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4章

  • 保嬰撮要
  • 薛鎧 薛己
  • 4988字
  • 2016-01-05 09:44:13

目錄:卷十九

篇名:痘稠密

屬性:張潔古先生云∶一發稠密,如針頭者,情勢重也。輕其表而涼其內,連翹升麻湯主之。然稠密之處,各有經絡部分所屬,額主心,面主胃,腹與四肢主脾,脅主肝,雨腋主肺,下部主腎,肩背主膀胱,當隨見癥治之。若面色黃,大便黑,煩躁喘渴,或腹脹者,瘀血在內也,用犀角地黃湯、或抱龍丸、生犀角汁,但根窠分明肥滿者,無妨。竊謂前癥若屬心經,用導赤散之類。胃經用犀角散之類。肝經用柴胡湯之類。大凡稠密者,熱毒熾盛也,若密而不痛,用東垣消毒散。若密而作痛,用仙方活命飲。若密而小便不通,用八正散。若密而大便不通,用承氣湯。若密而惡寒發熱,用麻黃甘草湯。

一小兒十三歲,痘瘡稠密而痛,脈洪數而有力,先君用仙方活命飲二劑,先出者痛頓止,后出者隱于肉里,用東垣消毒散二劑,隱者悉消,又用活命飲一劑,脈靜身安而痊。

一小兒出痘稠密,身側尤甚, 赤呻吟,飲乳不徹,先君謂肝膽之火助邪為患,故身側尤多,乃乳母肝火傳變也,用柴胡梔子散治其母,子飲數滴而靨。

一小兒痘瘡甚密,身側尤甚,貫膿不滿,不紅活。或云∶當歿于十二日。余以為氣血虛弱,用八珍湯加糯米百粒數劑,至十五日而愈。

一小兒痘密而灰白色,始末悉用補托之藥,安后飲食過多,嘔吐面青白,唇目牽動,先君以為慢脾風癥之漸。不信,翌日手足時搐,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干姜而愈。

一小兒痘稠密色赤,先君以為熱毒,用東垣消毒散一劑,初出者頓起,后出者悉沒,再劑如期而靨。

一小兒稠密色黑,煩躁喜冷,手足并熱,先君謂火極似水。令恣飲芹汁,煩熱頓止,先用犀角地黃湯,次用地黃丸料,服之而愈。

一小兒稠密出遲,用四圣散而起發,用參 內托散而靨,后發熱惡寒,用八珍湯而愈。

一小兒痘密而痛,用東垣救苦湯一劑,痛頓止,用紫草木通湯而愈。

一小兒痘密,身痛如刺,用活命飲一劑,其痛即止,又用犀角消毒散而愈。

一小兒痘初出密痛。用東垣救苦湯,痛頓止;又用四圣散而發,用犀角消毒而愈。

麻黃甘草湯 治表實痘毒, 盛稠密。

麻黃 生甘草上水煎服。

柴胡梔子散(方見作癢抓破)柴胡甘草枳殼湯(方見痘喘)甘桔防風湯(方見痘咳嗽)東垣消毒散(一名救苦湯,方見痘身痛)紫草木通湯(方見小便不利)仙方活命飲(方見痘癰)六味地黃丸(方見痘瘡發熱屬陰陽)四圣散(方見痘腹脹氣促)小柴胡湯(方見 癥)柴胡清肝散(即柴胡梔子散,一方見痘潮熱)紫草散(方見頂陷心煩)抱龍丸(方見痘癇搐)犀角消毒散(方見痘疔)

目錄:卷十九

篇名:痘吐瀉

屬性:《痘疹方》云∶痘疹吐瀉,蓋因脾胃不和,飲食不調,煩渴,嘔吐泄瀉,并用白術散。然瘡疹皆賴脾土,脾土實則易出易靨,萬物得土氣,溫暖而生,吐瀉則傷脾土,遂有更變之癥。夏月中暑煩渴瀉,或腹痛,或欠筋,用五苓散加藿香。傷食吐瀉,用小異功散。手足并冷者,用益黃散、豆蔻丸。頂陷灰白,用木香散。瘡正出而吐瀉者,或見血者,俱為逆癥,難治。竊謂前癥雖因脾胃不和,然邪實上焦則宜吐,邪實下焦則宜瀉。如吐瀉噯腐吞酸,皆宜宣發,但微甚不同耳。張翼之云∶若痘疹吐瀉少食為里虛,陷伏倒靨灰白為表虛,二者俱見為表里俱虛,合用十二味異功散救之,甚至姜、附、靈砂亦可用。若止里虛,去官桂。止表虛,減肉豆蔻。若能食便秘倒靨為里實,忌補,當用錢氏及丹溪法下之。

皆為能食為里實,里實而補,則結癰毒。紅活綻凸為表實,表實而補,則潰爛不結痂。凡痘見 ,便忌葛根湯,恐發表虛也。如有更變,當隨癥治之。

一小兒痘初出,忽吐瀉,飲乳不歇,屬脾胃虛弱,用人參白術散,作大劑,母子并服;又用五味異功散為末,時以乳調服,吐瀉止而靨。

一小兒出痘作瀉,手足并冷,用十二味異功散稍愈;又用五味異功散加姜、桂一劑而止,又去姜加木香一劑;再用參四圣散而靨。

一小兒痘瘡愈而作瀉不食,此脾氣內虛,先用五味異功散而瀉止,食進后又傷食吐瀉發搐,仍以五味異功散加天麻、柴胡而愈。

一小兒痘后作瀉,腹中疼痛,手足并冷,此脾氣虛也,用五味異功散加干姜一劑,乃去姜,又數劑而痛止;又用六君子湯加柴胡而瀉止。

益黃散 治瘡疹,因煩渴飲水過多,而傷脾胃吐瀉。

丁香 訶子(煨) 青皮 陳皮 木香(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一錢,水煎。

橘皮湯 治嘔吐不止,飲食不入。

陳皮 生姜(各一錢) 人參(五分)上水煎,作三四次服之。

生氣散 治脾胃氣虛吐瀉,肚腹膨脹,飲食不化,或腹痛不止。

丁香 甘草(各五分) 白術 青皮 木香 人參(各七分)上水煎,徐徐服。

五苓散(方見小便不利)五味異功散(方見寒戰切牙)對金飲 治飲食吐瀉(方見不靨悶亂)豆蔻丸(方見泄瀉切牙)十一味木香散十二味異功散(二方見頂陷灰白)人參白術散(方見發熱屬陰陽)參 四圣散(方見腹脹氣促)六君子湯(方見不靨悶亂)

目錄:卷十九

篇名:痘自汗

屬性:《痘疹方》云∶初起時,自汗不妨,蓋濕熱熏蒸而然也。竊謂前癥因邪在經絡,自能發散,使邪氣外泄,若見此癥,不當用 、桂之屬,以實腠理,且自汗則痘熱已輕,升麻葛根之類,在所當禁,恐發泄太甚,則津液內耗,陰隨陽散,難以收靨。靨后最宜審治,若血虛者,用當歸補血湯。氣虛者,用四君子加黃 。氣血不足者,十全大補湯。若飲食自汗者,異功散。楊氏云∶痘瘡一見紅點,升麻、葛根,便不可用。此語甚是。但此為表虛,及無表癥者而論。若或邪在表,痘赤綻 者,又當用麻黃甘草湯。汗之腫 作痛者,用活命飲加麻黃散之。蓋自汗、盜汗,為病不同。自汗者,汗無時而自出也,屬陽虛。盜汗者,睡則汗出,寐則汗收也,屬陰虛。汗者,血之所化,陰氣不能閉藏,所以睡則汗出也。

痘家當以補血為主。若當歸補血湯、六味地黃丸、八珍湯、人參養榮湯之類,皆可因癥施治。又有胃虛者,宜用四君及浮麥散。食積內熱者,宜用四君、曲、 。未靨之際,恐致氣血虛而不能結痂,既靨之后,尤防血脫陰虛,陽無所附矣。

一小兒痘將出,自汗作渴發搐,此心肝二經熱甚,用柴胡麥門冬散,而熱癥退;用紫草快 湯,痘悉見;又用四圣散而結靨。

一小兒痘出,自汗發搐流涎,此木火侮土,先用五味異功散加鉤藤鉤,諸癥頓減;次以五味異功散加柴胡而安。

一女子出痘,色赤自汗,發搐作嘔,此肝火侮土,先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鉤藤鉤,熱搐悉愈;又用托里散,漿貫而愈。

一小兒痘出自汗,面赤作渴,手足并熱,大便干黃。此腸胃皆熱,用瀉黃散末,一服諸癥頓退;又用托里散、異功散加山梔、麥門冬而痊。

人參養榮湯 治氣血俱虛,發熱惡寒,肢體倦怠,食少作瀉,或久病虛損,口干咳而下痢驚熱,自汗盜汗。

白芍藥(炒,一錢半) 人參 陳皮 黃 (炒) 桂心 當歸 白術(炒) 甘草(炙。各一錢) 熟地黃(自制,七分) 五味子(杵卅,七分) 遠志(五分)上每服二三錢,姜、棗水煎。

麻黃甘草湯麻黃 甘草(等分)上每服一錢,水煎。

浮麥湯浮麥不拘多少(炒香)上每服三五錢,水煎。

當歸六黃湯 治血氣不足,虛火內動,煩躁,自汗盜汗不止。(方見煩躁)

目錄:卷十九

篇名:痘癢塌

屬性:陳文宿先生云∶痘瘡癢塌,若臟腑調和,血氣充實,外常溫暖,內無冷氣,必無此癥。設服宣利之藥所致,宜用異功散治之。丹溪云∶痘疹癢塌者,于形色脈上分之,實則脈有力,氣壯;虛則脈無力,氣怯。虛癢則實之,更加涼血藥;實癢則大便秘結,以涼藥下之。竊謂前癥若色赤而有癢者,屬血虛有熱,用四物、牡丹皮。色白而兼癢者,屬氣虛有熱,用四君加芎、歸。若發熱大便秘結者,用犀角消毒散。發熱大便調和者,用麥門冬飲。寒戰渴瀉,喘嗽聲啞氣急,先用十一味木香散,如未應,急用十二味異功散,外用敗草散敷之。若寒戰切牙,煩熱喘渴足冷,灰白內陷,腹脹渴瀉者,皆不治。

一小兒出痘六日,癢塌寒戰,錢密 謂血氣虛寒。用十一味木香散二劑而漿貫;用參 托里散,而靨脫。后痕作癢,用大補湯而痊。

一小兒第七日,癢塌少食,手足俱冷,發熱惡寒。先君謂陽氣虛寒。用十二味異功散,一劑而癢止,又用托里散加肉桂,四劑而漿貫,用十全大補湯而結靨。后痕赤作癢,此血氣虛熱,用八珍湯二十余劑而愈。

一婦人出痘,熱數日而發見,用紫草快 湯,雖紅活而癢塌,詢其素勤勞,元氣頗不充實,用八珍湯,煩熱漸止,又用托里散而靨。

一小兒十六歲,第九日痘塌口干,發癢手冷腹脹。先君謂脾胃血氣虛弱,用五味異功散加歸、 、姜、桂,四劑癢漸止;又用十全大補湯,六劑漿貫;用八珍湯數劑而靨。后遍身不時作癢,或痘痕色赤,用補中益氣湯而痊。

一小兒痘漿不滿,面赤作癢。余謂血氣虛而有熱,欲與溫補。不信,服清熱之藥,至十三日,瘡痕色赤,煩渴腹脹不食,手足逆冷而歿。

五味異功散 治痘瘡,脾胃氣虛癢塌。(方見寒戰切牙)四物湯(方見痘瘡出遲)四君子湯(即六君子湯去陳皮、半夏,方見不靨悶亂)托里散犀角消毒散(二方見痘癰)十全大補湯(方見腹脹)八珍湯十一木香散十二味異功散(三方見頂陷灰白)紫草快 湯(方見頂陷心煩)

目錄:卷十九

篇名:倒靨

屬性:丹溪先生云∶痘瘡倒陷,因真氣虛,而毒瓦斯不能盡出者,用黃 、人參、紫草酒制治之。若將成就之際,卻淡色者,屬血虛,用當歸、川芎之類,或加紅花、紫草。屬熱毒者,用升麻、芩、連、梗、翹之類,甚者用犀角屑,大解痘毒。

竊謂前癥若熱毒方出,忽被風寒閉塞,肌竅血脈不行,身體作痛,或四肢微厥, 點不長,或變青紫黑色者,此為倒靨。

若胃氣虛弱,不能補接榮衛,出而復沒者,謂之陷伏。誤用解毒之藥,必致陷塌。若喜熱飲食,手足并冷者,乃脾胃虧損,陽氣虛寒之癥,宜用辛熱之劑補之。喜冷凍飲料食,手足并熱,乃陽氣實熱之癥,宜用苦寒之劑瀉之。外感風寒者,溫散之。毒入腹者,分利之。陽氣虛者,溫補之。外寒觸犯者,熏解之。陳宿州先生用十二味異功散,以預保脾土于未敗之先,實發前人之未發,開萬世之蒙聵也。

一小兒痘將愈,忽黑陷,余謂氣血虛。用紫草散加人參、當歸,又用參 托里散而愈。

一小兒將愈而倒靨,切牙寒戰,手足并冷,飲沸湯而不知熱,用十二味異功散,一劑諸癥頓退,卻用五味異功散,倍用參術數劑而愈。

一小兒痘,飲食多而作吐,服枳術丸,色黑將陷,用五味異功散加干姜,二劑貫漿而靨。

一男子發熱昏憒,數日發紅點,用快 湯、托里散,貫漿將靨,忽發熱惡寒,瘡黑倒靨,手足并冷,口渴飲湯,此陽氣虛寒也,用獨參湯四劑,諸癥漸愈而靨。

一小兒兼嘔,手足并冷,余謂脾氣虛寒,欲用十二味異功散,不信,另用雜藥而歿。

成都方士禹太和,治痘瘡黑陷垂死者,用壁間喜蛛,如黃豆大者一枚,擂爛。一歲兒用雄黃一分;二歲,二分;十歲者用一錢,入蜘蛛內研勻,用好燒酒調服。愚意此即木香散、異功散之類也。若因陽氣虛寒,不能榮運周身,以致四肢逆冷,腹脹唇青黑陷者,宜用燒酒。若因元氣虛弱,色白隱于肌膚,而不能起發者,宜用陳酒,亦不可拘泥于燒酒也。若小兒未及周歲,或兒大者。宜酌量與之,不可拘于杯許也。又有一等癥,氣血俱虛者,或色淡紅,不光澤,不起發,或驚悸切牙者,加紫草、紅花以用之。

七味白術散(方見發熱屬陰陽)十一味木香散十二味異功散(二方見痘灰白色)

目錄:卷十九

篇名:爛

屬性:聞人氏云∶痘 爛之癥,因當發散而不發散,則毒瓦斯閉塞,以致喘促悶亂。不當發散而誤發散,則毒隨陽氣暴出于外,遍身皮膚潰爛。治宜調脾胃進飲食,大便調和,榮衛健旺,毒瓦斯自解,而無目赤咽痛,口瘡吐衄等癥。竊謂前癥若發表過甚,大便自利,急用理中丸、豆蔻丸,以救其里。亦有痘疹,如蚊所嚙而色黑,乃危癥也。若大小便秘結煩躁,用山梔子湯, 豬尾血調腦子治之,自利不食者不可用。蓋毒發于表而妄汗之,則腠理開泄,榮衛益虛,轉增瘡爛,由是風邪乘虛變癥者有之。若毒根于里而妄下之,則內氣愈虛,毒不能出,而反入焉。由是土不勝水,變黑歸腎,身體振寒,兩耳尻冷,眼合肚脹,其瘡黑陷,十無一生,治者審之。

一小兒患此,發熱作渴,手足并冷,此脾經熱毒,先用瀉黃散五分,又用七味白術散而愈。

一小兒患此,但惡寒發熱、體倦頭痛,人迎脈大于寸口二三倍,此風邪外傷,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蔓荊子,愈而自靨。

一小兒患此,口舌生瘡,手足并冷,余謂此中氣虛而內熱耳,用五味異功散,議論不一,猶豫未服。翌日,腹痛口噤,余用前藥,更加干姜,一劑諸癥稍緩,再劑而愈。

一小兒患此,或癢或痛,發熱口渴,先用白術散,次用補中湯而愈。后因作課勞心,發熱頭痛,痘痕 赤。用補中湯加蔓荊子,及八珍湯而愈。

一小兒患此作痛,喜飲熱湯,發熱惡寒,手足并冷,余謂此中氣虛而外假熱也,用補中湯加參、 ,各三劑四劑而愈。

一小兒患之,多在兩脅,時發寒熱,此肝經之癥,用加味逍遙散而寒熱退,又二劑而脅痛止,及立效散而痊。

一小兒患之,作渴發熱,額間為甚。此心經有熱,先用導赤散,母服漸愈;又用柴胡梔子散,敷三黃散而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蚌埠市| 新田县| 洮南市| 神木县| 五河县| 乐陵市| 富蕴县| 怀宁县| 信宜市| 隆化县| 长丰县| 木兰县| 武宣县| 洛隆县| 大同县| 青州市| 霍山县| 镇赉县| 饶阳县| 历史| 通州区| 南和县| 望都县| 堆龙德庆县| 岢岚县| 浪卡子县| 获嘉县| 乌拉特前旗| 万年县| 如皋市| 庆阳市| 西畴县| 象州县| 密山市| 吉木萨尔县| 固阳县| 博野县| 老河口市| 临泉县| 镇宁|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