紛擾,但是你就不一樣了。本來我以為你年紀小,應該不會卷入這場漩渦之中。但是沒想到啊...”聽著他的口氣,應該就是什么都知道了。估計是昨天自己從楊府走了之后,楊祭酒又尋他了吧;
“勞先生費心了。”賀蘭敏之站起來朝著他拱手施禮,婁師德也受的自在安然。揮了揮手:“無妨,誰讓我是你的先生呢。說不好將來你要是一步登天了,我這個先生還得仰仗你呢。”
他是笑著說的,雖然是開玩笑的話,但是賀蘭敏之卻知道,日后說不得還真就得朝著這個方向變了。只希望那時候,您愿意跟著我們吧。
“好了,說說正事吧。本來的預計是想要帶著你讀幾篇《史記》。但是我已經沒有這么多的時間了,你不是喜歡讀漢史?那你去那邊書架上,第五個格子里,把漢書取過來給我。”
賀蘭敏之站起身來,直接就把放在明面上的漢書取了過來。
“你在《史記》中挑的是留侯張良傳,那你在《漢書》中也把張良傳挑出來吧。今天我給你講一篇《漢書》就當是我給你講講你感興趣的東西。《史記》就不開篇了,留待日后太學博士給你上課之時,你細心揣摩。”
“是”
“你先自己讀一讀吧,然后說說想法。不是讓你做文章,是讓你說說讀過之后的想法。”
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離別之情吧,今天的婁師德總是讓人感覺有點兒怪怪的。這《漢書》也像是早就準備好了的。不像是偶然為之,不過他總不會害自己,所以也就沒什么可擔心的了。隨之,賀蘭敏之就陷入這《漢書》之中。
婁師德也沒有走,就坐在那里手里捧著同樣的一本書,像是在靜靜地讀書,又像是在看著賀蘭敏之。兩人安靜了有這么一會兒工夫。
“先生,看過了。”
“這《史記》和《漢書》可有區別?”
“《漢書》比《史記》記載留侯要詳細一些,著墨更多一些。”
“咳咳咳,這不是廢話嘛!《史記》記載了多少人,多少事,多少個年代?《漢書》只是漢史,自然著墨多上一些。能不能看重點?”輕咳兩聲,仿佛是被賀蘭敏之氣到了。婁師德手上的板子舞的越發的有力氣了、
“額,《漢書》比《史記》多記載了一個黃石公的小故事,挺有意思的,不知道是不是神鬼志異。”
“哦?說說看?這黃石公的故事,你以為如何?”
“額...學生以為,此事應該是杜撰而來。所起的目的,無非就是教導人們要做一個溫潤守禮,愛護老人的人。要有一個純善的心,用來教導孩童而已罷了。”賀蘭敏之漫不經心的回答道。在后世這個故事也廣為流傳,就是用來告訴小孩兒,要尊重老人。張良經過數次刁難還能夠給老人撿鞋,可見其心地善良,好人會有好報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聽了他的回答,婁師德什么也沒說,仰天長笑三聲。但是這股笑意不是溫和的笑意,是冷笑,一種諷刺的冷笑。這也是婁師德第一次對著賀蘭敏之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