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兒月蝕瘡。久不瘥。斑蝥散方。 斑蝥(半分以糯米同炒微黃去翅足) 硫黃(半兩細研) 茹〔半分(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重入乳缽內。同研如粉。貼于瘡上。即瘥。或瘡干。即以豬脂和涂之 又方。 干蟾(一枚五月五日者燒灰) 硫黃(一兩細研) 白礬〔一(二)兩燒令汁盡〕上件藥。同細研為散。用敷瘡上。
治小兒月蝕瘡。吳茱萸根散方。 吳茱萸根 地榆根 薔薇根(各半兩)上件藥。都銼搗。細羅為散。每用。先以溫鹽水洗瘡令凈。拭干。敷之。
又方。 青蜓(一枚) 母豬蹄甲(一枚) 救目(月)杖(三分)上件藥。燒為灰。細研為散。以蜜水和涂。
又方。 虎頭骨(二兩)上搗細羅為散。以豬脂一升。煎令黃色。膏成。傾于不津器中。候冷。即涂之。
又方。 上以小麥 。搗羅為末。敷之。
又方。 上以黃連搗羅為末。敷之。
又方。 上地龍糞。燒令赤。研如粉。以豬脂和如膏。敷之。
又方。 上胡粉和土等分。研如粉。敷之。
又方。 上蝦蟆燒灰。細研。以豬脂和。敷之。
又方。 上敗鼓皮。燒灰細研。以豬脂和。敷之。
治小兒瘰諸方
夫小兒身體生熱瘡。久不瘥者。必生瘰 。其狀作結核。在皮肉間。三兩個相連瘰也。
是風 治小兒瘰 。 腫疼痛。身體壯熱。大腸壅滯。小便赤澀。心神煩躁。少得眠臥 。犀角散方犀角屑(半兩) 牛蒡子(半兩炒) 連翹(半兩) 麝香(一分細研) 木通(三分銼) 玄參(三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瘰 發盛。壯熱煩躁。坐臥不安。木通散方。 木通(一兩銼) 大麻仁(一兩) 玄參(一兩) 川升麻(一兩) 敗醬(一兩) 連翹(一兩)川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當 治小兒瘰 除根本。膩粉散方。 膩粉(一分) 黃 (一分銼) 糯米(三七粒) 斑蝥(二七枚去翅足糯米拌炒令黃)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腹以溫酒。調下一字。良久。吃少許醋湯。病隨小便中出。
治小兒瘰 不消。麝香散方。 麝香(一分) 鴿糞(一兩微炒)上件藥。細研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半錢。日二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瘰 。發寒熱。項頸生結核。腫硬如石。腹脅背里有如堅急不通。連翹丸方 。 連翹(半兩) 桑根白皮(半兩銼) 犀角屑(半兩) 白頭翁(半兩) 漏蘆(半兩)黃柏(半兩升麻(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
加減 治小兒瘰 難消。皂莢丸方。 皂莢(八兩不 者水浸一宿去黑皮涂酥炙令黃焦) 薄荷(五兩) 荊芥(五兩) 雄黃(半兩細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白羊肉四兩。去筋膜。細切。以煉成蜜相和。搗三五百杵 治小兒腫結。久不消散。結成瘰 。宜服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蝸牛子(一兩炒令微黃) 皂莢子(一兩炒微黃) 皂莢針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薄荷湯下七丸。日三服。量兒大小。
加 治小兒瘰 不消。去除根本。連翹丸方。 連翹(一兩) 玄參(一兩) 糯米(半兩) 斑蝥(一分微炒去翅足) 皂莢針(半兩炙黃)川大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于空心。以生姜湯下二丸。當利下惡物為度。
治小兒瘰 。內消蝸牛丸方。 蝸牛子〔一分(百二三十枚)活者去殼〕 薄荷(末二兩) 丁香(末半兩)上件藥。入乳缽內同研。為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以薄荷湯下兩(五)丸。晚再服。
量兒 治小兒腦熱。結瘰 。連兩耳腫痛。身體寒熱。坐臥不安。宜用玄參膏方。 玄參(一兩) 紫葛(一兩銼) 黃柏(一兩) 川大黃(一兩) 木香(一兩) 卷柏(一兩)川芒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稀稠得用。涂于腫上。若瘡腫破時。則去卻芒硝涂之。
治小兒瘰 已結成。外貼令自出方。 水銀〔一分手心內用津研如(泥)〕 粉霜(一分) 砒霜(一分) 燕子糞(一分) 斑蝥(一分上件藥。細研令勻。用臘月豬脂和。稀稠得所。取一小豆大。每在 子上。以消腫膏藥封之 治小兒瘰 成瘡。有膿水。生肌散方。 顆鹽(一分) 黃丹(半兩) 黃柏(一分銼) 白礬(一分以上三味以瓷瓶盛大火燒令通赤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時。先用溫鹽漿水洗瘡。令凈。拭干。看瘡口大小貼 治小兒瘰 五香膏方。 沉香(半兩) 煎香(半兩) 木香(半兩) 丁香(半兩) 麝香(半分細研) 熊膽(一分)蘆薈上件藥。細銼。先以慢火煎油令沸。下亂發。煎令消。即下諸藥。煎三上三下。以綿濾去滓攤于 治小兒瘰 。穴后。宜用生肌膏方。 黃丹(半兩)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 蛇蛻皮(一條) 黃蠟(半兩) 亂發(一兩)菜子油(六上件藥。先取杏仁蛇皮皂莢搗碎。后以菜油于銚子中。煎亂發令消。次下杏仁等三味同煎。
瓷器 治小兒瘰 不穴。宜貼斑蝥膏方。 斑蝥(二枚去翅足) 松脂(三兩) 巴豆(十枚去皮心以漿水煮過與斑蝥研令細) 雄雀糞(一上件藥。先取松脂。入銚子內熔化。入斑蝥巴豆。熬成膏。捏作餅子。熱貼在瘰 上。
候穴 治小兒瘰 穿潰。膿水不止。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二兩) 胡粉(二兩) 熊膽(一兩) 蘆薈(一兩) 白芨(一兩) 白蘞(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敷瘡口內效。
治小兒瘰 腫硬。皂莢刺散方。 皂莢刺(一斤)上于盆中燒。候火盛時。取牛蒡子半升。撒于火中。與皂莢刺都成灰為度。待冷收之。
搗細即永 治小兒瘰 結硬。令內消方。 膩粉(半兩) 雞子(三枚取白用)上件藥。調如稀面糊。以文火炒之。用火箸急攪。勿令粘著銚子。候焦黃(黑)色。即住。
入棗 又方。 毒蛇皮〔二(三)條〕 吳茱萸(半合)上件藥。燒為灰。細研。以生油和涂之。須用帛子遮藥氣。不得沖眼。切須忌之。
治小兒瘰 。結核腫硬。欲令穴。硼( )砂丸方。 硼( )砂(一分) 砒黃(一分)上件藥。同研令細。以糯米飲和丸。如小麥粒大。先烙破。內一丸。五日內。其 子當壞爛 治小兒瘰 。蝸牛散方。 蝸牛殼(一兩) 真牛乳(半升)上件藥。入銚子中。于慢火上熬令乳盡。取蝸牛殼。研如粉。入大黃末一分。更研令細。
每 又方。 皂莢子(四十九枚)上用手指許大竹筒。安得皂莢子者。壘在竹筒中。緊塞竹筒口。投在溷坑中。浸四十九日。
又方。 白花蛇(半兩以酥涂炙令黃焦色)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上白僵蠶。炒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惡核諸方
夫小兒惡核者。是風毒瓦斯。與血氣相搏。結成核生頸邊。又遇風寒所折。遂不消不潰。
名為 治小兒風熱。項邊生惡核。寒熱腫痛。五香散方。 木香(一分) 麝香(一分細研) 薰陸香(一分) 沉香(半兩) 雞舌香(一分) 黃芩(半兩)麻(半兩)枳實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 治小兒風熱。項腋下有惡核不消。大便多秘。心神煩熱。丹參散方。 丹參(半兩) 露蜂房(一分微炙) 川升麻(半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連翹(半兩) 黃(殼(三分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 治小兒項生惡核。壯熱不止。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 射干(半兩) 連翹(半兩) 犀角屑(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川樸硝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 治小兒忽寒熱。項頸生惡核。肩背拘急。連翹丸方。 連翹(三分) 海藻(半兩洗去咸味) 榆白皮(半兩銼) 牡丹(半兩) 桂心(半兩) 白頭翁((半兩去苗)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
以意 治小兒胸間積熱毒。風氣不散。連項生惡核。煩熱不止。玄參丸方。 玄參(半兩) 漢防己(半兩) 羌活(半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半兩) 梔子仁(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