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詩(三十八首)
【贈蒼雪】
我聞昆明水,天花散無數。
躡足凌高峰,了了見佛土。
法師滇海來,植杖渡湘浦。
藤鞋負貝葉,葉葉青蓮吐。
法航下匡廬,講室臨玄圃。
忽聞金焦鐘,過江救諸苦。
中峰古道場,浮圖出平楚。
通泉繞階除,疏巖置廊廡。
同學有汰公,兩山聞法鼓。
天親偕無著,一朝亡其伍。
獨游東海上,從者如墻堵。
迦文開十誦,廣舌演四部。
設難何衡陽,答疑劉少府。
人我將毋同,是非空諸所。
即今四海內,道路多豺虎。
師于高座上,瓣香祝君父。
欲使菩提樹,遍蔭諸國土。
洱水與蒼山,佛教之齊魯。
一屐游中原,五岳問諸祖。
稽首香花巖,妙義足今古。
【涂松晚發】
孤月傍一村,寒潮自來去。
人語出短篷,纜沒溪橋樹。
冒霜發輕舠,披衣聽雞曙。
籪響若鳴灘,蘆洲疑驟雨。
漁因入浦喧,農或呼門懼。
居然見燈火,市聲雜翁嫗。
水改村店移,一帆今始遇。
生涯問菰蒲,世事隔沮洳。
終當謝親朋,刺舟從此住。
【臨江參軍】
楊公廷麟,字伯祥,臨江人。崇禎中以兵部贊畫參督師盧象昻軍事。
臨江髯參軍,負性何貞栗!
上書請賜對,高語爭得失。
左右為流汗,天子知質直。
公卿有闕遺,廣坐憂指摘。
鷹隼伏指爪,其氣常突兀。
同舍展歡謔,失語輒面斥。
萬仞削蒼崖,飛鳥不得立。
予與交十年,弱節資扶植。
忠孝固平生,吾徒在真實。
去年羽書來,中樞失籌策。
桓桓尚書公,提兵戰力疾。
將相有纖介,中外為危栗。
君拜極言疏,夜半片紙出。
贊畫樞曹郎,遷官得左秩。
天子欲用人,何必歷顯職。
所恨持祿流,垂頭氣默塞。
主上憂山東,無能恃緩急。
投身感至性,不敢量臣力。
受詞長安門,走馬桑乾側。
但見塵滅沒,不知風慘栗。
四野多悲笳,十日無消息。
蒼頭草中來,整暇見紙墨。
唯說尚書賢,與語材挺特。
次見諸大帥,驕懦固無匹。
逗撓失事機,倏忽不相及。
變計趣之去,直云戰不得。
成敗不可知,生死予所執。
予時讀其書,對案不能食。
一朝敗問至,南望為於邑。
忽得別地書,慰藉告親識。
云與副都護,會師有月日。
顧恨不同死,痛憤填胸臆。
先是在軍中,我師已孔亟。
剽略斬亂兵,掩面對之泣:
“我法為三軍,汝實饑寒極。”
諸營勢潰亡,群公意敦逼。
公獨顧而笑:“我死則塞責。
老母隔山川,無繇寄凄惻。
作書與兒子,無復收吾骨。
得歸或相見,且復慰家室。”
別我顧無言,但云到順德。
犄角竟無人,親軍惟數百。
是夜所乘馬,嘶鳴氣蕭瑟。
椎鼓鼓聲哀,拔刀刀芒澀。
公知為我故,悲歌壯心溢。
當為諸將軍,揮戈誓深入。
日暮箭鏃盡,左右刀掞集。
帳下勸之走,叱謂“吾死國”。
官能制萬里,年不及四十。
詔下詰死狀,疏成紙為濕。
引義太激昂,見者憂讒疾。
公既先我亡,投跡復奚恤。
大節茍弗明,后世謂吾筆!
此意通鬼神,至尊從薄謫。
生還就耕釣,志愿自此畢。
匡廬何蒨闉,大江流不測。
君看磊落士,艱難到蓬蓽。
猶見參軍船,再訪征東宅。
風雨懷友生,江山為社稷。
生死無愧辭,大義照顏色。
【讀史雜詩四首】
東漢昔云季,黃門擅權勢。
積忿召外兵,癰決身亦斃。
雖自拔本根,庶幾蕩殘穢。
誰云承敝起,仍出刑馀裔。
孟德沾丐養,門資列朝貴。
憑藉盜弄兵,豈曰唯才智。
追王故長秋,無須而配帝。
鉤黨諸名賢,子孫為皂隸。
其二
商君刑師傅,徙木見威約。
范叔誣涇陽,折脅吐謇諤。
地疏主恩深,法輕主權削。
茍非用刻深,何以膺付托?
功成或幸退,禍至終難度。
屈伸變化間,即事多斟酌。
談笑遷種人,吾思王景略。
其三
蕭何虛上坐,故侯城門東。
曹參避正堂,屈己事蓋公。
咄咄兩布衣,不仕隆準翁。
其術總黃老,閱世浮沉中。
所以輔兩人,俱以功名終。
出處雖有異,道義將毋同。
何必致兩生,彼哉叔孫通!
其四
竇融昔布衣,任俠家扶風。
翟公初舉事,海內知其忠。
融也受漢恩,大義宜相從。
低頭就新莽,顧入其軍中。
轉戰槐里下,盡力為摧鋒。
后來擁眾降,仍以當時功。
忝竊居河西,蜀漢方相攻。
一朝決大計,佐命蕭曹同。
吁嗟翟太守,為漢傾其宗。
劉氏已再興,白骨無人封。
徒令千載后,流涕平陵東。
【避亂六首】
我生江湖邊,行役四方早。
所歷皆關河,故園跡偏少。
歸去已亂離,始憂天地小。
從人訪幽棲,居然逢浩渺。
百頃礬清湖,煙清入飛鳥。
沙石晴可數,鳧旟亂青草。
主人柴門開,雞聲綠楊曉。
花路若夢中,漁歌出杳杳。
白云護仙源,劫灰應不擾。
定計浮扁舟,於焉得終老。
其二
長日頻云亂,臨時信孰傳。
愁看小兒女,倉促恐紛然。
緩急知難定,身輕始易全。
預將襁褓寄,忍使道涂捐。
天意添漂泊,孤舟雨不前。
途長從妾怨,風急喜兒眠。
水市灣頭見,溪門屋后偏。
終當淳樸處,不作畏途看。
未得更名姓,先教禮數寬。
因人拜村叟,自去榜漁船。
多累心常苦,遭時轉自憐。
干戈猶未作,已自出門難。
其三
驟得江頭信,龍關已不守。
繇來嗤早計,此日盡狂走。
老稚爭渡頭,篙師露兩肘。
屢喚不肯開,得錢且沽酒。
予也倉皇歸,一時攜百口。
兩槳速若飛,扁舟戢來久。
路近忽又遲,依稀認楊柳。
居人望帆立,入門但需帚。
依然具盤餐,相依賴親友。
卻話來途中,所見俱八九。
失散追尋間,啼呼挽兩手。
屢休又急步,獨行是衰朽。
村女亦何心,插花尚盈首。
其四
此方容跡便,止為過來稀。
一自人爭避,溪山客易知。
有心高酒價,無計掩漁扉。
已見東郭叟,全家又別移。
總無高枕地,祇道故園非。
為客貪蝦菜,逢人厭鼓鼙。
兵戈千里近,隱遁十年遲。
唯羨無家雁,滄江他自飛。
其五
月出前村白,溪光照澄練。
放楫浮中流,臨風浩歌斷。
天塹非不雄,哀哉日荒燕。
嗟爾謀國徒,坐失江山半。
長年篙起舞,扁舟疾如箭。
可惜兩河士,技擊無人戰。
孤篷鐵笛聲,聞之淚流霰。
我生亦何為,遭時涉憂患。
昔也游九州,今來五湖畔。
麻鞋習奔走,淪落成愚賤。
其六
曉起嘩兵至,戈船泊市橋。
草草十數人,登岸沽村醪。
結束雖非常,零落無弓刀。
使氣撾市翁,怒色殊無聊。
不知何將軍,到此貪逍遙。
官軍昔催租,下令嚴秋毫。
盡道征夫苦,不惜耕人勞。
江東今喪敗,千里空蕭條。
此地村人居,不足容旌旄。
君見大敵勇,莫但驚吾曹。
【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西臺慟哭記】
扁舟訪奇書,夜月南湖宿。
主人開東軒,磊落三萬軸。
別庋加收藏,前賢矜手錄。
北堂學士鈔,南宋遺民牘。
言過富春渚,登望文山哭。
子陵留高臺,西面滄江綠。
婦翁為神仙,天子共游學。
攜家就赤城,高舉凌黃鵠。
尚笑君房癡,寧甘子云辱。
七里溪光清,千仞松風謖。
廬陵赴急難,幕府從羈仆。
運去須武侯,君存即文叔。
臣心誓勿諼,漢祚憂難復。
昆陽大雨風,虎豹如猬縮。
詭譎滹沱冰,倉促蕪亭粥。
所以恢黃圖,無乃資《赤伏》。
即今錢塘潮,莫救崖山麓。
空坑戰士盡,柴市孤臣戮。
一死之靡它,百身其奚贖!
龔生夭天年,翟公湛家族。
會稽處士星,求死得亦足。
安能期故人,共臥容加腹。
巢許而蕭曹,遭遇全高躅。
文山竟以殉,趙社終為屋。
海上悲田橫,國中痛王蠋。
門人《蒿里》歌,故吏《平陵》曲。
彼存君臣義,此制朋友服。
相國誠知人,舉事何顛蹙。
丈夫失時命,無以辭碌碌。
看君書一編,俾我愁千斛。
禹跡荒煙霞,越臺走麋鹿。
不圖《疊山傳》,再向嚴灘續。
配食從方干,豐碑繼梅福。
主人更命酒,哀吟同擊筑。
四坐皆涕零,霜風激群木。
嗟乎誠義士,已矣不忍讀!
【松鼠】
沖飆飄頹瓦,壞墻叢廢棘。
謖然見松鼯,搏樹向人立。
側目仍盱睢,奉頭似悚惕。
檐牙偃臥高,屋角欹斜疾。
倒擁弱枝危,迅躡修柯直。
已墮復驚趨,將藏又旁突。
去遠且暫留,回顧再迸逸。
前逃赴已駛,后竄追旋及。
剽輕固天性,儇狡因眾習。
兩木夾清漳,槎牙斷尋尺。
攀緣所絕處,排空自騰擲。
足知萬物機,飛走不以力。
嗟爾適何來,鳥鼠忽而一。
本是居嶄巖,無端被羈縶。
兒曹初玩弄,種類漸充斥。
點彼憑社徒,技窮恥晝匿。
銜尾共呼鳴,異穴為主客。
吾廬枕荒江,垂死倚病柏。
雷雨拔其根,慘裂蒼皮濕。
空腹鴟鸮蹲,殘身螻蟻食。
社鬼不復憑,乘間恣出入。
庭中玉蕊枝,怒茁遭狼藉。
非敢念摧殘,于君奚損益。
屈指五六年,不遣一花白。
苞筍抽新芽,編籬察行跡。
免彼鐮鋤侵,值爾齒牙厄。
反使盜者心,笑睨生嘆息。
貧賤有此園,謂可資溉植。
春蔬晚猶種,夏果晨自摘。
鳥雀群飛鳴,啁啾滿阡陌。
婦子懶驅除,縛稿加臺笠。
我亦顧而笑,自信無長策。
焉能避穿墉,會須憂入室。
茅齋雖云陋,一一經剪葺。
曉起看掃除,仰視輒詫惜。
尋繩透簾幕,掉尾來幾席。
倒庋傾圖書,窺廚啖漿炙。
空倉喧夜斗,忘疲競遺粒。
早幸官吏租,督責無余積。
邂逅開虛堂,群怒扼險塞。
地逼起眾呼,拍手撼四壁。
捕此曷足多,欲以觀其急。
櫺戶既嚴扃,欒櫨若比櫛。
瞥眼倏遁逃,一巧先百密。
窮追信非算,囗豫不早擊。
忍令智弗如,變計思與敵。
機深勇夫駭,勢屈兒童獲。
舉世貴目前,快意相促迫。
比讀莊生書,退守愚公術。
撲棗聽鄰家,搔瓜任邊邑。
溪深獺趁魚,果熟猿偷栗。
天地所長養,于己何得失。
嗟理則誠然,自古戒鼠泣。
仙豈學淮南,腐難嚇梁國。
舞應京房占,磔按張湯律。
終當就羅網,不如放山澤。
永絕焚林風,用全飲河德。
【贈王钅監明五十】
伏勝謝生徒,開壁藏卷軸;
桓榮抱詩書,拾稆逃巖谷。
古來兩經生,遭亂耽講讀。
后皆保耆頤,或乃致鼎足。
當世數大儒,如君號名宿。
通識曉世變,早計駭愚俗。
一朝載妻子,推車入天目。
經營志不遂,退乃就田牧。
十畝種桑麻,一溪蒔花木。
果茹飴兒孫,樵蘇課僮仆。
以代子陵釣,無愧君平卜。
俯視悠悠人,愁苦對金玉。
下士豈聞道,世事如轉轂。
五十知天命,養生在無欲。
全家就白云,避地驅黃犢。
無以侑君觴,知足則不辱。
【吳門遇劉雪舫】
出門遇高會,雜坐皆良朋。
排閣一少年,其氣為幽并。
羌裘雖裹膝,目乃無諸傖。
忽然笑語合,與我談生平:
“亡姑備宮掖,吾父天家婚。
先皇在信邸,降禮如諸甥。
長兄進徹侯,次兄拜將軍。
先皇早失恃,寤寐求音形。
太廟奉睿容,流涕朝群臣。
新樂初受封,搢笏登王廷。
至尊亦豐頤,一見驚公卿。
兩宮方貴重,通籍長安門。
周侯累纖微,鄙哉無令名。
田氏起輕俠,賓客多縱橫。
不比先后家,天語頻諄諄。
獨見新樂朝,上意偏殷勤。
愛其子弟謹,憂彼俸給貧。
每開三十庫,手賜千黃金。
長戈指北闕,鼙鼓來西秦。
寧武止一戰,各帥皆投兵。
漁陽股肱郡,千里無堅城。
嗚呼四海主,此際惟一身。
仿佛萬歲山,先后輜輟迎。
辛苦十七年,欲訴知何因。
今才識母面,同去朝諸陵。
我兄聞再拜,慟哭高皇靈。
烈烈鞏都尉,揮手先我行。
寧同英國死,不作襄城生。
我幼獨見遺,貧賤今依人。”
當時聽其語,剪燭忘深更。
長安昔全盛,曾記朝元正。
道逢五侯騎,頎晳為卿兄。
即君貌酷似,豐下而微黔。
貴戚諸舊游,追憶應難真。
依稀李與郭,流落今誰存?
君曰欲我譚,清酒須三升。
舊時白石莊,萬柳余空根。
海淀李侯墅,秋雁飛沙汀。
博平有別業,乃在西湖濱。
惠安蓄名花,牡丹天下聞。
富貴一朝盡,落日浮寒云。
走馬南海子,射兔西山陰。
路旁一寢園,御道居人侵。
碑鐫孝純字,僵石莓苔青。
下馬向之拜,見者疑王孫。
詢是先后侄,感嘆增傷心。
落魄游江湖,蹤跡嗟飄零。
傾囊縱蒲博,劇飲甘沉淪。
不圖風雨夜,話舊同諸君。
已矣勿復言,涕下沾衣襟。
【贈愿云師(并序)】
愿云二十而與予游。甲申聞變,嘗相約入山,予牽帥不果,而師已悟道,受法于云門具和尚。今夏從靈隱來,止城西之太平庵,云將遠游廬岳,貽書別予,以兩人年逾不惑,衰老漸至,世法夢幻,惟出世大事,乃為真實,學道一著,不可不勉。預感其言,因作此詩贈之,并識予愧也。(師名戒顯,字愿云,姓王氏。少為州諸生,亂后棄儒冠入道,先大夫同學友也。)
曉雨西山來,松風滿溪閣。
忽得吾師書,別予訪廬岳。
分攜出苦語,殷勤謂同學。
兄弟四十余,衰遲已非昨。
寄身蒼崖巔,危苦愁失腳。
萬化皆虛空,大事惟一著。
再拜誦其言,心顏抑何怍。
末運初迍邅,達人先大覺。
勸吾非不早,執手生退卻。
流連白社期,慚負青山約。
君親既有愧,身世將安托?
今觀吾師行,四海一芒皞。
大道本面前,即是真極樂。
他年趺深巖,白云養寂寞。
一偈出千山,下界鐘磬作。
故人叩松關,匡床坐酬酢。
不負吾師言,十年踐前諾。
【西田招隱詩四首】
西田,王煙客奉常別墅。
穿筑倦人事,田野得自然。
偶來北郭外,學住西溪邊。
道大習隱難,地僻起眾傳。
而我忽相訪,棹入菰蒲天。
落日浮遠樹,桑柘生微煙。
徑轉蹊路迷,鳧鴨引我船。
香近聞芰荷,臥入花鮮妍。
人語出垂柳,曲岸漁槎偏。
執手顧而笑,此乃吾西田。
長得君輩客,野興同流連。
藉草傾一壺,聊以娛余年。
其二
到此身世寬,息心事樵牧。
舍南一團焦,云以飯黃犢。
入門沿長廊,虛堂敞心目。
把卷倚新桐,持杯泛南菊。
曲處通簾櫳,茶香具含蓄。
俄穿密室暗,倏遇清溪綠。
碧水開紅蕖,娟娟媚幽獨。
有鳥立層波,垂翅清如玉。
對此不能去,溪光好留宿。
月照寒潭深,經聲入寒竹。
徙倚良有悟,閑房道書讀。
其三
別業多幽處,探源更不窮。
堤沿密筿盡,路細竹扉通。
石罅枯泉過,菖蒲間碧叢。
一亭壓溪頭,魚藻如游空。
扁舟更不系,出沒柳陰風。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與晉長安(宋軼、丞磊主演《與晉長安》原著)
大將軍之養女黎霜鎮守大晉邊疆,一次外出碰見一個奇怪的小孩,這小孩咬了她并吸了她的血。善心大發的女將軍把他回軍營養了起來,卻沒想到這孩子身上竟然大有秘密:白天是小孩,朝夕相處;夜晚化身黑面騎士,向她直球追愛。當黎霜逐漸淪陷的時候卻發現這小孩竟然是敵國世子,這戀愛還怎么談!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