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洪承疇章奏文冊匯輯
- 佚名
- 4946字
- 2015-12-31 11:00:51
提督鎮標左營:官兵一千七十五員名。游擊一員,月支銀二十兩;賀國相(系副將,管游擊事)。中軍一員,月支銀四兩。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二百五十二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步兵八百一十五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馬騾二百六十六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以上歲該折色銀一萬七千六百二十兩八錢,本色米三千八百四十一石二斗。
提督鎮標右營官兵一千七十四員名。游擊一員,月支銀二十兩;延士依(系副將,管游擊事)。中軍一員,月支銀四兩。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二百五十二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步兵八百一十四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馬騾二百六十六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以上歲該折色銀一萬七千六百八兩八錢,本色米三千八百三十七石六斗。
劉河營舊額官兵一千六百一十九員名,今止設七百八員名。游擊一員,月支銀二十兩;應聽新任提督張天祿選用。中軍一員,月支銀四兩。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鄉兵五百名,每名月支銀八錢、米一斗。水兵二百名,每名月支銀九錢。馬騾四十七匹,每匹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游擊一員,總練官一員,領兵哨官六員。今照劉河系太倉出海門戶,鹽盜出沒不常,相應仍設游擊員缺,防守該訊。
以上歲該營七千六百八兩,米六百石。
金山營:舊額官兵一千七百七十六名,今止設九百四十八名。參將一員,月支銀二十兩;楊文啟(系游擊,管參將事)。中軍一員,月支銀四兩。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八十名,各月支金一兩五錢、米三斗。步兵一百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四百六十名兵,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水兵三百名,各月支銀九錢。馬騾四十七匹,每匹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選參將一員、練兵守備二員、領兵哨官六員,防守該汛。今海洋未靖,相應仍議設立一參將員缺,總統各兵。
以上歲該銀一萬一千二百三十五兩六錢、米一千二百石。
拓林營舊額官兵五百二十八員名,今止設四百三十四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應聽新任提督張天祿選用。千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把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四十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步兵六十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一百三十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水兵二百名,各月支銀九錢。馬騾三十匹,每匹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把總一員、練兵官二員、哨官二員,續于崇禎年間撫院加銜守備。此系沿海舊營,仍議設守備員缺。
以上歲該銀五千三百二十八兩,米五百一十六石。
青村營舊額官兵六百四十五員名,今止設五百四十四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于登第(系游擊,管守備事)。千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把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六十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步兵八十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二百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水兵二百名,各月支銀九錢。馬騾四十匹,每匹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把總一員、領兵哨官二員,續于崇禎年間撫院加銜守備。此系沿海舊營,仍議設守備員缺。
以上歲該銀六千七百八兩、米七百四十四石。
南匯營舊額官兵五百九十三員名,今止設四百三十四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應聽新任提督張天祿選用。千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把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四十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步兵六十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一百三十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水兵二百名,各月支銀九錢。馬騾三十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把總一員、領兵哨官二員,續于崇禎年間撫院加銜守備。此系沿海舊營,仍議設守備員缺。
以上歲該銀五千三百二十八兩、米五百一十六石。
川沙營舊額官兵六百一十員名,今止設五百三十四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馬鳴世(系都司,管守備事)。千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把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六十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米。步兵八十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一百九十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水兵二百名、各月支銀九錢。馬騾四十匹,每匹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把總一員、領兵哨官四員,續于崇禎年間撫院加銜守備。此系沿海舊營,相應照例議設守備員缺。
以上歲該銀六千六百一十二兩、米七百三十二石。
寶山營舊額官兵四百九十三員名,今止設四百三十四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應聽新任提督張天祿選用。千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把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三十九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步兵六十三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一百二十八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水兵二百名,各月支銀九錢。馬騾三十匹,每匹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把總一員、領兵哨官三員,于崇禎年間撫院加銜守備。此系沿海舊營,相應照例議設寄備員缺。
以上歲該銀五千三百二十六兩八錢、米五百二十石八斗。
總計張天祿標下,并各處設防,見在馬步鄉兵共七千二百七十五員名,每月應支折色銀八千五百七十一兩九錢,本色米一千三百六十二石四斗,每年共該銀一十萬二千八百六十二兩八錢、米一萬六千三百四十八石八斗。
俟張天祿到松江,查明松江見在官兵及劉河等七營裁汰不堪鄉兵步兵,合張天祿原統官兵,實計只用六千員名、馬騾一千三十五匹頭,方為經制定額,每年約支折色銀八萬九千一百四十六兩零、本色米一萬三千三百石零。
吳淞營舊額官兵四千一十四員名,今止設一千八員名。副將一員,月支銀三十兩;沈豹。中軍一員,月支銀四兩。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支銀二兩。步兵一千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馬騾二十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吳淞,明朝原設水陸游兵奇兵四營,欽選副將一員、總練官四員、額兵官十員,出汛游巡聽撫院調遣;今議照舊設立副將員缺,以固海疆。
以上歲該錢一萬八千七百六十八兩、米三千六百石。
蘇州府營:總鎮一員,月支銀五十兩;楊承祖。中軍都司一員,月支銀七兩,于思明(系參將,管都司事)。旗鼓守備一員,月支錢七兩;楊翥鳳(系參將,管守備事)。聽用官一十員;副參游,月支銀六兩,都守月支銀四兩。參將一員,黃家棟。游擊二員,馬化龍、樓應豹。都司三員,聶文臣、劉進忠、柳文忠。守備一員,李承恩。
尚有游擊一員,都司二員,因開造履歷不明,駁回另選。
以上歲該銀一千三百四十四兩。
鎮標左營官兵八百八員名。游擊一員,月支銀二十兩;楊衍(系副將,官游擊事)。中軍一員,月支銀四兩。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一百五十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步兵一百五十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五百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一百三十二匹,每匹月支銀九錢。
以上歲該銀一萬一千一百五十七兩六錢,米一千六百八十石。
鎮標右營官兵八百八員名。游擊一員,月支銀二十兩;馬化麒。中軍一員,月支銀四兩。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一百五十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步兵一百五十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五百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一百三十二匹。每匹月支銀九錢。
以上歲該銀一萬一千一百五十七兩六錢、米一千六百八十石。
福山營并常熱舊額官兵一千一百七十二員名,今止設一千七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李云龍(系都司,管守備事)。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五十名,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鄉兵九百五十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五十匹,每匹月支草料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把總一員、哨官二員,續于崇禎年間、撫院加銜守備。
又于弘光年間加銜參將。今照海氛未靖,竊發不時,相應照例設立守備員缺,以鎮福山。再查該營舊額官兵八百三十三員名,又常熟縣舊額水陸兵三百三十九員名,共一千一百七十二員名。今議設官兵一千名。以三百名分防常熟,以二百名分防徐陸涇、白茆二處海口。福營應存五百名。
以上歲該銀一萬七百八十八兩、米一千三百二十石。
平望營舊額官兵四百九十員名,因平望通達太湖,系盜賊淵藪。今議設兵八百七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馬騰驤(系游擊,管守備事)。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馬兵五十各,各月支銀一兩五錢、米三斗。鄉兵七百五十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五十匹,每匹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吳江平望營,明朝原設總練官一員、哨官二員,于崇禎年間撫院加銜守備。又設總哨二員,但該營系浙省要沖,通達太湖等處,盜賊出沒不時,今議設守備員缺,統轄各兵防御。
以上歲該銀八千八百六十八兩、米一千八十石。
崇明營舊額官兵二千二百六十二員名,今止設八百七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劉善政(系參將,管守備事)。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步兵六百名,每名月支銀一兩、米三斗。水兵二百名,各月支銀九錢。馬騾二十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把總一員、領兵官一員、水陸哨官二員,續于崇禎年間設立欽依守備。但崇明孤懸海中,今又舟山負固,相應議設守備員缺,防剿海寇。
以上歲該銀九千八百四兩、米二千一百六十石。
以上自蘇州總兵楊承祖標下起,至崇明營止,共計官兵四千二百五十員名、馬騾三百八十四匹頭,歲共支折色銀五萬三千一百一十九兩二錢、本色米七千九百二十石。
常州府營舊額官兵并分防共一千四十七員名,今設一千一十二員名。參將一員,月支銀二十兩;曹虎(系副將,管參將事)。中軍,一員,月支銀四兩。聽用都守官四員,每員各月支銀四兩,俟選用職名到日,另行咨報。千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把總四員,各月支銀二兩。步兵三百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七百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三十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以上歲該銀一萬一千二百六十八兩、米一千九百二十石。
江陰營舊額官兵九百七十五員名,今止設五百四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馬應彪(系參將,管守備事)。千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把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步兵三百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二百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一十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守備一員、練兵官四員,此系沿江舊營。相應照例議設守備員缺。
以上歲該銀五千七百八十四兩、米一千三百二十石。
宜興營舊額官兵五百一員名,今議設七百四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謝皇恩。千總一員,月支二兩。把總二員,各月支銀二兩。步兵三百一十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三百九十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一十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止設練兵官一員、操官二員,續于崇禎年閑撫院加銜守備一員、練兵官二員、水陸哨官二員,今照該汛與浙江廣德連界,逆孽不時蠢動,最稱險要,相應議設守備員缺,并千把各官,以便分防湖惪、張渚、周鐵鎮、楊港等處。
以上歲該銀七千七百二十八兩、米一千五百八十四石。
孟河營舊額官兵四百八員名,今止設三百三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張希尹(系參將,管守備事)。千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把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步兵二百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一百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八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把總一員、練兵官三員,續于崇禎年間撫院加銜守備。今照該汛系沿江舊營,相應循例議設守備員缺。
以上歲該銀三千五百七十八兩四錢、米八百四十石。
楊舍營舊額官兵八百八員名,今止設三百三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羅英。千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把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步兵二百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一百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八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營,明朝原設欽依守備一員、練兵官二員、水陸哨官二員,今照該汛查系舊營,相應照例議設守備員缺。
以上歲該銀三千五百七十八兩四錢、米八百四十石。
無錫營舊額官兵三百六十員名,今設三百三員名。守備一員,月支銀七兩;王啟元(系游擊,管守備事)。千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把總一員,月支銀二兩。步兵二百名,各月支銀一兩、米三斗。鄉兵一百名,各月支銀八錢、米一斗。馬騾八匹頭,每匹頭月支銀九錢。
前件查得該縣汛地,明朝原設練兵官一員、操官八員,續于崇禎年間撫院加銜守備一員、把總一員、練兵官一員。今照該縣查系舊營,相應照例議設守備員缺。
以上歲該銀三千五百七十八兩四錢、米八百四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