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4106字
  • 2015-12-27 00:21:39

治虛勞。口干舌燥。宜服甘草丸方。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生干地黃〔一(二)兩〕 烏梅肉(一兩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瓤并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虛勞煩熱。口干舌燥。煩渴。宜服栝蔞根丸方。 栝蔞根 甘草(炙微赤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烏梅肉(微炒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棗肉。入少許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綿裹一丸含咽津。日四五 又方。 酪(三合) 酥(三合) 蜜(三合)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搗羅為末)上件藥相和。于銀鍋內(nèi)。以慢火煎如稀餳。不計時候。含咽一茶匙。

又方。 石膏(半斤搗碎綿裹) 蜜〔半升(斤)〕上件藥。以水三大盞。先煮石膏。取汁一盞半。去石膏。次下蜜相和。煎取一盞。放冷。

不 又方。 麥門冬(二兩去心) 棗(三十枚擘碎)上用蜜和拌蒸之。候飯熟為度。不計時候。取三兩枚服之。

又方。 羊頭髓(如雞子大)上用溫酒調(diào)服之。

治虛勞渴諸方

夫五臟六腑。皆取津液。若勞損之人。虛實不調(diào)。臟腑生熱。氣在內(nèi)則津液竭少。故多渴也 治虛勞多渴。四肢羸乏。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 石斛(去根銼) 栝蔞根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黃) 知母 人參(去蘆頭)(半兩)麥(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渴。四體虛乏。羸瘦。宜服栝蔞煎方。 栝蔞根〔一(二)兩〕 茯神(一兩) 石斛(一兩去根節(jié))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味子(半兩)胡麻(一兩)汁(五合)生姜汁上件藥。以水三升。煮地骨皮葳蕤胡麻淡竹葉四味。去滓。取汁一升。和地黃汁麥門冬牛髓匙。

治虛勞。止渴助氣力。牡蠣粉散方。 牡蠣粉 五味子 桂心 牡丹 地骨皮 知母 肉蓯蓉(酒浸一宿去皺皮炙令干) 甘草(炙干地黃(一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口干煩渴。腰疼胯痛。小便白濁。宜服黃 丸方。 黃 (一兩半銼) 栝蔞根(二兩) 苦參(二兩半銼) 羚羊角屑(一兩半) 黃連(一兩去須)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干渴。羸瘦少力。宜服填骨髓煎方。 白茯苓(二兩) 山茱萸 當歸 巴戟 五味子 人參(去蘆頭) 遠志 桂心 附子(炮裂去蓯蓉(二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取生地黃汁二升。生栝蔞根汁一升。白蜜三合。牛髓二合。都入銀鍋 治虛勞煩渴。津液竭絕。宜服含化生地黃丸方。 生干地黃 知母 栝蔞根 烏梅肉(微炒) 麥門冬(去心焙) 土瓜根 五味子(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彈子大。食后及夜臥時。以綿裹含一丸咽津 治虛勞。口中苦渴。骨節(jié)煩疼。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二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小麥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 治虛勞煩渴。鎮(zhèn)心神。宜服玉飲主。

真玉(可重十兩) 粟谷(一升)上以水一斗。煮粟谷取汁五升。去粟谷澄濾卻。以此汁煮玉至三升。旋分呷服之。神驗。

治虛勞苦渴。宜服此方。 栝蔞根(五兩銼)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慢慢分呷服之。

又方。 上以白羊肺一具。去肥膩。于柳木砧上。以竹刀細切。復于砂盆內(nèi)。以柳木槌研。傾于凈瓷

治虛勞吐血諸方

夫虛勞吐血者。是勞傷于臟腑。內(nèi)崩之病也。血之與氣相隨而行。榮養(yǎng)身體。外周養(yǎng)于肌肉腸虛致也 治虛勞少力吐血。心悶。頭旋目暈。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銼) 羚羊角屑 柏葉 刺薊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白芍藥 白術(shù) 黃 (銼)當歸肝(二兩)亂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用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 治虛損勞極。面色枯悴。時或唾血吐血等。并宜服白芍藥散方。 白芍藥(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黃芩(一兩) 白術(shù)(一兩)阿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虛勞吐血。喘促。頭痛。吃食全少。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四兩) 麻黃(去根節(jié)) 五味子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黃 (銼) 麥門冬(去心以上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小麥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

不 治虛勞頻吐血。心膈四肢疼痛。頭目旋悶。阿膠散方。 阿膠〔一(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一兩銼微炒) 伏龍肝〔一(二)兩〕 白芍藥(一兩)兩) 桂心(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肺熱吐血。宜服蒲黃散方。 蒲黃(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當歸(銼微炒) 人參(去蘆頭) 白芍藥 阿膠(搗碎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虛勞。心肺煩熱吐血。天竹黃散方。 天竹黃 知母 川大黃(銼碎微炒) 人參(去蘆頭) 犀角屑 黃 (銼) 白茯苓 馬兜鈴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吐血。心煩頭悶。宜服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二兩) 生干地黃(二兩)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芎 當歸 桂心白芍藥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補肺氣止吐血。黃 散方。 黃 (一兩銼) 露蜂房(一兩微炒) 川楝子(三分微炒) 白蒺藜(半兩) 桑根白皮(三分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虛勞吐血不止。宜服地黃散方。 生干地黃(一兩) 黃芩(一兩) 白芍藥(一兩)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當歸(一兩)伏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虛勞吐血失聲。宜服補肺散方。 干姜(半兩炮裂銼) 當歸(三分) 白芍藥(半兩) 黃芩〔三分(合)〕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內(nèi)傷寒熱。吐血。鹿角膠散方。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芍藥(一兩) 生干地黃(二兩) 羚羊角屑(一兩)柏葉(一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砂糖如棗 治虛勞吐血。短氣欲絕。面無顏色。宜服此方。 黃 (一兩銼) 白茯苓(三分) 熟干地黃(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續(xù)斷(三分) 甘草(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 治虛勞吐血。胸膈不利。桂心煎方。 桂心末(二兩) 生姜汁(二合) 白蜜(十兩) 生地黃汁(一升)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煎桂心取五分。去滓。入生地黃及蜜等。以慢火熬成煎。不計時候 治虛勞。肺熱吐血煩悶。咽喉不利。宜服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人參(去蘆頭) 前胡(去蘆頭)桑根白皮苗土)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余杵。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薄綿裹一丸。

含咽 治虛勞吐血。 皮散方。 皮(一兩燒灰) 硫黃(一分)上件藥。都研令勻細。每服空心。以溫酒調(diào)下一錢。

治虛勞。心肺熱吐血。地黃金粉散方。 地黃(半斤取自然汁) 飛羅面(四兩)上件藥。同調(diào)成糊。攤于漆盤內(nèi)。候干取下。搗羅為末。每服。不計時候。以陳米粥飲調(diào)下

治虛勞咳嗽諸方

夫虛勞咳嗽者。為臟腑氣衰。邪氣傷于肺故也。若久不已。則令人胸背微痛。或驚悸煩滿。

治虛勞咳嗽。涕唾稠粘。漸各羸弱。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去苗土) 黃 (銼) 白茯苓 款冬花 生干地黃 白前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咳嗽。心胸壅悶。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 前胡(去蘆頭) 人參(去蘆頭) 黃 (銼) 訶黎勒皮(以上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三分) 甘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 治虛勞咳嗽。氣喘乏力。吃食全少。坐臥不安。宜服補肺散方。 人參(去蘆頭) 桂心 鐘乳粉 白石英(細研水飛過) 麥門冬(去心焙) 五味子 熟干地黃令黃燥)甘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煮姜棗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虛勞咳嗽。胸中寒熱。短氣不足。宜服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 紫菀(去苗土) 前胡(去蘆頭)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去蘆頭)白術(shù)麥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溫服 治虛勞咳嗽。或時寒熱。不得眠臥。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二兩用皮) 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 )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茯苓(一皮尖雙仁麩炒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 治虛勞上氣。咳嗽不止。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五味子(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百合(三分) 白茯苓(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傷中。脈絕筋急。肺萎咳嗽。宜服鹿髓煎方。 鹿髓(半升) 蜜(二兩) 酥(二兩) 生地黃汁(四合)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以酒一中上件藥。先以桃仁杏仁地黃等汁。于銀鍋內(nèi)。以慢火煎令減半。次下鹿髓酥蜜同煎如餳。

每 治虛勞咳嗽。及肺壅上氣。宜服蛤蚧丸方。 蛤蚧(一對頭尾全者涂酥炙令黃) 貝母(一兩煨微黃) 紫菀(一兩去苗土) 杏仁(一兩湯浸根白皮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棗湯下二十丸。日三四服 治虛勞咳嗽。胸膈不利。骨節(jié)疼痛。飲食無味。宜服紫菀丸方。 紫菀(三分去苗土) 前胡(一兩去蘆頭)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桔梗(半兩去蘆頭)鱉甲草(半兩炙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姜湯下二十 治虛勞咳嗽。喘促心煩。宜服天門冬丸方。 天門冬(二兩去心焙) 款冬花 五味子 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 貝母(煨微黃) 甘草(炙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以綿裹一丸。常含咽津。

治虛勞咳嗽。腹脅妨悶。大腹氣滯。肢節(jié)煩疼。宜服陳橘皮丸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檳榔(一兩) 柴胡(一兩半去苗) 訶黎勒皮(一兩)白芍藥(湯浸去皮尖雙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粥飲下三十丸。

治虛勞里急諸方

夫虛勞里急者。為腎氣不足。傷于沖脈。沖脈為陰脈之海。起于關(guān)元。關(guān)元穴在臍下。

循腹熱者得息 治虛勞小腹里急。少氣羸弱。不能飲食。宜服黃 散方。 黃 (銼) 白茯苓 當歸 牛膝(去苗) 五味子 桂心 人參(去蘆頭) 附子(炮裂去皮臍甘草(半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双鸭山市| 阜平县| 大宁县| 民勤县| 九寨沟县| 木兰县| 镇远县| 桐乡市| 绩溪县| 六盘水市| 乌拉特前旗| 武乡县| 三台县| 东乌| 巴彦县| 博爱县| 琼中| 永登县| 泰顺县| 陆河县| 祁连县| 新竹市| 上杭县| 江永县| 阿城市| 依安县| 离岛区| 丰原市| 阿克陶县| 大庆市| 高邑县| 台东县| 宁阳县| 菏泽市| 建德市| 广河县| 遂宁市| 宝清县| 高雄县|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