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妊娠諸方
凡初有妊。四肢沉重。不多飲食。脈理順時。是欲有胎。如是經三二日。便覺不通。
則結胎也。其狀。心中憒憒。頭目眩。四肢沉重。懈怠不能執作。惡聞食氣。欲啖酸咸果實。
多臥食將 治初欲有妊。心中憒悶。嘔吐不下食。惡聞食氣。頭重眼腫。四肢煩疼。多臥少起 。惡寒羊肉(四兩切炒作 ) 面(半兩)上件索餅。于生姜豉汁中煮。和 食之。
治妊娠。胎臟壅熱。不能下食。心神躁悶。鯉魚湯方。 鯉魚(一頭長一尺者治如食法) 生姜(一兩切) 豆豉(一合) 蔥白(一握去須切)上以水五升。煮魚等令熟。空腹和汁食之。
治妊娠。胎動不安。糯米阿膠粥方。 糯米(三合)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搗為末)上件藥。先煎糯米作粥。臨熟下膠末。攪勻食之。
妊娠安胎。及治風寒濕痹腰腳痛。烏雌雞肉粥方。 烏雌雞(一只取肉) 糯米(三合)上切雞肉。于豉汁中和米煮粥。入鹽椒蔥白。空腹食之。或作羹。及餛飩索餅食之。亦得。
養胎臟。及治胎漏下血。心煩口干。丹雄雞肉索餅方。 丹雄雞(一只取肉作 ) 白面(一斤)上溲面作索餅。和 。任意食之。
治妊娠。因傷動。腹里 痛。宜服安胎鯉魚粥方。 鯉魚(一頭重一斤去鱗鬣腸胃細切) 苧根(一兩干者凈洗銼) 糯米(五合)上件藥。以水三碗。先煎苧根。取汁二碗。去滓。下米并魚煮粥。入五味。空腹食之。
治妊娠。傷寒頭痛。豉湯方。 豉(一合) 蔥白(一握去須切) 生姜(一兩切)上以水一大盞。煮至六分。去滓。分溫二服。
治妊娠損動下血。苦煩滿。豉湯服鹿角末方。 豉(一合) 鹿角末(一分)上以水一大盞。煮豉取汁六分。納鹿角末攪勻。分為二服。
治妊娠。損動腹痛方。 冬麻子二合。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二服。
治妊娠下血如故。名曰漏胎。胞干胎斃。宜服地黃粥方。 生地黃汁(三合) 糯米(三合)上煮糯米作粥。臨熟。下地黃汁攪調令勻。空腹食之。
又方。 阿膠(半兩炙黃為末) 龍骨末(一分) 艾葉末(一分)上用糯米一(二)合。入前藥。以水煮作粥。空腹食之。
治妊娠。恒苦煩悶。此名子煩。宜吃竹瀝粥方。 淡竹瀝(三合) 粟米(三合)上以水煮米作粥。臨熟。下竹瀝攪令勻。停冷食之。單飲竹瀝三二合亦佳。
治妊娠腰痛方。 黑豆(二合)上以酒二大盞。煮取一盞。去滓。食前分溫三服。
食治產后諸方
夫妊娠十月既足。百骨皆折。肌肉開解。然后能生。百日之內。猶名產母。時入將謂一月便為平復。豈不謬乎。若飲食失節。冷熱乖理。血氣虛損。因此成疾。藥餌不和。更增諸病。
治產后瘀血及癥結。疼痛無力。地黃粥方。 生地黃汁(二合) 生姜(半兩取汁) 粳米(三合)上以米作粥。臨熟。入二味汁。攪和食令。空心食之。
治產血癥。疼痛不多食。桃仁粥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粳米(二合)上以水二大盞。爛研桃仁。絞取汁作粥。空心食之。
治產后血氣虛弱。不能下食。粟米粥方。 粟米(三合) 羊肉(半斤去脂膜揀取四兩細切)上以水五大盞。下米羊肉同煮。欲熟。入鹽醋椒蔥。更煮粥令熟。空心食之。
治產后腹中積血。及中風汗出。益氣肥健。利小便。冬麻子粥方。 冬麻子(一合以水研取汁三升) 薏苡仁(一合搗碎) 粳米(二合)上用冬麻子汁。煮二味作粥。空心食之。
治產后中風。血氣驚邪。憂恚悸逆。豬心羹方。 豬心(一枚切) 蔥白(一握去須細切)上以豉汁鹽椒米。同作羹食之。
治產后虛勞。血氣不調。腹肚絞痛。血暈昏憒。心熱煩躁。不多食。益母草汁粥方 。 益母草汁(二合) 生地黃汁(二合) 藕汁(二合) 生姜汁(半合) 蜜(二合) 白粱米(一合上先以水一大盞。煮米作粥。次入諸藥汁。更煎三兩沸。每服吃二合。日三服。
治產后赤白痢。腰疼腹痛。食少。煨豬肝方。 豬肝(四兩去筋膜) 蕪荑(一兩搗末)上薄切豬肝。糝蕪荑末。調和令勻。溲面裹。更以濕紙裹三五重。 火煨令熟。去面。
空心 治產后赤白痢。臍下痛。不下食。鯽魚粥方。 鯽魚肉(一斤) 粟米(三合別煮粥)上用濕紙裹魚。煨熟。去骨細研。候粥熟。下魚。入鹽醋調和。空心食之。
治蓐勞。乍寒乍熱。豬腎粥方。 豬腎(一具去脂膜切) 粟米(三合)上以豉汁五味。入米作粥。空心食之。
治產后虛損。少乳。豬蹄羹方。 豬蹄(一具切) 粟米(三合)上一如常法。入五味作羹食之。
治產后乳不下。閉悶妨痛。豬肝羹方。 豬肝(一具) 粟米(一合)上一如常法作羹粥。空心食之。
治產后赤白痢。腰腹痛。薤白粥方。 薤白(一莖切) 粟米(二合)上作粥。空心食之。
治產后虛冷。下痢腹痛。食少。鯽魚熟膾方。 鯽魚(二斤作膾) 時蘿 陳橘皮(去瓤焙) 蕪荑 干姜(炮) 胡椒(五味等分搗羅為末)上煎豉汁中煮膾。臨熟。合宜下料味。調和空心食之。
治產后虛羸無力。腹肚冷痛。血氣不調。及頭中風冷。汗出不止方。 白羊肉(一斤細切)上調和作腌臘及羹。空心食之。
治產后風眩。瘦病。五勞七傷。心虛驚悸方。 上調煮羊頭于豉汁中。入五味調和。空心食之。
治產后。下痢腰痛方。 上用艾葉搗。粗羅為末。如常作餛飩。空心服之。
食治小兒諸方
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小為大。若無于小。卒不成大。故易曰。積小以成高碩也。凡小兒之病。狀證甚多。造次之間。編載不盡。其諸方藥。備在諸經。今聊舉食治單方。以救倉卒之要 治小兒心臟積熱。煩躁恍惚。牛蒡粥方。 牛蒡根汁(一合) 糧米(一合)上以水一大盞。煮粥。臨熟投牛蒡汁。攪勻。空腹溫溫食之。
治小兒下痢不止。瘦弱。雞子粥方。 雞子(一枚) 糯米(一合)上煮粥。臨熟。破雞子相和攪勻。空腹入少醋食之。
治小兒心臟風熱。昏憒躁悶。不能下食。梨渴粥方。 梨(三枚切) 粳米(一合)上以水二升。煮梨取汁一盞。去滓。投米煮粥食之。
治小兒心臟風熱。精神恍惚。淡竹葉粥方。 淡竹葉(一握) 粳米(一合) 茵陳(半兩)上以水二大盞。煎二味取汁一盞。去滓。投米作粥食之。
治小兒風熱。嘔吐。頭痛。驚啼。葛根粥方。 葛根(一兩銼) 粳米(一合)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下米作粥。入生姜蜜各少許。食之。
治小兒嘔吐心煩。熱渴。蘆根粥方。 生蘆根(二兩銼) 粟米(一合)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投米煮粥。入生姜蜜少許食之。
治小兒冷傷脾胃。嘔逆及痢。驚癇。人參粥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 粟米(半合) 麥門冬(一兩去心)上件藥。都細銼。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諸藥至七分盞。去滓。下米作粥食之。
治小兒水氣。腹肚虛脹。頭面浮腫。小便不利。郁李仁粥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桑根白皮(一兩銼) 粟米(一合)上件藥。搗碎。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下米作粥。入少生姜汁。
任意 治小兒下痢。日夜數十行。漸至困頓。黍米粥方。 黍米(一合) 雞子(一枚) 黃蠟(半兩)上煮粥臨熟。下雞子蠟。攪令勻。空腹食之。
治小兒血痢不瘥。馬齒菜汁方。 馬齒菜汁(一合) 蜜(半合) 粟米(一合)上以水一大盞。煮作粥。后入二味和調。食前服之。
治小兒小便不通。肚痛。漿水蔥白粥方。 粟米(二合) 蔥白(三十莖去須)上件。以漿水煮作稀粥。臨熟。投蔥白攪令勻。溫溫服之。
食治養老諸方
夫安身之本。必須于食。救病之道。惟憑于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藥性者。
不是人是氣疾乳酪酥蜜。恒宜溫溫而食。此大利益老年。若卒多食之。亦令人腹脹泄痢。可漸漸食之。每日 婆湯。主火虛風冷。羸弱無顏色。酥煎方。 酥(一斤) 生姜汁(一合) 薤白(三握去須切) 酒〔二(三)升〕 白蜜(一斤)熟油(一升)糖(一升)上件藥。先以酒浸豉一宿。絞去滓。納酒入銀器中。次納酥蜜油糖姜汁等。煎令沸。下薤白椒橙葉胡麻。慢火煎。候薤白黃赤色。即濾去滓。收瓷盒中。每日空心。暖服一合。耐老駐顏。烏麻散方。
烏麻任多少。以水拌令勻。勿使大濕。蒸令氣遍。下曝干。又蒸又曝。往返九遍。訖。
搗去 補虛羸瘦弱乏氣力。白蜜煎丸方。 白蜜(二升) 臘月豬肪(一升去膜) 胡麻油(半斤微熟) 熟干地黃(一升)上件藥。合和。以銀器中。重湯煎令可丸。下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
服牛乳。補虛益氣方。 牛乳(五升) 蓽茇末(一兩)上件藥。入銀器中。以水三升。和乳。合煎取三升。后收瓷盒中。每于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豬肚補虛羸。乏氣力方。 肥大豬肚(一枚凈洗如食法) 人參(二兩去蘆頭) 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干姜上件藥。搗篩入米。合和相得。納豬肚中。縫合勿令泄氣。以水五升。于鐺內。微火煮令爛凡牛乳性平。補血脈。益心。長肌肉。令人身體康強。潤澤。面目光悅。志氣不衰。故為人 補虛養老。以藥水飲牛。取乳服食方。 鐘乳(一斤上好者細研) 人參(三兩去蘆頭) 甘草(五兩炙微赤銼) 熟干地黃(三兩)黃去心) 薯蕷(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水三斗。先煮粟米七升為粥。納散一兩。攪令勻。和少冷水。
與渴牛須其 有人頻遭重病。虛羸不可平復。宜服此枸杞煎方。 生枸杞根(細銼一斗以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澄清) 白羊脊骨(一具銼碎)上件藥。以微火煎取五升。去滓。收瓷盒中。每取一合。與酒一小盞合暖。每于食前溫服。
補五勞七傷虛損法。煮羊頭蹄方。 白羊頭蹄(一具草火燒令黃色刮去灰塵) 胡椒(半兩) 蓽茇(半兩) 干姜(半兩)蔥白(切上件藥。先以水煮頭蹄半熟。納藥更煮令爛。去骨。空腹適性食之。日食一具。滿七具即止 治大虛羸困極。宜煎豬肪方。 豬肪(不中水者半斤)上入蔥白一莖。于銚子內煎。令蔥黃即止。候冷暖如人體。空腹頓服之。令盡。暖蓋覆臥。
至日晡后。乃食白粥稠糜。過三日后。更宜服羊肝羹方。
羊肝(一具去筋膜細切) 羊脊KT 肉(二條細切) 曲米(半兩) 枸杞根(五斤銼以水一斗五升上用枸杞根汁。煮煎羊肝等令爛。入豉汁一小盞。蔥白七莖切。以五味調和作羹。空腹飽 補虛勞。油面 飩方。 生胡麻油(一升) 折粳米泔清(一升)上二味。以微火煎。盡泔清乃止。出貯之。取冷鹽湯二合。將和面作 飩。煮熟。入五味食
食治眼痛諸方
夫目肝之官。肝藏于血。榮養于目。腑臟勞傷。血氣俱虛。不能榮養于目。故目暗也。
若風有 治肝臟虛弱。遠視無力。補肝。豬肝羹方。 豬肝(一具細切去筋膜) 蔥白〔一握去須(切)〕 雞子(三枚)上以豉汁中煮作羹。臨熟。打破雞子。投在內食之。
又方。 青羊肝(一具細切水煮熟濾干)上以鹽醬醋調和食之。立效。
又方。 蔥子(半升炒熟)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一匙。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下米煮粥食之。
治青盲白翳。明目除邪氣。利大腸。去寒熱。馬齒實拌蔥豉粥方。 馬齒實(一升)上搗為末。每服一匙。煮蔥豉粥和攪食之。馬齒菜作羹粥吃。并明目極佳。
治肝臟風虛眼暗。烏雞肝粥方。 烏雞肝(一具細切)上以豉汁中。和米作羹粥食之。
治目暗耳鳴。蒼耳子粥方。 蒼耳子(半分) 粳米(半兩)上搗蒼耳子爛。以水二升。絞濾取汁。和米煮粥食之。或作散煎服亦佳。
治目暗青盲。明目兔肝粥方。 兔肝(一具細切)上以豉汁中作粥。空心食之。以效為度。
治熱發眼赤澀痛。梔子仁粥方。 梔子仁(一兩)上搗羅為末。分為四分。每服。用米三合。煮粥。臨熟時下梔子末一分。攪令勻食之。
益精氣。強志意。聰利耳目。雞頭實粥方。 雞頭實(三合)上煮令熟。去殼。研如膏。入粳米一合。煮粥空腹食之。
補中明目。利小便。蔓荊子粥方。 蔓荊子〔三(二)合〕 粳米(三合)上搗碎。入水二大盞。絞濾取汁。著米煮粥。空心食之。
益耳目聰明。補中強志。蓮實粥方。 嫩蓮實(半兩去皮細切) 粳米(三合)上先煮蓮實令熟。次以粳米作粥。候熟。入蓮實。攪令勻。熟食之。
治膈上風熱。頭目赤痛。目視KT KT 。竹葉粥方。 竹葉(五十片洗凈) 石膏(三兩) 沙糖(一兩) 折粳米(二兩)上以水三大盞。煎石膏等二味。取二盞。去滓澄清。用米煮粥。粥熟。入沙糖食之。
食治耳鳴耳聾諸方
夫耳鳴耳聾者。腎為足少陰之經。而藏精。其氣通于耳。耳宗脈之所聚。若精氣調和。
則腎氣強盛。五音分曉。若勞傷血氣。兼受風邪。積于腎臟。而精氣脫。則耳聾也。血氣不足。宗脈即虛。風邪乘虛隨入耳中。與氣相擊。則為耳聾也。
治久患耳聾。養腎臟。強骨氣。磁石腎羹方。 磁石(一斤搗碎水淘去赤汁綿裹) 豬腎(一對去脂膜細切)上以水五升。煮磁石取二升。去磁石。投腎。調和以蔥豉姜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
及入 治腎氣損虛。耳聾。鹿腎粥方。 鹿腎(一對去脂膜切) 粳米(二合)上于豉汁中相和。煮作粥。入五味。如法調和。空腹食之。作羹及入酒。并得食之。
治五臟氣壅。耳聾。白鵝膏粥方。 白鵝脂(二兩) 粳米(三合)上件和煮粥。調和以五味。蔥豉。空腹食之。
治耳聾久不瘥。烏雞脂粥方。 烏雞脂(一兩) 粳米(三合)上相和煮粥。入五味調和。空腹食之。烏雞脂和酒飲亦佳。
治耳聾久不瘥。鯉魚腦髓粥方。 鯉魚腦髓(二兩) 粳米(三合)上煮粥。以五味調和。空腹食之。
治耳聾。及鼻不聞香臭。干柿粥方。 干柿(三枚細切) 粳米(三合)上于豉汁中煮粥。空腹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