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月:人生一世,豈能讓悲觀擋住陽光(1)
- 搖椅邊的心靈盛宴(聽外婆講那些人生的智慧)
- 楊秉慧 于京葉
- 3730字
- 2016-02-15 14:45:26
孩子,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活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如果只看到太陽的黑點,你的生活將缺少溫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陰影,你的生命歷程將難以找到光明;如果你總是發現朋友的缺點,你的人生旅程將難以找到知音。
當你擁有了一顆樂觀的心,就能活在陽光里,找到人生的真諦。
墳塋和綠樹
智慧背囊:
每個人面前的世界其實都是一樣的,之所以有快樂和悲傷之分,其實只取決于你用什么樣的眼光去看待它。
陽春三月,天氣和煦。世間萬物沐浴著春晨的曙光,在春風中搖曳、輕擺,仿佛少女的輕歌曼舞,楚楚動人。拉開窗簾,推開窗戶,微風輕輕吹來,一陣清新的泥土氣混著青草的芳香撲面而來。
放學回家的豆豆坐在窗前,感受著世間的美好。一只燕子“唧唧喳喳”地從頭頂飛過,豆豆看了看燕子,問一旁忙著剝豆子的外婆:“外婆,為什么有的人每天都很高興,而有的人不是呢?”
外婆一邊把空了的豆殼放進垃圾桶里,一邊說:“那是因為人們的心態不同,有的人樂觀,有的人悲觀。”
“那什么是‘樂觀’,什么是‘悲觀’呢?”豆豆不解地問。
外婆沉思了一下,說道:“悲觀者和樂觀者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會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兩個見解不同的人在爭論三個問題。”
“哦,什么問題?”豆豆來了興致。
第一個問題:“希望是什么?”
悲觀者說:是地平線,就算看得到,也永遠走不到。
樂觀者說:是啟明星,能告訴我們曙光就在前頭。
第二個問題:“風是什么?”
悲觀者說:是浪的幫兇,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處。
樂觀者說: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勝利的彼岸。
第三個問題:“生命是不是花?”
悲觀者說:是又怎樣,開敗了也就沒了!
樂觀者說: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實。
突然,天上傳來了佛祖的聲音,也問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一直向前走,會怎樣?”
悲觀者說:會碰到坑坑洼洼。
樂觀者說:會看到柳暗花明。
第二個:“春雨好不好?”
悲觀者說:不好,野草會因此長得更瘋!
樂觀者說:好,百花會因此開得更艷!
第三個:“如果給你一片荒山,你會怎樣?”
悲觀者說:修一座墳塋。
樂觀者反駁:不!種滿山綠樹。
于是佛祖給了他們兩樣禮物:給了樂觀者成功,給了悲觀者失敗。
“噢,原來是這樣。”豆豆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同樣是人,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人生態度會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風景;同樣是人,會因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導致截然不同的人生結局。”
“那外婆,我以后也做個樂觀的人好不好。”
外婆刮了下豆豆的鼻子:“豆豆不一直都是個樂觀的孩子嗎?這樣吧,外婆再給你講一個紀曉嵐的趣事。正因為他的樂觀,對人生的波瀾,才能在官場上樂得逍遙。”
聽外婆這么一說,豆豆趕緊豎起了耳朵。
別出心裁的祝壽詩
智慧背囊:
樂觀的人往往能夠笑傲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并能在生活中發現無限的樂趣。
紀曉嵐是乾隆時有名的大才子,他不但詼諧多智,而且永遠充滿自信,即使是在寫祝壽詩這樣的日常小事上也能自出機杼,不落窠臼。
有一年,趙翰林的母親過八十大壽,趙翰林與紀曉嵐關系不錯,就邀請他。紀曉嵐也就去了。到了趙家,發現賀壽的人多得不得了,當然來的人都是很有來頭的,不是大官,就是地方上有名望的士紳。
趙翰林早知道紀曉嵐滿腹經綸,一早就等著,想等他來時為老夫人寫一首祝壽詩。紀曉嵐剛到趙家,讓仆人請進了書房。趙翰林見了他,一拱到地,說道:“紀大人肯賞臉,下官不勝榮幸,只是我有一事相求,紀大人千萬不可推辭。”
紀曉嵐道:“趙大人要錢有錢,要權有權,天下還有幾件事辦不到?趙大人不要取笑我老紀。”
趙翰林道:“這事確實只有紀大人才能辦到,老夫人八十壽誕,下官想請紀大人寫一首祝壽詩。不知紀大人能不能大筆一揮,讓鄙宅生輝,讓老夫人高興高興?”
紀曉嵐笑笑說:“趙大人一向知道我老紀是個落拓不羈的人,講話沒規沒矩,寫東西沒大沒小,恐怕不能勝任吧!”
趙翰林心里一怔,心想這人果然如此,不要真的鬧出什么笑話來才好,連皇上的玩笑都敢開,可不要鬧出亂子來。可轉念一想,他是個有身份的人,人又聰明機靈,即使喜歡開玩笑,也一定不會亂來,于是笑笑道:“紀大人哪里的話,只要紀大人肯點頭,寫出來的詩不會不好的。紀大人寫的詩不好,天下還會有好詩嗎?”
紀曉嵐道:“趙大人信得過最好,等會兒寫得不好莫怪。”
趙翰林心中大喜,忙叫仆人擺桌、攤紙、磨墨。客人們聽說是當代大家紀曉嵐紀大人肯為趙太夫人寫祝壽詩,一齊圍上來觀看。只見紀曉嵐眼珠一轉,筆桿輕搖,“刷刷刷”寫下七個大字:
這個婆娘不是人
眾人大驚失色,一旁的趙翰林更是狼狽不堪。
雖然年紀小,但豆豆也知道這是罵人的話,不免為紀曉嵐擔心起來。
外婆接著講。
紀曉嵐并不理睬他們,自顧自寫下去:
九天神女下凡塵
大家這才噓了一口氣,莞爾微笑起來。趙翰林也暗暗用手輕輕拍自己的胸口。
接下去,紀曉嵐又寫下第三句:
生下兒子去做賊
大伙面面相覷,心里說,這實在太過分了,當著趙翰林的面,總應該給他留個面子才對。
趙翰林滿面通紅,十分尷尬,只見紀曉嵐的第四句已經寫出來:
偷得蟠桃壽母親
圍在邊上的人看到這里,轟然叫起好來。
聽完外婆的故事,豆豆哈哈大笑起來:“紀曉嵐真是太有趣了。”
“樂觀的性格才能有這種調侃的舉動,在一調一侃之間,很多矛盾也就消失了,所以樂觀是我們生活的調節劑啊。”
豆豆贊同地點了點頭,想想又搖了搖頭:“可是紀曉嵐是古代的人啊,他離我們好遠。”
“那外婆給你講個現代人的故事?”外婆想了想,說:“林語堂的怎么樣?”
“好啊好啊,我要聽!”
“林語堂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學者,他寫了很多有名的著作,比如《京華煙云》、《吾國與吾民》就得到了人們很高的評價,而他的為人也充滿了自信和風趣,現在我們要講的就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
幽默大師林語堂
智慧背囊:
樂觀的人不一定幽默,但幽默的人一定很樂觀。幽默猶如一道調和劑,人生有了它的裝扮,將會更加快樂、多彩。
林語堂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授課時,開學第一天,上課鐘打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學生引頸翹首,望眼欲穿。林先生終于來了,夾了一個皮包,包里裝得鼓鼓的。學生們滿以為林先生帶了一包有關講課的資料,興許他是為找資料而遲到的。誰知,他登上講臺后,不慌不忙地打開皮包,只見里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
他將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課堂變成了茶館。但學生們并不敢吃,只是望著他,不知他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林先生開始講課,開宗明義,大講其吃花生之道。他說:“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米愈有味道。”
說到這里,他將話鋒一轉,說道:“花生米又叫長生果。諸君第一天上課,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以后我上課不點名,愿諸君吃了長生果,更有長性子,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學生們哄堂大笑。林語堂微笑著招呼學生:“請吃!請吃!”教室里響起了剝花生殼的聲音。下課鈴響,林語堂宣布下課,夾起皮包飄然而去。
林語堂痛恨上課點名,但他的學生卻從不缺課。他上課時,教室里總是座無虛席,甚至連別班別校的學生,也會趕來旁聽。林語堂還有一種絕活,就是“相面打分”,他的課從不舉行任何形式的考試。
每當學期結束前,要評定學生的成績了,他便坐在講臺上,拿一本學生名冊,輪流唱名,學生依次站起,他則像一個相面先生一樣,朝站起的學生一看,就定下分數。難得有幾位他吃不準、心中沒十分把握,略為談上幾句,測知端詳,然后定分。據他的學生們回憶,林語堂“相面”打下的分數,其公正程度遠超過一般以筆試命題計分的方法,同學們心中無不服帖。
“哈哈,這樣的打分方式真有趣,要是我們老師也這樣,豈不是大家都不用考試了。那我同桌小胖一定不會每次都考倒數第一了。”聽完故事,豆豆樂了。
“怎么樣,一個樂觀派的生活,時時都是充滿歡笑的吧。”外婆摸摸豆豆的小腦袋。
“恩,可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遇上這些有趣的事情呀。”豆豆還是犯了疑惑。
“其實樂觀也是種心態,它和幸福一樣,也藏在我們的心里。”
“哦,為什么呢?”豆豆問。
“這個嘛,下回外婆再給你講吧。”
灑脫人生最美麗
智慧背囊:
我的臉沒有明星的漂亮?我的腿沒有運動員的長?我的喉嚨也沒有歌星們的妙曼?這些通通都不要緊,因為我有一顆樂觀的心,我的心鑄就了笑容滿面的臉龐、一直朝著希望邁去的雙腿和充滿贊美的喉嚨,我一樣得到了快樂的人生。
第二天清晨,幾陣隱隱的春雷過后,竟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入春以來的第一場雨。聽到沙沙的雨聲,豆豆從床上一骨碌爬了起來。打開窗戶,只見早已大亮的天空中慢慢垂下了一條條雨絲,不一會兒,院子里的景物都被迷蒙的雨霧籠罩了。
早飯過后,雨雖然沒有停,也沒有下大,仍然淅淅瀝地滴著。站在屋檐下看著雨滴的豆豆朝屋里的外婆朗聲喊道:“外婆,在春雨的滋潤下,小草們也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一定變得更綠了吧。”
聽著帶有童趣的話語,外婆臉上的皺紋綻成了一朵燦爛的菊花:“對,等天晴了,你就可以看見它們翠綠的模樣了。”
這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傍晚,操勞了一天的外婆剛在搖椅上坐下準備歇息歇息,豆豆就湊了過來:“外婆,昨天說給我講的故事呢?”
“哈哈,你個小搗蛋鬼,這件事情怎么記得這么牢。”外婆把豆豆抱到腿上坐好,接著說:“樂觀的人只記得一生中滿足之處,悲觀的人則只記得相反的內容。”
說著,外婆就講了起來。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
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子,叫小和尚去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