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本草述鉤元自序(2)
- 本草述鉤元
- 楊時泰
- 2696字
- 2016-01-06 09:39:59
康熙己卯夏六月天貺節嘉興后學高佑 謹序
本草述初刻毛序
康熙庚辰冬。偶問道青溪。時劉漣水明府蒞任五載。頌聲翕然。訪余邸舍。以尊人云密先生所著本草述見示。相屬為序。余性椎魯。少于岐黃家言未暇寓目。后偶讀嵇叔夜養生論。
謂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而柳子濃論服食書亦云。凡言丹砂者以類芙蓉。言當歸者以類馬尾蠶首。附子八角。甘遂赤膚。始念古之高人名士。于方書藥性。未嘗不加考核。兼以遘咯血之疾。遂潛心本草諸書。竊謂素問難經。猶儒者之六藝也。本草猶爾雅之箋注蟲魚。以為六藝羽翼者也。考漢末不過三百六十五種。至有明李東璧搜葺至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可謂明備。蔑以加矣。然或陰中之陽。陽中之陰。以及氣味之升降。物理之疑似。不無毫厘千里者。先生一一舉而訂定之。閱歲者三十。屬筆者八十余萬言。變通于意象之中。神明于言詮之表。令初學引伸觸類。了若指掌焉。允矣神農氏之功臣。東垣丹溪諸子之益友也哉。先生以明進士。官至司寇。值明季喪亂。杜門高尚以至沒身。而其抑郁 傺之況。所以銷歲月而葆天真者。精力皆萃于此書。與唐之陸宣公謫居荒僻。憂讒畏譏。不敢著書。止集錄古方以為救濟蒼生之助。仿佛略同。然宣公之書不能家傳戶習。而先生所述。直與素問難經相表里。其功效尤為過之。至若漣水明府清俸之余。幾不能給朝夕。而損貲剞劂。
以表揚先澤。所謂孝子不匱。永錫爾類。讀之者親親仁民之思。亦可油然而生矣。
康熙三十九年長至后一日遂安后學毛際可撰
本草述翻刻吳序(節錄)
神農本草為三墳之一。漢書始著其名。隋經籍志神農本草經三卷。與今分上中下三品者相合。修是經者。有桐君采藥錄二卷。雷公藥對二卷。古已逸其書。漢邕本草七卷。名僅見于隋志。魏李當之本草三卷。吳普本草六卷。今廣內皆不存。本經所采藥。凡三百五十六品。
梁陶弘景增而倍之。謂之名醫別錄。厥后或朝命增修。或名醫附益。至明東璧李氏集其成。
曰本草綱目。凡千八百余種。而本草于是乎大備。然遺憾時復不免。潛江先生述此書。竭三十年精力。別具匠心。自成一子。其大要宗乎本經。旁及名論。經之以藥。緯之以方。(二句增入)折衷古今同異之說而鉤距之。辨百物稟氣之原。推臟腑病氣之變。氣以生物。物以制氣。精深微妙。一一參契于靈素而詳說焉。豈綱目諸書所能及哉。獨怪原書梓于康熙己卯。
迄今甫逾百年。乃業此者至不能舉其名。豈速化之術深中人心。而擇精語詳者多憚煩焉不暇及。然則功利之惑人。此亦其一端也。余既篤好是書。思欲廣其傳而不能。得薛氏授梓。而深為業此者幸也。于是乎序。
嘉慶十五年歲次庚午仲春月陽湖后學吳寧瀾謹序
附論藥品序次
本草述目錄。與綱目先后。多有互異。按先生此書。發前人所未發。即藥品去留體裁位置。俱自成一家。并不依傍前刻。茲臆測先后互異處。似俱有微意存焉。附識數則于左。
土部蚯蚓泥。綱目在糞坑底泥前。今次于后。蓋與烏爹泥俱名泥。實非泥也。至綱目伏龍肝后。墨次之。今伏龍肝百草霜釜臍墨相次。以俱灶中物也。墨則成于人工。且膠煙雜和。
故又次之。
金部亦銅屑。綱目列自然銅之先。今更置之。先自然也。又黃丹粉錫同出于鉛。黃丹以醋點成。粉錫以醋養火。今人以作粉。不盡者炒成丹。綱目先粉錫。似謂丹出于粉也。先生先黃丹。蓋取醋點者為佳。
石部丹砂為上藥。故冠諸石之首。水銀從丹砂出。故次之。汞粉粉霜靈砂又從砂汞出。
故又次之。自雄黃至石英。皆石與石類。綱目以石英為玉類。列于石前。不如丹砂之當也。
至山草部貫眾仙茅白頭翁白芨。綱目俱列芩連前。今概置于后。胡黃連綱目列黃連后。今列仙茅前。其間進退。尚多不同綱目。
芳草部綱目蛇床子在芎 后。蓽茇在益智后。蘭草澤蘭在藿香后。今蛇床子蘭草澤蘭。
俱列水蘇之后。以沮洳下濕所產。同類相附。抑其芳烈不同于藿薷薄芥諸蘇也。至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名同實異。連類比附。昭其辨也。綱目異是。
隰草部 非上品藥。綱目列于第二。今抑之。使與馬藺 蓄為伍。菊居首。艾蒿次之。
至綱目有蠡實。蘇恭云。即馬藺子。蘇頌云。蠡草花實皆入藥。先生則曰蠡草主治不概見。
而花則僅見于淋證及疝耳。又曰。本草以治疝歸實。乃方書治疝。盡主于花。故改蠡實為馬藺花。又蕺百合蒲公英綱目在菜部。先生移入隰草部。按蕺說文訓菹菜。綱目遂列菜部。但左傳云。 蘩 藻之菜。今何嘗不入水草部。乃疑于蕺耶。百合生山隰間。雖可采食。實隰草也。蓋本草可為菜食者多。但非韭芥之類。必待人種者。俱當還其山隰之本然。蒲公英亦其例矣。
毒草部綱目野狼牙在商陸后。澤漆在大戟后。續隨子在甘遂后。常山在蓖麻后。白附子在草烏后。半夏在天南星后。今大率與綱目異。
蔓草部綱目有白蘞。今附白芨后。至五龍草綱目不載。亦自昔本草所無。先生以其治癰毒神驗。故補入。
石草部末列馬勃卷柏。蓋卷柏生于石。即石草也。馬勃發于濕地。亦地錦之類也。綱目別列苔草部。夫苔亦草中之一。豈能別異于草。自為一部乎。故削之。
谷部綱目先粟。次粱。次秫。先生特更易之。粟為主。粱秫皆附見。以粱即粟之粗。而秫即粟之粘者。甚合于粟為黍稷粱秫總稱之義。至豆為五谷之一。綱目列于薏仁罌粟后。誠為失倫。先生特列于粟與粱粳之前。蓋以古稱菽粟。菽在粟先。而高粱小米五谷之別種。不可與豆衡也。至舂杵頭糠。綱目在谷部末燒酒后。今改列諸曲之次。麥芽飴糖及醋酒燒酒之前。蓋諸果之味部。綱目列胡椒于吳茱萸食茱萸之前。二茱萸皆椒類而產中土。今列蜀椒之次。
胡椒來自舶上。番產也。故又次之。
香木部檀香降真香以上。皆木之生而香者。烏藥最下。故殿之。乳香沒藥之下。皆木之液而香者。梧桐淚楓香脂最下。故殿之。綱目以楓香脂先于沒藥。失其等矣。
喬木部自黃柏以至巴豆。皆取木之或本或葉或子入藥。至漆則取其汁矣。故列于末。綱目乃居漆于海桐楝槐之前。寓木部綱目雷丸在桑寄生前。桑寄生寄于桑。雷丸寄于竹。等寄也。喬苞則有辨矣。故先生更之。
介部龜為四靈之一。故首之。綱目次玳瑁。玳瑁殊方所產也。今居介部之末。
禽部綱目先水禽。今先家禽。且先德禽。而林禽水禽次焉。
獸部綱目先豕。今先馬。而牛羊豕狗依乎牲之序。其山林諸獸則次焉。
天一生水。故水部居本草之首。本草所以養人也。人為貴。故人部居本草之終。銅山西崩。洛鐘東應。古人于胞衣致意焉。今人血人骨人勢人膽等綱目載之。奈何以所以仁人者害人乎。種種概從刪削。用意微矣。
方書充棟。獨先生此書。自成一子。非所例亦非所伍。于藥品或先后焉。別其序也。于主治或更置焉。由所專以及所兼也。于畏惡使或去取焉。存可信刪不可信也。于禁忌修治則殿焉。盡人事以全先天之功用也。于引據諸子百家多闕焉。但取實用無事夸博也。于附方或前后互見焉。先本治又證所從治也。于所引書。或有翦裁。非復則類。筆削間有微意也。視綱目徒部署整齊飾觀有余矣。
海昌后學陳 言揚氏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