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深切關懷篇(4)
書名: 聚焦彭陽(2004~2013)作者名: 中共彭陽縣委宣傳部本章字數: 4671字更新時間: 2016-02-19 10:21:55
北環路是目前固原市區最大的市政道路建設工程,對拓展固原城市發展空間,加快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步伐意義重大。在施工現場,劉慧詳細了解工程進展情況。在西蘭銀綜合物流園區,劉慧指出,西蘭銀綜合物流園區對于市區西南新區帶動作用很大,要高標準規劃建設,科學合理劃分功能區,對企業規劃設計要嚴格把關,該修改調整的要修改調整,園區的配套設施要跟上,包括學校、醫院、酒店、超市、銀行等服務設施,確保園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調研過程中,劉慧聽取了國道309線固原至西吉一級公路建設項目匯報。
11月30日上午,劉慧一行前往在建的固原市火車站大橋、康居小區、固原賓館及西湖麗景苑商住小區進行調研。
調研期間,劉慧充分肯定了固原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特別是今年以來,固原市干部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工作有思路,有方法,廣大干部群眾對今后加快發展充滿了信心。劉慧指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要在深度、廣度上再下功夫,全面貫徹到工作實踐中。劉慧指出,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引領固原跨越發展,搶抓“兩區”建設戰略機遇,依托資源優勢、生態環境優勢、中央和自治區關心支持的政策優勢,全力打好扶貧攻堅戰,在推進生態移民工程的同時,依托重大項目推動產業發展上臺階,確保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擴量提質增效;利用慈善產業園區創新完善招商引資機制,助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結合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和大縣城建設,大力發展旅游、商貿、物流等,增強第三產業的活力。要不斷改善民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社會救助水平,切實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自治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固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確保固原與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原載2012年12月3日《固原日報》)
加強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為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凝聚力量
記者楊霏
4月8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國英對我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進行調研,他指出,加強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凝聚力量。固原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彭生選,副市長馬志宏及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在彭陽縣城陽鄉溝圈村生態移民新居,移民楊曉霞從山上的窯洞搬進了54平方米的新房,喝上了自來水,行走在水泥路上,如今她兒子在外打工掙了錢準備回家創業,種植苗木,一家人生活有了極大改善。看到移民的生活其樂融融,蔡國英高興地說,就近搬遷讓移民有歸屬感,打工、生活都兼顧。彭陽縣要多宣傳生態移民工作的成績和典型經驗,多展示移民群眾身邊的可喜變化,多報道先進典型,為實施生態移民工程營造良好氛圍,并希望移民的生活越來越好。劉河村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是當地村民文化娛樂的重要場所,中心不僅設有書畫室、圖書室,還專設了秦腔自樂班、電子閱覽室等,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蔡國英說,這種做法值得推廣,群眾不僅需要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方式方法。要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到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為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凝聚力量。
近年來,我市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近3億元,陸續開工建設18個旅游工程項目,先后完成了六盤山生態博物館布展、須彌山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其中老龍潭景區建設項目將于6月底完工。在涇源縣老龍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區,蔡國英說,涇源縣旅游資源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要趕進度、抓質量,加快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無論是以龍文化為主的博物園,還是景區配套設施建設,都要盡量保留涇源特有的原生態景觀,培育旅游精品線路,壯大旅游產業規模。蔡國英強調,固原具有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發展旅游產業前景廣闊,要以文化為魂,全力打造名牌景區,不斷開創旅游產業發展新局面。
蔡國英一行還調研了茹河瀑布景區、彭陽縣大縣城建設、六盤山苗木花卉交易市場等。
(原載2013年4月9日《固原日報》)
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
扎實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和生態移民工程
記者 王建保
6月18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固原市市委書記李文章在彭陽縣調研工業、生態移民、大縣城建設、城鄉環境衛生大整治等重點工作時強調,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扎實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和生態移民工程,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市領導劉維俊、馬志宏、馬蓮及市發改、工信、彭陽縣主要負責人隨同調研。
工業興則固原興,工業強則固原強。對于固原工業的發展,李文章十分重視和關注,當天他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位于彭陽縣北部的王洼煤業有限公司,調研王洼千萬噸礦區建設情況。李文章先后來到銀洞溝煤礦、王洼一礦和王洼二礦,實地察看各煤礦的建設和技術改造,詳細了解煤礦的規劃、生產和安全情況,對企業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李文章指出,固原發展的亮點和后勁在工業,王洼煤業公司是固原的大型工業企業,對拉動彭陽縣域經濟和固原經濟社會發展都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彭陽縣煤炭儲量豐富,開發條件好,發展工業的基礎雄厚、潛力巨大,要堅定信心,依托煤炭、巖鹽、石油等資源開發,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麻痹大意,要從每一個細節入手,嚴格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同時,要堅持“誰開采,誰受益,誰治理”的原則,高度重視,舍得投入,做好采煤區環境治理工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草廟鄉生態移民安置區,是今年彭陽縣規劃建設的規模較大的移民安置區,規劃建設住房130套,安置移民516人。李文章來到正在抓緊推進的施工現場,詳細了解彭陽縣生態移民進展和縣內移民安置區建設、產業配套情況。李文章指出,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實施沿黃經濟區發展和百萬貧困人口扶貧攻堅“兩大戰略”,打好生態移民和扶貧攻堅“兩場硬仗”,固原市作為自治區“十二五”生態移民規劃的主戰場,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關注,一定要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加強對安置房建設質量、資金的監督檢查。同時,生態移民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要堅決杜絕在分戶、資金管理上弄虛作假以及在工程建設上偷工減料,讓群眾滿意。
今年彭陽縣圍繞“生態、旅游、休閑”主題定位,打造“天藍、山綠、水清、城凈”的縣城特色,深入實施大縣城建設。突出悅龍山新區開發主戰場,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占地約40畝的悅龍山人民廣場,并投資27938萬元,打通悅龍山道路。大力實施以“三園兩館一廣場”建設等為主的亮化工程,以富陽花園、馨和苑、棲翠園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為主的安居工程,以棲鳳街、南關街拓展延伸等基礎設施為主的提升工程,推進農村小城鎮建設,進一步拉大縣城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李文章詳細了解了彭陽縣大縣城建設總體規劃,并實地察看縣城道路、供排水建設情況。李文章指出,大縣城建設是自治區確定的一項重大工程,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項民生工程,全縣上下要統一思想,全力推進,加快各重點項目建設。要著眼長遠,超前謀劃,高起點、大手筆規劃,高水平、大氣魄建設,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建設一個“天藍、山綠、水清、城凈”的生態園林城市。
調研途中,李文章還深入到原州區寨科鄉政府、彭陽縣草廟鄉政府,看望基層干部職工,了解鄉鎮對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生態移民工程、環境衛生大整治等方面的貫徹落實情況。李文章指出,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把握一個主題,推進三個轉變,實施六大戰略”的發展思路,符合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發展思路和總體要求。寨科鄉、草廟鄉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環境差,脫貧致富、扶貧攻堅的任務艱巨,市委、政府非常關注。基層組織和干部要認真學習貫徹區、市黨代會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移民、扶貧攻堅兩大工作,抓好社會管理和基層黨建工作,爭取在發展經濟、計劃生育、社會管理創新、環境整治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績。
(原載2012年6月19日《固原日報》)
李文章:抓緊做好春耕生產工作
扎實開展下基層送政策活動
記者 王建保
3月1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固原市市委書記李文章深入彭陽縣新集鄉馬洼村、紅河鄉寬坪村、古城鎮任河村和彭陽縣供銷社,調研春耕生產工作、農資供應情況。李文章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抓緊做好春耕生產工作,扎實開展“下基層,送政策”活動。
紅河流域10萬畝設施農業產業帶涉及紅河、新集兩個鄉鎮,面積12.5萬畝。目前,已建成白河國家級拱棚蔬菜、寬坪設施農業、恒潤集團紅河友聯3個示范園區,設施農業生產面積達到4萬畝,今年計劃新增1萬多畝。在馬洼和寬坪設施農業示范園區,李文章詳細察看園區的規劃建設和蔬菜長勢。在馬洼園區,得知園區建成后采用“三茬栽培”等新技術種植辣椒,每年可帶動農民人均增收2000元時,李文章表示贊許。他叮囑鄉鎮負責人要做好規劃,加快園區建設,早日投入生產。在寬坪設施農業示范園區,墻體、槽式、柱形栽培器內各種不同類型的蔬菜長勢喜人,李文章詳細了解了無土栽培新技術的應用,叮囑科技人員認真研究新品種在彭陽縣種植的適應性,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他強調,要繼續堅持“典型帶動,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工作思路,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經營模式,幫助農民擴大銷售市場,打響紅河蔬菜品牌,使紅河流域設施農業在寧夏及周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帶動農民增收。在彭陽縣蔬菜育苗中心,李文章走進棚內詳細了解育苗情況,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在春耕春播的關鍵時節,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良種良法的推廣,切實做好春耕生產工作。
在彭陽縣供銷社農資供銷中心,李文章詳細察看了化肥、種子等春耕物資的儲備情況。李文章指出,一年之計在于春,農用物資的儲備對于保障春耕生產十分重要。供銷社是農資供應的主渠道,在供應中要確保化肥、種子、農藥等物資的需求,要堅決杜絕假種子、假化肥等坑農、害農現象的發生。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資經營商的監督檢查,嚴把價格關,不亂漲價,做到讓利于農。
古城鎮任河村是李文章的下鄉駐村聯系點。2011年11月底李文章曾在這里駐村,開展幫扶指導工作,協調解決實際問題。時隔一年多李文章再次來到這里,他熟悉地走進村民楊生倉家里,親切地與楊生倉和村干部交談,了解村里的發展情況,現場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李文章還看望慰問了困難群眾楊生治、晁月英、楊生有,鼓勵他們在政府的幫助下發展養殖業,盡快脫貧致富。
李文章強調,“下基層,送政策”活動是當前我市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具體措施,各級領導干部要把中央和區、市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弄清吃透,解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當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有效幫助廣大農民群眾發展生產、增收致富。
(原載2013年3月3日《固原日報》)
李文章:加快生態移民搬遷
積極推進產業扶貧
記者 王建保
11月7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固原市市委書記李文章在彭陽縣調研生態移民、產業扶貧、大縣城建設和水利交通建設時強調,加快生態移民搬遷,積極推進產業扶貧,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固原市領導陳勝營、方彥及市發改、交通、彭陽縣主要負責人隨同調研。
對今年生態移民搬遷李文章十分關心。他來到古城鎮東山生態移民安置點,詳細了解移民搬遷、安置房建設和今年縣內移民搬遷任務完成情況。看到該移民點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李文章對此表示贊賞。他強調,小城鎮、移民安置點建設必須突出特色,要與新農村建設、幸福村莊建設相結合,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實現道路、供排水、清潔能源、垃圾處理和優美環境“五到農家”,努力建成設施配套、產業支撐、規模適度、生態優美的新農村。同時,各縣區今年必須堅決完成縣內生態移民任務,決不允許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