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睔v史是現在與過去之間無休止的對話,暢游歷史的長廊,我們可以發現潛藏其中的知識和樂趣。
搶答第一關
1.我國至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是在商朝后期制造的,重875kg。
2.我國古代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內容多是殷商人占卜的記錄的文字是:( )
A.金文 B.甲骨文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中國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后,甲骨文還使用了一段時期。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3.中國人常說“五福臨門”,下面哪一項是屬于這“五?!钡模浚? )
A.品德高尚 B.子孫成群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拔甯!边@個名詞,原出于《書經·洪范》。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
4.陜西乾陵武則天墓碑上有幾個字? ( )
A.五個字 B.無一字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樹碑立傳,自古以來已成慣例。然而,一代女皇武則天卻為自己立了一塊不書文字的“無字碑”,功過自讓后人評說,這是武則天的英明之處。此碑至今還在陜西乾陵武則天墓旁。
5.“絲綢之路”是在哪個朝代開辟的?( )
A.春秋 B.漢朝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絲綢之路是過河西走廊,沿著昆侖山脈和天山山脈,向西到西域和地中海東岸。全長7000多千米的陸上商路。最早的絲綢之路是公元前139年由漢朝的張騫率隊開辟的,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6.世界上最早,篇幅最大的百科全書是我國古代哪部書?( )
A.《永樂大典》 B.《康熙大典》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古代百科全書是公元1043年明朝明成祖命解縉等人編撰完成的《永樂大典》。全書共有22877卷、11095冊、3.7億字。此書比《大英百科全書》和法國的《百科全書》早300多年。
7.名探狄仁杰是哪位皇帝在位時的一位重臣?( )
A.唐太宗 B.武則天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狄仁杰,太原人,字懷英。武則天執政時的一位重臣,為人正直,多謀善斷。在做官期間,一年內處理積案涉及一萬多人,被人譽為“平恕”。
對決第二關
1.“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 )
A.唐代一位高僧 B.一種官職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司空見慣”這句成語是從劉禹錫“高髻云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這首詩中得來的。詩中所用的“司空”兩個字,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
2.杜甫詩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李白詩云,“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請問,成都為什么又叫做“錦城”或“錦官城”? ( )
A.因蜀錦而得名 B.因錦江而得名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三國蜀漢時期,成都是我國的織錦中心,美麗的蜀錦暢銷全國,后來成了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東漢時期,朝廷就在成都設置了專門管理機構“錦官”并修筑了錦官城。后來成都也就稱為“錦官城”或者“錦城”。
3.古代刑罰規定一般是在什么季節執行死刑?( )
A.秋冬 B.春夏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秋冬行刑,即把死刑的執行安排在秋冬兩季進行,這是中國古代在陰陽五行說的理論指導下形成的一種行刑制度。秋冬行刑雖為歷代通例,但也有個別朝代,如秦代,四季均可行刑。各個朝代具體期限也不一致,也有少數統治者破壞這一通例的情況。
4.唐高祖武德四年發行了開元通寶錢,此處“開元”所代表的意思為: ( )
A.開辟新紀元 B.開國的意義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唐代開元通寶貨幣在錢幣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開元”是唐玄宗的年號,意思是開辟新紀元。唐玄宗即位后,針對經濟、財政、軍事各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面,唐朝進入了一個強盛的時代。
5.“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是古今的共識,現在為了廣聽眾意,“舉報箱”正廣泛地運用在各個領域,那么我國最早的舉報箱是:( )
A.銅匭 B.蔽竹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戰國時期的“蔽竹”是我國有史以來設立的第一個“舉報箱”。公元前403年,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為了穩定社會秩序,李悝首先幫助魏文侯建立了舉奸揭兇、懲治污吏的舉報制度,在人們不常到的街道設立“蔽竹”,以便檢舉人將寫有揭發內容的竹簡塞入其中。
6.“使節”在古代的意思是:( )
A.外交代表 B.官職的憑證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在古代,“使節”并不是對人的稱呼,而是一種官職的憑證。卿大夫聘于諸侯時,國君要授其憑證,這種憑證就叫“使節”,又叫“符信”。作為任職憑證的“使節”大多是用銅鑄成,根據任職地區的不同,分別鑄成不同的動物圖像。
7.現代的“博士”指的是一種學位,在唐代的“博士”指:( )
A.學位 B.官職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唐代有律學博士、算學博士,都為教授官。
8.在史學上記載單一朝代史實的歷史著作我們稱之為:( )
A.斷代史 B.專史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斷代史始創于東漢的班固,代表著作是《漢書》。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作。專史在中國指各專門學科的歷史著作,包括典章史(如會要)、學術史(如學案)、傳記:族譜、經濟史、文學史等,后來其意域逐漸廣泛,凡是傳記一人或專敘一事的史書,也稱專史。如《虎門銷煙》《揚州十日》等皆屬專史。
巧闖第三關
1.岳飛《滿江紅》中,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其中“匈奴”是指:( )
A.匈奴統治者 B.女真統治者 C.契丹統治者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有人認為岳飛說笑談渴飲匈奴血,但南宋之前匈奴這個民族不是就已經消失了嗎,岳飛那個時代哪來的匈奴人呢?其實這是借代的表現手法,以匈奴來借代北方的金。
2.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始于哪個朝代?( )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栋偌倚铡繁臼潜彼纬跄赍X塘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啟蒙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于誦讀和記憶,流傳至今,影響極深?!栋偌倚铡繁緛硎占?11個,后增補到504個姓,其中單姓440個,復姓60個。
3.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其中“黃”指的是什么?( )
A.黃河 B黃山 C.黃帝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炎黃指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
4.“一問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最早是指哪“三不知”? ( )
A.天、地、人 B.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 C.爺爺、爸爸、哥哥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三不知”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當時荀文子認為對敵情不了解,不可輕進。他說道:“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據此可知,“三不知”意思是對事情的開始、經過、結局都不了解。
5.“皇帝”作為國家元首的正式稱號,始于:( )
A.朱元璋 B.漢武帝 C.秦始皇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起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他自認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將“皇”、“帝”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結合起來,作為自己的帝號,從此統一天下的帝王就被稱為皇帝。
6.“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边@首詩的作者生活的年代,與詩中所描述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大約相隔了:( )
A.400年 B.500年 C.600年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赤壁》。赤壁之戰發生在公元208年,杜牧的生卒是公元803~約852年,相差了大約600年。其實,如果你知道杜牧是晚唐的詩人,基本也就能辨別出來了。他和李商隱被后人稱為“小李杜”,是晚唐非常有名的一位詩人。
7.“刺配”這種刑罰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
A.五代 B.宋朝 C.明朝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按膛洹边@種刑罰,始于五代的后晉。后晉以前的流配,限于遠涉,而不刺面。到了宋代,還把刺面與脊杖、流配等刑罰施于罪犯一身,美其名曰“打金印”。
8.“大夫”在我國古代是指:( )
A.醫生 B.侍衛 C.官職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在魯、齊、燕、魏等先秦諸侯國中,國君之下設有卿、大夫、士三級官職。大夫世襲,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為一般任官職之稱。
9.唐中后期史學家蘇冕的《唐會要》是哪種史學著作的體裁?( )
A.編年體 B.紀傳體 C.會要體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會要體是一種分門別類記述一個朝代典章制度的史書體裁?!短茣肥菚w的創始之作。
加油第四關
1.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御”是指:( )
A.下棋 B.種花 C.武術 D.駕車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D。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坝笔钱敃r的“士人”的基本技能,因為當時的戰馬和戰車的多少與國力強弱息息相關,孔子在授課時也把“御”作為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2.“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聯是在:( )
A.東林書院 B.岳麓書院 C.石鼓書院 D.白鹿書院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東林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創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是當時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后來被廢。到了明朝萬歷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復并在此聚眾講學。顧憲在撰寫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鼓勵了很多知識分子去讀書,也對明代文化思想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我國古代稱生什么為“弄瓦”? ( )
A.男孩 B.女孩 C.第一個孩子 D.第二個孩子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從前,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芭?、弄瓦”典出《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紡車上的零件。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實為重男輕女的說法。
4.我國西晉的第一代皇帝名叫:( )
A.曹丕 B.司馬睿 C.司馬炎 D.司馬懿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 (即晉武帝)廢魏帝曹奐改國號為晉,定都洛陽。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西晉王朝。司馬炎也就成了西晉歷史上的第一代皇帝。
5.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 )
A.劉邦 B.李世民 C.康熙 D.乾隆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滴跏俏覈鴼v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時間為公元1663年~1772年,當了61年的皇帝。
6.從什么時候開始,只有皇帝的女兒叫“公主”呢?( )
A.春秋 B.戰國 C.西漢 D.東漢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公主”這個名稱是從春秋時開始的,那時候公主不僅僅限于皇帝的女兒,諸侯之女也可以成為公主,但是到了西漢的時候,稱謂之間的等級觀念越來越嚴格,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稱公主,諸侯王的女兒則稱為“翁主”。
7.歷史上建都于北京的朝代不包括:( )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秦朝的首都在咸陽,今咸陽東約15公里處。
8.中國最重要的一部國別史著作是:( )
A.《史通》 B.《漢書》 C.《資治通鑒》 D.《國語》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D?!秶Z》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它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
智贏第五關
1.小說《范進中舉》中,范進參加的是科舉考試中的:( )
A.院試 B.鄉試 C.會試 D.殿試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范進中舉》這篇小說中講的是范進中舉人的故事,選自清代諷刺現實主義名著《儒林外史》。這里的舉人是對當時參加全省范圍鄉試及格后取得的資格,也稱作孝廉。鄉試多在秋季舉行,故稱為秋闈。
2.中國古代的書籍叫“簡冊”,其中“簡”是用于書寫的狹長竹木片,若干“簡”編連起來就成為“簡冊”。簡冊是怎樣書寫的?( )
A.用毛筆寫 B.用刀刻字 C.先用毛筆寫再用刀刻 D.用火烤字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簡冊一般是用毛筆蘸上墨汁在竹木片上書寫的。由于墨汁中含有膠質,且竹木片的長纖維利于保持著色性很強的墨汁,所以不容易掉色。
3.破除“滿漢不通婚”這個祖訓的是:( )
A.雍正 B.乾隆 C.道光 D.康熙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據歷史記載,乾隆皇帝有個女兒,十分寵愛。這個公主臉上長了一顆黑痣,相士為她算命,說“主災”,須嫁給比王公大臣更顯赫的人家才能“免災”。乾隆想到了山東曲阜的孔府。但是,孔氏乃漢人,按照祖訓,滿漢不通婚。乾隆皇帝巧妙安排,先把女兒送到漢族大臣于敏中家里,做于敏中的干女兒,然后以于敏中干女兒的身份嫁給了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孫衍圣公孔憲培。
4.在唐代長安城經??梢砸姷降摹靶铝_人”是現今我們所說的:( )
A.朝鮮人 B.越南人 C.俄國人 D.新疆人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唐朝時候所說的新羅人指的就是朝鮮人,新羅在675年的時候統一朝鮮半島,與唐朝的貿易往來十分密切。
5.下列詞語中表示降職的詞是:( )
A.拜 B.遷 C.謫 D.去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謫指的是貶官或者調往邊遠地區。拜是指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遷是指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或者平級轉換三種情況。去指的是解除職務。
6.皇帝什么時候成了“黃袍”的獨有者?( )
A.春秋 B.秦朝 C.隋朝 D.唐朝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D。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對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并沒無定制。春秋時候的齊桓公就喜歡紫色的衣服,秦始皇按照水金火木土與青赤黃白黑分別相配,穿黑色的袍服。到了隋朝,文帝、煬帝著黃袍,但是沒有命令禁止他人穿黃色衣服。到了唐高祖時,他不喜歡別人和自己同著黃袍,就下令“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唐高宗時又重申“一切不許著黃”。但是這時的規定并不是很嚴格,一般百姓著黃依然較為多見。
7.北京在唐朝的時候被稱為:( )
A.中都 B.幽州 C.北平 D.大都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北京在唐代時稱為幽州,遼時稱為南京,金時稱為中都,元時稱為大都,民國的時候改稱北平。
沖刺第六關
1.有一種動物的形象曾經作為中國古代法律的象征,它是:( )
A.馬 B.虎 C.獨角獸 D.龜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皋陶是中國司法鼻祖,傳說他在執法時,經常用家里的一只獨角獸來判斷是非,獨角獸去碰哪個人,哪個人就敗訴,沒有一次失誤過。后來,獨角獸就成了中國法律的象征。
2.明朝末年,努爾哈赤統一了中國東北地區,把滿洲人分別組成黃、白、紅、藍、鑲黃、鑲白、鑲紅和鑲藍八旗,為的是什么?( )
A.便于管理 B.便于戰爭 C.便于收稅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滿洲成員皆隸屬于滿洲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職能。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征,軍械糧草自備。入關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八旗兵從而成了職業兵。八旗制度是清王朝統治全國的重要軍事支柱。
3.堯覺得舜品德好,又能干,把首領的位子讓給舜,這種讓位,歷史上叫做:( )
A.禮讓 B.禪讓 C.謙讓 D.互讓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禪讓制實際上是以傳賢為宗旨的民主選舉首領制度,后被禹的兒子夏啟破壞,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襲制。
4.從何時起,對最高統治者稱“王”? ( )
A.夏 B.商 C.春秋 D.周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根據文獻資料記載,對最高統治者稱王是在商代,而不是夏代。夏代的君主稱自己為“后”,而不是為王。到了商代后,由于王權的加強,才開始稱最高君主為“王”。
5.“孔”姓的來源是:( )
A.諸侯受封的國名 B.官職 C.祖先的字 D.帝王賜姓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孔”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它來源于祖先名字中的字。相傳周武王封商微子于宋,微子死后由其弟仲衍繼承封地,仲衍之后有弗父何。弗父何的玄孫名嘉,字孔父。后來孔父的兒子木金父以父字中的“孔”為姓氏,在魯國定居。
6.鄭成功何時收復了臺灣?( )
A.1660年 B.1661年 C.1662年 D.1664年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C。1662年2月1日,鄭成功驅逐了侵占我國臺灣領土的荷蘭殖民者,收復了臺灣,在臺灣設置了府縣,建立了行政機構。
晉級樂翻天
1.繼文成公主之后,唐代還有哪位公主嫁到吐蕃?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金城公主。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與吐蕃贊普聯姻,將中原文化傳入吐蕃,對于漢藏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2.被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尊為“天可汗”的人是唐太宗,對嗎?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唐太宗時期加強了國內漢族與少數民族的聯系,加強對西北等地區的管轄,得到了周邊很多民族的擁護和愛戴,他們紛紛將唐太宗尊為“天可汗”(意思為“像天一樣偉大的領袖”)。
3.偉大領袖鄧小平按照“一國兩制”的制度成功解決了香港和澳門問題,促進了香港和澳門的發展。其實這種制度在歷史上也出現過。我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曾實行過一國兩制?請簡要說說實行的具體情況。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北宋時的遼國曾實行過“一國兩制”,長達200年之久。契丹族是游牧民族,與漢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文化傳統都不相同。為了實現兩個不同社會的統一,契丹本土內契丹大可汗以契丹法直接統治,漢地以漢法自治,由大可汗間接統治。歷史學家稱此為“二元政治”。
4.請根據敘述,猜猜這位人物是誰。
(1)他自幼就有“神童”之稱,后來他做了內閣大學士,成為皇帝的顧問。
(2)他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位改革家,對明代政治、軍事、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頓吏治,提高行政效率,用名將戚繼光等練兵,加強防御,推行一丈鞭法,丈量土地。
(3)他是萬歷年間的一位宰相,因常獨攬大權于一身,所以許多歷史工作者稱他為“權相”,他死后因涉嫌貪污被抄了家。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張居正。
5.古代結婚制度有哪些步驟?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在我國的古代娶妻要經過六個步驟。
第一步,“納彩”。就是男方家請媒人到女方家去提親,如果女方家贊成這門婚事,男方家就會送禮物到女方家,女方家收下禮物,就表示同意男方家的求婚。
第二步,“問名”。就是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問女方的生辰八字,然后到祖廟占卜,只有男女雙方八字相合,婚事才能繼續進行。
第三步,“納吉”。卜得吉兆后男方家會請人通知女方家,締結婚姻關系。
第四步,“納征”。在納吉之后,男方家送聘禮到女方家,算是訂婚禮。
第五步,“請期”。男方家挑選一個好日子作為婚期,然后帶上禮物去通知女方家長,征求其意見。
第六步,“親迎”。就是新郎親自到女方家接新娘子完婚。
經過這六個過程,真正的婚姻關系才算確立。
6.“鵲橋”有時候也被稱為“藍橋”嗎?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不是。人們常用“鵲橋”表示夫妻相會,而用“魂斷藍橋”形容夫妻關系破裂。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公元前320年,蘇秦向燕王講了一個“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有一個叫尾生的人,與一如花似玉的女子相約于橋下會面,但女子沒來,尾生為了不失約,水漲橋面抱柱死于橋下。據《西安府志》記載,這座橋在陜西省藍田縣的蘭峪水上,稱為“藍橋”。從此,人們把夫妻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
7.我國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史專著是《明儒學案》嗎?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是?!睹魅鍖W案》系統記載、總結論述了明代學術思想的發展和演變,是明代思想史、哲學史、學術史的專著,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黃宗羲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