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 焦氏易林注
- (西漢)焦延壽
- 4964字
- 2015-12-26 23:57:42
姤。砥德礪材,果當成周。拜受大命,封為齊侯。此亦用《鼎》象。伏震為德、為材,艮為石,故曰砥礪。艮為果,震為周,艮為成,故曰果當成周。艮為拜,本卦巽為命,重干,故曰大命。巽為齊,震為諸侯,故曰齊侯。果當成周者,言太公積德,果遇文王也。
萃。西逢王母,慈我九子。相對歡喜,王孫萬戶,家蒙福祉。兌在西,坤母,伏干,故曰王母。伏震為子,數九,坤為慈,故曰慈我九子。伏象正反震相對,故曰相對歡喜。艮為孫,伏震為王,故曰王孫。坤為戶、為萬,故曰萬戶。艮為家,伏震為福祉。
升。安坐玉床,聽韶行觴。飲福萬歲,曰壽無疆。伏艮為坐,震為玉,巽為床,故曰玉床。震為樂、為觴,兌為耳,故曰聽韶行觴。震為福、為萬歲,兌口,故曰飲。伏艮為壽,坤廣,故曰無疆。曰,宋元本作日,依汲古。
困。登高望家,役事未休。王事靡盬,不得逍遙。詳《夬》之《解》。事,宋元本作政,依汲古。
井。擊鼓蹈陔,不得相踰。章甫文德,福厭禍消。元刊注云:陔,階次也。按:禮有陔夏,樂有擊鼓,為登階之節,故曰不得相踰,言登階有節,不得亂也。伏震為鼓,艮為擊、為陔、為冠,故曰章甫。伏離為文,震為福,坎為禍。厭,足也。蹈,汲古作陷,非。消,宋本作涓,依元本、汲古。
革。追亡逐北,至山而復。稚叔相呼,反其室廬。依《需》之《渙》校。各本皆作"追亡逐北,呼還幼叔。至山而復,得反其室"。
震。老滑大囗,東行盜珠。困于噬敖,幾不得去。《山海經》云:堯光之山有獸穴居而冬蟄,名曰猾余。峩之山有獸焉,見人則眠,名曰狳。狳,即囗也。皆艮象。震為東、為珠,坎為盜,故曰盜珠。坎為困。噬敖,按《詩》搏獸于敖《傳》:敖,地名。噬敖,疑亦地名也。囗,宋元本訛偷,珠作敖,均依汲古。困,汲古作國,依宋元本。
艮。禹召諸神,會稽南山。執玉萬國,天下康安。詳《姤》之《臨》。神,宋元本作侯,第二句作南山會稽,均依汲古。安,汲古作寜,依宋元本。
漸。忉忉怛怛,如將不活。黍稷之恩,靈輒以存,獲生保年。詳《蒙》之《損》。首句宋元本作忉怛忉怛,茲依汲古。
歸妹。侯叔興起,季子富有。照臨楚國,蠻荊是安。元刊注:季氏富于周公,然下曰照臨楚國,則上二句皆楚事也。按:《左傳·文元年》楚成王欲立商臣為太子,令尹子上曰:楚國之舉,恒在少者,言楚君恒為少子也。又昭十三年叔向曰:棄疾必有楚國,羋姓有亂,必季實立楚之常也。首二句言楚之興起,富有者恒在叔季之子,與子上叔向語同也。《左傳·昭七年》薳啟強曰:將使衡父照臨楚國。震為侯、為興起、為荊楚,伏艮為叔季、為安。侯,宋本作俟,依元本。
豐。白馬駿騮,更生不休。富我商人,利得如丘。通《渙》。震為白、為馬,故曰白馬駿騮。震為生,二五正反震,故曰更生不休。震為商人,艮為丘,巽為利。駿騮,宋元本作囗囗駁,依汲古。
旅。灼火泉源,釣魴山顛。魚不可得,炭不肯然。詳《革》之《艮》。
巽。避患東西,反入禍門。糟糠不足,憂動我心。詳《否》之《需》。
兌。成王多寵,商臣惶恐。生其禍心,使君危殆。伏艮為成,震為王,兌為媚、為姬,重兌,故曰多寵。震為商,艮為臣,坎為恐、為心、為禍、為危殆。震為君。成,汲古作我,形訛字。臣作人,聲訛字。成,依宋元本,臣,依元本。宋本亦訛人。君,汲古作我,依宋元本。汲古多終無災咎四字,宋元本無。商臣,楚成王世子,后弒成王,見《左傳·文元年》。
渙。虎饑欲食,見猬而伏。禹通龍門,避咎除患,元丑以安。艮為虎,伏離,中虛,故曰饑。伏兌為食,坎為棘、為猬、為隱伏。《史記·龜策傳》注:猬能伏虎,言虎將食,見猬而畏伏。震為龍,艮為門,震為帝王,故曰禹。孟氏逸象坤為丑,此似以坎為丑。饑,宋元本作飲,依汲古。患,汲古作禍,依宋元本。
節。按民呼池,玉杯文案。魚如白云,一邑獲愿。杯者,杖之訛。《后漢書·禮儀志》:仲秋縣道按戶比民,年七十者,授以玉杖。八十九十,禮有加。文案,蓋養老加禮也。坎為民、為池,艮為按。震為玉、為椀、為案。案,椀也。伏離,故曰文。伏巽,故曰魚、曰白。坎為云,故曰白云。艮為邑,坎數一,故曰一邑。此亦有故事,為今所不能考。牟庭等便謂呼池改為安民縣在平帝二年,為焦氏所不及見,疑為崔篆所為,豈知安為按之訛字。《同人》之《豫》宋本、元本、汲古皆作按呼,汲古且作湖,安得據此訛字,以致疑乎。多見其不考耳。丁晏卿謂牟庭私改按為安,雖未必然,然按民呼池與安民呼池義孰為優,可不煩言而解,乃牟氏故作安民縣解,固可疑也。首句各本皆作安民呼池,依《同人》之《豫》校。文,汲古作大,依宋元本。魚,元本、汲古作泉,云作蜜,皆形訛字,依宋本。邑,汲古作挹,乃后人妄改,以就泉蜜之訛,依宋元本。
中孚。雙鳧鴛鴦,相隨羣行。南至饒澤,食魚與粱,君子樂長。艮為鳥,正反艮故曰雙鳧、曰鴛鴦、曰羣行。震為行、為南,兌為澤、為食,巽為魚、為稻粱。艮為君子,震為樂,巽為長。羣,宋元本訛君,樂作與,茲依汲古。
小過。蔡侯朝楚,留連江渚。踰時歷月,思其君后。詳《豫》之《坤》。
既濟。膠車駕東,與雨相逢。五楘解墮,頹杌獨坐,憂為身禍。詳《大過》之《蠱》。楘、墮,元本作棨、墜。頹杌,宋本作頓阨,元本作頹辀,茲依汲古。
未濟。螟蟲為賊,害我稼穡。盡禾殫麥,秋無所得。詳《同人》之《節》。
震之第五十一
震。枯匏不材,利以濟舟。渡踰河海,無有溺憂。艮為匏,伏巽,故曰枯匏。震為舟、為濟,伏巽為利,坎為河海、為憂,震出,故無有溺憂。材,依顧校,各本皆作朽。顧云國語枯匏不材于人。河,汲古作江,依宋元本。首句言枯匏雖無用,然以為舟可利濟也。
干。陷涂溺水,火燒我履,憂患重累。此用遇卦《震》象。震為大涂,坎為水、為陷溺,互艮為火,震在艮上,故曰火燒我履。坎為憂患。
坤。旦生夕死,名曰嬰鬼,不可得祀。詳《小畜》之《升》。祀,宋元本訛視。
屯。揚水潛囗囗,使石潔白。里素表朱,游戲皋沃。得其所愿,心志娛樂。詳《否》之《師》。石,宋元本作君,表朱作附珠,均依汲古。沃,元本訛囗,汲古作澤,其作君,依宋元本。里,各本皆作衣,依《豫》之《大過》宋元本校。
蒙。眾鳥所翔,中有大怪。九身無頭,魂驚魄去,不可以居。詳《否》之《同人》。
需。刖根枯株,不生肌膚。病在于心,日以焦枯。此亦用震象。伏巽,下斷,故曰別根。巽殞落,故曰枯株。艮為肌膚,本卦伏坤為死,故曰不生。坎為心病,離為日、為焦枯。
訟。府藏之富,王以振貸。捕魚河海,囗囗笀多得。詳《坎》之《大過》。貸,汲古作貧。囗囗笀,元本作囗囗網,汲古作罟網,依宋本。
師。一莖九纏,更相牽攣。宿明俯仰,不得東西。請讞當決,日午被刑。坎為莖,數一,故曰一莖。震數九,故曰九纏。伏巽為繩、為纏,遇卦震互艮為牽,初至四正反艮,故曰互相牽攣。震為旦,故曰宿明。宿明,即黎明也。震東,坎西,艮閉,故曰不得東西。震為請、為讞,坤殺,故曰當決、曰被刑。伏離,故曰日午被刑。《史記》司馬穰苴與監軍莊賈期旦日日中會于軍門,及期,賈不至,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后至者云何,曰:當斬,乃斬之。相,汲古作用,請作贊,均依宋元本。決,宋元本作報,午作中,均依汲古。
比。耋老鮐背,齒牙動搖。近地遠天,下入黃泉。坤為老、為魚,艮為背,故曰鮐背。《詩·大雅》黃耇臺背,《爾雅·釋詁》老人皮膚消瘠,若駘魚也。伏兌為齒牙、為毀折,故曰勸搖。干伏,故曰遠天。坤為水、為黃、為下、為死,故下入黃泉。
小畜。羊舌叔虎,野心善怒。黷貨無厭,以滅其身。羊舌虎,叔向弟。襄二十二年以受賄為范宣子所殺。兌為羊、為口舌,伏艮為叔、為虎,故曰羊舌叔虎。坤為野、為心,震為怒,故曰野心善怒。坤為貨財、為身,坤殺,故曰以滅其身。舌,汲古訛蛇,依宋元本。
履。吁疑八子,更相欺紿。管叔善政,不見邪期。伏《豫》。震為子,坤卦數八,故曰八子。震為言,正反震,故曰更相欺紿。震為管,艮為叔,故曰客叔。坤為政,震為善,故曰善政。管叔者,管仲,言桓公死,諸公子為亂,管仲不及見也。吁,宋元本作謀,依汲古。詩鄭風洵吁且樂,韓詩作恂盱,《爾雅·釋詁》盱,憂也。然則吁疑者,憂疑也。
泰。絆跳不遠,心與言反。尼丘顧家,茅簟朱華。震為跳,伏巽為繩,故曰絆跳。坤近,故曰不遠。坤為心,震為言,干亦為言,震言與干言相背,故曰言反。伏艮為尼丘、為家,巽為茅,兌為華,干為大赤,故曰朱華。下二句義未祥,或有訛字。絆,宋元本作伴,依汲古。跳,汲古作逃,逃跳古通。易林多古義。頗疑汲古是,今通俗從宋元本。
否。蜉蝣戴盆,不能上山。搖推跌跋,頓傷其顏。巽為蟲,故曰蜉蝣。艮為戴、為盆,故曰蜉蝣戴盆。艮止,故不能上山。巽進退,故搖推跌跋。艮為顏,坤為傷。
同人。朝露不久,為恩惠少。膏澤欲盡,咎在枯槁。通《師》。震為朝,坎為露,風散,故曰不久。震為恩惠,坎為膏澤,坤亡,故曰少、曰盡。離為枯槁。
大有。河伯之功,九州島攸同。載祀六百,光烈無窮。此用《震》象。震為伯,互坎故曰河伯。互艮為州,震數九,重震,故曰九州島攸同。震為百,坎數六,故曰六百。離為光也。按:《竹書紀年》謂夏祀前后共四百七十一年,后儒疑之,茲謂九州島攸同,確謂禹也。載祀六百,謂禹食報之久也,較竹書更多。
謙。三人北行,大見光明。道逢淑女,與我驥子。震為人,數三,故曰三人。坎為北,艮為光明、為道,坤女,震為淑,故曰道逢淑女。震為馬,故曰驥子。
豫。金精躍怒,帶劍過午。徘徊高庫,宿于木下。兩虎相拒,弓弩滿野。詳《噬嗑》之《泰》。劍過,宋元本作釗通,依汲古。拒,汲古作距,依宋元本。《河圖帝覽嬉》:月者,金之精,又虎亦為金精。艮為虎,兩虎相拒者,言正反艮相背也。高庫,地名,《呂氏春秋》出高庫之兵以賦民,《越絕書》高庫在安成里,勾踐藏兵之所。
隨。江河淮海,天之奧府。眾利所聚,可以富有。樂我君子,百福是受。詳《干》之《觀》。五六句宋元本作好樂喜友,汲古作安樂無憂,依《干》之《觀》校。
蠱。不虞之患,禍至無門。奄忽暴卒,病傷我心。詳《蒙》之《明夷》。
臨。畫龍頭角,文章未成。甘言美語,說辭無名。詳《蒙》之《噬嗑》。角,宋元本作頸,依汲古。
觀。缺破不成,胎卵不生,不見兆形。詳《晉》之《益》。
噬嗑。旁行不遠,三里復反。心多畏惡,日中止舍。震為行,艮止,故不遠。艮為里,震為反,數三,故曰三里復反。坎為心、為畏惡,離為日,艮為止、為舍。復反,汲古作反復,依宋元本。
賁。四隤不安,兵革為患。掠我妻子,家復饑寒。震數四,《說文》隤,隊也,又壞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隤墻填囗囗。坎為破壞,故曰四隤不安。艮為兵革,坎為患,艮手為掠,震為子,伏巽為妻,故曰掠我妻子。艮為家,坎為寒,離虛,故曰饑寒。隤,汲古作瀆,非,依宋元本。復,宋元本訛履。
剝。喜來如云,嘉福盈門。眾才君子,舉家蒙歡。此兼用《震》象。震為喜,坎為云,震為嘉福,艮為門、為君子、為家,坎眾,故曰眾才。震樂,故曰蒙歡。汲古第二句作第四句,第四句作第二句,今依宋元本。
復。載金販狗,利棄我走。藏匿淵底,折毀為咎。詳《隨》之《革》。毀,宋本、汲古訛晦,元本訛悔,依局本。
無妄。日中為市,各抱所有。交易貲賄,函珠懷寶,心悅歡喜。詳《泰》之《升》。
大畜。日趨月步,周遍次舍。經歷致遠,無有難處。首句宋元本作月步日趨,茲依汲古。干為日,兌為月,震行,故日趨月步。震為周,艮為次舍。
頤。陽明失時,陰凝為憂。主君哀泣,喪其元侯。艮為時,坤失,干伏,故曰陽明失時、曰陰凝為憂。坤為憂也。震為主、為君,震為樂、為歌,震反為艮,故曰哀泣。震為諸侯、為長,故曰元侯。坤為喪。
大過。年衰歲暮,精魂游去。形容銷枯,哀子相呼。干為年歲,干老,故曰衰暮。干為精魂,大過死,故曰精魂游去。伏坤為形容,巽隕落,故銷枯。伏震為子,坤憂,故曰哀子。兌口,故曰呼,正反兌,故曰相呼。哀,宋元本作喪,相作恩,依汲古。按:恩必是思之訛,喪子思呼亦通。
坎。少無功績,老困失福。跂行徙倚,不知所立。艮為少,又為老,震為功績,坎困,故無功,故失福。震為行、為徙倚、為立,上下坎,故不知所立。跂,汲古作跌,徙作跛,均依宋元本。
離。持心瞿目,善數搖動。自東徂西,不安其處。散渙府藏,無有利得。伏坎為心,重離,故曰瞿目。《禮·玉藻》視容瞿瞿,注:瞿瞿,驚遽不審貌。巽風,故搖動。離東,兌西,風散。艮為府藏,艮伏,故曰散渙府藏。巽為利,兌折故無。瞿目,汲古作耀目,依宋元本。持心瞿目者,言驚懼不敢放逸也。
咸。赍貝贖貍,不聽我辭。系于虎須,牽不得來。詳《需》之《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