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陰謀
萬惡之源
萬惡之源是對金錢的熱衷,還是對金錢的無知?
你在學校學過多少有關金錢的知識?你可曾想過,為什么我們的教育體系并沒有教給我們多少——甚至可以說沒有——關于金錢的知識?財商教育的缺乏僅僅是教育者的一時疏忽嗎?還是因為這只是某個更大的陰謀的一部分?
無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是受過教育還是目不識丁,是兒童還是成人,是退休還是在職,你都要用錢。不管你喜歡與否,承認與否,金錢對我們的世界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教育體系中,漏掉金錢這門課是極其殘忍和不合情理的。
讀者評論
如果我們的國家還不能覺醒,開始承擔起將金錢教育納入教育體系,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的責任,我們就會像身處于即將失事的列車中那樣,等待災難的到來。
——凱瑟琳·摩根
我在佛羅里達州和俄克拉何馬州讀的初中和高中。我沒有接受過任何財商教育,最后不得不做了木匠和鈑金工人。
——韋恩·波特
改變金錢的規則
1971年,尼克松總統改變了貨幣的規則。在未經國會通過的情況下,他切斷了美元與黃金的聯系。在緬因州米諾特島上秘密舉行的為期兩天的會議上,他沒有征求美國國務院或國際貨幣體系機構的意見,單方面作出了這個決定。
尼克松總統之所以要改變貨幣規則,是因為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開始依靠印鈔來償還債務,債權國的疑心越來越重,對美元越來越不信任,因而開始一分不少的將美元兌換成黃金,繼而掏空了美國大部分的黃金儲備。當時,美國政府為了支持越南戰爭昂貴的軍費開支,入不敷出,國庫嚴重虧空。另外,隨著經濟的增長,美國也需要進口越來越多的石油。
美國正一天天逼近破產邊緣。我們的花費超出了我們的收入,美國付不起賬了——如果還是堅持用黃金埋單的話。把美元從與黃金掛鉤中解脫出來,讓美元不再合法的直接兌換黃金,尼克松為美國找到了一條還債的出路。
1971年,由于世界貨幣體系發生了改變,歷史上最大的經濟繁榮開始了。這次繁榮在濫發貨幣的過程中持續著,這些濫發的貨幣背后沒有任何支持,除了美國納稅人為美國債務埋單的承諾。
由于尼克松對貨幣規則的改變,通貨膨脹開始了。鬧劇拉開了序幕,每10年就有大量的鈔票被印刷出來,美元隨之貶值,物價和資產價格應聲而上。由于房價的攀升,連美國的中產階層都搖身變成了百萬富翁。貨幣流通順暢無阻,美國人不斷收到銀行寄來的信用卡。人們把自己的住所當做提款機,用來支付信用卡的賬單。總之,房價會不斷地上漲。事實真是這樣嗎?
人們被貪婪的欲望和放松的信貸遮住了雙眼,很多人忽略了甚至根本看不見這個系統制造出來的可怕的后果。
2007年,一個新興詞匯悄然進入了我們的詞匯表:次級借款人,它指的是靠次級貸款購置房產的借款人,這些人原本無力購房,信用級別也較低。剛開始,人們覺得次級借款人的問題僅僅涉及窮人,局限于那些沒有理財頭腦又成天夢想能擁有自己的家的笨蛋。或者這個問題僅僅涉及那些試圖一夜暴富的投機者。就連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在2008年年末的時候都沒有把這場危機當回事兒。他還不斷向民眾保證:“我們經濟的根基仍然強勁。”
與此同時,另一個詞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我們的日常交談:紓困,它指的是救助正面臨著與次級借款人同樣問題的超級銀行。這些銀行此時巨債纏身,現金不足。隨著金融危機的擴散,數千萬的人失去了工作、住所、存款、大學基金和他們的養老金。那些暫時還沒有蒙受損失的人們也在擔心自己很可能是下一個受害者。甚至連一些州政府也感到拮據:加利福尼亞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已開始考慮給政府雇員發放政府借據而不是薪水支票,因為加州——這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正瀕臨破產。
在2009年新年伊始,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一個新當選的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等待他的救世。
現金搶劫
1983年,我閱讀了巴克敏斯特·富勒的《巨人之現金搶劫》(Grunch of Giant)一書。書名中有一個合成詞:Grunch,它是Gross Universe Cash Heist(全世界現金搶劫)的縮寫。這本書講的是這么多世紀以來,巨富和超級強權是如何掠奪和剝削普通人的。簡言之,它講的就是富人的陰謀。
《巨人之現金搶劫》從幾千年前的國王和皇后時代開始講起,一直說到當代。書中解釋了超級富豪和超級強權是如何長期把持對民眾的控制。書中還說明了現在的銀行搶劫犯已經不再帶著面罩以掩人耳目,而是穿西裝、打領帶,有著傲人的學位。他們從銀行內部搶劫,而非外部。當年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預計到這場金融危機的到來——我只是無法預計這場危機到來的確切時間。我的投資和企業之所以能在危機中屹立不倒,一個原因就是我讀了《巨人之現金搶劫》這本書。它使我有意識地針對這次危機進行了防備。
撰寫關于陰謀論書籍的作者通常都很出世。雖然思想超前,但巴克敏斯特·富勒博士卻絕不是這樣的人。他曾就讀哈佛大學,雖然沒讀完,但他的事業卻干得很不錯(就像另一個鼎鼎大名的哈佛退學生——比爾·蓋茨一樣)。美國建筑師協會將富勒譽為全美最偉大的建筑師和設計師之一。富勒擁有大量以他名字命名的專利,他被認為是最具功勛的美國人之一。同時,他還是受人尊敬的未來主義者。在他的影響下,約翰·丹佛在歌詞中說他是“未來的祖父”,這首歌的名字是《一個人究竟可以做什么》。富勒很早就是一位環保主義者,早到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這個詞的含義之時。但是,使富勒備受尊敬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發揮了自己天才般的智慧,使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受益,而不只是使自己變得有錢、有權勢。
我在讀《巨人之現金搶劫》這本書之前,曾拜讀過不少富勒博士的作品。他之前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關于數學和科學的,那些書大大超出我的理解能力。而這本《巨人之現金搶劫》我可以看懂。
這本書中的觀點印證了我的很多難以言表的懷疑,如懷疑這個世界到底是如何運作的。我漸漸明白,為什么我們不在學校教小孩子關于金錢的知識。我也明白了為什么我會被送往越南,去打那場根本不應該打的仗。道理簡單至極——戰爭能夠帶來利益。很多時候,發動戰爭并非源于愛國,而僅僅是由于貪婪。我在軍隊待了9年,4年時間在聯邦軍事學院,5年時間擔任海軍陸戰隊飛行員,兩次被派往越南。我完全贊同富勒博士的觀點。我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體會到,為什么他會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稱為資本主義看不見的軍隊(Capitalism’s Invisible Army)。
最重要的是,《巨人之現金搶劫》喚醒了我身體里的求知欲。我生平第一次如此想要學一門課,弄清楚富人和強權是如何剝削大眾的——并且是合法的剝削。所以,從1983年開始,我陸續讀了50多本有關這個話題的書籍。每讀一本書,我都能找到一條通向真相的線索。而本書將會幫你將這些線索拼在一起,公布最終答案。
陰謀存在嗎
陰謀論現在已經不值錢了,我們都聽說過各式各樣的陰謀論。例如,有關于誰刺殺了林肯總統和肯尼迪總統的陰謀論,也有關于誰殺死了馬丁·路德·金博士的陰謀論,還有關于“9·11”事件的陰謀論。這些陰謀理論無窮無盡。但理論終究是理論,是基于懷疑和還沒有解答的問題。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并不是要向你推銷另一個陰謀論。我的研究證明,從古至今,富人的陰謀層出不窮,而且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陰謀。只要牽扯到利害攸關的金錢和權力,陰謀就存在。金錢和權力總能驅使人們腐敗和犯罪。比如,2008年,伯納德·麥道夫被指控制造“龐氏騙局”,詐騙了500億美元資金。被騙的這些資金不僅來自有錢人,還來自學校、慈善組織和養老基金。麥道夫曾經是受人尊敬的納斯達克董事會主席,他其實已經很有錢了,但他卻從那些非常聰明的人和信譽良好的機構那里騙錢長達數十年,靠的就是他玩轉金融市場的能力。
金錢腐敗與權力腐敗的另一個例子就是:花費超過5億美元來競選美國總統,一個年薪只有40萬美元的職位。如此昂貴的競選對美國完全是無益的。
這其中有陰謀嗎?我相信,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的。但問題在于,有又怎樣?你我又能做些什么呢?釀成2007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們大多都已離開人世,只是其作品常留人間。與死去的人爭論,有什么意義呢?
無論陰謀存在與否,但確實存在某些情況和事件,它們在以一種深遠卻又看不見的方式影響著你的生活。讓我們來看看財商教育吧。我常驚異于現代教育體系中財商教育的缺失。現在的教育頂多會教孩子們如何平衡支票簿,在股市中投機,把錢存入銀行和投資長期的養老計劃。換句話說,他們是在教孩子把錢送給富人,而富人卻只考慮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每一次,當教育者打著財商教育的招牌,請來一位銀行家或金融理財師來到課堂,他們實際上是在引狼入室。我并不是說銀行家和金融理財師是壞人,我只想說他們是富人和強權的代理人。他們來到課堂并不是為了教育學生而是為了招攬未來的客戶。這就是為什么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說服你把錢存進銀行或者購買共同基金。這對銀行有利,對你卻無益。我再一次重申,這種校園宣傳并沒什么不好,它對銀行的經營相當有利。這和我在高中時,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常到校園來,以為美國服務為榮來吸引我們參軍沒有任何區別。金融危機產生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多數人根本分不清正確和錯誤的理財建議,也無從判斷誰是正經的金融理財顧問,誰是金融騙子。大多數人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投資。他們努力求學,然后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努力掙錢,納稅,買房子,存錢,然后把余下的錢一分不剩地交給了一個金融理財師——或者說金融專家,如麥道夫先生。
大多數人從學校畢業時都分不清債券與股票,債務和權益有什么區別。很少有人知道優先股為什么“優先”,共同基金又為什么“共同”,或者共同基金、對沖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和組合基金到底有什么不同。很多人以為債務是不好的,但其實債務可以使你變得富有。債務可以提高你的投資回報率,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話。只有少數人知道資本利得與現金流的區別以及它們中哪一個投資風險更高。大多數人都在盲目接受一種觀念:去學校上學然后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他們卻永遠不知道,為什么員工要比企業家們支付更高的所得稅率。今天,有很多人陷入經濟困境,原因就在于他們認為房子是一項資產,而實際上那卻是一項實實在在的負債。這些都是最基本最簡單的金融概念。但是出于某些原因,我們的學校輕易地省略了這門獲得成功人生的必修課——關于金錢的課程。
1903年,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創設了“普通教育委員會”。該委員會似乎是為了向社會提供持續穩定的雇員——永遠缺錢,永遠需要一份工作和就業保障的雇員。有證據表明,洛克菲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普魯士教育體制的影響。普魯士教育體制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生產聽話的雇員和士兵,他們會忠實地執行諸如“不完成就開除”或“把你的錢交給我來保管,我會代你投資”這樣的命令。無論這是否是洛克菲勒創設普通教育委員會的初衷,但從今天的結果來看,就連那些受過良好教育,有著穩定工作的人們也在經濟上缺乏安全感。
如果沒有受過基本的財商教育,長期的經濟保障幾乎是無稽之談。2008年,數百萬生于嬰兒潮時期的美國人正在以每天萬人次的速度退休,這些人指望政府為他們提供經濟和醫療方面的照顧。而今,很多人終于認識到,穩定的工作并不能帶給他們長期的經濟保障。
1913年,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成立了,盡管制定美國憲法的開國元勛們都反對由一個國家銀行來操控貨幣供給。沒受過正規財商教育的人們不知道的是,美聯儲并不是美國聯邦的,也并沒有儲備,而且根本就不是銀行,卻在行使著中央銀行的職責。從美聯儲創設伊始,關于金錢就擁有兩套規則:一套是寫給為掙錢而工作的人們,另一套則是寫給那些印鈔票的富人。
1971年,當尼克松總統讓美元脫離金本位時,富人的陰謀就已經完成。197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從而有了退休儲蓄機制——401(K)計劃。這項法案有效地迫使數百萬的員工放棄一直享有的、由雇主提供的、固定福利模式(DB)的養老金方案,而必須接受固定繳款模式(DC)的養老金方案,把他們的退休金全部投入股市和共同基金。如今,華爾街一手掌控著所有美國公民的退休金。金錢的規則被徹底改變了,并且向富人和權力嚴重傾斜。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經濟繁榮開始了,而在2009年,這個繁榮破滅了。
讀者評論
我記得,當我們的貨幣不再以黃金為支持時,通脹開始變得瘋狂。當時我只有十幾歲,并且有了第一份工作。我需要自己掙錢來買生活必需品。金價飛漲,而父母的薪水卻沒漲。
大人們成天討論著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們覺得我們的經濟體系會就此衰落。這個過程需要一些時間,而如今,我們看到了。
——Cagosnell
我能做什么
我已經說過,富人的陰謀蘊含兩套關于金錢的法則:舊的金錢規則和新的金錢規則。一套是為富人設計的,另一套則是留給普通人的。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最發愁的就是那些謹遵舊的金錢規則的人。如果你想對自己的未來更有把握,那么你必須要懂得這套新的金錢規則——8條金錢新規則。本書將讓你了解這些規則,并教會你如何讓這些新規則為你所用。
先看看下面這兩個例子,以對比金錢的舊規則和新規則。
舊規則:存錢
1971年以后,美元便不再是金錢,而是一種通貨(這點我在《富爸爸提高你的財商》一書中寫過)。其結果便是:存錢的人成了受損失的人。美國政府允許美國以比存款增速還快的速度印發鈔票。當銀行家們在狂喊復利的好處時,卻沒有一并告知民眾,通脹也是在以復利計算的——或者說,在現在的危機中以復利計算的通縮。通脹和通縮均源于政府和銀行試圖通過憑空印鈔和放貸來操控經濟。所謂憑空,確切地說,就是美元并沒有任何的價值支撐,除了美國的“十足信用擔保”。
多少年來,全世界的人們都深信美國國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多少年來,儲蓄者們盡職盡責地購買美國國債,并認為這是最明智的選擇。從2009年年初開始,美國國債的利率已經不足3%。對我而言,這就等于世界上有太多濫發的貨幣,存錢就等于損失。而且,在2009年,美國國債很可能是所有投資中風險最高的。
如果你不明白我為什么這么說,不用著急,大多數人都不明白為什么。這也正是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財商教育(已缺失的)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接下來,我會就金錢、債券和債務等話題進行詳盡的講解——絕不像你高中學的經濟學課那樣。無論如何你都應該知道,曾經最安全的投資——美國國債,現在成了最危險的投資。
新規則:花錢,別存
現在,大多數人都在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如何掙錢。他們求學是為了得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然后盡可能把多年工作賺的錢存起來。在新規則中,知道如何花錢比只知道掙錢和存錢更重要。換句話說,會聰明地花錢的人永遠比精明地存錢的人更成功。
當然,我所說的花錢指的是投資或者把錢換成價值持久的資產。富人們懂得,在今天的經濟里,把錢藏在床墊下是不可能變得富有的——更別提把錢存銀行了。他們知道,通向財富的秘籍是投資,投資能帶來現金流充裕的資產。今天,你必須知道怎么把錢花在能保值的資產上。保值資產不僅能帶來收入,還能根據通脹進行調整,是價值上調——而不是下調。本書接下來將會更詳細地闡述這一點。
舊規則:多樣化投資
舊規則中的多樣化投資要你各買一些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但是,當股市重挫30%的時候,多樣化投資并不能保護投資者的資金免受損失。我驚訝于那些歌頌多樣化投資,被稱做“投資大師”的人們,在股市大跌時卻開始大喊:“賣出!賣出!賣出!”若是多樣化投資能夠保護你,那為什么又要在接近市場底谷時突然把投資都賣掉?
正如沃倫·巴菲特所說:“廣泛的多樣化投資只適合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投資者。”最終,多樣化投資頂多是一個零和游戲。如果你平均地進行分散投資,當一個資產組合行情下跌時,另一個可能上漲。你在一個地方遭受的損失,在另一個地方又補了回來。綜合來看,你其實并沒有獲得收益。你的收益是停滯的,但同時,通貨膨脹——本書將會詳細介紹的一個話題,卻正在大步前進。
放棄多樣化投資,聰明的投資者會選擇有重點的專門化投資。他們會去了解所投資的種類,探究和調查某個行業或公司的業績比同行好的原因。舉例來說,同樣是投資房地產,有的人會專門投資未開發的土地,有的人會投資公寓大樓。雖然都是投資房地產,他們投資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商業類別。在買股票時,我會選擇可以獲得穩定分紅(現金流)的公司。舉例來說,現在,我正在對一些經營輸油管道的公司進行投資。在2008年股市暴跌以后,這些公司的股票市值遭重創,這使得現金流分紅的價值凸現。換句話說,市場不好的時候往往能為投資者提供極大的機遇,如果你知道應該去投資什么的話。
聰明的投資者懂得投資一個能適應經濟起伏波動的行業,或投資能帶來充裕現金流的資產,這比投資一個包含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的多樣化投資組合要好得多。因為,多樣化的投資組合在市場崩盤時同樣難逃厄運。
新規則:控制和集中投資
不要分散投資,掌控自己的錢并集中你的投資。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我的投資也受到了一些沖擊,但我的財富毫發未損。因為我的財富并不因市值的波動(又稱:資本利得)而起伏。我基本上都是在為現金流而投資。
比如說,當油價下跌時,我的現金流下降了一點,但我的財富還是牢固的,每季度我仍然能收到寄來的支票。盡管石油股的價格、資本利得均有所下降,但我并不擔心,因為我仍然能從我的投資中獲得現金流。我并不需要為了出售股票以實現利潤而擔心。
我在房地產上的大部分投資也是一樣。我投資于房地產的現金流,也就是說,我每月都能收到支票——被動收入。房地產投資中受到損失的人都是投資房地產的資本利得,亦稱速買速賣。換句話說,由于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資本利得投資,他們指望自己的股票和房屋的價格能上漲,這導致他們在經濟危機中損失慘重。
小的時候,富爸爸會帶著他的兒子還有我一塊兒一遍又一遍地玩“大富翁”。在游戲中,我學會了現金流和資本利得的區別。比如說,如果我擁有一塊土地,并在這塊土地上蓋了一間綠房子,我便能獲得每月10美元的租金。如果我在這塊土地上蓋了3幢房子,我便可以獲得每月50美元的租金。我的終極目標是:能在這塊土地上蓋一家紅色的酒店。想要在“大富翁”中獲勝,你就必須投資現金流——而非資本利得。我在9歲的時候明白了現金流和資本利得的區別,是我的富爸爸教會我最重要的一課。換句話說,財商教育可以像游戲一樣簡單有趣,同時又可以為一代又一代人提供財務保障——即使是在金融危機中。
現在,我并不需要就業保障,因為我有了財務保障。財務保障和財務恐慌的不同,與資本利得和現金流的不同相似。但問題是,投資現金流需要的財商比投資資本利得更高。如何更聰明地投資現金流?本書將為你提供詳細的講解。但是現在,你只需要記住一點:在金融危機中投資現金流更容易。所以,不要把頭埋在沙子里,而錯失一個良好的機遇!危機持續的時間越久,有些人就會變得越有錢。我希望你也能成為其中的一員。
今天,新規則之一就是:集中你的注意力和金錢,而不是分散。集中投資于現金流而不是資本利得很有必要,因為只要懂得如何掌控現金流,你的資本利得就會隨之上升,財務保障也會上升。你甚至可以由此致富。這是“大富翁”游戲教給我們的基本財商教育,而我的財商教育游戲——“現金流”游戲則是現實版的“大富翁”。
這些新規則,如學習花錢而不是存錢、集中投資而非分散,只是本書眾多概念中的兩個。這兩個新規則還會在以后的章節中更詳細地闡述。本書將會使你更清楚地認識到你對自己的金融前景的控制力,如果你受到了正確的財商教育的話。
我們的教育體制辜負了幾百萬人——即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有證據表明:我們的金融體系已經對你和其他人設下了陰謀。但這種陰謀已經成為古老的歷史。現在,你掌控著自己的未來,是時候對自己進行教育了——教會自己金錢的新規則。這么一來,你將掌握自己的命運,并且掌管著新規則下金錢游戲的鑰匙。
讀者評論
我相信,大多數讀者都在找尋解決問題的仙丹。因為這正是當今美國社會的思維定勢,社會上充斥著獲得即時滿足的渴望。我認為你做得很好,讓人們知道這并不是一本魔法書。在探討金錢的新規則時,你重塑了人們的思想和思維方式,你寫得太棒了!
——apcordov
我的承諾
在尼克松總統于1971年改變了貨幣規則之后,錢的問題一下子變得非常混亂。對于最誠實的人們來說,有關錢的一切并沒有多大意義。事實上,你越誠實,越努力工作,這些新規則對你來說就越沒有用。比如說,新規則允許富人給自己印鈔票。但如果你也這么做,就會被送進監獄,罪名是:偽造貨幣罪。在本書里,我將向你講述,我是怎么給自己印錢的——合法地印錢。給自己印鈔票是真正的有錢人最大的秘密之一。
我對你的承諾是:我會竭盡全力使我的解釋盡可能的簡單易懂。我會盡可能地使用日常生活用語來解釋復雜的金融術語。舉例來說,造成此次金融危機的一個原因就是被稱為“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工具。沃倫·巴菲特曾經將金融衍生品比喻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的比喻如今成為了現實。金融衍生品的確將世界上最大的銀行撂倒了。
但是,知道金融衍生品到底是什么玩意的人卻少之又少。簡單地說,我用橙子和橙汁的例子來解釋金融衍生品。橙汁就是橙子的一個衍生品——就像汽油是石油的衍生品,又或像雞蛋是雞的衍生品一樣。就這么簡單:如果你買一所房子,那么房屋抵押貸款就是你和你買的房子的衍生品。
我們陷入金融危機的一大原因就是:全世界的銀行家們都在不停地從衍生品中創造新的衍生品,接著再創造新的衍生品……這些新式的金融衍生品有著各種新奇的名字,如債務抵押證券、高收益公司債券(又稱:垃圾債券)、信用違約掉期。在這本書中,我將盡可能用日常生活用語來定義這些金融詞匯。要記住,金融行業的一個目標就是迷惑人們。
多層次的金融衍生品幾乎就是最高級的合法欺詐。這就像是一個人用一張信用卡給另一張信用卡還錢,用現有的房屋融資再獲得新貸款,為信用卡還錢,然后再繼續刷信用卡一樣。這就是為什么沃倫·巴菲特要將金融衍生品稱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多層次的金融衍生品正在摧毀著整個世界的銀行體系,就像信用卡和房產抵押貸款正在摧毀著眾多家庭一樣。信用卡、貨幣、債務抵押證券、垃圾債券和抵押貸款——它們都是衍生品,只是有著不同的名字罷了。
2007年,當房屋衍生品的價格開始下跌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開始大喊“紓困”!而紓困就是富人要普通納稅人為他們的錯誤或欺詐來埋單。我的研究表明,紓困是富人陰謀的重要部分。
我堅信,《富爸爸窮爸爸》之所以能成為史上最暢銷的個人金融手冊,原因之一就是我始終將金融術語進行簡化。同樣,在這本書里我也會盡我所能。
一位智者曾經說過:“簡單就是天才。”為了使事情簡單明了,我將不會進行煩瑣和復雜的解釋。我會以現實生活中的故事,而不是專業的解釋,來闡明我的觀點。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更深入的細節,我可以為你列一張書單,這些書會將話題闡述得更加深入。比如,富勒博士的《巨人之現金搶劫》就是一本好書。
簡單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很多人就是靠將金錢問題說得既復雜又使人迷惑,進而從中獲利的。把你弄糊涂了自然就好從你這里掙錢了。
所以,我再問一遍:“對金錢的熱衷是萬惡之源嗎?”我說不是。把人們困在對金錢無知的暗層里才更加邪惡。當人們不知道金錢是如何運作時,邪惡便產生了。讓民眾對金融無知恰恰是富人陰謀的最核心部分。
讀者評論
我曾就讀于沃頓商學院,但我卻要慚愧地說,在我的商學院課程中沒有哪門課將財富的創造闡述得如此清晰。每個人從高中起就都應該讀讀這本書(甚至是羅伯特所有的書)。
——Rromatowski
羅伯特——我要說,是的,對金錢的熱衷就是萬惡之源,我這么說的理由和你一樣。讓大眾對金錢保持無知就是對金錢熱衷的一個“衍生品”。
——Istar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