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0章 匯考二十六(3)

將相次出降和數令人開示以順逆國珍乃遣子關

奉表乞降曰臣聞天無所不覆地無所不載王者體

天法地于人無所不容臣荷主上覆載之德舊矣不

敢自絕于天地故一陳愚衷臣本庸才遭時多故起

身海島非有父兄相藉之力又非有帝制自為之心

方主上霆擊電掣至于婺州臣愚即遣子入侍固已

知主上有今日矣將以依日月之容光望雨露之余

溜而主上推誠布公俾守鄉郡如故吳越事臣遵奉

條約不敢妄生節目子姓不戒潛構釁端猥勞問罪

之師私心戰兢用是遂俾守者出迎然而未免浮海

何也昔孝子之于其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臣之情

事適與此類即欲面縛待罪闕庭復恐嬰斧鉞之誅

使天下后世不知臣得罪之深將謂主上不能容臣

豈不累天地大德哉蓋幕下士詹鼎詞也太祖覽而

憐之賜書曰汝違吾諭不即斂手歸命次且海外負

恩實多今者窮踧無聊情詞哀懇迫人于險吾故恥

之當為汝不記前過汝勿自疑遂促國珍入覲面讓

之曰若來得毋晚乎國珍頓首謝授廣州西行省左

丞食祿不之官數歲卒于京師子禮官廣洋衛指揮

僉事關虎賁衛千戶所鎮撫關弟行字明敏善詩承

旨宋濂嘗稱之劉仁本字德元國珍同縣人元末中

進士乙科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與張本仁俱

入國珍幕數從名士趙俶謝理朱右等賦詩尤有稱

于時國珍海運輸元實仁本司其事朱亮祖之下溫

州也獲仁本以還太祖數其罪鞭背漬爛死余官屬

從國珍降者皆徙滁州獨赦丘楠以為韶州知府詹

鼎者寧海人有才學為國珍府都事判上虞有治聲

既至京未見用草封事萬言候駕出獻之帝為立馬

受讀命丞相官鼎楊憲忌其才沮之例徙梁陜憲敗

除留守經歷遷刑部郎中坐累死

玉珍

明外史明玉珍傳玉珍隨州玉沙村人身長八尺余

目重瞳子徐壽輝起玉珍與里中父老謀避兵父老

曰足下素剛直儻能集壯勇宗鄉里眾所愿也乃團

結千余人屯青山推玉珍為屯長及壽輝稱帝使人

招玉珍曰來則共富貴不來舉兵屠之玉珍引其眾

降以元帥守沔陽與元將哈麻禿戰湖中飛矢中右

目目遂眇久之玉珍率斗船五十艘掠糧川峽間將

引還時元右丞完者都鎮重慶義兵元帥楊漢應募

至欲殺之而并其軍不克漢走出峽遇玉珍為言重

慶無重兵而完者都與右丞哈麻禿不相能若回船

出不意襲之可取而有也玉珍意未決部將戴壽直

前曰機不可失分船為二半貯糧歸沔陽半因漢兵

攻重慶不濟則掠財物而還玉珍從其策竟走完者

都執哈麻禿以獻壽輝以玉珍為隴蜀行省右丞已

而完者都自果州來會平章朗革歹參政趙資謀復

重慶屯嘉定之大佛寺玉珍遣義弟明二御之明二

者黃陂人有智勇玉珍寵愛之使從己姓或呼明三

奴其后復姓名曰萬勝二趨攻嘉定相持半年不下

玉珍乃親率眾圍之遣二以輕兵襲陷成都虜朗革

歹及資妻子以歸朗革歹妻自沉于江以資妻子徇

嘉定招資降資引弓射殺妻又欲射其子眾以盾護

之乃免俄城破擒資及完者都朗革歹歸于重慶館

諸治平寺欲使為已用三人者執不可乃斬于市以

禮葬之蜀人謂之三忠于是諸郡縣相次來附居無

何陳友諒囗其君壽輝而自立玉珍曰與友諒俱臣

徐氏顧悖逆如此命以兵塞瞿唐絕不與通立壽輝

廟于城南隅歲時致祀眾推玉珍為隴蜀王玉珍以

元進士劉楨為參謀朝夕侍講論楨字維周瀘州人

嘗為大名路經歷棄官歸家玉珍之攻重慶也道瀘

部將劉澤民曰是間有劉維周者能文章政事可大

任也玉珍往見之與語大悅即日延至舟中尊禮備

至玉珍稱王之次年楨屏人說曰西蜀形勝地東有

瞿唐北有劍閣沃野千里自遭青巾之虐人物雕耗

大王撫而有之休養傷殘之民用賢治兵可以立不

世業當于此時稱大號以系人心玉珍駭然曰此非

我敢望也楨曰大王所部皆四方之人若謙讓猶豫

一旦將士思鄉土瓦解星散大王孰與建國乎玉珍

猶不聽翌日楨又言玉珍乃謀于眾以明年春僭即

皇帝位于重慶國號大夏建元天統立妻彭氏為皇

后子升為皇太子效周制六卿以戴壽為冢宰萬勝

為司馬張文炳為司空向大亨莫仁壽為司寇吳友

仁鄒興為司徒劉楨為宗伯牟圖南為翰林院承旨

分蜀地為八道更置府州縣官名是歲元至正二十

二年也蜀兵囗諸國為弱勝兵不滿萬人玉珍素無

遠略然性節儉頗好文學折節下士既即位設國子

監以教公卿子弟設提舉司教授所以教州縣生徒

建社稷宗廟求雅樂開進士科定賦稅額以十分取

一為則蜀人悉便安之皆劉楨為之謀也其秋廷試

進士賜董重璧等及第出身有差又下詔除釋老二

氏教然猶令民間持彌勒佛號以己從壽輝起兵壽

輝本倡言彌勒佛出世故也其明年出師攻云南遣

勝由界首興由建昌指揮李某由八番三道并進鄒

李皆不至唯勝抵云南梁王孛羅走營金馬山又明

年挾大理兵擊勝勝以孤軍無繼引還重慶復遣興

取巴州又明年更六卿為中書省樞密院以壽勝為

左右丞相大亨文炳知樞密院事興鎮成都友仁鎮

保寧仁壽鎮夔關皆平章事竇英鎮播州姜囗鎮夷

陵皆參知政事荊玉鎮永寧商希孟鎮黔南皆宣慰

使是歲遣勝取興元遣參政江儼通好于太祖太祖

遣都事孫養浩報聘遺玉珍書曰足下處西蜀予處

江左蓋與漢季孫劉相類近者王保保以鐵騎勁兵

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謀臣如攸彧猛

將如遼郄予兩人能高枕無憂乎予與足下實唇齒

邦愿以孫劉相吞噬為鑒自后信使往返不絕其冬

蜀中星隕如雨明年春玉珍病革召壽等諭曰西蜀

險固若協力同心左右嗣子則可以自守不然后事

非我知所也遂卒凡立五年年三十六子升嗣葬玉

珍于江水之北號永昌陵上廟號曰太祖

升既嗣位改元開熙尊母彭氏為皇太后權同聽政

升甫十歲諸大臣皆粗暴不肯相下而萬勝與張文

炳有隙密遣人殺文炳文炳所善玉珍養子明昭出

入禁中復矯彭氏旨召勝縊殺之勝開國功最多死

不以罪蜀人多憐之者吳友仁自保寧移檄以清君

側為名升命戴壽討之友仁遺壽書曰不誅昭則國

必不安眾必不服昭朝誅吾當夕至壽乃奏誅昭友

仁入朝謝罪于是諸大臣用事而友仁尤專恣國柄

旁落天統之業衰矣萬勝既死劉楨為右丞相后三

年卒是歲升遣使告哀于太祖已又遣使入聘太祖

亦遣侍御史蔡哲報之升嗣位之三年是為明洪武

元年太祖克元都升奉書稱賀其明年太祖遣使求

大木升遂并獻方物帝賜璽書答之其冬遣平章楊

璟諭升歸朝升不能從又明年興元守將以城迎降

于明師吳友仁數往攻之不克是歲明遣使假道征

云南升不奉詔又明年乃命征西將軍湯和率副將

軍廖永忠等以舟師由瞿唐趨重慶前將軍傅友德

率副將軍顧時等以步騎由秦隴趨成都伐夏初壽

言于升曰以王保保李思齊之強猶莫能與明抗況

吾蜀乎一旦有警計安出友仁曰不然吾蜀襟山帶

江非中原比莫若外假交好以緩敵內修武事以示

備升以為然遣莫仁壽以鐵索橫斷瞿唐峽口至是

又遣壽友仁鄒興等益兵為助遂北倚羊角山南倚

南城寨鑿兩崖石壁引鐵索為飛橋用木板置炮以

拒明師和軍不能進又遣兵北守金牛隘友德覘階

文無備進破二州又破綿州壽乃留興等守瞿唐而

自與友仁還會向大亨之師以援漢州數戰皆大敗

壽大亨走保成都友仁走保保寧會永忠亦破瞿唐

關飛橋鐵索皆燒斷興中矢死夏人皆潰遂破夔州

師次銅鑼峽升震恐右丞劉仁勸奔成都升母彭泣

曰成都可到亦僅延旦夕命耳仁曰奈何彭曰大軍

所過勢如破竹不如早降以活民命升即遣使赍表

乞降于是面縛銜璧輿櫬與母彭及官屬降于軍門

和受璧永忠解縛承旨撫慰下令諸將不得有所侵

擾而壽大亨亦以成都降于友德悉送升等京師升

既至詔禮官議受降禮禮臣奏言皇帝御奉天殿明

升等俯伏待罪午門外有司宣制赦如孟昶降宋故

事帝曰升幼弱事由臣下與孟昶異宜免其伏地上

表待罪之儀是日授升爵歸義侯賜第京師冬十月

和等悉定川蜀諸縣郡執友仁于保寧遂班師壽大

亨仁壽皆鑿舟自沈死丁世貞者文州守將也友德

攻文州據險力戰汪興祖死焉文州破遁去已復以

兵破文州殺朱顯忠友德擊走之夏亡復集余眾攻

秦州兵敗為其下所殺友仁至京師帝以其寇漢中

首造兵端令明氏失國僇于市明年徙歸義侯升于

高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西峡县| 赣州市| 哈尔滨市| 桂阳县| 金塔县| 古交市| 玛沁县| 黄浦区| 乐都县| 汉源县| 绥江县| 登封市| 平乐县| 濮阳市| 磐安县| 方正县| 宝坻区| 西乡县| 乌审旗| 浦东新区| 大城县| 潞西市| 曲阳县| 嵊州市| 获嘉县| 应城市| 隆昌县| 远安县| 达拉特旗| 黄平县| 屏南县| 应城市| 泉州市| 西城区| 内乡县| 栾城县| 灯塔市| 东山县| 犍为县|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