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走南說北話教育作者名: 何成江本章字數: 499字更新時間: 2019-01-01 06:28:48
姑蘇感懷
江浙地帶歷來都是魚米之鄉,富足天下。尤其談到姑蘇禁不住就像聯想到一望無際的水稻田,錯落有致、灰白相間的磚瓦房,精致幽雅的園林建筑,美輪美奐的蘇繡,還有動情凄婉的蘇南小調。昨天在留園聆聽了評彈,品嘗了美樂,忽然觸動了“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感懷。
這是我第三次來姑蘇,現暫居書香門第酒店。雖然蘇南模式創造了中國經濟的神話,但“世界工廠”的喧囂卻悄悄地蠶食著“人間天堂”的質樸靜美。如今許多農民洗腳上岸,田間地頭男耕女織、雞犬相聞的浪漫,裊裊炊煙、琴瑟共鳴的溫馨慢慢成為追憶。昔日的魚米之鄉,大片的農田水蕩正在被拔地而起的水泥森林擠占。晉時的勇武盛文,隋時的龍舟泛影,唐時的蘭馨寄情,宋時的墨韻留香,明清兩代的繁華富庶歷歷在憶。但愿最后一抹夕陽晚照時分,在姑蘇我還能在清風微瀾的水蕩里眺望連天風雨的深情搖櫓;在蟬鳴鳥語的桑田里動情于一味相思一味癡的嘆息;在朱門深巷里感懷一捻清風聚墨香的風華。
蘇州近期的霧霾讓我對近代文明的反思變得異常沉重。我無意拒絕現代文明的撲面而來,但我更希望傳統文明的留存。自然與人需要和諧共生,有種景致走了就再也回不來,想起感傷抑或感傷想起都是一種悲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