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武林藏書錄
  • 丁申
  • 1101字
  • 2015-12-27 01:12:42

文瀾閣【丁申】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奉諭,“《四庫全書》現在頭分已經告竣,其二三四分限于六年內按期蕆事,并特建文淵、文溯、文源、文津四閣以供藏庋。因思江浙為人文淵藪,允宜廣布以光文治,現特發內帑銀兩,雇覓書手,再行繕寫三分,分貯揚州大觀堂之文匯閣、鎮江金山寺之文宗閣,杭州圣因寺內,今擬改建文瀾一閣,以昭美備。著傳諭陳輝祖、伊齡阿、盛住等,所有大觀堂、金山寺二外貯藏《圖書集成》處所,其所余空格甚多,即可收藏貯四庫書。若書格不敷,著伊齡阿再行添補。至杭州圣因寺后之玉蘭堂,著交陳輝祖、盛住改建文瀾閣,并安設書格備用。伊齡阿、盛住于文淵等閣書格式樣,皆所素悉,自能仿照妥辦。至修建格式等項,工費無多,即著兩淮浙江商人捐辦。伊等情殷桑梓,于此等嘉惠藝林之事,自必踴躍觀成,歡欣從事也。”御制詩云:“四庫鈔書成次第,因之絜矩到南邦。班傭此實官帑發,盧徑彼殊眾力扛。袞鉞必公慎取舍,淄澠細辨斥蒙厖。范家天一于斯近,幸也文瀾乃得雙。”按《兩浙鹽法志》:高宗純皇帝命儒臣編輯《四庫全書》,建文淵、文溯、文源、文津四閣藏庋群籍,復念江浙為人文淵藪,以廣布以光文治,命再繕三分,賜江南者二,浙江者一。浙江即以舊藏《圖書集成》之藏經閣改建文瀾閣,并仿文淵閣藏貯。閣在孤山之陽,左為白堤,右為西泠橋,地勢高敞,攬西湖全勝,外為垂花門,門內為大廳,廳后為大池,池中一峰獨聳,名仙人峰。東為御碑亭,西為游廊,中為文瀾閣。閣建三成,第一成中藏《圖書集成》,后及兩旁,藏經部;第二成藏史部,第三成藏子集二部,皆分庋書格。凡四庫書三萬五千九百九十冊,為匣六千一百九十一;《圖書集成》五千二十冊,為匣五百七十六,總目考證二百二十七冊,為匣四十,委員掌之,有愿讀中秘書者,許其借觀傳寫,設檔登注,勿令遺失污損。所以嘉惠藝林者至矣。夫前代書籍,多藏秘府,牙籤錦帙,外人莫得而窺,間有頒賜給借,已屬僅事。如我朝之以四庫縹緗,津逮末學,嫏嬛福地,遍及東南,誠曠古所未有也。又光緒《杭府志》:文瀾閣咸豐間毀于兵,光緒六年巡撫譚鐘麟、布政司德馨飭郡人鄒在寅即舊址建閣,臨湖豎坊,并建御碑亭及太乙分青室,堅固宏敞,氣象一新。七年奏請匾額,十月十六日奉諭,譚鐘麟奏修復文瀾閣,請頒發匾額方略,并將搜求遺書之紳士獎勵等語。浙江省城文瀾閣,毀于兵燹,現經譚鐘麟籌款修復,其散佚書籍,經紳士丁申、丁丙購求藏弆,漸復舊觀,洵足嘉惠藝林,著南書房翰林書寫文瀾閣匾額頒發,并著武英殿頒發《剿平粵匪方略》一部,交浙江巡撫祗領尊藏。主事丁申著賞四品頂戴,以示獎勵,天語煌煌,皇恩曡錫,誠東南文運之轉機,浙省藝林之盛事,安知文宗、文匯兩閣,不以此為權輿,而次第興舉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湘乡市| 罗江县| 丹江口市| 静宁县| 尖扎县| 康乐县| 合川市| 成武县| 通山县| 通海县| 诸暨市| 永德县| 芷江| 临清市| 黔江区| 科技| 维西| 辽阳县| 寻甸| 边坝县| 民乐县| 胶州市| 梧州市| 金堂县| 兰溪市| 衢州市| 商南县| 西昌市| 蒙阴县| 大荔县| 财经| 宣汉县| 泰兴市| 苏尼特右旗| 岱山县| 新沂市| 石楼县| 鸡泽县| 赤峰市|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