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戰爭時期的一個晚上,我曾帶兵與敵人激戰,經過激烈的血戰后,我在山上的樹叢里睡了一個晚上。如果大家還沒有忘記那次艱苦卓絕的戰斗,請在選舉中也不要忘記那位吃盡苦頭,風餐露宿的、造就偉大戰功的人。”他的講話很精彩,博得了大家的掌聲。這時,輪到那名普通士兵演講了,他走上臺說:“同胞們,將軍說得不錯,他確實在那次戰爭中立下奇功。我當時是他手下的一個無名小卒,替他出生入死,沖鋒陷陣。但這還不算,當他在樹林里安睡時,我還得攜帶武器,站在荒野上,飽嘗風寒露冷的味兒,來保護他。”士兵的演講建立在將軍演講的基礎上,說明了如果不是他的保護,將軍是不可能“造就偉大戰功的”,由于他對對手的熟悉和了解,最終那名普通士兵獲得了競選成功。
21.競選演講要語言質樸純真
競選演說中,競選者要把服務群眾的思想表現在競爭上崗的演說中,從而取得廣大群眾的信任。同時,在表述過程中也須注意語言的質樸純真。
例如某地進行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競選者老張最后一位上場,這位樸實的農民走上講臺后,很平靜地說道:“我只講兩句話。第一句,如果大家選我干,我一定玩命干,好好干。第二句,如果大家不選我,我屋里還有兩萬斤谷,400只鴨,每年也有兩萬塊錢的收入。我講的完了。”這段質樸的語言,贏來了在場的村民的一片掌聲。在此后的投票中,老張以最高的票數順利當選。這雖然是短短的兩句話,但是村民們從第一句話中感受到老張為他們服務的真誠和好好干的決心。第二句話使人感到他的純樸和高尚。如果不能當選,決不在背后搞名堂,而是好好生活。這位農民用他那發自內心的真誠,向村民們質樸地表達了他服務群眾的施政綱領,深深地打動了大家,所以獲勝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2.競選演講要感情真摯深切
競選演說一般都比較平實,但是在平實中適當地傾注感情,使聽眾能在被感動的情況下接受你,并進一步在情感上認同你,也是競選者慣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如一位競爭護林隊隊長的演講是這樣說的:
我是在大山里長大的,是大山養育了我。每每看見有人亂砍濫伐,從而引起水土流失、山洪暴發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災難,我的心好痛啊!我在護林隊干了很多年了,我護過的樹和我抓過的盜林賊都已記不清了。去年,在我進山緝捕一個盜伐團伙時,我的老父親去世了。依照鄉俗,長子不在床前為老人送終是要遭人唾罵的,可我偏偏就不能床前盡孝!老父親臨死前留話給我,他說他干了一輩子伐木工,他造了孽啊,他要我替他看好這最后的林子,給子孫后代積點兒德。所以,今天,就是頂著壞蛋的槍子兒,我也要干這個護林隊長!為我爹,為我,更為子孫后代!
這段話把老父親和“我”對大山的感情以及一家人與大山的恩恩怨怨都很好地表現了出來。競爭者甘心護林并奉獻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成為老父親的囑托,是競選者的心愿,這個心愿,正是干好這個護林隊長的基礎。面對用真情的音符彈出的為事業奉獻的“曲調”,選民能不動容嗎?
23.領導就職演說要以民為本
領導者的就職演說,一定要在字里行間體現出以民為本的思想。這是因為在我國,領導不分級別,都是人民的公仆,都要向人民負責,使人民安家樂業。而作為一名新當選的領導,更要把為人民服務當作宗旨。例如某市一位新當選的市長在就職演說中是這樣表述這一觀點的:“今天,承蒙黨組織的關懷、代表們的信任,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我榮幸地當選為市長。在此我謹向各位代表并通過你們向全市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市長,既是一個職務,更是一份責任!人民把我推到了這個崗位,我唯一能選擇的,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之中,以勤奮、務實的工作來感謝黨的關懷,感謝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為民之要,在于安民’,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緊緊依靠上級和市委的正確領導,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團結政府班子,帶領全市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機遇,保持穩定,加快發展。進一步圍繞農業強市目標,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盡快形成工業主導地位,更快更好地發展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努力加大城市和旅游開發力度,努力改善城市形象,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有效地制止‘三亂’現象,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圓滿地完成本屆政府任期內的各項工作……如果因為本人政務不廉潔或工作失職而對黨對人民造成不應用的損失的話,那么,我將主動摘下市長這頂‘烏紗帽’回家賣紅薯!這就是我這名人民公仆所要向人民群眾進行的最忠實的表白!”
在這篇以“當市長,就要向人民負責”為題的就職演說中,雖然只有400多字,但所表達的全心全意為人民、兢兢業業辦實事的態度,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4.領導就職演說要注重創新
新上任的領導在就職演說中如何接好前棒,做到延續創新,是擺在他面前的難題,這問題解決好了,有利于進入角色、引導群眾,并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例如,某市一位新當選的市長在就職演說中即巧妙地處理好了這個問題。他既注重延續前任市長的工作,又強調創新。“作為一市之長的交替,新市長將怎樣工作,如何處理與老市長的政策關系,這是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我和老市長的關系如同接力賽中后棒與前棒的關系。作為后棒,只能也必須在前棒的基礎上前進,只有愚人才會退回去重跑。因此,首先講繼承、聯系和穩定。把老市長未成和未來得及干的事、把既定的發展戰略、地方性政策、規定妥當辦理是我的首要工作。其次,繼承并不排除創新,連續也不排除開拓。相反,正是創新的繼承才是積極的繼承;恰是發展的連續才是真正的連續;只有開拓的穩定才是最終的穩定。”這番講話,導致闡述了與前任領導的關系是一個繼承、聯系、穩定和創新的關系。在就職演說中,這位新當選的市長還引用了一段王任重同志曾傳達過的毛主席與他的一段談話,毛主席說:“不如馬克思,不是馬克思;等于馬克思,不是馬克思;超過馬克思,才是馬克思。”短短的幾句話把與前任的關系——繼承中創新、連續中發展的觀點闡述得清清楚楚。
25.領導就職演說要結構嚴謹
就職演說的形式將多種多樣,有的簡短,有的生動,也有的本身就是一篇結構嚴謹的演講稿。如李瑞昌在擔任河北滄州市長的就職演說,結構就非常嚴謹清晰,從六個方面表達了內容:
(1)關于我與老市長工作連續問題;
(2)關于為政宗旨;這可以概括為三句話:一叫服務企業,二叫支持基層,三叫為人民辦真事;
(3)關于從政準則。這也可以概括為四句話,一叫為政清廉,二叫治政從嚴,三叫從政務實,四叫勤政求效;
(4)我的人才觀;
(5)關于三項工作的初步構思;
(6)干好政府工作靠什么。
26.述職演講要多“實”少“虛”
這里的多“實”,是指實事;“虛”,是指理論。多實少虛,也就是要多講述“實際”的東西,少說點理論的認識。如今,人們最崇尚的是“求實”精神,當你述職時聽眾最關心的往往是你干了哪些大事、實事,是否實現了你任職期間的目標,有哪些效益。因此一定要在“實”上下工夫。比如一位廠長在述職演講中簡單講了一些對“三個代表”的認識后,便用一句“認識的提高,需要用實踐進行檢驗,說得好聽不如做得好看”作過渡,然后“口述”了一年來所做的幾件實事:一是廠里辦了再就業培訓班,為108名下崗職工解決了工作問題,
二是集資興建了兩幢住宅樓,三是為廠里的產品找到了銷路。在講每一件事時也是以實襯虛。他在講第三個問題時說:“貫徹三個代表的思想貴在轉變作風。過去只是坐在辦公室里接電話,等訂單,今年是親自帶人下去搞調查‘跑’客戶。我和王主任三個月走遍了東北三省的21個城市,穿壞了3雙鞋,結果使咱們廠的產品不僅在國內有了市場,而且還接到了美國、俄羅斯等五個國家的訂單,使我們的企業走出了低谷,利稅達980萬元!(熱烈鼓掌)”因為他的述職突出了一個“實”字,所以,不時引發聽眾的喝彩和笑聲。
27.述職演講要淡化自我
有人在述職時,一句一個“我”字:我認真學習了“七一”講話;我帶病下鄉宣傳;我幫助年輕同志提高講課水平……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你站在講臺上述職,自然講的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因此,要注意把“我”的身份淡化一些。方法是盡可能用無主句,省略主語“我”,也可用“自己”代“我”或把“我”說成和大家一起。有時還可以在述完以后加點謙虛的“小料”。一位會計科科長匯報完工作誠懇地對大家說:“總之,是因為有了上級的正確領導和同志們的捧場,工作才取得了成績,說真的,我這老頭子就是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個釘,對吧?”他的話激起了大家會心的微笑。事實上,功績不會因為你對“我”的淡化處理而減少,也不會因為你對“我”的強化而突出。關鍵是不能給聽眾一個“把功勞歸于自己”的壞印象。
28.述職演講要實話實說
“真”是述職演講的靈魂和生命。聽述職演講的聽眾往往是自己的同事和直接領導,他們心里對你都有一本賬,他們喜歡的是你擲地有聲的“真”玩意。如果摻了假或講過了“火”,人們就會對你嗤之以鼻,不買你的賬。
農業局有位技術員在講述自己“誠心向果農獻技術”時說道:“通過自己向農民傳授技術,使原來不結果子和結果子少的樹都果實累累,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大豐收。每戶果農收入增加萬余元,全縣水果產量比去年提高了30%左右。”聽眾聽了他的話有的故意咳嗽,有的伸舌頭,有的還小聲說“你以為你是神仙呢”。因為實際情況并不像他講述的那樣,果實豐收是事實,但豐收的原因卻是由于天時好、侍弄應時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單是他傳授技術的結果。另外,他用“萬余元”“左右”等模糊性數字,也有不實之嫌。他夸大其詞講過頭話的結果不僅影響了他述職的效果,還使他在人們中的威信降低了“百分點”。
除了事“真”、數字“真”外,還要有發自肺腑實話實說的真情感。尤其是講問題時要克服輕描淡寫,一帶而過的毛病;一位校長匯報完工作業績后,誠懇地向大家說道:“這一年來,大家看得見的是咱校受到的表彰和獎勵,看不見的卻是我由于素質不高所犯的錯誤。五名學生輟學,一位老師因職稱沒得到解決而離職經商,一位下屬受賄,還有我的家人幾次私用公車等,這些都是我一把手的過失……”人們聽了他掏心窩的真話,不由得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29.述職演講要加些“旁白”
述職時不顧聽心理,拿著稿一“念”到底是很糟糕的。為了滿足聽眾求“知”欲望,述職者可進行必要的“稿”外“旁白”,即對大家很想了解的事實做簡單的補充說明(包括細節、背景和不便寫在材料中而大家又非常想知道的內容)。縣公安局劉局長在講述“集中警力進行大案要案的偵破”時,脫稿講了用三天時間便破獲了小王村出現的那起綁架人案的詳細過程,人們聽得入了神。當他講完“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打擊機動車犯罪專項活動,破案46起,追繳被盜機動車49輛,有效控制了機動車被盜竊案的高發勢頭”這一事實后,他放下稿說:“大家知道,今年夏天,盜竊分子盯上了縣城一些質量好、檔次高的摩托車大肆進行犯罪活動。僅8月份一個月就出現了50多起摩托車被盜的案件。據我所知,在座的各位中就有三個人向我們報過案。”(笑聲)他的“旁白”,不僅豐富了匯報的內容,吸引了聽眾的注意力,而且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不過“旁白”不要過多,否則會喧賓奪主,影響“主旋律”。
30.述職演講要平中見“趣”
述職演講的語言一般以平實為主,但也應不失情趣,否則,就會成了催眠曲。一位老教師在參加縣教育局舉行的述職演講時,被安排在了最后一位,他開頭就說“有句成語叫拋磚引玉,而今天述職的實際情況卻是拋玉引出了我這塊普通的磚。不過,這塊磚的質量如何還得請大家聽完我的介紹進行技術鑒定。”他的一開場就以新鮮有趣的話語吸引了大家。而在講述每一條成績時又以“果實”作比喻:“我班的一名學生在全國數學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功勞是他的,我是他的指導老師,列在這里也算我一條功績吧,這是我收獲的一個大金蘋果。”(笑聲)“工作中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一篇《如何推進中學素質教育》的論文獲得了市級一等獎,這是收獲的一個銀蘋果。”接著他高興地說:“最讓我欣慰的,那就是我教的兩個班參加畢業生會考,雙雙合格。這可是咬一口甜掉牙的兩個大西瓜呀!”說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結束時他沒有高談闊論今后如何做,而是借詩表意、用名字打趣:“我不想說豪言壯語,只想告訴大家,我愛我所從事的太陽底下最輝煌的事業,我愿做春蠶吐絲盡,愿做紅燭不流淚。我的名字叫馬躍,就得不停地奔騰飛躍,爭取在‘馬’年結出更豐碩的果實!”(熱烈掌聲)由于他打破常規,語言新鮮生動,富有趣味,因此,激起了聽眾的興趣,受到了聽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