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詩(二十七首)
【下相懷古】
驅車馬陵山,落日見下相。
憶昔楚項王,拔山氣何壯!
太息取祖龍,大言竟非妄。
破釜救邯鄲,功居入關上。
殺降復父仇,不比諸侯將。
杯酒釋沛公,殊有君人量。
胡為去咸陽,遭人扼其吭。
亞父無諍言,奇計非所望。
重瞳顧柔仁,隆準至暴抗。
脫之掌握中,骨肉俱無恙。
所以哭魯兄,仍具威儀葬。
古來名與色,英雄不能忘。
力戰兼悲歌,西風起酸愴。
廢廟枕荒岡,虞兮侍帷帳。
烏騅伏坐傍,踣地哀鳴狀。
我來訪遺跡,登高見芒碭。
長陵竟壞土,萬事同惆悵。
【夜宿阜昌】
我來古昌國,望古思樂生:
總將六諸侯,撫劍東專征。
下齊功不細,奔趙事無成。
草沒黃金臺,猶憶昭王迎。
涕泣辭伐燕,氣誼良非輕。
此真天下士,豈獨因知兵。
忠心激舊將,誓死存聊城。
惜哉魯仲連,排難徒高名。
勸使東游齊,毋乃傷縱橫。
【贈家侍御雪航】
士生搶攘中,非氣莫能濟。
勁節行胸懷,高談豁心智。
吾家侍御公,平生蘊風義。
世難初橫流,事定猶草昧。
召見邯鄲宮,軍中獲能吏。
移牒拜諫官,創業更新制。
長刀夾殿門,令下誰敢議。
扣馬忽上陳,挺身艱難際。
丈夫持國是,僵仆無所避。
封事即留中,天語加褒異。
受命巡山東,恩威恤凋弊。
會討泰山賊,無辜輒連治。
破械使之歸,父老皆流涕。
征南甘侯軍,豪奪武昌地。
可憐黃陵廟,鈔略空村閉。
君來仗威名,一言釋猜忌。
塢壁招殘民,郊原戢游騎。
從此巴丘兵,始識長沙尉。
西望浚稽山,黃河繞其背。
青羌十七種,驊騮飾文羪。
自古于金城,互市有深意。
蜀賈蒙山茶,兵火苦莫致。
將吏使之然,憂將玉關廢。
奉詔清河湟,俾復商人利。
千車摘岷峨,五花散涇渭。
至今青海頭,共刻黃龍誓。
揭節還歸來,公私積勞霡。
安臥無多談,循資躡高位。
卻拜極言疏,手板指朝貴。
恩深因薄謫,材大終難棄。
古之賢豪人,深沉在晚歲。
斂盡萬里心,日共殘編對。
學以閱世深,官從讀書退。
以之輕軒冕,蕭條自標置。
我來客京師,一身以匏系。
老大慚知交,凄涼托兄弟。
臨風或長歌,邀月非沉醉。
論世追黃虞,刪詩及曹魏。
恐君故鄉思,失我窮途慰。
家在五湖西,扁舟入夢寐。
欲取石上泉,洗濯塵中累。
群公方見推,雅志安得遂?
朝罷看西山,千峰落濃翠。
良友供盤桓,清秋足游憩。
待予同拂衣,徐理歸田計。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
馬背話江南,春山吾負汝。
白云能容人,猿鳥不我與。
西泠有高士,結廬在河渚。
讀書尚感激,平生慎推許。
獨坐長微吟,清言出機杼。
秋風忽乘興,千里長安旅。
同好四五人,招尋忘出處。
寄跡依琳宮,雙松得儔侶。
雖入侯王門,不受公卿舉。
登高見遺廟,頹垣竄鼯鼠。
悲歌因臥病,歸心入春雨。
從此謝姓名,問之了不語。
我為作此圖,仿佛梅花墅。
蒼然開南軒,飛泉落孤嶼。
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佇。
【送何省齋】
哲人尚休官,取志不在歲。
賢達恃少年,輕心撥名勢。
神仙與酒色,皆是供蟬蛻。
在己本歡娛,富貴應難累。
婆娑彼頹老,匪止妻孥計。
棲棲守腐鼠,自信無余技。
嗟我豈其然,今也跡相類!
同事有何郎,英懷托深契。
三十拜侍中,向人發長喟。
拂袖歸去來,故園有松桂。
世網敢自由,鄉心偶然遂。
樗散卻見留,送之以流涕。
我昔少壯時,聲華振儕輩。
講舍雞籠巔,賓朋屢高會。
總角能清譚,君家好兄弟。
緩帶天地寬,健筆江山麗。
憑闌見湓口,傳烽響笳吹。
海宇方紛紜,虛名束心意。
夜半話掛冠,明日扁舟系。
問余當時年,三十甫過二。
采藥尋名山,筋力正強濟。
濯足滄浪流,白云養身世。
長放萬里心,拔腳風塵際。
昔為云中鵠,翩翻九皋唳;
今為轅下駒,局促長楸轡。
榝楠蟠枯根,天陰蟲蟻萃。
縱抱凌霄姿,蕭條斧斤畏。
時命茍弗諧,貧賤安可冀?
過盡九折艱,咫尺俄失墜。
凄涼游子裝,訣絕衰親淚。
關山車馬煩,雨雪衣裘敝。
長安十二衢,畫戟朱扉衛。
冠蓋起雞鳴,蹀躞名豪騎。
通籍平生交,于今悉凋替。
磬折當涂前,問語不敢對。
衰白齒坐愁,逡巡與之避。
禁掖無立談,獨行心且悸。
邂逅君登朝,讀書入中秘。
父子被詔除,一堂共昆季。
呼兒爭出拜,索果牽衣戲。
回首十六年,蹤跡猶堪記。
荏苒曾幾何,萬事經興廢。
停觴重剪燭,相對加噓唏。
我行感衰疾,腰腳增疲曳。
可憐扶杖走,尚逐名賢隊。
薄祿貪負閑,憂責仍不細。
扈從游甘泉,淅淅驚沙厲。
藉草貧無氈,仆夫枕以塊。
霜風帽帶斜,頭寒縮如猬。
入門問妻孥,呻吟在床被。
幼女掩面啼,燈青照殘穗。
白楊何蕭蕭,沖泥送歸槥。
爾死顧得還,我留復誰為?
旁有親識人,通都走聲利。
厚意解羈愁,盛言推名位。
不悟聽者心,怛若芒在背。
忽接山中書,又責以宜退。
卿言誠復佳,我命有所制。
總未涉世深,止知乞身易。
悶即君過存,高談豁蒙蔽。
苦樂來無方,窮達總一致。
同是集蓼蟲,以此識其味。
人生厭束縛,擺落須才氣。
君初丞相家,祖德簪纓繼。
吐納既風流,姿容更瑰異。
披史妙縱橫,論詩富裁制。
激昂承明廷,面折公卿議。
文士寡先容,疏通得交臂。
騶哄訪當關,休沐杉齋閉。
良工鑄干將,出匣蛟龍忌。
趨駕度太行,躊躇棄騏驥。
矯矯朗陵公,竟下考功第。
老夫迫枯朽,抱膝端居睡。
雖稱茂陵病,終乏鴟夷智。
遜子十倍才,焉能一官棄。
早貴生道心,中年負名義。
蹉跎甘皓首,此則予所愧!
君今謝塵鞅,輕裝去如駛。
雙槳石頭城,木落征驂憩。
過我儒林館,寒鴉噪平地。
函丈無復在,依舊晴嵐翠。
明年春水滿,客興煙波趣。
鶯啼笠澤船,花發龍沙醉。
高堂剖符竹,盡室千山內。
郡閣繞鳴灘,日晡散人吏。
無書悼遷斥,有夢傷迢遞。
嶺雁時獨飛,楚天樹如薺。
雙眼渺荒江,片帆忽而至。
家人迎棹立,愛子趨庭慰。
誰云謫宦愁,老覺君恩最。
共上郁孤臺,側身望燕魏。
惆悵念故人,沉吟不能置。
三載客他鄉,一朝遽分袂。
勞生任潦倒,失志同飄寄。
少壯今逍遙,老大偏濡滯。
舉世縱相識,出門竟誰詣?
太息行路難,殷勤進規誨。
后會良可希,尺書到猶未?
相去各一方,天涯隔憔悴。
開篋視此詩,恍恍不能寐。
【送宛陵施愚山提學山東三首】
秦皇昔東巡,作歌示來裔。
李斯留篆刻,足共神仙配。
胡為泰岱巔,蒼碑獨無字。
持此謝六經,免滋后賢議。
至今倉頡臺,行人尚流涕。
君今懷古跡,斯文起凋敝。
蟲魚雖改竄,扶桑自天際。
千載靈光宮,丹書閉房記。
兵火獨搜揚,重見鐘離意。
其二
魯儒好逢掖,傴僂循墻恭。
長劍忽拄頤,掉舌談天雄。
諸侯走書幣,擁彗梧丘宮。
孟嘗一公子,珠履傾關東。
后來北海相,坐上猶遺風。
君愁吳越士,名在甘陵中。
無使稷下徒,車馬矜雍容。
華士茍不戮,橫議將安窮?
古道誠可作,千里尊龜蒙。
其三
伊昔嘉隆時,文章尚丹。
矯矯濟南生,突過黃初作。
百年少知己,褒譏互參錯。
風習使之然,詩書徇然諾。
凄涼白云署,前賢遂寥廓。
君初領法曹,追蹤好棲托。
此行過歷下,高風緬如昨。
太白游山東,后來訪廬霍。
獨愛宣州城,江山足吟謔。
讀君官舍詩,鄉心戀巖壑。
目斷敬亭云,口銜竹溪酌。
借問謫仙人,何如謝康樂?
【礬清湖(并序)】
(礬清湖者,西連陳湖,南接陳墓,其先褚氏之所居也。“礬清”者,土人以水清,疑其下有礬石,故名;或曰范蠡去越,取道于此湖,名“范遷”,以音近而訛。世遠莫得而考也。太湖居吾郡之北,有大山沖擊,風濤湍悍,而陳湖諸水渟泓演迤,居人狎而安焉。煙村水市,若鳧雁之著波面,千百于其中。土沃以厚,畝收二鐘,有魚蝦菱芡之利,資船以出入,科徭視他境差緩,故其民日以饒,不為盜。吾宗之繇倩、青房、公益兄弟居于此四世矣,余以乙酉五月聞亂,倉黃攜百口投之。中流風雨大作,扁舟掀簸,榜人不辨水門故處,久之始達。主人開門延宿,雞黍酒漿,將迎灑掃,其居前榮后寢,葭蘆掩映,榆柳蕭疏,月出柴門,漁歌四起,杳然不知有人世事矣。是時姑蘇送款,兵至不戮一人,消息流傳,緩急互異,湖中煙火晏然。予將卜筑買田,耦耕終老,居兩月而陳墓之變作,于是流離轉徙,慬而后免。事定,將踐前約,尋以世故牽挽,流涕登車,疾病顛連,關河阻隔。比三載得歸,而青房過訪草堂。見予發白齒落,深怪早衰,又以其窮愁煢獨,妻妾相繼下世,因話昔年湖山兵火,奔走提攜,心力枉枯,骨肉安在?太息者久之。青房亦以毀家紓役,舊業蕩然。水鳥樹林,依稀如故,而居停數椽,斷磚零甓,罔有存者,人世盛衰聚散之故,豈可問耶!撫今追往,詮次為五言長詩,用識吾慨,且以明舊德于不忘也。
吾宗老孫子,住在礬清湖。
湖水清且漣,其地皆膏腴。
堤栽百株柳,池種千石魚。
教僮數鵝鴨,繞屋開芙蕖。
有書足以讀,有酒易以沽。
終老寡送迎,頭發可不梳。
相傳范少伯,三徙由中吳。
一舸從此去,在理或不誣。
嗟予遇兵火,百口如飛鳧。
避地何所投?扁舟指菰蒲。
北風晚正急,煙港生模糊。
船小吹雨來,衣薄無朝箉。
前村似將近,路轉忽又無。
倉皇值漁火,欲問心已孤。
俄見葭萯邊,主人出門呼。
開柵引我船,掃室容我徒。
我家兩衰親,上奉高堂姑。
艱難總頭白,動止需人扶。
妻妾病伶丁,嘔吐當中途。
長女僅九齡,余泣猶呱呱。
入君所居室,燈火映窗疏。
寬閑分數寢,嬉笑喧諸雛。
縛帚東西廂,行李安從奴。
前窗張掛網,后壁掛耒鋤。
苦辭村地僻,客舍無精粗。
剪韭烹伏雌,斫膾炊雕胡。
床頭出濁醪,人倦消幾壺。
睡起日已高,曉色開煙蕪。
漁灣一兩家,點染江村圖。
沙嘴何人舟?消息傳姑蘇。
或云江州下,不比揚州屠。
早晚安集掾,鞍馬來南都。
或云移民房,插箭下嚴符。
囊橐歸他人,婦女充軍俘。
里老獨晏然,催辦今年租。
馌耕看賽社,醵飲聽呼盧。
軍馬總不來,里巷相為娛。
而我游其間,坦腹行徐徐。
見人盡恭敬,不識誰賢愚。
魚蝦盈小市,鳧雁充中廚。
月出浮溪光,萬象疑沾濡。
放楫凌滄浪,笑弄驪龍珠。
夷猶發浩唱,禮法胡能拘。
東南雖板蕩,此地其黃虞。
世事有反覆,變亂興須臾。
草草十數人,盟歃起里閭。
《兔園》一老生,自詭讀《穰苴》。
漁翁爭坐席,有力為專諸。
舴艋飾于皇,蓑笠裝犀渠。
大笑擲釣竿,赤手搏於菟。
欲奪夫差宮,坐擁專城居。
予又出子門,十步九崎嶇。
脫身白刃間,性命輕錙銖。
我去子亦行,后各還其廬。
官軍雖屢到,尚未成丘墟。
生涯免溝壑,身計謀樵漁。
買得百畝田,從子游長沮。
天意不我從,世網將人驅。
親朋盡追送,涕泣登征車。
吾生罹干戈,猶與骨肉俱。
一官受逼迫,萬事堪欷歔。
倦策既歸來,入室翻次且。
念我平生人,慘憺留羅襦。
秋雨君叩門,一見驚清舑。
我苦不必言,但坐觀髭須。
歲月曾幾何,筋力遠不如。
遭亂若此衰,豈得勝奔趨?
十年顧妻子,心力都成虛。
分離有定分,久暫理不殊。
翻笑危急時,奔走徒區區。
君時聽我語,顏色慘不舒。
亂世畏盛名,薄俗容小儒。
生來遠朝市,謂足逃沮洳。
長官誅求急,姓氏屬里胥。
夜半聞叩門,瓶盎少所儲。
豈不惜堂構,其奈愁征輸。
庭樹好追涼,剪伐存枯株。
池荷久不開,歲久填泥淤。
廢宅鋤為田,薺麥生階除。
當時棲息地,零落今無余。
生還愛節物,高會逢茱萸。
好采籬下菊,且讀囊中書。
中懷茍自得,外物非吾須。
君觀鴟夷子,眷戀傾城姝。
千金亦偶然,奚足稱陶朱?
不如棄家去,漁釣山之隅。
江湖至廣大,何惜安微軀?
揮手謝時輩,慎勿空躊躇。
【清涼山贊佛詩四首】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臺。
臺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
花花相映發,葉葉同根栽。
王母攜雙成,綠蓋云中來。
漢主坐法宮,一見光徘徊。
結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釵。
翠裝雕玉輦,丹髹沉香齋。
護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階。
長恐乘風去,舍我歸蓬萊。
從獵往上林,小隊城南隈。
雪鷹異凡羽,果馬殊群材。
言過樂游苑,進及長楊街。
張宴奏絲桐,新月穿宮槐。
攜手忽太息,樂極生微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