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蜜周刊(第25期)
- 她理財網
- 2106字
- 2019-01-09 15:38:12
| 我的寶寶掉錢眼兒里了
// @綠果
教育真是門藝術,過了頭兒的“財商教育”傷不起。
最近狗子(我家小怪獸,男孩一枚)他爹給我下了禁言令:在家里不準談錢!因為我們發現,狗子小小年紀幾乎把所有心眼兒都用在盤算錢多還是錢少上了。他總是在擔心錢夠不夠,或者某樣東西這么些錢貴不貴。他甚至還吵鬧著買了一個財務計算器,腦袋算不過來的時候就按計算器算。
就說最近的周末,狗子騎著扭扭滑板車和他爹去王老頭炒貨買板栗,我知道按照狗子爹的習慣不買下滿滿一大袋是絕不回家的,但是狗子就擔心會沒錢,總在那里說買太多了錢還夠不夠?狗子爹很心塞,說不差錢想買就買。回家后讓我馬上把答應的生日禮物紅袋鼠點讀筆買下來,我說不還有些日子嗎?狗子爹說該買就買,別老叨逼叨。
結果到了晚上,我想聊聊該為退休攢多少錢時,狗子爹爆發了,要我別在孩子面前總談錢。他說,小的時候自己兄妹三人家里生活很清苦,但是父母從不在孩子面前談論錢多錢少,所以他們無憂無慮長大,最后都發展不錯,心理也很健康,不特別計較錢財,但是現在狗子總是在擔心錢不夠,“小孩子又幫不上忙,心里多大壓力啊?”
其實我也感覺有點兒走歪了,對于小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對生活的熱情、未來的想象,應該把精力用在更遠大的目標上,甚至二十多歲成家立業之前都應該是為理想奮斗,而不是掉在錢眼兒里,每天算計著那幾塊錢過日子。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兒童教育的文章,講到要給孩子精神上的富足,這樣的孩子才從容大度,才能選擇遠期目標而不是緊盯著眼前利益,才能更平和地度過人生磨難,保持著內心樂觀。物質多些少些對于小孩子其實沒有多大分別,關鍵是精神富足,知道想要的時候就會有,孩子也就沒有壓力了,不會把精力都盯在物質上。
我不知道這篇文章中的媽媽是怎樣實踐的,但自己真是有很多困惑。比如說現在信息發達吧,孩子就總是看到這樣那樣的廣告,或者從別家小孩兒那里看到各種好玩兒的好吃的,于是他每天都會跟我要這要那。我都滿足呢?一定花不起。跟他說清楚有些不能買呢?就會跟孩子談錢,把注意力引到錢上。現在,我感覺自己是物質并沒有讓他多欠缺,甚至還有點兒放縱,但是孩子內心真的很貧瘠,總是在想錢,不論是想花錢還是想攢錢。
最近一次帶孩子出門買零食,他要求跟我分賬。就是我選的東西用我的錢,他選的用他的錢,當我拿起一樣東西推薦說這個很好吃時,他說如果用你的錢就買,因為是你選的,用我的錢就不買。突然覺得,他因為錢把自己生活圍出一個好小好小的空間,都不愿接受新的事物了。
財商教育說起來是不希望孩子對錢財沒有概念,但是過早的開發或者錯誤的引導則會讓孩子只關注錢,對任何事物都用錢多錢少來衡量,那豈不是更加可怕的后果?
所以,到底什么是財商教育?真的需要一個更加明確的界定。而狗子明年就上小學了,到時候零花錢怎么給,每年的壓歲錢怎么處理都是問題。比如他提出好幾次想去香港迪士尼,但是我還沒有答應,如果他說用自己的壓歲錢去玩兒,我到底同不同意呢?她理財的媽媽們,求支招呀。
【財蜜點評】
@Samsara 我覺得可以引導一下,記得巴菲特小時候最愛干啥嗎?算算術啊算錢啊背世界各地的地名啊,后來他在財務方面的天賦讓他在證券界一直保持NB地位,我覺得,是不是可以根據孩子這個興趣,來因勢利導,而不是一味覺得不好什么的,孩子的消費習慣是會模仿大人的,如果你們花錢不算計,他長大了花錢應該也沒這么算計。
@天天驕陽 雖然我沒有寶寶,但是我覺得狗子現在已經形成了對錢的意識,所以不能壓抑他在這方面的想法,應該盡可能地去引導他。比如,告訴他大人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爸爸媽媽是怎樣賺錢的,然后重點是要告訴他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因為將興趣和工作相結合的賺錢方式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之后就可以引導狗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找自己的興趣愛好上。
@inm 回想起我兒子小時候有一次他想喝一瓶雪碧,我不同意,結果他拿著一張五十元紙幣要求購買。好吧,我承認我是個財迷媽媽抵擋不住五十元的誘惑,把一瓶價值2元的雪碧賣給他了。但當時就感覺這孩子對東西的價值毫無概念,于是帶他出去買東西的時候就有意讓他去付款,慢慢就稍微有點概念了。有時候也會說這個東西蠻貴的了,呵呵。但我也嘗試讓他記賬,但他寧可不要零花錢也不愿意記賬,我也就不勉強他,感覺男孩細致也不太好。
@高高小妞 綠果姐姐,我覺得真的要改一下教育方法了……因為我從初中就一直擔心著家里的經濟,我現在很愛存錢,不怎么舍得花,人際上面其實算得很清,我現在默默在改,還好我還愛吃東西,不然我真的沒有東西可以調節壞心情了。
@Zoe 36 我雖然還沒有孩子,但是我不會壓抑小孩的這種想要了解錢的用途的欲望。但是要適當告訴他,這個世界不是全然用錢來衡量的,買與不買也不是完全跟貴與不貴掛鉤的。比如你很想要實現一個你的愛好,那么即使再貴,也要想辦法,比如房子,很貴吧,但是如果有了房子一家人不用動蕩不安地搬家,可以下班回到自己的家溫馨地跟家人相處,這比貴不貴還要重要,所以我們要努力去實現,去買個能容納家人的地方。比如你愛的家人,如果他想要實現什么,你可以在能力范圍內給他買個禮物讓他開心,你能看到他的笑容,這樣的錢也是花得值得的。
我覺得就是先讓孩子認識錢的購買力,再建立價值觀,什么值得pay,什么不值得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