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創(chuàng)意作文魔法秀(6)

如2008年江蘇無錫滿分作文《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小作者用了四個排比段:“煩惱時……”、“成長時……”、“虛弱時……”、“委屈時……”作為結構的標志,主線突出,娓娓道來,情感細膩真摯,引領讀者步步進入母愛的感動中,可謂構思清晰、精巧。

再如,2008年江蘇常州滿分作文《你在我心里》開頭寫道:“紅了希望,綠了夢想,只因你在我心里——我的語文。”正文中則使用了“只因你在我心里……”與之照應,分別引領了三個段落,緊扣話題,層層深入,對從“語文”引發(fā)出來的超越詩詞的中華文化內涵進行了詮釋,層次清晰,結構嚴謹,文化內涵豐富,是一篇值得借鑒的佳作。

怎樣富有創(chuàng)意地謀篇布局,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結構呢?下面介紹幾種技法,或許對我們在作文中創(chuàng)新結構有一定幫助。

技法1:鏡頭剪輯

鏡頭剪輯法又可稱為“蒙太奇”式。它是借助電影蒙太奇的表現(xiàn)手法,抓拍若干個生活氣息濃郁的典型鏡頭,選用新奇靈動的組合形式,將所寫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畫面或片段,有序地寫下來,其間的每一部分都可單獨成文,組合起來又是一個完整的篇章,它將曲折動人的情節(jié)一目了然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恰似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自然流動,使人仿佛身臨其境,產生“如在畫中游”的奇妙美感。

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把發(fā)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場景的不同鏡頭按一定的順序有機地連接起來。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靈活自由,變而不亂,視感強烈。恰當?shù)剡\用鏡頭剪輯法,可以增強作品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運用這種方法具體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電影放映式”。即通過鏡頭組合、畫面切換以及畫外音的形式展現(xiàn)文章豐富的內涵。

2.“日記連綴式”。即將若干篇日記中富有代表性的情節(jié)連綴起來,可以從不同的側面與角度,再現(xiàn)文章的精彩。

3.“劇本章節(jié)式”。即采用多幕劇的形式,隨著時間、地點、人物的轉換,使主題思想浮出文面,令人拍案叫絕等。此外,還可直接采用空行隔開片斷、“一、二、三”、“鏡頭一、鏡頭二、鏡頭三”等形式對美妙的瞬間進行細節(jié)掃描,組合成一幅幅真實感人的畫面。這些形式減少了過渡語及鋪排性文字,集中了場面和筆墨,突破了時空局限,靈活自由,變而不亂,使得內容更充實,情感更細膩,節(jié)奏更明快,主題更突出。

技法2:排比造勢

修辭方法可以為文章增添幾分風采,這是不容置疑的。排比尤其是這樣。排比能夠增加語勢,起強調作用,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內容集中,敘事透辟,條分縷析,節(jié)奏鮮明,長于抒情。

排比在作文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1.用在開頭。這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開頭段以一個并列式的排比句構成,另一種是開頭三段為并列段,每段的句式大體相同,構成排比段。排比句或排比段用在開頭的妙處是開篇便作了一番精美的鋪陳,給文章奠定了詩意的氛圍,第一時間捕獲讀者的眼球。

2.用在中間。多以排比式段落出現(xiàn),或為描寫抒情類段落的并列,或為幾個事例的并列。這種結構的文字多在每段的開頭有中心句之類的明顯標志。散文中設計幾個描寫風景或抒發(fā)感情的并列段,可以使節(jié)奏明快,灑脫奔放,鏗鏘有力,感情強烈。議論文中設計幾個典型事例的排比段,方便從不同角度選取事實論據(jù),使得論證全面而立體,說服力強,從而使立論大氣磅礴,無懈可擊;反駁則如摧枯拉朽,勢不可當。

3.用在結尾。形式上也有兩種,與開頭的兩種形式相同,或一段中的排比句,或幾段構成的排比段。排比用在結尾的妙處是:將文章推向高潮,升華了中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感染力強,余韻悠遠。靈活地運用排比就如在文中鑲嵌了珠玉一般,使作文增光生輝。

技法3:回環(huán)反復

選用一個與文章主旨密切相關的句子或一小段話,在文章的若干處不斷重復,并形成全文結構的主體框架,這種寫法叫做“回環(huán)反復法”。由于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強化特定語言,并且注意文章內容和思想深度、廣度的逐步拓展,因此能以緊密的結構、強烈的表達吸引讀者。

回環(huán)反復式結構一般有三種形式:一種是段首或段尾運用相似的句型或短語,形成段首排比或段尾排比的修辭效果;一種是同一中心句散見于不同的段落,多放于段首;一種是將某一線索句或中心句單獨成段,均勻分布在文章中。

技法4:巧設題記、后記

在文章題目之后、正文之前加上一兩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話,這就是文章的“題記”。在文章末尾,特意加上一兩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話,這就是文章的“后記”。它們都不是正文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沒有它們,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依然是完整的。但是,加上題記,能夠提出本文將要回答的問題,能夠明示本文的主旨,能夠點染本文的環(huán)境;加上后記,要么是因為事態(tài)后來有了新的發(fā)展而補上一筆,要么是直接啟發(fā)讀者進行思考,給文章留下不盡的余味(其中后一種情況更為常見)。

題記凸現(xiàn)和揭示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是文章的靈魂,是文章的眼睛。簡潔含蓄、句子短小、語言精美的題記,往往讓人過目不忘。

一篇作文如能在結尾寫上“后記”,哪怕只是三言兩語,或與題記遙相呼應,渾然一體,或巧妙點題,卒章顯志,也是一個閃耀的亮點。

所以說,一篇文章如果加上一個閃亮的題記或后記,就如同戴上了一頂“鳳冠”或安上了一個“鳳尾”,這也是創(chuàng)意寫作的一種體現(xiàn)。

下面介紹幾個創(chuàng)意題記的寫作技巧:

1.唱出“反調”出人意料

常言道:水無常態(tài),文無定式。如今呼喚創(chuàng)新精神、激勵張揚個性日益成為作文的主旋律。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是指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視覺、不同層面去思考同一問題,從而獲得不同的感受和體驗,豐富作文的內涵并寫出獨到之新意。當然,題記中的“反調”的要求也是個性與規(guī)范的有機統(tǒng)一。如以“自然”為話題作文:

我愿做只井底之蛙,那兒清涼又舒爽,那兒隱蔽又安全。來,來,來,請跟我來,跳到井底遠離人類。

——一只井底之蛙的勸世格言

2.懸念引人入讀

題記以懸念的形式出現(xiàn),能吊起人們閱讀的胃口;如果懸念再設置得精彩一些,那就猶如一顆石子投向平靜的水面,激起人們的閱讀欲望,引發(fā)想象的美妙意境。如以“書”為話題寫作文:

一個喜歡讀書的女孩,一個不喜歡讀書的女孩。我就是這樣一個雙色女孩,你愿意傾聽雙色女孩的藍色寂寞嗎?

3.交代式

即借助題記交代文章的寫作目的、背景或寫作內容等,使讀者對文章有一個更清楚的了解或宏觀上的把握。如一篇以“友情”為話題的佳作《北方人與南方人》的題記:

一場大火,把兩個平凡人的友情之歌唱到極致,他們的人格,也便在這友情中升華。

此題記把文章所寫的北方人與南方人之間的“友情”故事概述了出來,使讀者一讀便對文章寫什么有了一個初步把握。

4.真情撥人心弦

作文是用心寫出來的,放在“版眼”的題記,只有真正用“心”、用“情”寫出來,才能撥動人心弦,引人共鳴。如以“母愛”或“父愛”為話題作文:

風箏升天,禁不住絲線纏綿;大雁南飛,依然頻頻回望。歲月易老,世事易變,流逝的歲月中,不變的是母親那一生都深情的牽掛。

——寫給母親的話

同時,也切忌濫用題記、后記。

一是“題記”、“后記”雖好,但運用不當,反而畫蛇添足,浪費篇幅。

二是作文時容易片面追求“題記”、“后記”的哲理性、抒情性,而忽視了與正文的思想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造成“題記”、“后記”與文章貌合神離。

誤區(qū)警示

1.作文的完整比完美更重要,不能因為追求結構的完美而不顧及甚至是破壞文章的完整。結構完整是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一篇未及完篇的作文,無論語言多么優(yōu)美、觀點如何新穎,也是不合格的。

2.結構的創(chuàng)新也要符合要求,不能為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這樣只會弄巧成拙。

二、經(jīng)典范文展示臺

鏡頭剪輯

拍下身邊的美

佚名

我喜歡拍照,尤其是拍下身邊美的一剎那。

這不,我又掛上照相機到外邊去“拍美”。

夕陽無限美

一出門,就聽到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奇怪,我尋聲找去,看到不遠處有許多人圍著湊熱鬧,原來是“老年人俱樂部”在組織活動。嗬,年過半百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抖擻,滿面春風。一些參加秧歌隊的爺爺奶奶們更是美,頭上戴著花冠,身上穿著鮮艷的秧歌服,腰間還系著彩帶,手里拿著五顏六色的大扇子,可漂亮了!只聽居委會主任一聲令下:“來,扭起來!”爺爺奶奶們就舞著大扇子,踏著鼓點,美滋滋地扭起了秧歌。看,他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甜美的笑容,步伐十分靈活,動作又是那樣優(yōu)美!

“小姑娘,還不快拍!”身旁一位叔叔提醒了我。我迅速按下快門,拍下了爺爺奶奶們那“夕陽無限美”的瞬間。

朝陽無比美

我繼續(xù)往前走,便到了小公園。公園里景色優(yōu)美,有許多小孩子在這里玩耍。我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向四周望去,尋找美的景象。正在這時,只見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手里緊緊地握著什么東西,向這邊跑來,兩條小辮子也隨著搖搖晃晃的身軀一上一下地擺動,可愛極了。她跑到垃圾箱前,停下來,踮起腳,小心翼翼地把那緊緊握在手里的糖紙扔進了垃圾箱。我急忙抓住這美的一瞬間,拍下小女孩這“朝陽無比美”的一幕。

太陽快落山了,我拍好了幾個美的鏡頭,戀戀不舍地往家走。

無盡的美

這一路上,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家周圍也很美呀:原來堆放垃圾的地方,已種上了花草;原來狹窄的小土路,已經(jīng)用石子鋪成圖案形的甬路;原來張奶奶開小雜貨的那條巷,現(xiàn)在有了超市——一切都充滿了現(xiàn)代化的氣息。我又一次按下快門,拍下夕陽映照下現(xiàn)代化城市的美麗的一角。

這天的拍照,我收獲不小。不僅是幾張照片,我發(fā)現(xiàn),我身邊的人美,景也美。現(xiàn)代化的城市面貌和人們美好的心靈,使我不由得發(fā)出感嘆:美就在我身邊!

作者開篇巧妙地引入照相的“鏡頭”:去抓拍身邊的美,在不動聲色中自然切題,通過三個蒙太奇式的“鏡頭”組成文章的主題部分,構成文章總分總的結構模式。作者抓拍的每一個鏡頭都是一幅美麗的圖景。首先抓拍幸福快樂的老年人,呈現(xiàn)一幅“夕陽無限美”之圖;其次拍小姑娘良好的素養(yǎng),暗示新生代的“朝陽之美”;最后抓拍景美,表現(xiàn)生活條件的提高所帶來的美。這三個美麗的畫面,成就了本文清新而完美的結構,讓人耳目一新。

排比造勢

告別如虹

常州考生

虹,完美與詩意的有機結合。在紅橙黃綠藍靛紫的絕妙組合中,折射出美的內涵,詮釋著千古的絕唱——我說,告別如虹。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說。這首詩飽含的濃濃友情,縱使萬水千山也不能阻隔。試想:大地初醒,淡紫色的天空中還有朦朧的星月,長亭送別的友人互相勉勵,微笑作別。這是多么動人的場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是一個紫色的夢——告別是一種心靈的寄托和感情的放飛。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東坡言。江水洗刷,赤壁依舊。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蘇軾在悵然之后重新振作。黃色的傍晚,滄海平靜。詩人不再哀嘆,繼而用偉大的抱負告別不幸,抒寫自己的宏圖大志。這是一個偉人金黃色的夢——告別是一種覺醒與重生。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道。也許他沒有魯迅震響世界文壇的犀利,也沒有博大精深的文才,但他——牛玉儒,卻以令人肅然起敬的告別感動了億萬中國人。背著草原人的幸福,他選擇了告別家鄉(xiāng),沒有嘩眾取寵的豪言壯語,但“此時無聲勝有聲”。在茫茫草原上,這是一個綠地藍天編織的夢——告別是一種責任與理想。

背起橙色的行囊,向著夢想遠飛

我坦然道。青春,是一個漏底的容器,撈不回如水的時光,只留下青澀甜蜜的夢想。三年同窗,即將告別。面對賢人志士們的告別之情,我不再傷感,曾經(jīng)的努力,一定會讓我們的告別帶上淡淡的詩意,青色的風鈴,必定會向著旭日揚帆遠航。在那橙色的天空,尋一輪火紅的太陽。

楓葉的搖墜,是一種悲傷的必然;梧桐的飄落,是一種凋零的必然;風雨的到來,是成功與美麗的升華,因為在那之后便是彩虹——愿告別如虹。

文章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排比段的運用。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體現(xiàn)在結構上的排比,它采用古詩文名句作為每段的小標題,形成排比,一氣呵成,使得語言頗具美感,結構流暢。二是每段結尾句在整體上構成排比句,并作總結,使全文渾然一體。三是文章結尾運用排比,借助“楓葉的搖墜”、“梧桐的飄落”、“風雨的到來”等自然現(xiàn)象水到渠成地升華文章的中心。

回環(huán)反復

做一片云,真好

佚名

做一片云,那感覺真好!

做一片云的我,來時,無聲無息,走時,無牽無掛。做一片云的我,沒有根的寄托,沒有分離的痛苦,沒有相守的纏綿,沒有遠行的猶豫。我不苛求別人的欣賞,只是在你無意間飄然而過,而在你回首癡望的那瞬間,我微笑著悄然掠過,繼續(xù)自己的旅行。

做一片云,真好!

我寧靜而高遠,猶如雪白的花朵,一塵不染,綻放在這遠離世俗的天庭,風挨著我的肩,我挨著風的肩,如神似仙,一味品嘗著這有生以來的平靜淡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将乐县| 嘉兴市| 军事| 遂川县| 信阳市| 申扎县| 高雄市| 视频| 米林县| 湖南省| 随州市| 蒙自县| 新乐市| 青铜峡市| 高雄市| 额敏县| 织金县| 通河县| 昌乐县| 肃南| 安塞县| 唐河县| 桦甸市| 城固县| 奎屯市| 梁平县| 库尔勒市| 巴塘县| 汕尾市| 长治县| 日土县| 珲春市| 南木林县| 宁河县| 永新县| 迭部县| 吉安市| 霍山县| 邻水|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