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論語序說

《史記》《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紇,母顏氏。以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魯昌平鄉陬邑。為兒嬉劇,常陳俎豆,設禮容。及長,為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隱》云:“一本作委吏,與《孟子》合。”今從之。為司職吏,畜息。職,見《周禮》《牛人》,讀為枳,義與杙同,蓋擊養犧牲之所。此官即《孟子》所謂乘田。適周,問禮于老子。既反,而弟子益進。昭公二十五年甲申,孔子年三十五,而昭公奔齊,魯亂。于是適齊,為高昭子家臣,以通乎景公。有聞《韶》、問政二事。公欲封以尼豨之田,晏嬰不可,公惑之。有季孟、吾老之語孔子遂行,反乎魯。定公元年壬辰,孔子年四十三,而季氏強僣,其臣陽虎作亂專政。故孔子不仕,而退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九年庚子,孔子年五十一。公出不狃以費畔季氏,召孔子,欲往,而卒不竿。有答子路東周語。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則之,遂為司空,又為大司寇。十年辛丑,相定公會齊侯于夾谷,齊人歸魯侵地。十二年癸卯,使仲由為季氏宰,墜三都,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墜成,圍之不克。十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攝行相事,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魯國大治。齊人歸女樂以沮之,季桓子受之。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行。《魯世家》以此以上綿為十二年事。適衛,主于子路妻兄顏氵蜀鄒家。《孟子》作顏讎由。適陳,過匡,匡人以為陽虎而拘之。有顏淵后及文王既沒之語。即解,還衛,主蘧伯玉家,見南子。有矢子路及未見好德之語。去,適宋,司馬桓魋欲殺之。有天生德語及微服過宋事。又去,適陳,主司城貞子家。居三歲而反于衛,靈公不能用。有三年有成之語。晉趙氏家臣佛脄以中牟畔,召孔子,孔子欲往,亦不果。有答子路堅白語及荷蕢過門事。將西見趙簡子,至河而反,又主蘧伯玉家。靈公問陳,不對而行,復如陳。據《論語》則絕量當在此時。季桓子卒,遺言謂康子必召孔子,其臣止之,康子乃召冉求。《史記》以《論語》歸與之嘆為在此時,又以《孟子》所記嘆詞為主司城貞子時語,疑不然。蓋《語》、《孟》所記,本皆此一時語,而的記有異同耳。孔子如蔡及葉。有葉公問答,子路不對,沮、溺耦耕,荷丈人等事。《史記》云:“于是楚昭王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而陳、蔡大夫發徒圍之,故孔子絕量于陳、蔡之間。”有慍見及告子貢一貫之語。按:是時陳、蔡臣服于楚,若楚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安敢圍之?且據《論語》,絕量當在去衛如陳之時。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令尹子西不可,乃止。《史記》云“書祖地七百里”,恐無此理。時則有接輿之歌。又反乎衛,時靈公已卒,衛君輒欲得孔子為政。有魯、衛兄弟及答子貢夷齊、子路正名之語。而冉求為季氏將,與齊戰有功,康子乃召孔子,而孔子歸魯,實哀公之十一年丁巳,而孔子年六十八矣。有對哀公及康子語。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乃余攵《書傳》、《禮記》,有杞宋、損益、從周等語。刪《詩》正《樂》,有語太師及樂正等語。序《易》《彖》、《擊》、《象》、《說卦》、《文言》。有假我數年之語。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弟子顏回最賢,蚤死,后唯曾參得傳孔子之道。十四年庚申,魯西狩犭蒦麟,有莫我知之嘆。孔子作《春秋》。有知我、罪我等語,《論語》請討陳恒事亦在是年。明年辛酉,子路死于衛。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孔子卒,年七十三,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心喪三年而去,唯子貢廬于冢上,凡六年。孔子生鯉,字伯魚,先卒。伯魚生伋,字子思,作《中庸》。”子思學于曾子,而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

何氏曰:“《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別有《問王》、《知道》,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多于《魯論》。《古論》出孔氏壁中,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

程子曰:“《論語》之書,成于有子、曾子之門人,故其書獨二子以子稱。”

程子曰:“讀《語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后知好之者,有讀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

程子曰:“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彭山县| 会同县| 高要市| 文山县| 孝义市| 甘肃省| 砀山县| 松潘县| 静海县| 婺源县| 邵武市| 黄陵县| 汨罗市| 彝良县| 中卫市| 鲜城| 广平县| 历史| 五台县| 大宁县| 拜城县| 屏南县| 吉林市| 武强县| 抚松县| 阳泉市| 金昌市| 湖口县| 昆明市| 资中县| 宜昌市| 巨鹿县| 花垣县| 吉隆县| 页游| 昌乐县| 张掖市| 平阳县| 巴楚县|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