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2章

  • 壽世保元
  • 佚名
  • 4917字
  • 2015-12-29 09:34:23

一論一切惡毒疔瘡。諸般無名腫毒。及四時(shí)傷風(fēng)憎寒壯熱無汗。初覺者趙府小靈丹乳香 沒藥 輕粉 血竭 朱砂 川烏尖 草烏尖 細(xì)辛 巴豆霜 蟾酥 麝香(減半)上為細(xì)末。糯米糊為丸。如黃米大。雄黃為衣。每服十三丸。小兒五七丸。用蔥白三根劈開。入丸在內(nèi)。細(xì)嚼。好酒送下。以被蓋出汗。避風(fēng)。婦人有孕不可服。

一論一切疔瘡惡毒腫痛神方。

類圣散川烏 草烏 蒼術(shù) 細(xì)辛 白芷 薄荷 防風(fēng) 甘草(各五錢)為上細(xì)末。蛋清調(diào)涂患處。留頂。

一凡患疔瘡癤毒。此藥能令內(nèi)消去毒。化為黑水。從小便出。萬無一失。不可輕視知母 貝母 白芨 半夏 天花粉 皂角刺 金銀花 穿山甲(炒) 乳香(各一錢)上銼一劑。用無灰酒一碗。煎至一半。去渣。只作一服。溫服。不得加減。再將渣搗爛加過秋芙蓉葉一兩。搗爛。用蜜調(diào)井花水。和敷瘡口上。如干。再用蜜水潤(rùn)濕。過一宿。自然消。不必用第二服藥也。忌發(fā)物。

一人腳面生疔。形雖如粟。其毒甚大。宜峻利之藥攻之。因其怯弱。以隔蒜灸五十余壯癢遂止。再灸片時(shí)乃知痛。更用膏藥封貼。再以人參敗毒散漸愈。夫至陰之下。道遠(yuǎn)位僻。且怯弱之人。用峻利之劑。則藥力未到。胃氣先傷。虛虛之禍。有所不免。不如灸之為宜。

便毒

便毒一名騎馬癰。此奇經(jīng)沖任為病。而癰見于厥陰經(jīng)之分野。共經(jīng)多血。又名血疝。或先有疳瘡而發(fā)。或卒然起核疼痛而發(fā)。皆熱郁血聚而成也。初發(fā)宜疏利之。即散。或膿后如常用托里內(nèi)補(bǔ)之藥。

一論便毒。是厥陰經(jīng)濕熱。因勞倦而發(fā)。用射干三寸。以生姜煎。食前服。得利二三行立效。射干開紫花者是。

一論便毒極效方。

追毒散當(dāng)歸尾 赤芍 白芷 金銀花 天花粉(各一錢) 白僵蠶(炒六枚) 木鱉子(十個(gè)) 穿山甲(二片) 大黃(三錢) 芒硝(二錢) 一方。加五靈脂更妙。

上銼一劑。好酒煎。露一宿。五更熱服。濃蓋發(fā)汗。利一二行即愈。其硝黃待群藥煎將熟方入。再二沸用之。一方。加射干。去芒硝。

一論魚口便毒方。

神異散金銀花 天花粉 木鱉子(各二錢) 甘草(三分) 連翹 黃芩(各八分) 山梔子(七分)穿山甲(炙二片) 皂角刺(三錢) 木香(五分) 大黃(三錢)上銼一劑。酒水煎。空心服。

一治便毒腫痛神方。徐完愚傳。

大黃 全蝎 蟬蛻 僵蠶 穿山甲(土炒成珠) 白芷梢 貝母 當(dāng)歸尾(各二錢)上合一帖。水煎后。加入大黃。再煎二沸。去渣。入好生酒同服。如未散。加蜈蚣一條同煎服。

一治魚口瘡方。用豬膽一枚。投熱酒一碗。溫服。即內(nèi)消。

一治魚口便毒方。

上為末。黃酒調(diào)下。

一治魚口便毒方。陳云岳傳。

僵蠶(炒三十六個(gè)) 穿山甲(土炒二錢) 蜈蚣(二條) 大黃(三錢) 甘草節(jié)(一錢) 杏仁(去皮尖一錢) 五靈脂(二錢) 全蝎(一個(gè)) 皂角子(炒一錢) 金銀花(一錢)上銼一劑。酒水各半煎服。

下疳

下疳瘡。乃男子玉莖生瘡。皆因所欲不遂。或交接不潔。以致邪毒浸漬。發(fā)成瘡毒。日久不愈。或成便毒。或損爛陽物。多致危篤。又魚口瘡。妒精瘡。皆其類也。俗云。疳瘡未已。

便毒復(fù)來生也。

妒精瘡。此蓋因婦人陰中先有宿精。因而交接。虛熱熏蒸。即成此疾。初發(fā)在陰頭如粟類。

拂之甚痛。兩日出清膿作白孔。蝕之大痛。婦人有生于玉門內(nèi)。正似疳蝕瘡。不痛為異耳。

消疳敗毒方防風(fēng)(六分) 獨(dú)活(六分) 柴胡(一錢五分) 連翹(七分) 荊芥(七分) 黃柏(八分)知母(七分) 黃連(七分) 赤芍(九分) 蒼術(shù)(七分) 赤茯苓(九分) 木通(九分) 龍膽草(九分) 甘草(三分)上銼一劑。燈心二十四寸。水煎。空心服。如有便毒。量人虛實(shí)。加大黃一二錢煎服。

一治下疳痛不可忍。如神。

宮粉(煨五錢) 冰片(二分) 水銀(三分用錫三分制)上為細(xì)末。摻瘡上。

一治下疳潰爛。

珍珠(燒存性) 片腦 人手指甲 足指甲(燒成灰各一分) 血余(燒成灰二分)上為細(xì)末。摻患處。

一熏下疳方。

皮硝(一碗) 乳香 雄黃 孩兒茶(各五分)上入小壇內(nèi)。外用牛糞火煨壇熱。其硝自化。熏至晚上。使以心口涼為度。

一治陰頭上疳瘡。何和宇傳。

五倍子(燒灰存性一錢七分) 朱砂(七分) 孩兒茶(五分) 冰片(五分) 輕粉(二分五厘) 水銀(二分)上共為細(xì)末。撒患處。如從一邊爛起。加狗骨燒灰二分。如從周遭爛起。加鱉殼燒灰二分。

一治疳瘡秘方。

八寶丹乳香 沒藥 孩兒茶 紅褐子灰 海 (焙一個(gè)) 珍珠(炒) 象牙(煨) 龍骨( 各五分)上為細(xì)末。先用米泔水洗瘡。拭干摻上。神效。

一疳瘡膿清不結(jié)痂。不合口。久不愈者用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麥門冬。四五劑而愈。

一治疳瘡。用黃柏去皮。以豬膽汁炙透為末。摻瘡上。

一治陰囊上生瘡。用甘草煎水溫洗。卻用腦茶末敷之。

一治陰頭生瘡。用溪港中螺螄。入干鍋內(nèi) 過。先以溫水洗五七次。后以此藥敷之。

一治妒精瘡。用大田螺兩個(gè)。和殼 過存性為末。加輕粉敷之。

一治外腎生瘡用綠豆粉一分。蚯蚓屎二分。水研涂。干又敷。

一治腎臟風(fēng)發(fā)瘡疥。用紅椒去目。水浸半日。和生杏仁研爛。擦兩手掌。掩外腎。極效一治下部生濕瘡。熱癢而痛。寒熱。大小便澀。食亦減。身面微腫。用馬齒莧四兩研爛入青黛一兩。再研勻敷上。

一治下疳瘡。

白礬(一兩) 黃丹(八錢熬飛紫色)上研為細(xì)末。以溝渠中惡水洗過。拭干敷上。

一治蠟燭發(fā)神方。

鐘乳石(二分) 朱砂(三分) 珍珠(二分) 琥珀(一分五厘) 片腦(二分五厘)上為細(xì)末。每用土茯苓四兩。豬蹄三只。煎水三碗。早間服一碗。調(diào)前藥末四厘。午間服一碗。調(diào)前藥末四厘。晚間服一碗。調(diào)前藥末四厘。一日服三次。共一分二厘。十日服盡。其瘡必愈。其豬蹄隨用之。忌動(dòng)風(fēng)發(fā)物。牛肉燒酒最忌之。神良之秘方也。

楊梅瘡

夫癘瘡者。一名楊梅瘡。因形相似。乃氣受之。故堅(jiān)實(shí)凸起。又名棉花瘡。血受之。其形扁拓而潰。又名果子瘡。亦類其象。而俗呼之也。北又曰天泡瘡。皆一名。異而實(shí)同源。治療當(dāng)別。自致者重。傳染者輕。蓋自致者。必因淫欲太妄。以致陰處起火。及縱口恣味。三焦皆熱。精竭血結(jié)。遺滯諸經(jīng)而成者也。俗傳以母豬犬羊肉雞鯉毒物發(fā)出。謂毒盡。殊不知在火上添油矣。又有怕露出而求速效者。過服敗毒散。則傷五內(nèi)胃氣。毒益陷伏。以藥線熏臍。致使出不能出。收不能收。廷潰不能杜絕。手足心皮枯似白鵝掌風(fēng)。及后筋骨疼痛。風(fēng)塊惡候。皆未獲良治而然也。凡遇此患。托里解毒湯。外用千里光明湯頻頻洗浴。大效。

托里解毒湯當(dāng)歸(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川芎 生地黃 連翹 黃芩 防風(fēng)(各一錢) 黃連(酒炒二錢) 荊芥穗(七分) 苦參(酒炒) 羌活 薏苡仁(各一錢) 皂角子(十個(gè)) 防己(一錢)木瓜(五分) 生甘草(二分) 土茯苓(一兩濕者四兩)上銼。水二碗。煎至一碗。溫下。渣再煎服。虛弱人。加人參一錢。自生者。加黃柏一錢。牛膝一錢。獨(dú)活一錢。宜服二十帖。每帖煎三次。一日服一帖。

千里光明湯青木香 黃連 黃柏 黃 荊芥 防風(fēng) 苦參 蒼耳子 蛇床子 羌活 升麻 麻黃甘草(各五錢) 雞腸草(焙) 冬青葉(焙)上作一劑。用布包。水煮。于無風(fēng)處。服此煎藥。即以此湯浴洗。涼了又加熱。藥湯煮熱者實(shí)洗。微汗拭干。十日后不必頻洗。其藥渣并入。煎藥渣再洗。雞腸草一名千里光明草。又名九里明。俗名藤枯賣。其葉梢尖而歧。開花白色。處處有之。

一治楊梅瘡初起。先服防風(fēng)通圣散十余劑。后服此收功。永無后患。

十全丹 云萊弟驗(yàn)。

雄黃 朱砂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當(dāng)歸 白芷 丁香 槐角(各一錢) 輕粉(用花椒一錢煎水調(diào)蒸八分)上為細(xì)末。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土茯苓湯下。

一治楊梅瘡。先服防風(fēng)通圣散。加紫草一兩同煎服。后服此良。十九服驗(yàn)。

白蘚皮(二兩) 皂角子(一百二十個(gè)) 防風(fēng)(二兩) 細(xì)辛(一兩三錢) 川烏(一兩) 草烏(二個(gè)) 罌粟殼(四兩)上銼十劑。每一劑。用土茯苓一斤。豬肉半兩。同煎服。

一治楊梅瘡。黃左川傳。

連翹(四兩) 金銀花(四兩) 牙皂(二兩) 杏仁(二十四個(gè)) 蟬蛻(二十一個(gè)) 肥珠子(三十一個(gè)) 冷飯團(tuán)(一斤)上俱銼。用酒拌炒。作十帖。水煎服。

一治楊梅瘡毒。黃仰溪傳。

金銀花(一兩五錢) 青藤 歸尾 皂角刺 五加皮 白蘚皮(各二兩)上銼。分作十二劑。每劑用土茯苓十二兩。水煎服。先服通圣散。

一治楊梅瘡。南塘侄驗(yàn)。

漢防己(七錢) 槐花(二錢) 五倍子(四錢)上三味為末。用土茯苓半斤研爛。豬肉半斤切碎。共作一服。用酒煮熟。連渣并肉通服一治楊梅瘡良方。胡云齋傳。

歸尾 牛膝 黃芩 大黃(各一兩三錢) 木瓜(一兩) 金銀花(二兩二錢) 皂角刺(八錢) 蟬蛻(五錢) 土茯苓(二錢)上銼。分作十帖。每帖用紅棗、白果、皂角子各十枚。蔥白三根。水煎。臨晚服。忌綠豆。

一治天泡瘡神方。用鐵銹釘。釅醋磨濃。搽瘡上立已。

一論凡人患楊梅、天泡、棉花等瘡。致成一切難狀之疾。或楊梅瘡爛見骨。經(jīng)年不收口者。

或筋骨疼痛。舉發(fā)無時(shí)。或遍身疙瘩不消。或手足皺破出血。或遍身起皮發(fā)靨。好一層起一層。或赤癱白癱鵝掌風(fēng)癬。或皮好骨爛。口臭難當(dāng)。及年久 瘡不愈。一切頑瘡惡毒。并皆神效。

通仙五寶湯鐘乳粉(三分) 大朱砂 琥珀 冰片 珍珠(各一分五厘)上為細(xì)末。用白飛面炒三分。共一錢二分。分作十二帖。每一日一帖。用一分。用土茯苓一斤。水煎十二碗。每清晨用半碗。和服。共十二碗。一日俱要吃盡。不可別用茶湯。一日一服。有不盡劑而愈者。有終劑而愈者。如病重未愈。須再服一料。忌雞鵝魚牛羊發(fā)物及房勞一忌楊梅風(fēng)塊。作腫作痛。及瘰 毒。并一切無名腫毒。

黑虎膏草烏(四兩) 南星 半夏 大黃(各二兩) 五倍子(三兩同綠豆五兩共炒焦) 干姜(五錢) 姜黃(一兩) 黃柏(一兩)上為細(xì)末。共和勻。用蔥汁米醋調(diào)成膏。貼患上。時(shí)常以蔥醋潤(rùn)之。毋令干燥。其膏一日又取下。加些新的。復(fù)研再貼。以消為度。

一楊梅瘡愈后遺癬毒。一層一層頑皮。癢不可當(dāng)。

牛油 地瀝青 香油 黃蠟(各一兩熔化待溫入后三味) 銀朱(一錢五分) 宮粉(一錢)麝香(五分)上為末。入內(nèi)和勻。先將火烤癬令癢。抓破擦上藥。再烤再擦如神。

一治楊梅瘡。不論遠(yuǎn)近。先服防風(fēng)通圣散。十?dāng)?shù)劑后。服此丸收功。神效。

輕粉 孩兒茶 糯米飯 芝麻(各一錢)上共搗為丸。作一百個(gè)。每早。茶下十丸。忌葷鹽。

一治楊梅瘡。

雄黃(二錢) 真輕粉(一錢) 杏仁(去皮尖三十個(gè))上研為細(xì)末。入杏仁。再研如泥。用雄豬膽汁調(diào)搽瘡。要先洗凈。拭干搽藥。二三日效

疥瘡

夫疥與癬。皆熱客于皮膚之所致。風(fēng)毒浮淺者。為疥也。毒之深沉者。為癬也。多因風(fēng)毒夾熱得之。疥發(fā)于手足。或至遍身。癬則肌肉癮疹。或圓或斜。或如苔蘚走散。內(nèi)藏汁而外有筐。曰干癬苔癬風(fēng)癬濕癬四者。莫不有蟲者。治癬去風(fēng)殺蟲是也。

一論風(fēng)瘡疥癬癮疹紫白癜風(fēng)。赤游風(fēng)。血風(fēng) 瘡丹瘤。及破傷風(fēng)。在上部者。加桔梗一錢。在下部者。加木瓜、牛膝各一錢。如濕氣成患而在下。去蟬蛻、僵蠶。

祛風(fēng)敗毒散枳實(shí) 赤芍 前胡 紫胡(各五分) 荊芥 薄荷 牛蒡子 獨(dú)活 蒼術(shù)(各六分) 僵蠶連翹(各七分) 川芎 羌活(各八分) 蟬蛻 甘草(各三分)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熏疥如掃。

銀朱(一錢) 雄黃(一錢) 木鱉子(一個(gè)) 好攛香(一錢) 艾葉(三錢)上五味為末。以紙卷?xiàng)l。陰陽瓦盛。熏兩腿腕。以被蓋之。留頭面在外。先以布包裹二便。一治熏瘡疥蟲瘡。

花椒 雄黃 蘄艾上三味。共為末。將紙卷簡(jiǎn)放被內(nèi)熏之。

一洗疥如神。

防風(fēng) 荊芥 馬鞭草 白礬 花椒 苦參 野菊花上銼。水煎湯洗。神效。

一治疥如神。徐金坡傳。

大楓子(五錢) 水銀渣(三錢) 樟腦(一錢五分)上用油核桃同搗爛。絹帛包擦疥上。

一熏疥妙方。油核桃去囊。一半留。一半搗爛。入苦參末八厘。攪勻。仍合一處。放瓦上火燒煙熏之。即已。

一掃光 又名玉繡球。治諸瘡疥癩。

大楓子肉(四十九個(gè)) 杏仁(泡去皮四十個(gè)二味同研) 花椒(去子四十九個(gè)) 白礬(生用另研二錢) 水銀(三錢) 茶葉(另研末一錢) 樟腦(二錢另研以上三味同研) 輕粉(一錢)上和勻再研。聽用。先以槐、柳、桃、楮、桑五木枝。煎湯洗疥。拭干。將前藥量疥多少。用地瀝青入鹽少許。乘熱和藥。擦上。一日搽三次。忌羊雞魚豬頭等物。

一治干疥瘡。香油四兩。花椒一兩。熬至焦黑研爛。入大楓子去殼七個(gè)。輕粉三錢。硫黃一錢。人言三分為末。入油內(nèi)搽之。

十香膏白礬(炒) 輕粉 水銀 雄黃 川椒(去子炒) 樟腦(各一錢) 檳榔(一個(gè)研末) 杏仁(四十個(gè)去皮同研) 大楓子(去皮肉四十個(gè)另研)上共和勻。用地瀝青八錢。俱入乳缽內(nèi)。研至不見水銀星為度。丸如彈子大。待瘡疥癢。

將藥丸于患處滾過。

一治遍身風(fēng)癢生瘡疥。土蒺藜湯洗之。

一治老人生皮風(fēng)疥瘡瘙癢。藜蘆根為末。脂油調(diào)搽即愈。

一鼻聞香疥瘡。后山李懷嚴(yán)傳。

大楓子(三十個(gè)) 朝腦(三錢研細(xì)) 水銀(一錢研至不見水銀星為度后入) 油核桃仁(七個(gè))上共一處。再研。用粗碗盛在內(nèi)。用紙蓋口。勿使泄氣。用時(shí)擦手心內(nèi)。以鼻聞數(shù)日即已。或擦亦可。

癬瘡

一風(fēng)癬膿囗。疥癩血風(fēng)。諸瘡腫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福鼎市| 巢湖市| 富蕴县| 毕节市| 吴旗县| 安达市| 平南县| 牙克石市| 梁河县| 兴国县| 洪雅县| 延吉市| 双峰县| 九龙城区| 肥东县| 阿城市| 沾化县| 清河县| 江西省| 阜南县| 阿坝县| 象山县| 杨浦区| 海林市| 育儿| 正宁县| 绵竹市| 舞阳县| 台安县| 二手房| 茂名市| 泰兴市| 龙胜| 汤阴县| 棋牌| 台山市| 武川县| 弥渡县| 内黄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