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 至元嘉禾志
  • 單慶
  • 4649字
  • 2015-12-26 19:26:51

題詠〔五〕

嘉興縣 【嘉禾百詠及八詠舊志所載也郡縣風物咸備焉難以強(打去丁改片)并附于此】

嘉禾墩 【此以下名嘉禾百詠】

張堯同

寂寞黃龍浚紛然隴上碑廢興無處問空詠草離離

御兒溪

用此臨吳戰何人為越謀夫差終不悟亡國始知羞

檇李城

螳螂方捕楚黃雀遽乘吳交怨終亡國君王到死愚

何城

報越心雖壯貪齊計已輕忠言殊不聽何用筑斯城

徐家莊

節義窮方見高名薦玉京一封天子敕千載故鄉榮

馬塘堰

疑著風波惡民謠亦畏人筑塘成堰后斬馬祭河神

劉伶墓

荷鍤從吾后叮嚀死便埋人皆譏嗜酒我獨愛忘懷

楊姑廟

孝德裒陵久天然與眾殊生男不能養應合愧楊姑

殳山

丹灶功成后寥寥掩石扉但聞蟬已蛻不見鶴來歸

嚴夫子墓

有子如君少終緣叛國亡冢前無后嗣切勿怨張湯

古戰場

自昔干戈地城空草自荒漁樵懷舊事何敢議興亡

河內亭

掾死緣非命兒來哭未休舊時亭下淚疑與水長流

福順廟

老屋無丹雘空階只翠苔遶檐看箭鏃誰記赤眉來

月壕

入徑深于塢滄波近馬蹄每尋蓮社友咫尺走東西

四城

吳越爭雄日區區在用兵空余戰爭地無處不高城

蘇小小墓

泉下骨應朽幽魂獨未銷幾番清夜月孤影度南橋

穆河溪

靜練明田外源流笠澤通不因逢旱歲誰識濟時功

天慶觀

寥陽龍已化華表鶴空悲欲問梁朝事惟應老檜知

普濟院

祇因曾布地往往化為魚一過丁千騎禪人便結廬

兜率寺

昔年池滿地今見屋耽耽不結蓮花界龜魚死未甘

高使君廟

一瞑移藩日邦人昔被恩步兵碑在不功業敢輕論

韭溪

終與雙溪接分流入郭來市橋人影合不解洗塵埃

射襄城

此地連江海曾經古戰爭干戈今不見空有射襄名

施墓

蒼苔侵壞道晚雀散空林莫問人賢否浮生一古今

宣公橋

祇因裴少保功業敗垂成往往橋邊客今猶恨未平

霍將軍廟

弼漢功非淺讒夫可奈何海神今亦畏安敢布風波

衛墓

惆悵黎陽客飄流淛水濱定忘空腹恨知是赤心人

雪峰庵

一語合頭悟師承豈在身戲言廬墓客未是報恩人

昌武廟

祇因吳士季千載仰公神欲借驅痁術來臨刻木人

杉青堰

舊吏家何在空尋古柳堤世情今亦爾莫笑買臣妻

胥山

馬革浮尸去君王太忍人此山空廟貌何以勸忠臣

由拳故城

故城人不見擊劍淚空沾一絕悲聲遠今猶說孝廉

靈光井

玉甃祥光發難藏世上名定多神佛護一飲百痾輕

目紋觀音 【目一作木】

雙瞳分日月眉際一星懸照見人閑苦三辰不在天

徐偃王廟

王有岐夷德千年貌亦存我懷三刺史誰是后來孫

滮湖

四境田相接煙瀾自渺彌客來吟此景無或比滮池

朱買臣墓

世事春風轉榮枯一夢閑(囗秀)衣人不見孤冢舊家山

真如寺

家田輕脫屣聊結凈人緣影外香燈寂清風百世傳

曹使君廟

一笑淮兵卻功成未易論豈慚顏刺史詩酒在平原

云門家舍

滿篋藏鋒句家傳世幾何遠孫無悟解卻笑葛藤多

天心湖

拍岸浮春綠菰蒲四遠生網羅人不到魚鳥亦忘情

景德禪院

白毫光未滅勝事百年中好是傳燈地林泉有古風

百步橋

舊趾依然在荒墟未百年還分一橋水流入幾家田

普濟上方

古屋深于洞門前種白蓮好尋當日社重結此生緣

周都官墓

不識君名字應難問子孫一邱浮水際神怪欲誰論

白龍澤

呼吸風云合飛潛自有時只愁潭水淺頭角被人窺

泗洲庵 【宋元豐初有拂臂道者來建塔于地中得一石佛上題報國禪院不知何代六里堰東有報國橋乃知此處有寺】

舊寺邱墟后重興歲月(貝余)莫將閑禍福容易托僧伽

水陸院

白晝重門寂蒼苔古殿深老僧香火罷松柏夜森森

菩薩橋

片云初出岫南北自飛揚舊日橋邊路猶聞舄履香

南塢 【此下十首題會景亭】

岸回波曲曲城轉草層層忽見桃花落還如到武陵

海棠亭

蘚砌迎煙渚花開忽滿株春風吹爛熳如展蜀川圖

白蓮

滄波圍四面滟滟玉開花自可除簾幕清香不用遮

桃花亭

不待東風折池塘已自春試看源上客猶恐是秦人

紅薇徑

漸放秋風晚花無爛熳香淺深紅似錦散影在滄浪

茶溪

茶林那復有零落付樵人舊日溪邊叟空悲二月春

仙鶴亭

杳杳云閑路重重隔翠林數聲清夜后來伴月邊吟

芙蓉塘

一發連千丈紅云出素波秋風吹欲老無奈落花何

白苧橋

遍壟敷青綠桑麻共幾家滿城羅綺子應笑不栽花

漁溆

野水連天闊滄波引釣(囗昏)寄言溪上叟莫學直鉤人

龍舌頭

一吸長川靜煙云忽有無誰看頷底月誤欲探驪珠

月波樓

天闊冰壺凈溪平玉鑒寒卷簾看晚色鷗鳥傍欄干

列岫亭

吾州風物好唯是欠青山忽有洞庭色來從一笑閑

懷蘇亭

猶使樽前客長懷沒后名好風吹遠籟如有笑歌聲

跨塘橋

路接張涇近塘連谷水長一聲清鶴唳片月在滄浪

趙老園 【公諱袞字希甫以殿丞致仕藏書萬卷歸隱此園在景德禪院方丈后故賢良陳公名之】

藏書幾萬卷歸老此林泉不為尋莼膾于公亦自賢

樂郊亭

竹下清風好時來掛幅巾待逢田叟問誰是樂郊人

邦藥王庵

父老懷遺愛誰傳肘后方藥囊同曰葬空憶紫元香

村門口

昔日荒閑地今聞市井喧人情看促迫無復似當年

五柳橋

為懷陶靖節無復見其人誰種橋邊柳猶含舊日春

三塔

石匱埋神物靈光照夜多龍歸天上后無復更風波

竹橋

腰枕岐亭北橫斜古渡頭風吹雙淚落恨逐水東流

長水鄉 【古鄉也故楞嚴大師子璇作楞嚴疏文謂之長水鄉疏】

古來名未滅人好水還清一讀高僧疏塵勞悟此生

賢良隱居 【陳令舉也】

發策名猶在回頭事已非池塘春草綠空憶謝公歸

寥陽殿 【葛洪所書額后為郡幕解九皋取去】

人歸天上去空識舊元冠秘箓藏金匱清風滿殿寒

嘉禾亭

五馬來何暮經營指一彈石碑書近事留與后人看

徐長者園 【長者通佛學少好術年入十治圃栽花休老于此】

丹砂殊未就白發忽成翁卻有憐春意栽花向此中

姜庵

不入紅塵市安居三十年至今庵下路芳草碧芊芊

符姥瑞竹 【姥修梵行一日觀音燈上有竹一枝宛如生出故人以瑞竹名之】

一幅霜縑外青青出自然天機何敢議珍重白衣仙

嘉禾八詠

陸蒙老 【邑宰】

披云閣

城角巍欄見海涯春風簾幕暖飄花云煙斷處滄江闊一簇樓臺十萬家

月波樓

月疑宮闕下銀潢碧轉欄干萬頃光我是水晶宮里客倚樓猶自羨滄浪

金魚池

池上春風動白蘋池邊清淺見金鱗新波已縱游魚樂調笑江頭結網人

宣公橋

當時倉卒倚鴻籌清白堪封萬戶侯陵谷已非家世遠畫橋依舊水東流

五柳橋

五柳先生倦折腰孤眠千載仰風標青衫令尹頭如雪不厭朝昏過此橋

會景亭

清入欄干酒易醒春風楊柳幾沙汀平波抵得瀟湘闊祇欠螺?數點青

蘇小小墓

瑤臺歸去鶴空還一曲霓裳落世閑秋雨幾番黃葉落朝云應欠到香山

羞墓

玉顏羞見錦衣侯草木煙封雨鎖愁不似田文門下客一貧一富不知羞

和嘉禾八詠

周邠【郡守】

披云閣

曲欄高枕子城涯云霧披開眼界花幾處橋橫流水巷朱樓畫閣幾人家

月波樓

金波橫浸絳橋潢百尺樓涵午夜光徙倚闌干清刮目濯纓何必俯滄浪

金魚池

休問汀洲采白蘋觀魚且釣謝池春月壕咫尺無多地一簇煙波屬野人

宣公橋

幾從行處借前籌莫嘆功成廣不侯自惜歸題橋柱后年華冉冉水東流

五柳橋

歲歲春風弄柳腰空懷靖節想清標移栽應自陶彭澤從此人稱五柳橋

會景亭

亭上騷人醉復醒行吟步盡白蘋汀水天千頃琉璃地遠有殳山一段青

蘇小小墓

小小僊蹤去不還空標遺冢落人閑錢塘門地家何在回首臨平隔斷山

羞墓

當年一棄會稽侯大幕煙蕪鎖別愁惆悵不逢郎衣錦至今粉骨尚含羞

送人尉嘉興

王禹偁

縣前蘇小舊荒墳應作行云入夢頻猶勝白公尉盩厔庭花剛喚作夫人

本覺文長老方丈三首

蘇軾

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埽空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明年采藥天臺去更欲題詩滿浙東

愁聞巴叟臥荒村來打三更月下門往事過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論老非懷土情相得病不開堂道益尊惟有孤棲舊時鶴舉頭見客似長言

初驚鶴瘦不可識漸作云歸無處尋三過門閑老病死一彈指頃去來今存亡見慣渾無淚鄉曲難忘尚有心欲向錢塘吊圓澤葛洪川畔待秋深

和東坡韻二首

文及翁

萬壽山藏不二中九峰峰下善財童敲門問竹機鋒觸倚檻看花色界空汝坐蒲團曾有夢我來芻牧媿無功吳天蜀地元來近月照峨眉日又東

身滿華嚴法界中香廚底事感天童那知本覺從何覺纔悟真空自不空若有相時元說夢到無言處卻收功一鉤月上星三點汝向西床我向東

本覺三過堂

王希呂

門外驚風吹細沙入門水氣湛清華呼童試向林閑看巖桂應開第二花

通越門外八九里臨水多佳木茂林以便風不得停舟一賞愴然為詩

蘇舜欽

密樹重籬覆水光珍禽無數語瑯瑯驚帆瞥過如飛鳥回首風煙空斷腸

城外九里有竹構小橋予十八年前與友人解晦叔飲別于此今過之景物依然而解生已亡悲歡不足復成小詩

蘇舜欽

當年共醉此橋邊道舊狂歌至暮天得句旋題新竹上移舟還傍亂花前君埋塵土骨應化我逐風波心欲燃落日長號感人事沙頭寂寞上漁船

秀州秋日

沈括 【存中】

草滿池塘霜滿默林疏野色近樓臺天圍故越侵云盡潮上孤城帶月回客夢冷隨風葉斷秋心低逐雁聲來流年又喜經重九可意黃花是處開

保圣院

陳舜俞【賢良】

門深鎖蒼苔地靈育嘉樹寂然煙云宅不接市朝路茍能灰心居即是古樂處

保圣院

錢塘契元

院僻標幽勝清虛絕四鄰門開臨碧沼路斷息紅塵客到應忘慮僧居稱養真杉檉涼退暑花葉暗生春講席人囗囗囗臺鳥下頻經窗蒙雨潤詩板待云新鐘韻沈銀漢茶煙出綠筠我來尋舊友吟賞勿因循

城南蔣莊四首 【舊為游賞之地今廢】

李長民

愁臥邱亭上蘭時忍過中幽人倦賞物青帝謾施功柳眼依依碧桃梢冉冉紅直須千釀酒一醉百花叢

郊居人事絕倦暑每晨興蓮奉池中佛筍供林下僧吟余厭蟬噪望遠喜禾登朝市忘懷久何勞羨賜冰

今早商飆起肅然云氣秋稚蛩工促織老蔓擬牽牛莫賦潘安閣聊登王粲樓家園歸未得孤夢繞松楸

寒來惟喜睡忽忽又朝暾地迥霜逾白庭空雀倍喧甑窐煙半吐盞面酒微溫莫問烏銀價晴檐好負暄

贈嘉興許明府

方干

檇李傳聞風俗好重門夜不上重關腰懸墨綬三年外身去青云一步閑勤苦字人酬帝力從容對客問家山升沈路別情猶在不戀鄉中舊往還

真如勸農二首

吳潛

圣主垂衣坐九重不才假守勸農功周家永命由忠厚湯后存心在困窮安得田租成歲減且將人事兆年豐守宰監州民最近相期清白紹家風

百尺高橋鎮古邱乘閑莫惜小夷猶新楊受日春無際宿麥翻云歲有瘳鷹隼圖南天外意江山遶北望中愁世事難知人易老一杯聊復寄沈浮

效東坡作醉翁操

吳潛

予甥法真禪師以子瞻內相所作醉翁操見寄予以為未工也倚其聲作之寫呈法真知可意否謝山醉吟先生書

冷冷潺潺寒泉瀉云閑如彈醉翁洗心逃區寰自期猿鶴俱閑情未闌日暮造深原異芳誰與搴忘還 【泛聲同】 瓊樓玉闕歸去何年遺風余思猶有猿吟鶴怨花落溪邊蕭然鶯語林中清圓空山春又殘客懷文章仙度曲響涓涓清商回征星斗寒

先福寺二首

朱士麟 【郡侯】

不辭暑汗透冠裳亟拜靈祠為亢陽與佛有緣憑佛力于心無愧爇心香崇朝雨?滂霈施霖雨千里歡欣飽稻粱老吏兩年蒙潤澤詩成借筆記僧房

乍和便覺怯衣裳且駐歸舟傍夕陽連日雨花多聽雨今晨香積又炊香幸憑佛力成因果消得詩人詠稻粱殽核已無樽有酒就溪帶水擘蓮房

煙雨樓

楊萬里

輕煙漠漠雨疏疏碧瓦朱甍照水隅幸有園林依燕第不妨蓑笠釣鴛湖漁歌欸乃聲高下遠樹冥蒙色有無徙倚欄干衫袖冷令人歸興憶莼鱸

煙雨樓

方回

樓壓重湖壯矣哉樓前圖畫若天開鷗從沙際沖煙去燕在花邊卷雨來傍柳一橋相掩映隔林雙塔共崔嵬欄干倚盡詩無盡晴日須來三四回

煙雨樓

葉隆禮 【漁村】

傍家亭館占湖東寂寞為鄰祇陸公竹樹一堤如有礙乾坤萬象自無窮棹歌遠入秋波綠塔影中分晚照紅樽酒待游煙雨景畫圖看我笠蓑翁

煙雨樓

朱南杰

錦繡囊開城角東規模(帛系)亙境相通一亭舊占梅邊月兩徑新添竹外風山色有無煙變態湖光濃淡雨收功憑欄正好催歸去橫笛數聲蘆葦中

煙雨樓

唐天麟

百尺樓高足賞心我來猶記舊登臨四時天色有晴雨一片湖光無古今遠塔連云知寺隱小舟穿柳覺村深憑欄多少斜陽景分付漁歌替晚吟

煙雨樓 【水調歌頭】

吳潛 【履齋】

有客抱幽獨高立萬人頭東湖千頃煙雨占斷幾春秋自有茂林修竹不用買花沽酒此樂若為酬秋到天空闊浩氣與云浮 嘆吾曹緣五斗尚遲留練江亭下長憶閑了釣漁舟矧更飄搖身世又更奔騰歲月辛苦復何求咫尺桃源隔它日擬重游

宣公祠四首

李曾伯 【可齋】

凜凜清規百世師功名僅見奉天時忠謀任起奸諛忌感涕寍無士卒思落日桑榆存舊跡西風蘆葦護荒祠忠南流落何遺恨留得良方遺后醫

公不生唐世貞元事若何主恩思報切臣罪忤時多佞舌攻何忍剛腸死不磨倚欄疑(立寧)久一鷺點滄波相唐德業復興隆仁義條陳百奏中正欲諫君今別駕延齡更不念孤忠

雙湖真澤國千載相公祠中有釣魚者問之俱不知

煙雨樓二首

林逢子

仁義百篇唐孟子排奸勁節凜秋霜人生一死固不免死落忠州骨也香

千年往事隨流水一縷香煙吊蜀魂門掩落花人不到野風邀月照黃昏

煙雨樓

許棐 【梅屋】

一編奏議從頭讀字字冰聯玉綴成不是德宗嫌切直自緣唐室未升平諂魂盡逐殘星滅義魄長隨霽月明我亦愛君憂國者年年來一拜先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通化县| 黄石市| 漳州市| 英德市| 华蓥市| 宜兰县| 四平市| 襄汾县| 涿州市| 平定县| 泽州县| 高尔夫| 台南县| 商南县| 贵定县| 桂东县| 连江县| 神池县| 丹棱县| 江源县| 岳阳市| 抚州市| 安西县| 台湾省| 和龙市| 巴中市| 彩票| 田东县| 涞源县| 诸城市| 玉龙| 万安县| 万源市| 景谷| 安国市| 金寨县| 连平县| 得荣县| 安达市| 淮安市|