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5章 外集二(1)

廬陵詩六首

正德庚午三月遷戶陵尹作。

游瑞華二首

簿領終年未出郊,此行聊解俗人嘲。憂時有志懷先達,作縣無能愧舊交。松古尚存經雪干,竹高還長拂云梢。溪山處處堪行樂,正是浮名未易拋。

其二

萬死投荒不擬回,生還且復荷栽培。逢時已負三年學,治劇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寧論屈,志存經國未全灰。正愁不是中流砥,千尺狂瀾豈易摧!

古道

古道當長阪,肩輿入暮天。蒼茫聞驛鼓,冷落見炊煙。凍燭寒無焰,泥爐濕未燃。正思江檻外,閑卻釣魚船。

立春日道中短述

臘意中宵盡,春容傍曉生。野塘冰轉綠,江寺雪消晴。農事沾泥犢,羈懷聽谷鶯。故山梅正發,誰寄欲歸情?

公館午飯偶書

行臺依獨寺,僧屋自成鄰。殿古凝殘雪,墻低入早春。巷泥晴淖馬,檐日暖堪人。雪散小巖碧,松梢掛月新。

午憩香社寺

修程動百里,往往餉僧居。佛鼓迎官急,禪怵為客虛。桃花成井落,云水接郊墟。不覺泥塵澀,看山興有余。

京師詩二十四首

正德庚午年十月,升南京刑部主事。辛未年入覲,調北京吏部主事作。

夜宿功德寺次宗賢

山行初試夾衣輕,腳軟黃塵石路生。一夜洞云眠未足,湖風吹月渡溪清。水邊楊柳覆茅楹,飲馬春流更一登。坐久逐忘歸路夕,溪云正瀉春山青。

別方叔賢四首

西樵山色遠依依,東指江門石路微。料得楚云臺上客,久懸秋月待君歸。

自是孤云天際浮,筮中枯蠹豈相謀。請君靜后看羲畫,曾有陳篇一字不?

休論寂寂與惺惺,不妄由來即性情。笑卻殷勤諸老子,翻從知見覓虛靈。

道本無為只在人,自行自住豈須鄰?坐中便是天臺路,不用漁郎更問津。

白灣六章

宗巖文先生居白浦之灣,四方學者稱曰白浦先生,而不敢以姓字。某素高先生,又辱為之僚,因為書“白灣”二字,并詩以詠之。

浦之灣,其白漫漫。彼美君子,在水之盤。

灣之浦,其白瀰瀰。彼美君子,在水之涘。

云之溶溶,于灣之湄。君子于處,民以為期。

云之油油,于灣之委。君子于興,施及四海。

白灣之渚,于游以處。彼美君子兮,可以容與。

白灣之洋,于濯以湘。彼美君子兮,可以徜徉。

寄隱巖

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終歲風塵里,何年滄海潯?洞寒泉滴細,花暝石房深。青壁須留姓,他時好共尋。

香山次韻

尋山到山寺,得意卻忘山。巖樹坐來靜,壁蘿春自間。樓臺星斗上,鐘聲翠微閑。頓息塵寰念,清溪踏月還。

夜宿香山林宗師房次韻二首

幽壑來尋物外情,石門遙指白云生。林間伐木時聞響,谷口逢僧不記名。天壁倒涵湖月曉,煙梯高接緯階平。松堂靜夜渾無寐,到枕風泉處處聲。

久落泥涂惹世情,紫崖丹壑是平生。養真無力常懷靜,竊祿未歸羞問名。樹隱洞泉穿石細,云加回溪路入花平。道人只住層蘿上,明月峰頭有聲聲磬聲。

別湛甘泉二首

行子朝欲發,驅車不得留。驅車下長阪,顧見城東樓。遠別情已慘,況此艱難秋!分手訣河梁,涕下不可收。車行望漸杳,飛埃越層邱。遲回歧路側,孰知我心憂!

其二

我心憂以傷,君去阻且長。一別豈得已?母老思所將。奉命危難際,流俗反猜量。黃鵠萬里逝,豈伊為稻梁?棟火及毛羽,燕雀猶棲堂。跳梁多不測,君行戒前途。達命諒何滯,將母能忘虞。安居尤阱護,關路非歧嶇。令德崇易簡,可以知險阻。結茆湖水陰,幽期終不忘。伊爾得相就,我心亦何傷!世艱變倏忽,人命非可常。斯文天未墜,別短會日長。南寺春月夜,風泉閑竹房。逢僧或停楫,先掃白云床。

贈別黃宗賢

古人戒從惡,今人戒從善;從惡乃同污,從善翻滋怨;紛紛嫉娼興,指謫相非訕。自非篤信士,依違多背面。寧知竟漂流,淪胥亦污賤。卓哉汪陂子,奮身勇厥踐。拂衣還舊山,霧隱期豹變。嗟嗟吾黨賢,白黑匪難辯!

歸越詩五首

正德壬申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便道歸越作

四明觀白水二首

邑南富巖壑,白水尤奇觀;興來每思往,十年就茲觀。停騶指絕壁,涉澗緣危蟠。百源旱方歇,云際猶飛湍。霏霏灑林薄,漠漠凝風寒。前聞若未愜,仰視終莫攀。石陰署氣薄,流觸溯回瀾。茲游詎盤樂?養靜意所關。逝者諒如斯,哀此歲月殘。擇幽雖得所,避時時猶難。劉樊古方外,感慨有余嘆!

千丈飛流舞白鸞,碧潭倒影鏡中看。藤蘿半壁云煙濕。殿角長年風雨寒。野性從來山水癖,直躬更覺世途難。卜居斷擬如周叔,高臥無勞比謝安。

杖錫道中用張憲使韻

山鳥歡呼欲問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風回碧樹秋聲早,雨過丹巖夕照明。雪嶺插天開玉帳,云溪環碧抱金城。懸燈夜宿茅堂靜,洞鶴林僧相對清。

又用曰仁韻

每逢佳處問山名,風景依稀過眼生。歸霧忽連千嶂暝,夕陽偏放一溪晴。晚投巖寺依云宿,靜愛楓林送雨聲。夜久披衣還起坐,不禁風月照人清。

書杖錫寺

杖錫青冥端,澗壁環天險,垂巖下陡壑,涉水攀絕巘。溪深聽喧瀑,路絕駭危棧。捫蘿登峻極,披翳見平衍。僧逋寄孤衲,守廢遺荒殿。傷茲窮僻墟,曾未誅求免。探幽冀累息,憤時翻意慘。拯援才已疏,棲遲心益眷。哀猿嘯春嶂,懸燈宿西崦。誅茆竟何時?白云愧舒卷。

滁州詩三十六首

正德癸酉年到太仆寺作

梧桐江用韻

鳳鳥久不至,梧桐生高岡。我來竟日坐,清陰灑衣裳。援琴俯流水,調短意苦長。遺音滿空谷,隨風遞悠揚。人生貴自得,外慕非所臧。顏子豈忘世?仲尼固遑遑。已矣復何事,吾道歸滄浪。

林間睡起

林間盡日掃花眠,只是官閑愧俸錢。門徑不妨春草合,齊居長對晚山妍。每疑方朔非真隱,始信揚雄誤《太玄》。混世亦能隨地得,野情終是愛邱園。

贈熊彰歸

門徑荒涼蔓草生,相求深愧遠來情。千年絕學蒙塵土,何處澄江無月明?坐看遠山凝暮色,忽驚廢葉起秋聲。歸途望岳多幽興,為問山田待耦耕。

別易仲

辰州劉易仲從予滁陽,一日問“道可言乎?”予曰:“啞子吃苦瓜,與你說不得。爾要知我苦,還須你自吃。”易仲省然有悟。久之辭歸,別以詩。

迢遞滁山春,子行亦何遠。累然良苦心,惝恍不遑飯。至道不外得,一悟失群暗。秋風洞庭波,游子歸已晚。結蘭意方勤,寸草心先斷。末學久仳離,頹波竟誰挽?歸哉念流光,一逝不復返。

送守中至龍盤山中

未盡師生六日情,天教風雪阻西行。茅堂豈有春風坐,江郭虛留一月程。客邸琴書燈火靜,故園風竹夢魂清。何年穩閉陽明洞,榾柮山爐煮石羹。

龍蟠山中用韻

無奈青山處處情,村沽日日辦山行。真慚廩食虛官守,只把山游作課程。谷口亂云隨騎遠,林間飛雪點衣輕。長思淡泊還真性,世味年來久絮羹。

瑯琊山中三首

草堂寄放郎琊間,溪鹿巖僧且共閑。冰雪能回草木死,春風不化山石頑。《六經》散地莫收拾,叢棘被道誰刊刪?已矣驅馳二三子,鳳圖不出吾將還。

狂歌莫笑酒杯增,異境人間得未曾。絕壁倒翻銀海浪,遠山真作玉龍騰。浮云野思春前動,虛室清香靜后凝。懶拙惟余林壑計,伐檀長自愧無能。

風景山中雪后增,看山雪后亦誰曾?隔溪巖犬迎人吠,飲澗飛猱踔樹騰。歸騎林間燈火動,鳴鐘谷口暮光凝。塵蹤正自韜籠在,一宿云房尚未能。

答朱汝德用韻

東去蓬瀛合有津,若為風雨動經旬。同來海岸登舟在,俱是塵寰欲渡人。弱水洪濤非世險,長年三老定誰真。青鸞眇眇無消息,悵望煙花又暮春。

送惟乾二首

獨見長年思避地,相從千里欲移家。慚予豈有萬間庇?借爾剛余一席沙。古洞幽期攀桂樹,春溪歸路問桃花。故人勞念還相慰,回雁新秋寄彩霞。

簦芨連年愧遠求,本來無物若為酬。春城驛路聊相送,夜雪空山且復留。江浦云開廬岳曙,洞庭湖闊九疑浮。懸知再鼓瀟湘柁,應是芙蓉湘水秋。

別希顏二首

中歲幽期亦幾人?是誰長負故山春?道情暗與物情化,世味爭如酒味醇!耶水云門空舊隱,青鞋布襪定何晨?童心如故容顏改,慚愧年年草木新。

后會難期別未輕,莫辭行李滯江城。且留南國春山興,共聽西堂夜雨聲。歸路終知云外去,晴湖想見鏡中行。為尋洞里幽棲處,還有峰頭雙鶴鳴。

山中示諸生五首

路絕春山久廢尋,野人扶病強登臨。同游仙侶須乘興,共探花源莫厭深。鳴鳥游絲俱自得,閑云流水亦何心?從前卻恨牽文句,展轉支離嘆陸沉!

其二

滁流亦沂水,童冠得幾人?莫負詠歸興,溪山正暮春。

其三

桃源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去。

其四

池上偶然到,紅花間白花。小亭閑可坐,不必問誰家。

其五

溪邊坐流水,水流心共閑。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

龍潭夜坐

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草露不辭芒履濕,松風偏與葛衣輕。臨流欲寫猗蘭意,江北江南無限情。

送德觀歸省二首

雪里閉門十日坐,開門一笑忽青天。茅檐正好負暄日,客子胡為思故園?椿樹慣經霜雪老,梅花偏向歲寒妍。瑯琊春色如相憶,好放山陰月下船。

郎琊雪是故園雪,故園春亦瑯琊春。天機動處即生意,世事到頭還俗塵。立雪浴沂傳故事,吟風弄月是何人?到家好謝二三子,莫向長沮錯問津。

送蔡希顏三首

正德癸酉冬,希淵赴南宮試,訪予滁陽,遂留閱歲。既而東歸,問其故,辭以疾。希淵與予論學郎琊之間,于斯道既釋然矣,別之以詩。

風雪蔽曠野,百鳥凍不翻。孤鴻亦何事,叫叫溯寒云?豈伊稻粱計,獨往求其群?之子眇萬鐘,就我滁水濱。野寺同游請,春山共攀援。鳥鳴幽谷曙,伐木西澗曛。清夜湛玄思,晴窗玩奇文。寂景賞新悟,微言欣有聞。寥寥絕代下,此意冀可論。

群鳥喧北林,黃鵠獨南逝。北林豈無枝?羅弋苦難避。之子丹霞姿,辭我云門去。山空響流泉,路僻迷深樹。長谷何盤紆,紫芝春可茹。求志暫棲巖,避喧寧遁世。系予辱風塵,送子愧云霧。匡時已無術,希圣徒有慕。倘入陽明峰,為尋舊棲處。

何事憧憧南北行?望云依闕兩關情。風塵暫息滁陽駕,鷗鷺還尋鑒水盟。悟后《六經》無一字,靜余孤月湛虛明。從知歸路多相憶,伐木山山春鳥鳴。

贈守中北行二首

江北梅花雪易殘,山窗一樹自家看。臨行掇贈聊數顆,珍重清香是歲寒。

來何匆促去何遲,來去何心莫漫疑。不為高堂雙雪鬢,歲寒寧受北風欺。

鄭伯興謝病還鹿門雪夜過別賦贈三首

之子將去遠,雪夜來相尋。秉燭耿無寐,憐此歲寒心。歲寒豈徒爾,何以贈遠行?圣路塞已久,千載無復尋。豈無群儒跡?蹊徑榛茆深。浚流須尋源,積土成高岑。攬衣望遠道,請君從此征。

浚流須有源,植木須有根。根源未浚植,枝派寧先蕃?謂勝通夕話,義利分毫間。至理匪外得,譬猶鏡本明,外塵蕩瑕垢,鏡體自寂然。孔訓示克己,孟子垂反身,明明賢圣訓,請君勿與諼。

鹿門在何許?君今鹿門去。千載龐德公,猶存棲隱處。潔身匪亂倫,其次乃避地。世人失其心,顧瞻多外慕。安宅舍弗居,狂馳驚奔騖。高言詆獨善,文非遂巧智。瑣瑣功利儒,寧復知此意!

門人王嘉秀實夫蕭琦子玉告歸書此見別意兼寄聲辰陽諸賢

王生兼養生,蕭生頗慕禪;迢迢數千里,拜我滁山前。吾道既匪佛,吾學亦匪仙。坦然由簡易,日用匪深玄。始聞半疑信,既乃心豁然。譬彼土中鏡,暗暗光內全;外但去昏翳,精明燭媸妍。世學如剪彩,妝綴事蔓延;宛宛具枝葉,生理終無緣。所以君子學,布種培根原;萌芽漸舒發,暢茂皆由天。秋風動歸思,共鼓湘江船。湘中富英彥,往往多及門。臨歧綴斯語,因之寄拳拳。

滁陽別諸友

滁陽諸友從游,送予至鳥衣,不能別。及暮,王性甫汝德諸友送至江浦,必留居,俟予渡江。因書此促之歸,并寄諸賢,庶幾共進此學,以慰離索耳。

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復來滁州。相思若潮水,來往何時休?空相思,亦何益?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掘地見泉水,隨處無弗得;何必驅馳為?千里遠相即。君不見堯羹與舜墻,又不見孔與跖對面不相識?逆旅主人多殷勤,出門轉盼成路人。

寄浮峰詩社

晚涼庭院坐新秋,微月初生亦滿樓。千里故人誰命駕?百年多病有孤舟。風霜草木驚時態,砧杵關河動遠愁。飲水曲肱吾自樂,茆堂今在越溪頭。

棲云樓坐雪二首

繞看庭樹玉森森,忽漫階除已許深。但得諸生通夕坐,不妨老子半酣吟。瓊花入座能欺酒;冰溜垂檐欲墮針。卻憶征南諸將士,未禁寒夜鐵衣沉。

此日棲云樓上雪,不知天意為誰深。忽然夜半一言覺,又動人間萬古吟。玉樹有花難結果,天機無線可通針。曉來不覺城頭鼓,老懶義皇睡正沉。

與商貢士二首

見說浮山麓,深林繞石溪。何時拂衣去,三十六巖棲。

其二

見說浮山勝,心與浮山期。三十六巖內,為選一巖奇。

南都詩四十七首

正德甲戍年四月升南京鴻臚寺卿作

題歲寒亭贈汪尚和

一覺紅塵夢欲殘,江城六月滯風湍。人間炎暑無逃遁,歸向山中臥歲寒。

句句糠粃字字陳,卻于何處覓知新?紫陽山下多豪俊,應有吟風弄月人。

山中懶睡四首

竹里藤床識懶人,脫巾山麓任吾真。病夫已久逃方外,不受人間禮數嗔。

掃石焚香任意眠,醒來時有客談玄。松風不用蒲葵扇,坐對青崖百丈泉。

古洞幽深絕世人,石床風細不生塵。日長一覺義皇睡,又見峰頭上月輪。

人間白日醒猶睡,老子山中睡卻醒。醒睡兩非還兩是,溪云漠漠水泠泠。

題灌山小隱二絕

茆屋山中早晚成,任他風雨任他晴。男婚女嫁多年畢,不待而今學向平。

一自移家入紫煙,深林住久遂忘年。山中莫道無供給,明月清風不用錢。

六月五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原阳县| 峡江县| 台山市| 准格尔旗| 三穗县| 汪清县| 苍山县| 区。| 淄博市| 东源县| 九龙县| 陆良县| 扎囊县| 洛扎县| 墨竹工卡县| 东乡县| 沽源县| 耿马| 宁河县| 竹北市| 鄂温| 正定县| 永城市| 柳河县| 乐亭县| 棋牌| 荔波县| 太湖县| 广平县| 盐边县| 广丰县| 南雄市| 禄劝| 惠来县| 尉犁县| 凤阳县| 柳江县| 耿马| 松阳县|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