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 釋氏稽古略
  • 覺岸
  • 2427字
  • 2015-12-26 23:42:13

壬戌大安元年。齊武閔王冏既得志頗驕奢擅權。中外失望。主簿顧榮東曹掾張翰皆慮禍及翰因秋風起思菰菜莼羹鱸魚膾嘆曰。人生貴適志耳。富貴何為。即引去榮故酣飲不省府事。河間王颙上表陳冏罪狀。且言。勒兵十萬。欲與成都王穎.新野王歆.范陽王虓會洛陽。請長沙王乂。廢冏還第。以穎代冏輔政。颙遂舉兵。帥張方等趍。洛陽。遣使邀穎。十二月颙表至。冏大懼。張方帥兵二萬軍新安。檄長沙王乂使討冏。乂將左右百余人入宮閉諸門。奉天子攻大司馬府。連戰三日。冏眾大敗。大司馬長史趙淵執冏以降。冏至殿前。帝惻然欲活之。乂叱牽出斬于閶闔門外。同黨皆夷三族。長沙王乂雖在朝廷。事無巨細皆就鄴。咨大將軍穎。穎以孫惠為參。將陸云為右司馬是歲陳留王薨。謚曰魏元皇帝。

癸亥 大安二年  成李特建 初元年  前涼 張軌  慕容廆始出仕  代拓跋祿官后曰昭帝九年

大將軍穎恃功驕奢。百度弛廢甚于齊王冏。時嫌長沙王乂在內不得逞其欲。八月穎與河間毛颙共表乂專擅朝廷。起兵誅之。颙以張方為都督。將兵自函谷東趍洛陽。以平原內史陸機為前將軍。督石超等軍南向洛陽屯于河橋。詔以乂為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以御之。十月大尉乂奉帝與陸機戰于建春門。機軍大敗赴七里澗。死者如積水為之不流。石超遁去。穎收機殺之。并其弟云張方兵逼京師。

甲子 晉 永興元年  漢劉淵據平陽 元熙元年  成雄即成都王位 建興元年

前涼 張軌  慕容廆 廆戶賄切  代 拓跋十年

長沙厲王乂。屢與大將軍穎戰。正月東海王越(宣帝弟之孫也)慮事不濟。潛與殿中諸將夜收乂送別省啟帝。下詔免乂官置金墉城。越欲殺乂以絕眾心。乃遣人密告張方。方取乂至營殺之。大將軍穎入京師。復還鎮于鄴。詔穎為丞相。加東海王越守尚書令。穎表盧志為中書監參署丞相府事。河間王颙還鎮長安。二月丞相穎表廢皇后羊氏幽于金墉城。廢皇太子覃為清河王。詔以穎為皇太弟。乘輿服御皆遷于鄴。穎僭侈日甚。嬖幸用事。大失眾望。司空東海王越與乂故將右衛將軍陳胗等謀討之。河間王颙遣張方鎮洛陽穎拒之。由是颙穎有隙。七月戊戌復皇后羊氏及太子覃。己亥越等奉帝討穎。穎遣石超帥眾五萬拒戰。乘輿敗績于蕩陰。百官侍御。皆散侍中嵇紹朝服下馬登輦。以身衛帝。穎兵斫紹。血濺帝衣。帝墮草中亡六璽。帝如鄴幸穎營司空越奔下邳。八月復廢太子賈及羊氏。司空越弟東瀛公騰王浚合兵擊穎將王斌大破之。鄴中大震。百僚奔走。士卒分散。廬志勸穎奉帝還洛陽。颙將張方擁兵專制朝政。太弟穎不得復預事。張方在洛既久。兵士剽掠眾情喧喧。十一月張方劫帝遷都長安。軍人分爭府藏。魏晉以來蓄積掃地無遺。帝入長安復皇后羊氏。詔太弟穎以成都王還第。更立豫章王熾為皇太弟。帝兄弟二十五人。時存者唯穎熾及吳王晏。晏材質庸下。熾沖素好學。故太宰颙立之(帝紀)。

乙丑 晉 永興二年  漢 元熙二年  成 建興二年  前涼 張軌

慕容廆  代

東海中尉劉洽。以張方劫遷車駕。勸司空越起兵討之。七月越傳檄山東征鎮云。欲紏率義旅奉迎天子還復舊都。于是范陽王虓(許支切)及王浚等。共推越為盟主??G财鋵⑵詈?。帥突騎鮮卑烏桓為越先驅。太宰颙大懼。斬張方首送越。

丙寅 晉 光熙元年  漢 元熙三年  大成雄即皇帝位 晏平元年  前涼 張軌

容慕廆  代

夏五月。祁弘等西入關。太宰颙單馬逃入太白山。弘等入長安奉帝東還洛陽。以司空越為太傅錄尚書事。范陽王虓鎮鄴。南陽王模鎮許昌。王浚幽州刺史。穎為劉輿所殺。颙為南陽王模所殺 十一月帝崩。

懷帝

諱熾。字豐度。武帝第二十五子。永興元年立為皇太弟。光熙元年十一月惠帝崩?;侍芗吹畚?。永嘉五年為漢兵所執。遷帝及六璽于平陽(今晉寧路冀州之域)。漢主聰封帝為特進左光錄大夫平阿公。壬申年又封曰會稽郡公。癸酉年二月帝遇害。壽三十歲 (永嘉六)。

丁卯 晉 永嘉元年  漢劉淵 元熙四年  大成李雄 晏平二年  前涼 張氏  慕容廆

代 拓跋

戊辰 永嘉二年  漢淵即皇帝位 永鳳元年  晏平三年  前涼

己巳 永嘉三年  河瑞元年  晏平四年  前涼

庚午 永嘉四年  淵七月卒子聰立 光興元年  晏平五年  前涼

代猗廬居代稱公后尊之曰穆帝

辛未 永嘉五年漢兵執帝  漢聰 嘉平元年  大成 玉衡元年  前涼

代公

壬申 本紀書 永嘉六年  嘉平二年  玉衡二年  前涼

代公

愍帝

諱鄴。字彥旗。吳王晏之子。武帝之孫也。洛陽不守。懷帝蒙塵。荀組等奉帝為太子建行臺于長安立社稷。癸酉年二月。懷帝遇害。四月兇問至長安。群臣奉帝即位。改元建興。四年九月。漢大司馬劉曜逼長安。十一月帝謂群臣曰。今厄如此。當忍恥出降以活士民。群臣號泣攀車執帝手。劉曜使宗敞奉帝還宮。丁酉遷帝及公卿以下于其營。辛丑送至平陽。漢主聰以帝為光祿大夫封懷安侯。丁丑年十二月遇害。壽十八歲 帝長安造通靈。白馬二寺(弘明集) 建興(四)。

癸酉 晉 建興元年  漢 嘉平三年  大成 玉衡三年  前涼 張氏  慕容廆

代公

三月有二佛石像浮海入吳松江扈瀆。士民共瞻其浮游。巫師士庶爭往迎之。風濤[漓-禸]涌。吳縣朱膺者素奉佛。往迎像接之登舟。其輕如羽。佛之背題名。一曰維衛。一曰迦葉。奉安通玄寺(今平江路開元寺也)梁簡文皇帝制記作贊(寺記碑文)。

甲戌 晉 建興二年  嘉平四年  玉衡四年  前涼

代公

乙亥 建興三年  漢拜石勤為陜伯 建元元年  玉衡五年  前涼

代公

丙子 晉建興四年 漢兵執帝  漢劉聰 麟元元年  大成李 玉衡六年  前涼 張寔襲位  慕容廆

代公 拓跋

西晉華戎譯經道俗十二人。出經律六百卷。建寺一百八十所。度僧尼三千七百人(弘明集)。

右西晉四帝合五十二年移都建康 初曰建業。避愍帝諱改曰建康。

雜處中夏接于晉魏之國者 開橫歷列于系統甲子之下方。冉魏不在十六國數。

漢劉淵趙劉曜見東晉成帝咸和三年。

前涼張軌見東晉武帝太元元年。

成李特后改曰漢見東晉穆帝永和三年。

后趙石勒見東晉穆帝永和五年。

前燕慕容廆初自惠帝大安二年出仕見東晉廢。

帝太和五年。

前秦符氏見東晉武帝太元十九年。

后秦姚氏見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

后涼呂光見東晉安帝隆安五年。

西秦乞伏國仁見宋文帝元嘉五年。

后燕慕容垂見東晉安帝義熙三年。

南涼禿發烏孤見東晉安帝義熙十年。

西涼李皓見宋武帝永初三年。

北涼沮渠蒙遜見宋文帝元嘉十六年。

北燕馮氏見宋文帝元嘉十三年。

大夏赫連勃勃見東晉安帝義熙二年。

南燕慕容德見東晉安帝義熙五年。

元魏西東分理之后 東魏禪于齊。周滅齊。西魏禪于周。周禪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原县| 庆元县| 白山市| 娄底市| 临湘市| 双鸭山市| 搜索| 宁波市| 邻水| 宜川县| 福清市| 河曲县| 大冶市| 灌南县| 双桥区| 乐业县| 松阳县| 定南县| 叶城县| 石景山区| 丰都县| 蒙自县| 昌都县| 诸暨市| 集贤县| 安乡县| 彭泽县| 北流市| 台南市| 莱阳市| 自治县| 赤峰市| 扎赉特旗| 东乡县| 绩溪县| 高雄县| 正宁县| 甘洛县| 丹巴县| 武宣县|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