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6章

文章軌范七卷(明刊本)

題:“疊山謝枋得君直批點。”《目錄》後,有門人王淵濟跋,謂此集惟《送孟東野序》、《前赤壁賦》系先生親筆批點,其他篇僅有圈點而無批注。若《歸去來辭》、《出師表》并圈點亦無之。可知書有圈點,始於宋末也。此明嘉靖辛酉東吳郭邦藩重刻本,後附《論學統宗》一卷,乃邦藩以己意選宋人論數篇。前有正德丙寅王守仁序。

永嘉四靈詩四卷(影鈔本(宋)殘本)

原書未詳卷數,此僅存徐照上、中、下三卷,徐璣上卷。汲古閣《秘本書目》有宋板三本云。此書久矣失傳,幸而得此,實至寶也。此本即從之傳錄。舊有黃復翁跋,謂得謂吾邑張子和觀察,樊榭選《宋詩紀事》時所未見者。

圭塘款乃集二卷(舊鈔本)

元許有壬與其弟有孚、子楨唱和之詩。中有《樂府十解》為其客馬熙作,又附熙《圭塘補和詩》於後。舊為錢遵王鈔藏本。格闌左角有“虞山錢遵王述古堂藏書”一行,有周伯琦序,周虙、哈刺臺、丁文昇、黃冔、張守正、王翰、王國寶等跋。

昭忠逸詠六卷補史十忠詩一卷(校本)

元劉麟瑞撰并序。又岳天祐、何喬孫序。《補史詩》,劉塤撰。趙景良嘗合編之,易名為《忠義集》。此毛斧季以舊鈔本校改家刻,卷第、字句,皆與初刻異。後有陸敕先題識二行云:“顧修遠鈔本校。甲寅九月十六日。是月十八日,又校一過,續有是正處。”(卷首有“虞山毛扆手校”朱記。)

國朝文類七十卷(元刊本)

元蘇天爵編。此至正二年,杭州路西湖書院所刻大字本。前有《準中書省請刻咨文》,移咨江南行省於贍學錢糧內鋟梓。王理、陳旅序,王守誠跋,是此書初刻本也。《目錄》後有“儒士葉森點對”一行。

皇元風雅三十卷(元刊本)

元蔣易編并序。又黃清老、虞集序。此書惟見焦氏《經籍志》、《文淵閣書目》。天一閣藏本祗存二冊。是本始劉夢吉,終陳梓卿,凡一百五十五家,獨為完善。刻於至元三年。《目錄》後有墨圖記曰“梅溪書院”。

唐音十四卷(元刊本)

元楊士宏編并序,又虞集序。其書分《始音》、《正音》、《遺響》為三類。論詩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名,始自此書。後來有顏潤卿、張震為之注,此為初刻本,故無注也。

古樂府十卷(元刊本)

元左克明編并序。書中《焦仲卿詩》“守節情不移”句下未增“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二句,尚是左氏原本也。(卷首有“煌圖私印”朱記。)

草堂雅集十三卷(影鈔元本)

題:“玉山顧瑛類編。”無序跋,始何九思,終釋自恢,凡七十六人。元刊本向藏郡中文氏。卷首標目猶出三橋國博手跡。文肅有跋稱“竺塢帳中秘帙”,惟錢受之、王淑士曾借錄一部耳。後藏愛日張氏,近歸郡人吳敏思。其書與閣鈔本始陳基、終自恢者編次具異。茲胡君心耘於吳門鈔得見貽,其行款字體,悉依元刻云。

草堂雅集十三卷(鈔本)

是本與元刊本卷數同而編次略異。元本始柯九思,此本則始陳基,終釋自恢,凡七十五人,較元本僅少束宗庚一人。王漁洋謂竹垞於吳門醫士陸其清家獲見鈔本一冊而始全,則罕傳可知。此為錢唐何夢華鈔藏本,惜未記其所出也。(卷首有“錢江何氏夢華館藏”、“何元錫印”二朱記。)

玉山紀游一卷(鈔本)

元袁華編。皆紀玉山、草堂諸人游歷唱和之詩,中有王濡之,紀文達謂無考,實山陰人,字德輔,詩亦見《名勝集》。

玉山名勝集二卷(舊鈔本)

不題編輯姓氏,前有至正十年金華黃溍序,至正十一年湘東李祁序。至正九年張翥題《玉山詩》所編“玉山亭館”,其次序與別本不同。曰“《玉山草堂》”、曰“《玉山佳處》”、曰“《釣月軒》”、曰“《芝雲堂》”、曰“《可詩齋》”、曰“《讀書舍》”、曰“《種玉亭》”、曰“《小蓬萊》”為上卷;曰“《碧梧翠竹》”、曰“《湖光山色》”、曰“《浣花館》”、曰“《柳塘春》”、曰“《漁莊》”、曰“《金粟影》”、曰“《書畫舫》”、曰“《聽雪齋》”、曰“《絳雪亭》”、曰“《綠波亭》”、曰“《春草池》”、曰“《雪巢》”、曰“《君子亭》”、曰“《澹香亭》”、曰“《秋華亭》”、曰“《春暉樓》”、曰“《白雲海》”、曰“《來龜軒》”、曰“《拜石壇》、《寒翠所》”(二名一處。)為下卷。舊為吳中朱性甫藏,本中《秋華亭》詩半葉有朱筆注云,此朱性甫筆也。又上方有顧墨癡題云:“性甫高隱,藏書孔富,往往手錄者更多,此編止書此半葉,莫解其故。或者當時借他人之書,催索孔急,倩人代書耳。今獲數行,奚啻拱璧。庚午立冬日,顧渚題。”卷末又有題曰:“此帙朱野航家藏物也。前後有‘存理’印章,存理,即野航名。集內《秋華亭》半葉,是野航手澤,筆畫清勁可觀。崇禎二年閏月晦日埭川顧渚識。”又有義門何氏朱筆跋云:“此集朱野航性甫先生故物,而余先妻太原孺人之曾祖雄蜚先生所藏也。先生萬歷癸卯南闈貢士,己未上春官,奚囊中儲此集,其同年宜興徐儀世虞倩比部見而愛之,手錄以去。及出守嶺外,俾羅浮張萱孟奇開雕,然流傳甚寡。張又不學,謬分為八卷,頗易置其詩文次第,訛字亦屢見。汲古毛氏有抄本四冊,而莫從是正也。今年春,訪就堂師於見山精舍,忽出此集相示,乃知後歸埭川顧渚墨癡,又流傳南潯一士人手,師從士人得之者。就堂知予為王氏婿,粗知寶愛此集,遂舉以相贈。毛丈斧季聞而以所藏鈔本屬予校勘,訖事,因識於書後。“又跋云:”洪永之際,禁綱方密,故‘君’字多書為‘均’,後來抄本中,班班猶有存者,駮文未及改爾。“又有墨筆跋云:”勺泉草堂有萬歷初刻本,乃嘉興曹侍郎所貽,雖亦分作四卷,而詩文之次第尚仍其舊,字畫亦不俗。後有跋云:“右仲瑛《亭館題詠集》,朱性甫家藏錄本也。仲瑛一時風流,文雅之盛,雖去之百年,猶可想見。視今世富家,皆多粟農夫耳。即與仲瑛充糞除之役,固知亦不納也。鄙哉,鄙哉!弘治元年八月中秋日,吳人楊循吉題。‘則知君謙於赍研齋。”(卷中有“朱存理印”、“顧渚之印”、“澹西”、“舸城茗生”諸朱記。)

玉山名勝集二卷(舊鈔本)

此亦明人鈔本,舊為張青父所藏者。字跡古雅可愛,首題“玉峰顧瑛仲瑛編次”。其次序與朱野航本不同。曰“《玉山草堂》”、曰“《玉山佳處》”、曰“《釣月軒》”、曰“《芝雲堂》”、曰“《金粟影》”為上卷;曰“《書畫舫》”、曰“《春暉樓》”、曰“《秋華亭》”、曰“《澹香亭》”、曰“《君子亭》”、曰“《雪巢》”、曰“《春草池》”、曰“《綠波亭》”、曰“《絳雪亭》”、曰“《聽雪齋》”、曰“《白雲海》”、曰“《來龜軒》”、曰“《拜石壇》、《寒翠所》”、曰“《可詩齋》”、曰“《讀書舍》”、曰“《種玉亭》”、曰“《小蓬萊》”、曰“《碧梧翠竹堂》”、曰“《湖光山色樓》”、曰“《浣花館》”、曰“《柳塘春》”、曰“《漁莊》”為下卷。其《玉山草堂》分題詩下與朱本不同。是集以“高秋爽氣相鮮新”為韻,朱本昂吉得“高”字、良琦得“爽”字,又口占七絕一首,於立得“氣”字,亦口占一首,顧瑛得“鮮”字又口占二首,記詩不成者三人。張本則無良、于、顧三人,而有鄭元祐得“秋”字,陳基得“新”字二首,記詩不成者四人,其互異處,殊不可解。又《絳雪亭》有河南張渥詩一首,為朱本所無。案:是書世有傳鈔本,多訛奪處,其次序與朱、張二本俱不同。據義門跋,萬歷間有兩刻本,皆出自朱本,流傳亦窄。若《四庫》所收之鮑氏本為十二卷,其次序又異,不知出自何本也。是本舊為愛日精廬藏書。(卷首末有“張丑之印”、“趙宦光印”、“凡夫僧彌”、“樸村”、“雲章”、“漢曕”諸朱記。)

玉山名勝外集二卷(舊鈔本)

不著編次、姓氏。上卷《紀寄題》,下卷《紀餞送》,殆出後人雜采成編,非舊有此集也。

玉山唱和集一卷附錄一卷(鈔本)

不著何人編輯。皆玉山與友人唱和之詩,多不見《玉山璞藁》者,其友人亦不盡見《草堂雅集》與《名勝集》中。後附《西湖梅約冊》與《水西清興卷》。舊為朱性甫藏書,在濂溪坊顧氏,繼歸壽松堂蔣氏,黃蕘圃假以傳錄。鮑以文刻《玉山逸藁》時未見此書也。卷末舊有題識云:“《西湖梅約冊》借應龍副墨。乙巳八月一日小樓上志。”又一條云:“《水西清興詩》廿二首,借徵明家遺墨,命庚孫錄於《玉山集》後。正德五年十月十八日老安窩有發僧合十書。”

大雅集八卷(舊鈔本)

題:“天臺賴良善卿編輯,鐵雅先生會稽楊維楨廉夫評點。”前有至正辛丑維楨序,至正壬寅吳興錢鼒序,席帽山人王逢後序。賴良自記云:“良選詩至二千馀首,鐵雅先生所留者,僅在三百。古人以詩名世,或一聯、一句,不為少也。而有擅場雄作,則大篇長什,又不厭其多也。故今所刊者,或一人一詩,或一人數十詩,蓋不以多寡較也。”

澹游集三卷(舊鈔本)

元釋來復編。來復,字見心,豐城人,主四明之定水寺,工詩,與名卿大夫交,集其往來投贈詩篇并寺中碑銘、序記等文。集中所載諸人,多顧俠君《元詩選》所遺。有揭法、劉仁本、楊燧、釋廷俊、至仁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漳平市| 密云县| 龙井市| 兴安盟| 甘南县| 拉孜县| 麦盖提县| 阳谷县| 上林县| 岑巩县| 翼城县| 黔东| 宝应县| 耒阳市| 瓦房店市| 绥江县| 吉林省| 密山市| 石门县| 利津县| 平湖市| 苗栗县| 嵩明县| 四会市| 错那县| 尉氏县| 朝阳县| 晋城| 邵东县| 宽城| 五家渠市| 龙岩市| 保德县| 乡城县| 华阴市| 运城市| 楚雄市| 碌曲县| 晋中市|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