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在自己最熟悉的領域戰斗
- 二十幾歲要懂得的99條人生經驗
- 李湛 宿春禮
- 1158字
- 2016-02-26 17:07:10
每個人、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勢,利用自己的優勢攻擊對方的劣勢,并且硬下手腕連續進攻、讓對方沒有還手之力,是為勝利之法。
在零售行業中,凱·馬特是鼻祖,1979年,凱·馬特擁有1891家零售店,每家店的平均收入高達725萬美元,相比之下,沃爾瑪公司則顯得微不足道。當時的沃爾瑪公司,只有229個零售商店,每家店的平均零售收入僅相當于凱·馬特商店的一半,在這種情況下,它很難與凱·馬特進行正面的競爭。
但是,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并沒有退縮,盡管處于不利地位,他并沒有忘記積極利用自身的優勢。
首先,沃爾瑪對顧客的需要有求必應。
其次,沃爾瑪最大限度地為顧客創造購買優良物品的機會,包括便利店的店址和方便的時間,降低成本結構、推出最優惠價格的產品,等等。沃爾瑪所具備的快速存貨補給能力,保證它能達到上述的目標。
這種保證又被稱作“送貨不停”。沃爾瑪公司嚴格要求做好這個環節的工作,要求將商品不斷運送到沃爾瑪的倉庫,經過仔細的篩選和細致的包裝,再分送到沃爾瑪各家商店。沃爾瑪的商品很少滯留在倉庫中。沃爾瑪要完成一次配送過程,僅僅需要48小時。
通過這個不停的送貨補給系統,沃爾瑪獲得了規模效益,增加了采購量,降低了存貨成本及費用。
沃爾瑪85%的商品都是依靠自己的倉儲運輸系統配送,對于只有50%商品能夠依靠自身的配送系統配送的凱·馬特公司來說,這就是沃爾瑪的一大優勢。
而且,由于有低價銷售的吸引,沃爾瑪公司就用不著花太多的時間去做太多的宣傳廣告。沃爾瑪公司在廣告上的經費的確不多,但就是因為這樣,他們才能以更低價的商品回報顧客,讓他們成為沃爾瑪的回頭客。
沃爾瑪的運輸成本也是同行業中最低的,每一美元的營業額只有16美分花在基本營運上,而其他公司要比他們多花將近40%的錢在這上面。
此外,沃爾瑪公司還非常善于激起顧客的購買欲,在大力完善企業形象、加深顧客印象方面他們也做得非常好。
1976年,沃爾瑪的強勁競爭對手凱·馬特突然向沃爾瑪展開進攻,在沃爾瑪經營最好的4個市鎮開分店,同時也向其他區域性折扣百貨連鎖展開攻勢。一時間,各公司都在討論如何避免與凱·馬特直接競爭,而山姆卻站出來聲明沃爾瑪將以攻對攻,決不退縮。當時凱·馬特已有上千家分店,沃爾瑪只有150家。第二年,在小石城,凱·馬特發起價格戰時,沃爾瑪指示自己在當地的分店經理:“任何商品都絕不能讓他們的價格比我們的低。”
而凱·馬特卻不能降得更低,只好示弱,這場戰爭的獲勝方是沃爾瑪。
形成規模、擴大影響不是沃爾瑪的長處,但是它卻善于壓縮成本、提高服務的速度。于是它精于這兩個項目,打敗了連鎖巨人。如果沃爾瑪要在廣告上砸錢,肯定會把自己砸空。年輕人現在有的優勢,還只是很小的一點點,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經營才能形成真正的勢力。而這種經營,就是堅決守住自己的陣地,決不把最擅長的領域弄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