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勇氣創造生命的奇跡(1)
- 最偉大的勵志故事全集
- 王少毅
- 4979字
- 2016-02-26 10:32:51
莎士比亞說:“本來無望的事情,只要你有勇氣,往往就能成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他們在失敗時總會再次鼓起勇氣去嘗試。他們會對自己說:“這是條成功的道路,只要我們勇敢地去做就行?!?
成功就是為了戰勝失敗而來,只要你有勇氣就會贏得更多的成功機會。
勇敢地面對一切
忍耐和堅持讓你勇往直前,是前進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種操守。
——錢三強
1987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磯音樂中心的錢德勒大廳內燈火輝煌,座無虛席,人們期盼已久的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儀式正在這里舉行。在熱情洋溢、激動人心的氣氛中,儀式一步步地接近高潮——高潮終于來到了,主持人宣布:瑪莉?馬特琳在《上帝的孩子》中有出色的表演,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全場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經久不息的掌聲,瑪莉·馬特琳在掌聲和歡呼聲中,一陣風似的快步走上領獎臺,從上屆影帝——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過奧斯卡金像。
手里拿著金像的瑪莉·馬特琳激動不已,她似乎有很多很多話要說,可是人們沒有看到她的嘴動。她又把手舉了起來,但不是那種向人們揮手致意的姿勢,眼尖的人已經看出她是在向觀眾打手語,內行的人已經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說心里話,我沒有準備發言。此時此刻我要感謝電影藝術科學院,感謝全體劇組同事……
原來,這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竟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女。
瑪莉·馬特琳不僅是一個啞巴,還是一個聾子。
瑪莉·馬特琳出生時是一個正常的孩子,但她在出生18個月后,被一次高燒奪去了聽力和說話的能力。
這位聾啞女對生活仍然充滿激情。她從小就喜歡表演,8歲時加入伊利諾伊州的聾啞兒童劇院,9歲時就在《盎司魔術師》中扮演多蘿西。
但16歲那年,瑪莉被迫離開了兒童劇院。所幸的是,她還能時常被邀請用手語表演一些聾啞角色。正是這些表演,使瑪莉認識到了自己生活的價值,克服了失望心理。她利用這些演出機會,不斷鍛煉自己,提高演技。
1985年,19歲的瑪莉參加了舞臺劇《上帝的孩子》的演出,她飾演的是一個次要角色??删褪沁@次演出,使瑪莉走上了銀幕。
女導演蘭達·海恩絲決定將《上帝的孩子》拍成電影??墒俏锷鹘恰_拉的扮演者,使導演大費周折,她用了半年時間先后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瑞典尋找,竟然都沒找到中意的。
于是她又回到了美國,觀看舞臺劇《上帝的孩子》的錄像。她發現了瑪莉高超的演技,決定立即啟用瑪莉擔任影片的女主角,飾演薩拉。瑪莉扮演的薩拉,在全片中沒有一句臺詞,全靠極富特色的眼神、表情和動作,揭示主人公矛盾復雜的內心世界——自卑和不屈、喜悅和沮喪、孤獨和多情、消沉和奮斗?,斃蚴终湎н@次機會,她勤奮、嚴謹、認真地對待每一個鏡頭,用自己的心去拍,因此表演得惟妙惟肖,讓人拍案叫絕。
就這樣,瑪莉·馬特琳實現了人生的飛越,她成為美國電影史上第一個聾啞影后。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我的成功,對每個人,不管是正常人,還是殘疾人,都是一種激勵。
故事感悟: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當自己遇到困難時,關鍵在于自己的勇敢和堅強,故事中瑪莉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
走出失敗的沮喪
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沒有大量錯誤做臺階,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確結果的高座。
——錢學森
韓國商人鄭周永在承建釜山洛東江逾齡梁的修復工程時,由于對戰后物價波動預測不準,導致施工總費用直線上升,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預計的總工程費用竟比簽訂的工程費上漲數倍。鄭周永心里很清楚這個數字對于自己剛剛創辦的公司意味著什么,他已經是負債累累,面臨破產的邊緣。鄭周永想:無論如何也要勇敢地堅持下去,絕不能讓公司倒閉。他在當時并沒有去求助政府保護,也并未采取任何呼救態度,而是經過冷靜的思考,決定破釜沉舟。鄭周永一方面要求工程必須保證質量,不偷工減料,另一方面積極籌措資金。就這樣,他的企業真的干起了賠本的買賣,而且干得十分認真。就是憑著積極進取的精神,他得到了業內很好的信譽,再憑著這個信譽,又使他的企業在競標韓國最長的橋梁——漢江大橋的修復工程時,以37億元的標的得到了第一期工程。由于施工質量一流,因此漢江大橋第二、三期工程仍非他莫屬。因為漢江大橋工程的成功,使得鄭周永的現代集團一躍成為韓國建設工程領域的龍頭企業。
困難是任何人都會遇到的,面對困難我們沒有理由退縮,只有積極地進取才能夠讓我們從絕境之中闖出一條生路。懷著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困難永遠是我們戰勝它的法寶,“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我們抱著必勝的信念,成功終將屬于我們。
許多人要是沒有遇到失敗,就不會發現自己真正的才干。他們若不遇到極大的挫折,不遇到對他們生命本質的打擊,就不知道怎樣發掘自己內部貯藏的力量。
故事感悟:
卡耐基說:“跌倒了再站起來,在失敗中求勝利。”這也是歷代偉人的成功秘訣。失敗是對一個人人格的考驗。當一個人除自己的生命以外,一切都已喪失時,內在的力量到底還有多少?沒有勇氣繼續奮斗的人,自認失敗的人,他所有的能力會全部消失;而只有毫無畏懼、勇往直前、永不放棄人生責任的人,才會在自己的生命里有偉大的進展。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走出失敗的沮喪,振奮起來,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屢敗屢戰,勇敢地面對這一切,這是一種讓我們所向無敵的精神!
勇氣為她帶來一段愛情
含情欲說獨無處,傳于琵琶心自知。
——王安石
莎士比亞說,猶豫和怯懦是愛情的大敵,當愛來臨,請勇敢地射出愛神之箭。面對一份純真而渴望的愛情,你要勇敢地去爭取。
荷蘭足球明星克魯伊夫曾五次被評為荷蘭“足球先生”,3次被評為歐洲“足球先生”。他風度翩翩,言談舉止十分講究。他曾收到許多姑娘的情書,但他沒有理會,因為他要在綠茵場上奔跑。一次,他收到一個用裘皮精裝的日記本,每一頁上都只有一個名字,他自己親筆寫的名字——克魯伊夫。一直翻到最后才有一篇文章,那秀麗流暢的筆跡使克魯伊夫驚詫不已,他一口氣讀完了它:
“……我已經看過你踢的100多場球,每一場都要求你簽名,而且也得到了,我多么幸運啊!當然,對于擁有無數崇拜者的你來說,我是微不足道的一個,‘愛是群星向天使的膜拜’,我多么希望你對我已經有一點印象呵……”
“坦率地說,我愛你,這封信花了我整整一個星期。我曾經在月下彷徨,曾經在玫瑰園惆悵,也曾經在公園徘徊,好多次想迎著你。我畢竟才19歲,少女的羞澀仍不時漾上臉來,心中只有恐懼和向往……現在,愛神驅使我寄出了這個本子。”
“……如果你不能接受我奉上的愛情,請把這個本子還給我,那上面‘克魯伊夫’的名字會給我破碎的心一半的慰藉,那另一半就是你,我多么想也得到那另一半呵……”
這封信的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摯感情,深深打動了克魯伊夫,他終于留下了本子。一星期后,克魯伊夫和丹妮·考斯特爾相會了。21歲的世界足球明星和19歲的美麗姑娘一見鐘情,成為一段佳話。
故事感悟:
愛、希望和勇敢是幸福的源頭。愛能換來愛,而勇敢為愛插上翅膀。勇敢地表達出你的愛,收獲的將是一份純真的感情。
迪斯尼的成功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來!
——張海迪
迪斯尼在上學的時候,就對繪畫和描寫冒險生涯的小說特別地入迷,并很快就讀完了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等探險小說。一次,老師布置了繪畫作業,小迪斯尼就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一盆的花朵都畫成了人臉,把葉子畫成人手,并且每朵花都以不同的表情來表現自己的個性。按說這對孩子來說應該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然而,無知的老師根本就不理解孩子心靈中的那個美妙的世界,竟然認為小迪斯尼這是胡鬧,說:“花兒就是花兒,怎么會有人形?不會畫畫,就不要亂畫!”并當眾把他的作品撕得粉碎。小迪斯尼辯解說:“在我的心里,這些花兒確實是有生命的啊,有時我能聽到風中的花朵在向我問好?!崩蠋煾械椒浅鈶?,就把小迪斯尼拎到講臺上狠狠地毒打一頓,并告誡他:“以后再亂畫,比這打得還要狠?!?
值得慶幸的是,老師的這頓毒打并沒有改變他“亂畫的毛病”,小迪斯尼一直在努力地追求著成為一個漫畫家的夢想。
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參戰后,迪斯尼不顧父母的反對,報名當了一名志愿兵,在軍中做了一名汽車駕駛員。閑暇的時候,他就創作一些漫畫作品寄給國內的一些幽默雜志,他的作品竟然無一例外地被退了回來,理由就是作品太平庸,作者缺乏才氣和靈性。
戰爭結束后,迪斯尼拒絕了父親要他到自己有些股份的冷凍廠工作的要求,他要去實現他童年時就立誓實現的畫家夢。他來到了堪薩斯市,他拿著自己的作品四處求職,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之后,終于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他只干了一個月就被辭退了,理由仍是缺乏繪畫能力。
1923年10月,迪斯尼終于和哥哥羅伊在好萊塢一家房地產公司后院的一個廢棄的倉庫里,正式成立了屬于自己的迪斯尼兄弟公司,不久,公司就更名為“沃爾特·迪斯尼公司”。雖然歷盡了坎坷,但他創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鴨幾年后便享譽全世界,并為他獲得了27項奧斯卡金像獎,使他成為世界上獲得該獎最多的人。他死后,《紐約時報》刊登的訃告這樣寫道:“沃爾特·迪斯尼開始時幾乎一無所有,僅有的就是一點繪畫才能,與所有人的想象不相吻合的天賦想象力,以及百折不撓一定要成功的決心,最后他成了好萊塢最優秀的創業者和全世界最成功的漫畫大師……”
故事感悟:
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面對失敗時的態度。沃爾特·迪斯尼面對失敗,面對別人的批評,他沒有否定自我,沒有放棄,而是堅強地走了下去。
也許,無論我們怎樣奮斗,都不會有迪斯尼那樣的輝煌成就,可是,如果你沒有迪斯尼不怕失敗、百折不撓的精神,你注定不會成功。
勇敢面對生活
你有死的勇氣,難道沒有生的勇氣嗎?
——三毛
有這樣一個故事:很早以前,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趕,處境十分危險。由于情況危急,酋長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來談話。他說:“有些事我必須告知大家,我們的處境看起來很不妙,我這里有一個好消息,也有一個壞消息?!弊迦酥虚g立刻起了一陣騷動。酋長說:“首先我要告訴你們壞消息?!彼械娜硕季o張地站著,神色惶恐地等待著酋長的話。他說:“除了水牛的飼料以外,我們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可吃了。”
大家立即發出了“可怕啊”、“我們可怎么辦”的聲音,突然一個勇敢的人發問了:“那么好消息又是什么呢?”酋長回答:“那就是我們還存有很多的水牛飼料。”
故事感悟:
許多時候打敗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勇敢地去面對生活,始終保持一種樂觀心態,我們就是不可戰勝的。
面對困難時要不斷超越自己,我們才能成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切忌被自己打敗,勇敢地面對一切,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幾分精彩。
不畏強權的瑞士英雄
一個勇士的成功常常會激勵一代人的勤勉和勇敢。
——茨威格
很久以前,在瑞士有一個暴君名叫蓋斯勒。這個暴君自大殘忍、冷酷無情,在他的統治下,瑞士人民飽嘗奴役的痛苦,根本無法想象自由和幸福生活。
一天,這個暴君在公共廣場豎起了一個高高的桿子,把自己的帽子放在上面,然后他下令每一個進城的人都必須向它鞠躬。但是有一個名叫威廉·退爾的人卻沒有這樣做。他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站在那里嘲笑上面晃來晃去的帽子,他自己絕不會向蓋斯勒卑躬屈膝。
蓋斯勒聽說了這件事后,大為惱火。他害怕其他人也會這樣不聽話,那么很快整個瑞士就會起來反對他,于是他決心懲罰這個膽大妄為的人。
威廉·退爾的家在山中,他是個出名的獵手,整個瑞士沒有人的弓箭功夫能勝過他。蓋斯勒知道這一點,于是他想出一個殘忍的方法,讓這個獵手嘗嘗自己的技藝帶來的痛苦。他下令讓退爾的小兒子站在廣場上,頭上放一個蘋果,然后再讓退爾用箭把蘋果射下來。
退爾請求那個暴君不要如此考驗他的射術。假如小孩子動了一下會怎樣?假如自己的手抖了一下又會怎樣?假如箭射得不準還會怎樣?
“你是要我殺了我的孩子?”他問道。
“不要再說了,”蓋斯勒說道,“你必須一箭射下那個蘋果。如果你失敗了,我的士兵就會在你面前殺死你的兒子?!?
于是,退爾一言不發,把箭搭上弓。他瞄準目標,把箭射了出去。小男孩穩穩地站著,一動也沒動。他并不害怕,因為他相信父親的功夫。
“嗖”的一聲,箭劃過空中,正中蘋果的中心,把它射落在地。人們看到后,紛紛歡呼起來。
當退爾轉過身走開時,一支藏在他外套下的箭掉在了地上。
“你這家伙!”蓋斯勒喊道,“你的第二支箭是什么意思?”
“暴君!”退爾勇敢地回答,“假如我傷到了我的孩子,這第二支箭就是給你的。”
此后沒過多久,退爾果然用箭射殺了暴君,他因此成為瑞士民族英雄。
故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