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祭亡父敘述遺德 訪良友偶宿禪房

  • 獅子吼
  • 佚名
  • 6499字
  • 2015-12-26 21:28:11

話說狄必攘經眾人扶起,久之始醒。痛哭了一場,始收淚回校。請肖祖代向舍監處請了假,草草收拾行李,同家人飛奔回家。原來必攘的兄弟,死亡將盡,母親也早亡過,必攘父親是一個老生員,學名同仁,平生樂人之樂,憂人之憂。出身貧寒,年十九歲,訓蒙糊口,每月修金僅八千文。有一次他的書館旁邊,有人要賣妻子,夫掃抱哭甚哀。問起緣故,才知原是恩愛夫妻,因家窮難以度日,所以將妻出嫁,而情又不舍,二人因此聚哭。那位老先生竟忘記了自家的艱難,把半年的修金馬上拿出來,成全了那夫婦。旁人看見一個寒士尚且如此,大家也都捐了些錢給那夫婦二人。狄同仁一生所行的事,如此類的甚多。他尤好打抱不平,遇有強欺弱的事,他老先生便奮不顧身的幫那弱者的忙。晚年看了幾部新書,那民族的念頭,不覺也發生得很重。自恨沒有學過新學問,所以命必攘到民權村去附學。每與必攘書,總是叮囑他勉力為學,異日好替民族出力,切勿以他為念。此回得病,其實已有三四個月之久,力戒家人,勿使必攘知道。及到臨危,手寫遺書一通,命家人交給必攘。遺書又關照不可用滿洲服制殯殮他,必用前朝衣冠。及至必攘到家時,同仁已死去一日了。必攘撫尸大哭了許久,家人把遺書拿出來,他即在靈位前焚香跪讀書,書上寫道:

字示季兒知悉:余抱病已非一日,所以不告汝者,恐妨汝課業耳。今恐不及與汝相見,故為書以示汝。余行年七十,亦復何恨!所惜者,幼為奴隸學問所誤,于國民責任,未有分豪之盡,以是耿耿于心,不能自解。汝當思大孝在繼父之志,不在平常細節。喪事粗畢,汝即可遠游求學,無庸在家守制。當此種族將要滄亡之時,豈可拘守匹夫匹婦之諒,而忘乃祖乃父之深仇乎!吾之所生,存者惟汝,汝有蹉跌,吾祀斬矣。然使吾有奴隸之子孫,不如無也!汝能為國民而死。吾鬼雖餒,能汝怨乎?勉之毋忽!吾當追隨始祖在天之靈,祝汝功之成也!父字。

必攘讀一句,哭一句,未及終篇,已不能成聲。眾人勸了許久,才收淚起來拜謝親朋。那聚英館的窗友,后來得了信,都使人來燒香吊唁,不在話下。單表女鐘自那日競馬回家,心中想道:“狄君真個是英雄,不知要什么女豪杰,方可配得他呢?”又轉念道:“有了加里波的,自然有瑪利儂,不要替他擔心。只是……”他想到此處,不便往下再想,只得截住了。一日,看那日本《維新兒女英雄記》,不覺有所感觸,便于書上填了一首《虞美人》道:

柔情俠意知多少,魂夢編縈繞。櫻花何事獨敷榮?為問琵琶,湖上月三更。

英雄兒女同千古,那管儂心苦!鏡臺擊破劍光紅,太息落花無語怨東風。

填完了,又看那法國羅蘭夫人的小傳,下婢送上咖啡茶來,正待要吃,繩祖忽從學堂回來了。女鐘忙到外室,只見繩祖面上有些憂色。女鐘驚問道:“哥哥近來難道有些心事不成嗎?”繩祖道:“妹妹那里知道。狄君必攘的尊人,聞說已經謝世,我和必攘友情最密,我知道

必攘是一個寒士,遭了這個變故,如何經得起!意欲幫他一些錢,他又狷介不過的,恐怕不要,轉覺沒味,所以覺得兩難,煩悶得很。”女鐘道:“無論他要不要,我們的心總是要盡的。”繩祖道:“妹妹之言有理。”即定議禮物之外,又加奠銀三十元。恰好肖祖、念祖也來商議此事,見繩祖如此辦理,念祖遂出四十元,肖民也出三十元,共湊成一百元,差人送去。果然,必攘受了禮物,把一百元的奠銀退還。

不表必攘在家之事,且說念祖等一班四十余人,已屆四年畢業之期。到了十二月初三日,大行試驗。連試七日,榜發之后,念祖第一,繩祖第二,肖祖第三,其余也都依次授了畢業文憑。只有五人,功課的分數未滿,再留堂補習。念祖等領了優等文憑,各回家度歲。到了正月初旬,大家約齊在念祖家聚會,提議此后的事。念祖首先說道:“現在求學,一定非出洋不可。若論路近費省,少不得要到日本了。但弟想日本的學問,也是從歐美來的,不如直往歐美,省得一番周折。世界各國的學堂,又以美國最為完備,且系民主初祖,憲法也比各國分外的好,所以弟頗有到美國走一遭的志愿。”肖祖道:“哥哥的話很是。但弟的意見卻有些和哥哥不同的。因為于今的世界,只有黑的鐵,赤的血,可以行得去。聽得德國陸軍天下第一,弟甚想往德國去學習陸軍,不知哥哥以為然否?”念祖道:“有甚么不可,各人就自己的所長去發展就是了。”于是也有愿和念祖到美國去的,也有愿和肖祖到德國去的,也有幾個人不想到歐美,欲往日本的,都簽了名。惟有繩祖不言不語。眾人問故,繩祖道:“現在求學,固是要緊,但內地的風氣不開通的很,大家去了,那一個來開通國內的風氣呢?世界各國,那一國沒有幾千個報館?每年所出的小說,至少也有數百種,所以能夠把民智開通了。中國偌大地方,這些就應十倍于他們了。不料只有上海一地有數種腐的報,此外就沒有了。所有新理想的小說,更沒有一種,這樣民智又怎么能開呢?任憑有千百個華盛頓、拿破侖,也不能辦出一點事來呀。所以弟想在內地辦一種新報,隨便纂幾種新小說,替你們在家先打通一條路,等你們學成回來,一切就有幫手了。”眾人叫道:“很妙很妙!贊成贊成!如今的事,本來復雜得很,大家只有分頭辦理的一法,我辦我們的,你辦你們的,自然是并行不悖。”恰好念祖的家人擺上酒來,眾人坐了好幾席。喝的喝酒,談的談心,好不快樂!大家又把新年的事情講了好些。

繩祖道:“弟雖然不想出洋,弟的妹妹女鐘,那出洋的思想倒發達得很,以前已向弟說了好幾次。一來是家祖母不肯,二來因他年幼,一人遠出,也很不放心,所以一直沒有允許他。如今念祖哥哥既要至美國去,即煩把舍妹一同帶往,也好遂他的素志。”念祖遲疑未及回答,眾人已在席上歡聲雷動,極力贊成,念祖也只得答應了。繩祖大喜,先起身回家,告知他妹子去了。飯罷,眾人也紛紛別去,剩下念祖挽肖祖到外面言道:“我和你到后日,往必攘家中走一走。一則問他以后的行止,二則他尊人去世,也應親去唁問一番。”肖祖應允。

到了那日,二人騎了馬,兩個家人引路。其時正是新春的天氣,二人一路觀風玩景,好不舒暢!路旁忽見有十數只水牛,在那抵觸為戲。遠遠來了一個童子,手執竹竿一揮,那些牛就戰戰兢兢的隨著他去了。肖祖在馬上問道:“為何這些牛倒怕了一個童子?”念祖道:“這個緣故不是一朝一夕的了,講起來很遠。”于是二人把馬勒住,緩緩而行。肖祖道:“請哥哥講講那緣故。”念祖道:“當初咱們所住的這世界,原是禽獸多而人類少。禽獸有爪牙衛身,氣力又大,人類力氣既小,又無爪牙,原敵不過禽獸。只是禽獸不曉得合群,人為自衛起見,聯起群來。又因為智巧勝過禽獸,造出網罟弓矢,禽獸便漸漸的被打敗了。強悍的如虎狼豺豹等類,逃往深山,與人不相交接。馴良的如牛馬等類,便降伏了人,替人服役。他們起初尚有一點強硬性子,不甘心受人的節制,自那神農黃帝二位圣人出來,做了耒舟車,把牛馬用來引重致遠,他們逃不出人的縲紲,才不得不俯首貼耳,永遠服人駕馭。久而久之,子以傳孫,孫又傳子,那一種奴隸生活,深入了他們的本性,覺得受鞭撻,是他們分內的事,毫不為怪。所以他們見了一個小孩子,也是很怕的。及到老來,人要殺他們,他們只曉得恐懼,不曉得反抗,就是‘積威之漸’四個字的作用了。”肖祖道:“這樣講來,那牛馬也是很可憐的。”念祖道:“雖是可憐,也不能替他們想甚么法子。你沒有看見佛家戒殺牛馬的條文嗎?何嘗不說得入情入理,但是事實上那里有人聽他的呢!”肖祖道:“為他們設想,到底要如何才好呢?”念祖笑道:“除非是他們自己族類中,結成一個團體,向人要求憲法,舍此沒有別法了。”肖祖道:“這個憲法怎么搞呢?”念祖道:“所有的牛馬,通同聯一個大盟,和人定約,做好多的工程,就要好多的報酬。少了一點,大家就一齊罷工。如此做去,不特人沒有殺牛馬的事,還恐怕要十分奉承牛馬呢。只可惜一件……”肖祖道:“可惜那一件?”念祖道:“可惜牛馬中沒有一個盧梭。”肖祖道:“可惜我不通牛馬的言語,若我通牛馬的語言,我就做牛馬的盧梭去了。”念祖笑道:“你要通牛馬的言語也易得,待死后和閻王老子商量一下,請他把你派生牛馬道中,那時你便通牛馬的言語了。”肖祖笑道:“我和你說正經話,你卻胡說起來了。”

這時他們前面,忽然來了一個樵夫,頭戴一頂半新半舊的草帽,身穿一件半截藍衣,手拿一根兩頭尖的木桿,口里唱歌而來(歌詞原略)。兩人聽了,念祖道:“這人所唱,包藏著天演之理,想是個有學問的人。”說罷,他連忙下馬,向那人施禮道:“敵才尊兄所歌,是自己做的,還是他人做的?”那人言道:“三四年之前,有一位老先生,在此過路,名叫什么文明種,教與我們的。我們也不深曉那歌中的意義,只覺唱來順口,閑時沒事,把來唱著散散悶。”言罷,便另從一條路去了。二人聽說,癡立了一回,仍上馬望前進。

不多遠到了一個郵亭,亭后是一個小小叢林。家人上前稟道:“這個叢林規模雖小,里面倒有幾處景致可看。”二人動了游興,便教他們看守馬匹,他二人進那叢林里來。那叢林里的知客看見二人衣冠整齊,諒是富貴人家子弟,又早有小僧報知是騎著馬來的,越發不敢輕忽,喜笑顏開,恭恭敬敬的引二人到客堂里坐下,殷勤款待。問他二人府上住在那里,貴姓尊名,二人都告知了。又問現在有幾房少太太,家中收得多少租谷。二人看見問的不中聽,即起身告辭。那僧扯住,又帶往三層樓上去隨喜。樓后有一嶂大巖,巖上的蒼松,盤曲而上,如蟠龍一般。巖前一望千里,天際高山,遠遠圍繞。下得樓來,到了一個巖洞,有一個鐵佛,趺坐其內。石壁上刻有游人的題詠。觀覽已畢,仍走到客廳,又吃了茶。二人剛要告辭,卻已擺上酒席,苦苦的留下,吃了飯,天色已不早了,又苦苦的留在禪房歇宿,家人馬匹,早已著人招呼了。二人無奈,只得隨他進了禪房。

到了晚上,知客又引二人往見方丈。那方丈年約五十余歲,身軀偉大,一口大胡須,約長五六寸。見二人進來,忙從蒲團上跳下,合掌念道:“請施主坐。”命人把上好的香茶送上來,講了一段閑話,把他的兩本詩稿拿出來,請二人題和。又道:“出家人勉強獻拙,不經比你們讀書人,詩是素來會做的。”說著又指道:“這一首是因康、梁的邪說猖狂,有感而作的。

中一聯‘辟邪孰起孟夫子?亂世竟有魯聞人’二句,頗為得意。這一首是那日貧僧在臺州府,遇見幾個洋人,恨他不過,幾至欲揮老拳,被友人勸止,歸來做了此首詩,其中頗寫忠君愛國之忱,都是貧僧得意之作。”念祖道:“和尚既然知道愛國,就要替國家想想,方今的世界,豈是能夠鎖國的嗎?既然國家與國家交通,就不能禁國人彼此往來,豈有見著外國人就打的理!彼此守著法律,我不犯他,他不犯我,才是正理呢。”那僧聽著頗覺氣憤,兩目都翻上去了,許久乃言道:“罷了罷了!如今的人,都變成洋人的走狗了,老僧也無心再在塵世,只想早早的歸西天去就造化了。”念祖道:“請問老和尚這西天到底在那里?”那僧道:“就是佛菩薩所住的五印度。”

念祖道:“若是五印度,老和尚今日就可去得,不過十余日就到了。”那僧驚道:“那里有這樣的事!當年唐僧到西天取經,有孫行者、豬八戒保駕,尚且經了八十一難,一十八年才回來,難道咱們凡人倒去得這樣容易嗎?”念祖道:“這是不扯謊的。從這里搭輪船,二三日到了香港;再從香港到新加坡,不過四五日;從新加坡到加爾各答上岸,不過三四日光景,已是東印度。由加爾各答坐火車到中印度及北印度一帶極多不過幾日。現在英國想從大吉嶺(在北印度)筑一條鐵路到西藏,由西藏接到四川,再由四川接到漢口。又由東印度修一條鐵路到緬甸(與云南接界的大國,前為中國屬國,光緒十一年為英國所滅),由緬甸接到云南,由云南也接到漢口。這兩條鐵路若成,到五印度越發容易了。”那僧道:“當真的嗎?是仗著齊天大圣的神通,煽熄了火焰山,一路的妖怪,都降伏了嗎?道路也是齊天大圣所開得平平坦坦,所以他們才能來來往往,走個不斷嗎?”念祖道:“那齊天大圣是小說上一段寓言,沒有其人的。但現在洋人的本領,也就和《西游記》上所說的齊天大圣的法力差不多。

《西游記》說齊天大圣一個筋斗能走十萬八千里,又稱他上能入天,下能入海。手中所執的金箍棒,有八萬四千斤。拔一根毫毛,就能另外變出一個行者。這些話《西游記》不過是扯一扯謊,使讀者稱奇。那知洋人現在竟實地里做出這樣的事來了。電線傳信,數萬里頃刻即到。還有德律風,雖隔千里,對面可以談話。火車每日能走四千多里,已快的了不得。又聞德國有一種電汽車,一分鐘能走九里,一點鐘走得五百四十里,聞說還可以加倍,豈不更快嗎?美國已有了空中飛艇,一只可坐得三十人,一點鐘極慢走得一千里,卻是一日一夜走得二萬四千里,三天可把地球周回一次。海底行船更是不希罕的事。可惜海龍王的話又是扯謊,若是當真有龍王的水晶宮,恐怕龍王的龍位也坐不穩了。煉鋼廠的大鐵椎,重有幾千萬斤,一個人管著,運動如意,本領豈不經孫行者更大嗎?活動寫真,把世界的物件,都在影燈內閃出,與真的無二,轉瞬千變萬化,孫行者的本領也不過如是了。西人的電影戲,一個女優在電光之中婆娑而舞,變出無數的樣子來。本只一個人的,忽然四面會有十多個人,一樣的顏色,一樣的動法,真的假的,竟分不出來,你道不是活孫行者出世了嗎?這是我親眼看見的,老和尚也可以去看一看。照科學的話說,將來天地一定是沒有權的,晴雨寒暖,都可以人力做到。只有到那月球上、金星上、木星上去,目下還做不到,也許后日或竟有做到之日。恐怕不止如那個《封神》、《西游》一派荒唐話所言的了。”那僧道:“據施主的話,難怪于今的人都怕了洋人。但是佛法無邊,洋人怎么到得佛地?你說英國要從五印度修鐵路接到中國,好像五印度也有了洋人,這話又怎么講的?”

念祖未及回答,肖祖忍不住笑道:“你們當真以為佛菩薩果有靈驗,能救苦救難嗎?那知那苦菩薩,現在倒沒有人救了呢。你說五印度還是佛地不成嗎?那是千年以前的事了。我講給你聽聽。那五印度的地方,當初只有婆羅門教,自釋伽如來佛出世之后,才多半奉了佛教。到了佛教大行中國的時候,那五印度的佛教又漸漸的衰下去,婆羅門教又漸漸的盛起來。到了元朝之時,回回教又侵入五印度。清朝乾隆年間,五印度全為英國所滅,放了一個總督,七個巡撫,分治其他。那天主教耶酥教等,五印度也遂有了。于今五印度的人口,將近三萬萬,一半是婆羅門教,一半是回回教。天主教耶酥教也有了數百萬,佛教倒總共只有一十二萬人。所謂舍衛國,所謂大雷音寺,現在都零落不堪,連基址都不曉得了。那處的僧人也受苦不過。老和尚日日想到西天,恐怕他們倒日日想到東天來哩。這是我問那親從五印度回來的人所說如此。老和尚倘不信,現在走過五印度的人很多很多,可去問一問。坊間還有新出的地理書,可買來看一看,便知道我的話不是扯謊了。”那僧道:“有這些事嗎?我實在不知道,想是洋人正在得時,佛亦無可如之何了。將來佛運轉時,一切自有重興的日子的。”

念祖道:“老和尚倘要想佛法重興,即應從老和尚做起。有什么佛運不佛運!人家都是由人力做出來的,不是一切聽天安排的。你若靠天,那就一定靠不住了。”那僧還要有言,肖祖不耐煩了,忙道:“咱們今日辛苦了,請老和尚叫人帶咱們去睡覺吧,明天再說。”即有兩個小僧,帶他二人出來,仍到那間禪房歇宿。到了次日,又留了吃了早餐。那知客便把緣簿拿了出來請他們寫。念祖把他十塊洋錢,他還要爭多,又添了十塊,才送二人出門,念了幾聲“阿彌陀佛”。二人上馬,到了路上,肖祖道:“可惡的是僧道!勾引人家,如妓女一般。需索錢文,如惡丐一樣。將來定要把這些狗娘養的殺盡!”念祖道:“也不須如此,只要學日本的法子,許他們討親,國家的義務要他一樣擔任,就是化無用為有用的善策了。”二人行不多時,到了一個小小口岸,問知離必攘家只有五里路程。念祖道:“必攘的家,諒不寬廣,咱們把這些人馬,一齊到他家去,殊覺不便。不如叫李二在此,住在一家客棧里,看守兩匹馬,只叫張寶帶了禮物,同咱們去。”肖祖道:“很是!”即將馬匹交與李二,尋了一家客棧,留寓在內。他二人卻帶了張寶,向必攘家中行來。約行了三里多路,有一小溪,溪上有一條板橋。卻有三條大路道,不知到必攘家過橋不過橋,又沒有人可問。正在為難之間,忽見遠遠地有一個穿白衣的人向此而來。三人正注目望著,張寶忽然喊道:“那不是狄少爺嗎?”二人著意看時,果真是必攘,不勝大喜,向前迎去。要知道他三人相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淄博市| 乾安县| 布尔津县| 石家庄市| 明光市| 信宜市| 密云县| 禹城市| 沅陵县| 报价| 安图县| 调兵山市| 苍南县| 曲靖市| 贵德县| 蛟河市| 峨边| 和平区| 桂平市| 青神县| 简阳市| 林州市| 绍兴县| 香港| 武山县| 安龙县| 绵阳市| 博乐市| 资溪县| 黑山县| 榕江县| 建瓯市| 祥云县| 调兵山市| 连州市| 牟定县| 蛟河市| 崇阳县| 金山区|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