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民國武林秘聞錄》《活在流水線上的青春》
二十五日,皇太后梓宮順利奉安山陵。肅順隨手有接過了恭勘慕陵(道光帝墓地)的收尾工程,此事辦的極為妥當。咸豐一高興,加封他為內務府大臣。
肅順知道是端華與載恒推薦的他,辦完差趕緊跑到了府上答謝。
“現在林則徐也死了,正是王爺您大顯身手的時候了。”肅順拍馬屁呢。
“雖然老六現在被罷,但是,他的那些支持者,還是會借機會給他在朝堂上說話的。”端華知道自己不如奕訴有魄力。
“小的到是有個主意,不知王爺看可行否?”肅順也怕奕訴再次出山。
“什么主意,說來聽聽。”端華知道他鬼主意多,所以才施恩與他,好讓他為自己效力。
“現在朝堂上,眾人都說長毛的北伐大軍是被他消滅的。而民間更有人議論,說是先帝曾將大位傳于他,卻不想被皇上奪了去,才導致現在的天下大亂的。”
“此事說大了,就是煽動民眾,要造反啊!”端華一驚!
“只要王爺在皇上面前奏上一本,還怕他有翻身的機會嘛。”肅順冷冷地笑著。
“本來皇上就對他不放心,此事只會增加皇上對他的猜忌,妙啊!”端華很是高興。
幾天后,端華聯絡載恒與宗親一同上奏彈劾恭親王意圖不軌!咸豐看后大怒,就想殺了老六,但是沒有確實的罪證,現在靜太妃剛過世,不好在攪得朝堂不寧。
崔玉貴見皇上焦慮,說道:“何不宣肅順大人,說不定他有什么好辦法,能為皇上解憂呢。”
咸豐一想,說道:“朕交給他的差事都辦的不錯,想來他還是有些頭腦的,那就宣他吧。”
過了一會兒,肅順來了,崔玉貴一一給他說明白了。肅順急忙拿出一張銀票塞給他,說道:“多謝公公了。”
崔玉貴不放心地問道:“肅大人,你真的有辦法嗎?”肅順說道:“當奴才的自然要給皇上解憂才是。”說著大步走了進去。
咸豐見他來了,把桌子上的奏折給他看,問道:“你可有辦法?”
肅順看過之后,說道:“此事不難,只要皇上將先帝遺詔公布天下,自然就會打消眾人的非議。”其實肅順早就想到了這一天,他就是要不斷地給自己創造機會,好能得到咸豐的重用。
他豈肯甘居端華之下。
二十七日后,咸豐帝怒猶未盡,想起靜太妃臨死前說的話,再次發諭: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先皇帝升遐,朕與顧命大臣敬啟密緘,親奉朱諭,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欽此。朕祗遵遺命,于十七日降旨,封奕訢為恭親王,并于恭撰慕陵碑文內,敬謹敘述。
但是中外臣民,只知道朕封奕訢為親王,此乃朕即位后推恩,卻未知先皇遺命,不足以傳信后世。著將此旨付史館,于實錄本紀內,將先帝封奕訢為親王,纂入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遺命各條之此,以昭信史。”
“佳佳,你說我這件事是做錯了嗎?”賦閑在家的恭親王,也只能對自己的福晉說說了。
“不管王爺做了什么,妾身都會陪在王爺身邊的。”說著,抱緊了他!
宮里,蘭貴人還以為找到了一個可靠的背景,卻沒想到了,眨眼間就又沒有了。她越是想懷上,越是懷不上,而且自己的經期越來越不準時了,有時突然來勢,讓她腹痛難忍,根本錯不提防,為此整個人也顯得憔悴了。
這一夜,正在行房事,突然就出血了,這可把咸豐下了一跳。趕忙召太醫診治。太醫把脈后,詢問了一些情況。蘭貴人都一一答復。
太醫將她服用的方子看了一下,又拿來藥渣仔細察看后,知道這里面有鬼,也不說破,免得給自己帶來麻煩,只說道:“藥方不對癥,還需重開。”
蘭貴人也是真害怕了,一切都聽太醫吩咐。
太醫走出宮門,就被后面的人叫住了。“崔公公,有何吩咐?”
崔玉貴看著他笑了笑,說道:“咱家在這宮里的日子也不短了,有些事別人看不見,咱家卻心里清楚著呢。李太醫,您說呢?”
“在下不懂公公的意思,還請明示。”
“你也算是老人了,宮里的事,你懂的。說說吧,那方子有什么問題?”
李太醫見他看出來了,就說道:“那方子沒有問題,只是藥渣里多了兩位藥,公公,您是明白人?”崔玉貴點了點頭,就放他走了。
看他走遠了,說道:“又是這老法子,就不能換了玩法。”說著,轉身進去了。
第二天,安德海拿著藥來了,說道:“師傅說,這藥吩咐奴才親自給小主子您煎,不能讓別人插手,皇上對小主子您可是格外的恩寵啊!”
站在一旁的老嬤嬤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安德海心里想著:這姜還是老的辣啊!畢竟是宮里的老人了,處驚不變啊!是得好好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